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中消防弱电设计分析
1 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方针及内容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中,从消防角度来说,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统应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为主。消防系统是智能建筑IBMS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应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火情,控制火灾的发展,尽早扑灭火灾,以确保人身安全和减少社会财产损失,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防系统的设计由建筑、设备、电气、计算机四方面专业的综合设计。
智能建筑消防系统弱电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控制系统,喷淋控制系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防火垂帘、防火阀、挡烟垂壁控制系统,正压送风、排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电梯、电源和疏散照明的控制系统等,涉及整个大厦的供电、供水、电梯、中央空调、音响广播等各方面。
2 综合布线消防产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构化综合布线使用了标准化的线缆和接插头模块,非常便于各楼层及本楼层间的信息点管理,使得因办公室搬迁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终端设备、电话机移位时,只需将插头拔出,插入新的位置,然后在弱电设备间内做跳线处理或仅仅作些软件上的更改,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不像传统布线那样无统一标准,当设备需要移位时,会带来许多管理上的不方便或需要重新布线,对建筑装潢造成较大的破坏;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扩展能力强,因为对于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传输能力,除了满足当前各种网络的需要外,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然而,采用上述方法还有一些问题,如当前大多数弱电设备厂家的系统与结构化综合布线不兼容。本文重点就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FAS)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现行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线路的芯线截面,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不应小于1.0m㎡,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不应小于0.75 m㎡.而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非屏蔽双绞线其截面积为0.5 m㎡.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另外,在总线制的火灾报警系统中,电源线与控制线多采用1.5~2.5 m㎡的导线,综合布线系统也不能满足要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消防规范要求所有消防信号线、通讯线均不可与非消防线路共管敷设。因而要用综合布线产品支持火灾报警与控制系统,必须先获得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的特许。
3 智能弱电子系统与消防弱电设计的关系
下面就智能弱电系统所包含的几个主要子系统,探讨它们与消防之间的内在联系。
3.1 防雷系统与消防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雷电灾害仍不断地对建筑及其设备造成损害,甚至雷击起火的事件也有发生。随着智能建筑中防雷系统的应用不断完善,国家相关法规、规范的陆续出台,以及消防设施中弱电、微电子设备的比例不断加重,在集成系统中也可以对火灾报警信号进行采集,那么加强消防设施特别是弱电设备的防雷技术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3.2 集成系统和网络与消防之间的关系智能建筑中通过集成系统将各智能弱电子系统的信息汇总,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楼宇设备控制、通讯、办公、财务等建立在内部网络上,根据工作权限,进行应用。其中,许多系统设置、控制管理工作涉及消防设施,如:照明的控制,可对照明进行控制的有安全防范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那么如何是最为合理的,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方式呢?这就需要在设计中贯穿消防设计思路,便于今后更好地为大厦服务。
3.3 楼宇自控系统与消防之间的关系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服务于楼宇的自动控制,如:制冷制热与空调设备的监测、控制,供水、排水设备的监测、控制。楼宇中,通风、照明(非消防电源)均作为火灾报警的联动对象,其处理的逻辑控制的优先权往往是楼宇自控中所忽略的。供水系统近年来发展的有恒压供水系统,甚至在理论上消防的控制、管理,特别是在用于消防灭火上,智能系统与消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4 安全防范系统与消防之间的关系安全防范在目前楼宇建设中广泛应用,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这些系统中闭路监控除应付突发事件、服务安全方面,同时也起到对火灾的监控作用。门禁系统主要对智能大厦正常的出入通道进行管理,控制人员在楼内相关区域进行活动,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其中包括房间门、通道门,有些甚至是消防安全疏散的疏散门。这些门的控制方式关系到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但许多大厦在技防与消防方面存在冲突。
4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消防设计的构想
如何才能实现智能弱电系统与消防系统紧密结合、互为服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应把握智能弱电系统与消防设计的关联;总体设计中应全面考虑消防规范的应用;在集成系统中加强消防的信息应用,真正做到集成系统为消防服务;在消防工程的检测、验收中应考虑智能系统对消防的影响。
5 结语
消防设计应当随着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而不断进步,整个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将会越来越完善。
篇2: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探讨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旅馆、办公楼和住宅应运而生,消防电梯也愈来愈多地应用到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中,在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在工程设计中只设计了客梯,有的因为设计资质低,设计中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不足或者没有合理进行设置,而又侥幸没有通过消防部门的审核,致使留下先天性的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时,消防电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工作电梯会因断电和不具备防烟功能等而停止使用,楼梯则成为此时垂直疏散的主要设施,消防电梯则成为运送消防员尽快抵达和撤离火灾现场的一种交通工具,同时还可以用来疏散乘客。下面有关消防电梯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简单探讨一下。
一、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和数量设计
有的设计单位在考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时考虑得不够详细。在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十六层高级病房楼进行消防设计时,发现该设计对建筑物的每层的防火分区划分的非常合理,但消防电梯的设置没有考虑到每层建筑面积的大小。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高层一类民用公共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并要求,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置一台,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但4500平方米时,应设置两台,当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置三台。考虑到节约资金,并便于平时使用,可以一梯多用,消防电梯可兼作客梯或工作电梯使用,但必须保障消防电梯的各项使用功能。
二、消防电梯的环境构造设置
消防电梯井属于竖向管井,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竖向管井是火势上下蔓延的主要途径,而且也是拔烟火的通道,若防火分隔不当或未作适当防火处理,高温烟火会迅速传播扩大,造成扑救困难,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增大火灾损失。电梯井一般都与电梯厅,走道及其他房间相通,若在其中设有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电线(缆),不但不安全,而且一旦发生火灾会威胁其他管井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为此,消防电梯井应单独设置,消防电梯井与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电梯井内应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消防电梯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三、消防电梯供电及电缆电线设计
消防电梯在发生火灾时,应切换到消防电源上,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使用。但目前的状况是:部分二类高层建筑特别是住宅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双电源,同时,电气线路没有按消防电源的要求进行敷设,一旦发生火灾,根本不能保证在市电切断下的紧急使用。
规范要求:消防电梯的用电不论在一类高层或二类高层建筑中都应保证有能够自动切换的双电源,线路应采用消防电源的敷设方式,确保火灾时的安全使用。消防电梯的配电线路防火设计应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当前消防工程实例,消防电梯配电一般是由设在高层建筑底层或地下室的变电所敷设两路专线配电至位于高层建筑顶层的电梯机房,从而造成消防电梯配电线路一般都比较长,且路由也比较复杂。因此,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缆;当有供电可靠性特殊要求时,两路配电专线中的一路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此外,垂直敷设的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尽可能设在电气竖井内。当消防设备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层和护套为不延燃的电缆并敷设在电缆竖井中时,因电缆本身具有耐火耐热性能,可不用金属管保护。但是,当与延燃电缆敷设在同一个电缆井时,两者中间必须用耐火材料隔开。现行方式敷设的电缆容易受到火灾威胁,可以将消防电梯电缆由其井道直接从下部配电间接人电梯机房,以减少火灾对电缆的威胁。
在建筑物顶棚内的消防电气线路,一般宜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布线:在难燃型材料的吊顶内,可采用难燃型(如氧指数大于50)硬质塑料管、塑料线槽布线。
四、消防电梯的防烟设计
为了使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顺利进入相对无烟区且有利于通过消防电梯进行安全疏散,根据规范要求,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宜靠外墙设置,这样更有利于利用直通室外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这在一定程度又对消防电梯井进行了防护。消防电梯前室的建筑面积,要求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消防电梯前室应设乙级防火门,在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条件受限制时,应设置能够直通室外的通道,其经过长度不应超过30米,便于消防队员能够迅速到达消防电梯入口处。
目前在火灾扑救的实践过程中,消防电梯的防烟设计愈来愈得到改善。规范强调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以提高前室风压的方法来达到阻止烟气进入的目的。由于正压送风口设置位置及防火门难以保持常闭的原因,此方法实际防烟的效果不一定理想。通过消防电梯井道送风加压的效果可能更为理想,其阻止烟气进入前室、轿厢的效果应更为明显。
五、消防电梯前室的堵、排水设计
尽管规范对此已有要求,但有些设计单位在图纸设计中不能非常详细的触及到,致使在消防电梯投入使用中因此而出现问题。重庆中天大酒店13层发生火灾,由于消防电梯前室没有堵、排水的设计,水大量流进电梯,使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消防人员只能利用楼梯进入着火楼层进行扑救,火灾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故应强调消防电梯前室内,电梯口至门口有一定的下水坡,同时应在电梯口增设排水槽,通过电梯井道内的专用排水管道将水排至集水井,以有效阻止流水进人消防电梯。这是消防电梯设计中最容易忽略的也是不应该忽略的问题。
篇3: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备案所需材料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备案所需材料
1、备案申请表
2、图纸(全套图纸要求全部叠好)
3、规划图
4、建设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7、土地使用证
8、施工许可证
9、设计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
10、施工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
11、监理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
12、发改委立项、批复文件
13、消防设计文件
14、外墙保温材料A级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