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助产技术常规

助产技术常规

  一、第一产程的处理常规

  认真细致地观察产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以及间歇时间,并记录。

  2.胎心:于潜伏期在宫缩间歇每隔1—2小时听胎心一次,活跃期每12—30分钟听胎心一次。胎心率<120次/分或>160次/分均提示胎儿缺氧,应查找原因,立即给产妇吸氧,改左侧卧位。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①宫口扩张曲线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厘米,约需8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指宫口扩张3—10厘米,约需4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②胎头于潜伏期下降不明显,于活跃期下降加快,每小时下降0.86厘米,可作为分娩难易程度的指标之一。

  4.破膜:一旦破膜应立即胎心,观察羊水性状、颜色和流出量,记录破膜时间。若先露为头,羊水呈黄绿色,应立即进行阴道检查,注意有无脐带脱垂,并给予处理;若羊水清,胎头尚浮需卧床;破膜超过12小时尚未分娩者,酌情给予抗生素。

  5.血压:每隔4—6小时测一次,若血压升高给与相应处理。

  6.饮食:少量多次饮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摄入足量水分。

  7.活动与休息:临产后,若宫缩不强,未破膜,可在病室内适当活动。若初产妇宫口近开全,或经产妇宫口已扩张4厘米时应卧床并左侧卧位。

  8.排尿与排便:临产后,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初产妇宫口扩张<4厘米、经产妇<2厘米时,应行温肥皂水灌肠。

  9.肛门检查:宫缩时行肛检,次数不应过多。

  10.阴道检查:应严密消毒下进行。

  一、第二产程处理常规

  1.密切监测胎心:每5—15分钟听一次。

  2.指导产妇屏气用力:正确运用腹压,方法是让产妇双足蹬在产床上两手握住产床把手,一旦出现宫缩,先行深吸气屏住,然后象解大便样向下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若第二产程延长,应及时查找原因,避免胎头长时间受压。

  3.接产准备:经产妇宫口扩张4厘米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应将产妇送至产室,仰卧于产床上清洗并消毒外阴,接产者按无菌操作准备接产。

  4.接产要领:保护会阴的同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颈线在宫缩间歇时缓慢地通过阴道口,胎肩娩出时也要保护会阴。

  二、第三产程的处理常规:

  1.新生儿的处理:①清理呼吸道;②阿普加评分;③处理脐带;④处理新生儿.

  2.协助胎盘娩出: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前用手揉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

  3.检查胎盘胎膜;

  4.检查软产道,若有裂伤,应立即缝合;

  5.预防产后出血;

  6.观察产后一般状况。

篇2:产科助产士职责

助产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接待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的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异常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3、经常了解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保证母婴安全,严阵以待防差错事故。

  4、经常保持产房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5、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幼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进行技术指导。

  6、负责管理产房的药品器材。

  7、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和产后随房工作。

  8、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接产工作。

  9、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篇3:产科助产人员考试制度

助产人员考试制度

  1.依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为提高我院助产人员临床技术水平,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我院组织助产人员定期考试,考核由我院领导及妇幼保健负责人共同组织。

  3.考试对象为所有持《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的助产人员。

  4.每次助产人员培训结束后及时进行考试。

  5.考试结果纳入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