寒假教师网络研修总结

寒假教师网络研修总结

  在全民疫情放开的大环境下,20XX年的寒假来得有些措手不及,变的是时间的延长,不变的是寒假教师研修的如期而至。趁着两娃休息间隙,断断续续,我整整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完成了学习。从培训中,我不但了解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可谓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更深刻领悟了XX报告精神

  XX的胜利闭幕已有一些时日,说实话我对它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字意,这次培训通过专家们的解读,我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我明白了要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在报告中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这支队伍中的一份子,顿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分。在教育信息化风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识,还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已不再是口号。曾经总能听到: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那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如今,这桶水还必须是长流水,不然如何应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呢?时代在进步,我们更要进步!

二、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面对面

  一直以来,总觉得育人楷模离自己很遥远,脑海中他们的名字也是屈指可数。这次培训之后,敬佩的名单更丰富了,有扎根西北,只为做好教育这件事的康绍忠;立德树人驻守乡土教育的杨明生;永不服输的铁娘子–李粉霞……其中最让我喜欢并感动的是周美琴校长,由于自身弟弟的特殊性,在弟弟一次次被嘲笑和拒绝中,她从小就立志要去帮助那些特殊的儿童,长大后的她做到了,她用自己的爱和智慧点亮了特殊儿童的未来,成为了他们的一束光。还记得大二那年,我曾有幸参加了一次特殊儿童的帮扶活动,有听力不佳的,有双眼失明的,有行动不便的……一日的陪伴体验,全程参与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深感特殊教师的不易。所以每次我看到有关特殊学校的报道,总会多关注一些,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因为折翼天使们的世界正是因为他们而闪闪发光!

三、教师关爱讲堂学会先关爱自己

  记不清自己的嗓子从何时开始沙哑?与旧友的通话中,大家都会关心的问一句:你的嗓子怎么了?教师的职业病吧。从不在意,若是嗓子不舒服,泡一颗胖大海便了事。这次培训意外发现,居然有关于教师嗓音障碍的防治内容,因此我听得格外认真,笔记也写的尤其详细。原来讲话的速度,说话的姿势,情绪的控制对嗓音的保健都有影响,视频最后还教会了我们教师如何正确发音科学用嗓:ABCLOVE嗓音训练法。真可谓宝藏知识,特别实用,贴切生活。

  短暂的寒假研修已画上句点,但学习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展望20XX,期待自己在教学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2:三小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发展部工作计划

三小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发展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闵行区推进中小学精准教学行动计划方案》《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精准教学区域支持体系建设》《PJ三小五年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围绕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和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教师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意识;理论上加强学习,汲取教育改革信息;业务上精益求精,符合现代教育要求。

二、工作目标:

  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深入推进师德水平提升工程,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以德立德、以德育德能力。

三、工作重点:

  (一)科研方面

  1.做好闵行区第十四届教学小课题的结题工作。

  2.做好闵行区第四届智慧项目的结题工作。

  3.做好区级重点课题《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任务群的构建与实施》过程性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

  4.积极参加闵行区各类论文、案例评选工作。

  5.组织教师开展科研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文本撰写能力。

  (二)教师培训方面

  1.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据任务,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2.做好2024年教育部寒假教师集中培训的数据收集及总结工作。

  3.开展2024年市级春季课程的报名和学习。

  4.开展新一轮校本培训的实施工作。

  5.积极参与PJ大教研市、区两级名师工作组的结对培训。

  6.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班主任培训、心理教师、特教教师的培训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弘扬师德师风,树立先进典型

  根据《闵行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相关要求,积极实施师德规范、师能提升、师爱践行、师情传递、师风弘扬“五大工程”,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引导教师争当 “三小好教师”。

  2.完善梯队建设,夯实校本培训

  进一步完善新进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成熟教师的梯队建设,开展梯队培训,提升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提供不同的校本培训内容。主要开展基础型培训和发展性培训。

  3.加强区域研修,实现资源共享

  以教研组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发挥教研组作用,逐步形成教研组研修制度,合作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一条以教研组建设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制度,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区本研修过程中,实现区域优质资源共享。

  4.重视日常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把教育科研当做作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以科研的目光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科研工作。以研究型态度开展教学改进工作,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探索符合学校情况的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探索数据特征,优化专业评价

  开展教师专业特征评价,跟进区教师云建设计划任务,基于大数据探索教师个体和群组数字画像,服务教师终身发展,优化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

  6.深化学区建设,落实人才流动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确保学校岗位结构更加合理。根据《PJ镇关于推进紧密型学区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以需求为导向、发展为导向、效果为导向原则,推荐我校优秀教师柔性流动,指导带教、互相学习,深化学区紧密型建设,稳步推进教育联盟内的各项工作。

篇3:z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z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

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已达成的目标

  1、完成 “十四五”2023秋季市级通识课教师培训。

  2、进一步完善教师梯队建设,明确各梯队教师的培养目标,建立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机制,壮大优秀教师队伍。

  3、完成了城乡互助项目终期考核,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提高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水平。

  4、完成劳动课标的培训和“小学劳动课的设计与研究”项目展示活动。

  5、完成第六届骨干教师的考核和第七届骨干教师的申报和评审。

  6、完成部分教师智慧教育平台的操作使用。

  7、开展精准教学的培训和研究。

  8、完成《塑师德、强师能,争做四有好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

  9、依托实小“培英工程”、集团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实践研究中心以及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完成各领域的骨干教师梯队的培养。

二、2023学年第一学期未完成的目标

  数据驱动下的精准化的教学研究,开展全员考核目标尚未完成

三、2023(下)工作目标

  本学期,要进一步优化教师培养和管理机制,创新教师培训体系,推动教师自觉成长。根据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意愿,立足学科发展、队伍建设需要,实行“分层培养 点面结合 整体提高”策略。重点开展精准化教学的研究和双新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重点工作:

  1,开展《双新背景下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提升与实践研习》的校本研修工作,通过专家培训、实践体验等方式,提升教师精准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素养和能力。开展优秀精准教学方式展示,创新学科实践等方式,感受“精准施策”的优势,提升实操能力。

  2,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开展双新的教学研究,使教师在学习素养视角下进行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3,加强集团骨干教师梯队培育,依托“培英工程”、集团名师工作室、心理健康实践研究中心以及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继续全方位多层次集群式培育集团各领域的骨干教师梯队

  4,进一步明晰梯队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采用差异化、个性化培养方式。创新教师培训体系,推动教师自觉成长。根据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意愿,立足学科发展、队伍建设需要,实行“分层培养 点面结合 整体提高”策略。

  5,借助区级共享课程《闵师慧育 润心启航》的培训,落实师德师风标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师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其他工作;

  1、完成十四五区级师德通识课的培训。

  2、落实实验小学春城校区、景东小学联合教研和跟岗活动。

  3、落实开展区级层面数字化转型的学习。

  4、做好新一轮骨干教师的考核工作和管理工作。

  5、围绕作业的设计和优化,继续做好双减工作的研究。

四、工作措施

  1、全员培训、全校培训精准化教学,采用“统筹规划、分层实施、整校推进、应用驱动” 的实施策略,依托闵行智慧教育的平台,打造“整校进入、整校推进、全员参与、立足应用” 的数字化创新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的教学研究,深入推进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促进我校的精准教学,通过培训,促进我校教师由技术应用向素质能力拓展,通过读数、用数、说数,调控学校课程教学评价,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2、借助闵行区区域平台,和学校的鸿合系统和智慧纸笔,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校本特色,能适应闵行智慧教育的需求和数字化的发展。

  3、加强双新的研究。采用骨干引领,日常的研究和节点性的研究相结合,和精准教学相结合,凸显育人价值和素养导向,实现五育并举。

  4、开展《双新背景下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提升与实践研习》的校本研修工作。邀请市、区专家指导,通过实践体验,转变教师观念,技术赋能,以素养为导向,践行双新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数字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闵行智慧教育平台和智慧纸笔的运用,探索实施精准教学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不断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5、依托实小集团,继续高质量推进“培英工程”“走校送教”(展示课)和“专题讲座”等,做好相关闭环工作。做好和景东、春城结对校的研讨活动,依据校情,明确和细化“常态互动”。

  6、建立骨干教师引领辐射机制、做好新一轮骨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重视骨干教师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好骨干教师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建立辐射、引领机制,实行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加强对骨干后备的培养和师徒结对的培养,对骨干后备实施任务驱动。

  7、落实分层分类、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

  精准定位教师的分类发展,梳理教师的发展梯队,聚焦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分层分类开展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及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借助实小教育集团跟岗结对,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服务学生成长,突出育人主线,优化项目内容设计。重点围绕课程建设、双新、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完善培训内容。实施教师自我学习和学校推进混合式研修。实行任务驱动培训,突出教师参与,强化教师实践,注重成果产出。

  8、开展教学节活动,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

  一是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二是以实小教育集团和明强小学校际联合教研、新基础的生态区,智慧笔为平台,为教师创设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三是开展学校教学节活动,为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四是立足校本培训,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五是强化教研组的建设,活化教师队伍,进一步激发老教师的自我更新,自我提升,使教研组成为骨干教师、优势学科的孵化器。

  z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