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个人简介:教育是一门艺术
成为一名教师,从她儿时起便已悄悄萌发在心头,对于这个选择,从儿时到现今的成年,一直都是那么地坚定。终于在20**年的12月份,在她23岁的那年,实现了心愿,正式成为一名教师。还记得她在新教师介绍中说道:“希望孩子们因为有我而更加幸福。”简短的一句话,却有着对教师职业的最深领悟。虽然她还只是一名新教师,虽然走上教师岗位的时间还仅仅只有1年多,但是在她身上,我们看到执着、看到上进、看到追求,她就是余z老师。
★从努力开始,拉近距离
她就读于z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名标准的文科生,她热爱阅读,喜欢写作,在当初大学岁月中,于教学楼、于宿舍、于图书馆、于广场的草地上,走能看到她手捧一两本书满品读的身影,这个习惯也一直保持到现在。如今在她办公桌上总是堆放着各种书,文学经典、历史哲学、教育专著,囊括的种类很多。在空闲的时候或是在下班后的时间里,她总会阅读一会儿,她说,作为一名老师,要记得时刻充电,作为一名新教师,更需如此。同时,小学老师无专科,只有全科,所以要多方面提升自我。自己的素质提高了,肚子里有货了,才能更好地教给孩子。
她对于自身的认识很清楚,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弥补的地方很多,既有教育理论上的,又有教育实践上的。每天她都很认真的备课、上课、及时反思。听师傅上课,听其他老师上课,向师傅请教问题,向其他班主任请教班级管理,穿梭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看到是她忙碌而努力上进的身影。
★从点滴积累,再接再厉
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市区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她很庆幸自己第一年走上教师岗位便做了班主任。毫无经验的她就凭着这股冲劲、这份努力带起了一个班。班主任的工作繁多且琐碎,这中间需要细心,需要耐心,需要关注所有点点滴滴细小的事物。
“只有深入了解孩子,才能教好孩子”,她希望“自己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学生的需要”就是她“做决定的理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她认为,稳定的关爱环境、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持续的正面反馈是孩子成功的关键,她也正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践行着。
★从厚积薄发,超越自我
“当教师拥有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和自由时,奇迹就会发生。”要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她清楚,作为新教师,就需要时刻保持勤奋学习的热情,迅速行动的冲劲、及时反思的态度,不断积累,不断积淀,打好打实自我基础,如此,才能实现厚积薄发,超越自我。
教育是一门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愿在教育的大道上不断前行,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丰足自立的风景,这是余老师所追求的,相信这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希冀的。
篇2:教师风采个人简介:让爱流淌在每一个孩子心田
教师风采个人简介:让爱流淌在每一个孩子心田
张z老师自1993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来,一直在三墩这片净土上耕耘着。二十余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并兼任品德教学工作。她为人随和,有求必应。同事眼中,她是教育教学上的领头雁;学生眼中,她又是一位严师慈母;家长眼里,她是最放心的老师。让爱流淌在每一个孩子心田,是她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执着不变的爱!
潜心钻研 静心教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她,一直把“让学生爱上语文,享受语文”作为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上,简约灵动、轻负高质的课堂是多年来她不懈的追求。平时,总见她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资源,在各种教学杂志、网络上学习最为前沿的教学理论,汲取高效的教学经验,致用于自己的课堂。下课了,在办公室里不是与老师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就是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本作业本,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每一步都是那么扎扎实实。
她的课简洁而平实,朴实而扎实。她能有创见地利用教材,遵从课程目标与要求,精心设计教案,努力践行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她教法灵活多样,还融入现代化教学观,合理利用多媒体,采取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多年来,她在课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平时,她还热衷教学后的反思,致力科研,以研促教,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与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而努力。其中她开展并撰写的《小学文言文阶梯性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成果在20**年获得了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学校开展的骨干教师开放活动中,她还专门进行了《仿写,文言文写作的练兵场》的经验介绍,受到了全校老师的好评。
民主管理 爱生如子
在学生眼中,她既是良师,带给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希望,又是他们的“妈妈”,凡是有困难总会得到她的及时帮助与关怀,她用满腔的爱浇铸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上,又是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师,她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围绕“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口号,鼓励每一位孩子都来管理班级。每学期开学,她总会根据班级情况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设置好诸多的、适合每个孩子工作的班级岗位,通过班队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责任心和班级荣誉感都很强,管理的能力都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近几年,他担任高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看着孩子们渐渐步入青春期,张老师特别关注并引导,借助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类活动,引导孩子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如开展《我成长我快乐》中队活动,帮助孩子们明白如何调节情绪;借助班级值周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主人翁精神,主动帮助他人;借助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相互督促,相互竞争……其中,撰写的论文《小学高年级青春朦胧期渐进性活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获区专题论文一等奖。。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学生的心田上播撒爱的种子。她崇尚爱的教育,以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着每一个学生。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一群活泼可爱并日益进步的小天使。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困难的学生,在她的坚持中,很多不爱学习的或脾气怪怪的学生经过她多次的教育,都会有很大转变。也许,张老师的孩子与这群学生差不多年龄吧,在她的眼里,这些孩子就是她的孩子。
善待每一个孩子,用一颗真诚而无私的爱心,与孩子们一起弹拨爱的“和弦”,让孩子和谐、持续、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这就是她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快乐!她相信真诚的奉献与满满的师爱定能使未来更多的山花烂漫。
主要荣誉
【】:
20**年9月 被评为z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20**年2月 被评为z区第九届教坛新秀;
20**年9月 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20**年9月 被评为z区教育系统先进个人;
20**年1月 被评为z区优秀辅导员;
20**年9月 被评为z区第八届“师德示范教师”
20**年9月 被评为z区教育系统先进作者;
20**年9月 被评为z区第五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20**年9月 被评为z区第十三届“师德示范教师”
各类获奖
【】:
20**年4月撰写的论文获区第十四届中小学教学专题论文二等奖;
20**年12月 执教区级品德与社会教研课《集体力量大》;
20**年4月 撰写的小学语文学科课例获区三等奖;
20**年7月 撰写的读书教育导读教案获区二等奖;
20**年5月 撰写的论文获区专题论文三等奖;
20**年5月 承担区特技教师工作室研讨课;
20**年12月 参加区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20**年4月 撰写的科研成果获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20**年12月 撰写的论文获区地25届教育教学专题论文二等奖;
20**年4月 撰写的课题成果获区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年6月 撰写的家长会案例获区创新型家长会案例二等奖;
20**年12月 撰写的论文获区第26届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20**年10月 执教区主题教研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20**年11月 承担z市第七期小学班主任培训班班会研讨课。
篇3:教师风采个人简介
教师风采个人简介:真情满腔育桃李
九二年九月,她带着青春的梦幻,告别多彩的学生生活,满怀激情地登上了三尺讲台。在二十多年执教生涯中,她获得了一串串丰硕的果实:全国第四届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三等奖、z区学科论文、综合论文、心理健康论文等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z市专题研究论文三等奖、z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区师德示范教师、z市教坛新秀、z市学科带头人、指导学生获省级市级区级奖若干人次……她就是我校语文教研组长章z老师。
闯!教学路上勇探索
1992年8月她从z师范学校毕业毕业,分配到我校任教,从那天起,她就发誓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知道要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上花工夫,因此,她不断探索,潜心研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如今,尽管工作繁忙,她仍在不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在加强教学的同时,也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语文论文《在阅读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导放结合循路探究》分别获z区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等奖,前者获z市三等奖,思品论文也获得区二等奖、市三等奖。
学!生命之船添光彩
坐地日行八万里,转眼对面已成非。面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不断有着新的变化。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不论刮风下雨,也不论有多忙,她总是按时听课,从不间断。为了寻求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先后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z区高端名师班等,为了切实提高教艺,她请人听课,以求教诲;去听别人的课,以纳百川…在担任教研组长时,她组织教研活动主张实化、深化、细化,认真剖析一节课的具体过程所包含的意义,切实达到提高学校语文教师整体水平的目的。
严!细微深处见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要让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校园里经常看到她早出晚归的身影,她这种无私忘我的敬业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有同学在给她的来信中写到:“我真的因为遇见你而骄傲,您对工作的一丝不苟,您的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心。我们会以您为榜样,努力做得最好。”她指导的学生获历次读书活动省级奖2人,市级奖3人,区级奖若干人。
在教育教学这片土地上,她虽然获得了累累硕果,但在成绩面前她依然心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