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一日常规活动要求
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我园教师对常规培养要引起高度重视。把常规的培养列入促进幼儿园发展的一部分,做到持之以恒。使我园幼儿从入园到毕业能形成一致的要求:
常规细则的进行是幼儿园常规检查的一个准则,各班还需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出更细更适合本班需要的常规。
一、卫生常规
1、进餐常规: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中、大班会使用筷子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餐后自己清理桌面,把骨头、菜渣倒入垃圾桶,用抹布抹自己的桌面。
(5)用自己的口杯接水漱口,不玩水,正确漱口,把口杯放回指定的地点。
(6)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7)吃水果前后洗手,不把水果放在桌上,果皮核收拾干净扔到指定地方。
(8)喝豆浆、牛奶坐着喝,豆浆、牛奶放在桌上,喝完后用杯子漱口,然后把杯子放到指定地方,用餐巾擦嘴。
2、喝水常规:
(1)拿住杯子把,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
(2)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
(3)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的小朋友在一米线外等候,不推、不挤。
(4)口渴了会自己喝水。
3、盥洗常规:
(1)洗手:先卷衣袖——湿手——擦肥皂——搓手心手背——冲洗——双手合掌甩水——打开毛巾擦干净。便后、餐前洗手,手脏知道随时洗手。
(2)洗脸:卷衣袖——拿毛巾湿水——拧干——把毛巾打开洗脸、手背、脖子——搓洗毛巾——拧干——挂回原来的地方。
(3)入厕: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男孩不把小便洒在别人身上或厕外。大便按规定拿纸,不浪费纸张,便后洗手。
4、卫生常识:
(1)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躺在地上。
(2)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
(3)不吮手指,不咬手指,不用脏手擦眼睛。
(4)会正确使用纸巾,会擤鼻涕。
(5)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6)不把物品放进口、鼻中。
(7)会使用垃圾桶,会将废物扔进垃圾袋内。
(8)保持桌面、墙面清洁,特别上美术课不用蜡笔、水彩画桌面。
(9)会放好玩具(购买玩具)、用品,不把玩具(购买玩具)丢地上,不咬、玩学具。
二、行为习惯常规
1、午睡常规:
(1)睡前上厕所,大小便、洗脸、洗手。
(2)安静进入卧室,把鞋摆放整齐。
(3)轻轻上床,自己脱衣服,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冬天睡觉要脱袜子。
(4)睡姿正确,侧卧式或仰卧,不能俯卧或蒙头睡。
(5)安静听故事入睡,不玩东西,不吮手指。
(6)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袜。
(7)起床后洗脸、入厕。
2、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3、礼貌常规:
(1)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2)会主动向客人问好。
(3)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
4、上下楼梯常规:
(1)上下楼梯靠左边,看脚印上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
(2)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
5、入园常规:
(1)准时入园(8:00前入园)
(2)由家长送到班级,自觉参加晨检,按规定交换接送卡。
(3)主动向见到的人问早问好,与家长再见。
(4)自己进入教室,不在途中停留,不东张西望,不奔跑,按左上右下的规则上下楼梯。
6、散步常规:
(1)在老师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不大声喊叫。
(2)遵循行人靠右走的交通规则,以免造成过挤。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的观察周围事物。
三、学习活动常规
1、晨运、早操常规:
(1)向老师、小朋友问好问早。
(2)按规定放好书包。
(3)愉快地参加晨运。
(4)爱护晨运器械,晨运后能迅速收拾好器械,并放到指定的地方。
(5)听到早操音乐迅速排好队,认真做操。做操时眼睛看老师示范及舞姿,耳朵听音乐节奏及变化。动作到位,跑动迅速,不拖拉,不懒散。
(6)早操后有顺序地回教室,在过道里楼梯上不大声喧哗、不奔跑。
2、游乐场常规:
(1)玩之前在老师提醒下知道脱衣服,玩后穿好自己的衣服。
(2)正确玩大型玩具(购买玩具):
A、滑滑梯:从楼梯上,滑板下,坐着滑,脚先下。
B、能听老师指挥迅速排队,整理好队伍回教室。
C、爱护大型玩具(购买玩具),可随意移动的玩具(购买玩具),在玩过后需放回原处。
D、爱护活动室玩具(购买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戏。
E、游戏后收拾好器械,便于下一个班幼儿游戏。
3、沙池常规:
(1)友好、合作、协商地使用沙池工具。
(2)注意卫生:卷起袖子玩沙;不把沙洒到别人头上、身上及自己身上。
(3)结束后把器械清洁后放回原处。
4、体能游戏常规:
(1)爱护各种体育器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体育器械。
(2)友好、合作、协商地使用各种器械。
(3)认真进行体育活动,不能无故不参加活动,活动前后学会自己脱穿衣物。(小班幼儿在老师提醒下完成)
5、教学活动常规:
(1)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述,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2)个别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大方、不扭摆。
(3)未经允许,不能随意摆弄桌面的学具、学习用品。
篇2:产科产后访视常规
产后访视常规
1、产妇出院前,经治医生再次告知产妇如何与有关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
2、产妇出院后“孕产妇保健手册”转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
3、医院提供母乳喂养支持、咨询服务。
4、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加以指导,坚持做到纯母乳喂养4-6个月。
5、产妇出院3天内,第14天和第28天进行三次产后访视。
(1)了解产妇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
(2)测血压、体温。
(3)检查乳头有无皲裂,泌乳是否通畅,乳房有无血肿、硬结,乳汗分泌量,宫底高度,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
(4)观察恶露及其性状,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合并及指导避孕方法。
(5)宣传母乳喂养好处,指导科学喂养。
(6)了解和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能力及大小便情况,测体温、称体重,进行全身检查:颜面、五官、皮肤、脐部等。指导新生儿护理
篇3:产科软产道损伤处理常规
软产道损伤处理常规
会阴、阴道裂伤
处理原则:及时修补与缝合。
1.修补时应有充分的光线照明,仔细认清解剖关系,将组织对合整齐;
2.无菌操作、彻底止血;
3.组织间隙不宜留有空隙或死腔,但缝线又不宜过紧过密;
4.阴道前壁撕裂处接近尿道口,缝合前应放置导尿管;
5.如阴道壁有静脉曲张破裂与出血严重时,可用纱条暂时填塞,3小时左右慢慢取出,然后修补缝合;
6.会阴三度撕裂时,更应仔细辩清解剖关系与预防感染;
7.保持会阴清洁,给予较大量抗生素。
8.术后严禁灌肠或放置肛管。
9.减张缝线于术后一周左右拆除。
宫颈裂伤
处理原则:立即修补缝合。
1.两把无齿卵圆钳钳夹裂口两侧,向下牵引,直至见到撕裂伤口的顶端;
2.用1号铬制肠线作间断缝合;
3.第一针应缝在裂口顶端以上0.5厘米处;最末一针则须距离伤口下端0.5厘米;
4.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5.失血过多者,应予输血补液;
6.如宫颈撕裂向上延伸至子宫下段,则应立即剖腹探查。
子宫破裂
1.先兆子宫破裂时,必须立即给予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如吸入乙醚,肌注度冷丁等并尽快行剖宫产术;
2.子宫已有破裂者,立即作剖腹检查术,大量输血以防休克,大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3.已发生休克萧何,应尽可能就地抢救,必须转院时应在大量输血、输液的条件以及腹部包扎后再行转院;
4.手术方式的选择:①如患者无子女,子宫破裂的时间在12小时以内,裂口边缘尚整齐无明显感染是4可考虑修补缝合破口;②若裂口较大、撕裂有多处,且有感染可能,应考虑作次全子宫切除术;③裂口向下延及宫颈者作全子宫切除术。
5.对每一例子宫破裂的孕产妇均应检查膀胱、输尿管、宫颈与阴道,如有裂伤,应同时作好修补术。
6.对子宫破裂或损伤的孕产妇,都须给予抗感染药物,并给予多种维生素与铁剂以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