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化学课标》)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目标的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逐步走进化学新课程。
一、转变教学行为,树立 “ 以人为本 ” 的教育观念
初中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 “ 以人为本 ” ,逐步建立起 “ 民主、平等、对话 ” 的新型师生关系。 “ 对话 ” 不仅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 “ 自我表演 ” 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www.aishibei.com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如果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改革化学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化学课标》中指出: “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可经常提出类似于 “ 你是怎样想的? ”“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对学生的化学活动的评价应该包括评价 “ 知识与技能 ” 、 “ 过程与方法 ” 和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化学意识包括化学学科感、符号感、时空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参与意识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包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素养等。
化学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认真学习《化学课标》,深刻领会《化学课标》中的教学基本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篇2:化学初中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化学课标》)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目标的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逐步走进化学新课程。
一、转变教学行为,树立 “ 以人为本 ” 的教育观念
初中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 “ 以人为本 ” ,逐步建立起 “ 民主、平等、对话 ” 的新型师生关系。 “ 对话 ” 不仅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 “ 自我表演 ” 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www.aishibei.com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如果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改革化学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化学课标》中指出: “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可经常提出类似于 “ 你是怎样想的? ”“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对学生的化学活动的评价应该包括评价 “ 知识与技能 ” 、 “ 过程与方法 ” 和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化学意识包括化学学科感、符号感、时空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参与意识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包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素养等。
化学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认真学习《化学课标》,深刻领会《化学课标》中的教学基本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篇3:小学申报省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镇中心小学申报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章丘市**镇中心小学现有37个教学班,2093名学生,专任教师88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占地47亩,现有校舍面积7118平方米。几年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加大办学投入,规范教学管理,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普遍提高。
一、教育思想先进化
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办好学的先决条件。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五育并举,面向全体,面向未来。坚持“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以“使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都扬起个性的风帆”为办学理念。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校风、校训,努力培育学生“团结、合作、勤奋、向上、聪慧、笃行、求真”的良好品质。加大师德教育力度的同时,积极进行新课改的理论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现代办学理念。
二、办学条件现代化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学校不断筹集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首先完善了各功能室的建设,学校现备有音乐室三个,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劳动室美术室、书法室各两个,微机室、语音室、德育室、舞蹈室、社会室、卫生室、体育器材室各一个,还建起了高标准的天文台。各功能室器材均达到省定农村小学一类标准。其次为每个办公室购置了微机,申请入了教育信息网。
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校内创设了优美的环境,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投资两万余元对校园进行了绿化;楼道内绘制了400余米的四条文化长廊;并在校园内开辟了占地面积为6468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各班在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下,结合本班实际,各自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我校硬化了校园的主要路面,盖起了容纳1000余辆自行车的高档车棚,铺设了水泥篮球场地。学校还建有3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操场。
在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同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进行学历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全校88名专任教师,有47名已达到本科学历,并且还有7名教师正在进修本科及研究生学历。
三、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管理机构健全,设有党支部、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团总支、年级组,教研组。管理中严格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坚持教代会制度、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制度,校务财务公开制度。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师生受到教育。学校对学生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建有大队委、中队委、班委,建有红领巾临督岗(分内、外勤),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评价实行素质报告单制度,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按规定招收本学区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无辍学现象。
坚持教学工作为中心,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教学计划”,加强对教学的常规管理,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有明确的检查标准。学校分期中、期末两次对教师业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入教师考核档案。校本教研开展的扎实有效。学校共有各级各类课题7个,现都已进入结题阶段。
认真贯彻执行两个《条例》,将体育卫生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学校设有卫生室,有一名专职卫生员,两名兼职卫生员。加强学生艺术教育,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学校一贯重视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并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财务及档案管理规范。学校设有专职财务及档案人员。
四、学生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学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积极参加劳动,并初步掌握了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曾代表镇及章丘市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学期都有50余名学生的习作及美术、劳动作品获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路子,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着成绩。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校本教研体系。20**年11月27日,济南市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校作为分会场之一,进行了校本培训档案、活动过程及集体备课的展示。在章丘市两次反思性教学课题研讨会上,我校课题组提供了展示课并做了经验介绍。我校省级课题《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阶段总结《赏识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在章丘市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并在全市推广。
二ΟΟ二年学校被评为章丘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济南市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先进学校。二ΟΟ四年又被评为章丘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济南市绿色学校。二ΟΟ五年被评为章丘市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济南市课改先进学校、济南市绿化先进单位、济南市花园式庭院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二ΟΟ六年三月被评为章丘市优秀家长学校。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规范化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以上汇报若有不当敬请领导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