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体系
住宅建筑体系是住宅产业现代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其它各项工作均围绕着建筑体系开展,并服务于它。住宅建筑体系分为以下子体系:
1.建筑与结构技术体系。
包括高层住宅建筑及其结构体系,针对20~30层混凝土大开间结构体系,发展大型模板,提高现浇混凝土工业化水平;对中高层住宅建筑及结构体系,重点发展10~15层混凝土方型柱框架,7~12层钢结构大开间住宅体系,解决好楼板造型和轻型隔断成套技术;多层住宅的结构体系将重点发展多孔空心砖、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以多种工业废料砌块代替粘土实心砖,并形成砌筑体系成套技术。
2.节能及新能源开发利用。
包括各种气候带的节能住宅体系;新型的供热、制冷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如太阳能储存与利用、各种废热利用、风能、地热的应用等;发展新型节能产品,如节能门窗、墙体保温技术与材料、照明节能产品等。
3.住宅管线技术体系。
开发适应我国住宅建筑体系的新型管材,如各种塑料管、铝塑管、钢塑管等,包括其接口技术及综合布线的设置等。
4.厨卫技术体系。
建立厨房、卫生间的基本功能空间配置的整合技术,建立协调模数,并成套化整体生产和装配。
5.住宅环境及其保障技术体系。
对节水技术要充分重视,尤其要开发6升坐便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室内外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和置换;提高户间、楼层之间隔音性能;发展住宅用无污染建材与涂料。
6.住宅智能化技术体系。
住宅讯息传输及接收技术;住宅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住宅安全防卫自动控制系统;住宅能耗及智能化控制及综合布线系统。
篇2: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
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当务之急是加快构筑中国自己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它可以分解为五个子系统,即技术保障体系、建筑体系、部品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性能评定体系。
1.建立住宅技术保障体系。
它包括完善与住宅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住宅建筑与部品的模数协调制度,进行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住宅标准设计等。这是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前提。
2.建立住宅建筑体系。
当前要重点研究开发大开间承重结构,开发高效率隔热围护结构,采用隔声性能好的新型轻质隔断结构,推行系列化、多档次的厨卫定型结构等。这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基础。
3.建立住宅部品体系
重点要实行部品生产的系列开发、规模生产和配套供应,当前尤其应对门窗、卫生器具、散热器、厨房设备、经济型电梯、管线和配件等进行重点开发和突破。这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点工作。
4.建立住宅质量控制体系。
它包括质量责任及保修、赔偿制度,规划、设计审批制度,住宅市场的准入制度,住宅部品、材料的认证和淘汰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制度等。建立住宅质量控制体系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关键环节。
5.建立住宅性能认定体系。
它是通过设定一套科学的程序和评价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分别进行测评的基础上,对住宅的整体性能作出综合评价。这项工作对于引导住宅消费和生产,保护权利人的权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反映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核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