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假期实践心得
这个寒假,虽然并没有去实习单位进行假期实习,但对于我所生活的城市——大连的四家报社的调查,同样令我收获颇丰。
大连有四家主力报社,分别为大连晚报报社,半岛晨报报社,新商报报社,大连日报报社。经过一番周折,最终我有幸分别进入四家主力报社进行我的调查活动。
记得,当我走进大连晚报报社时,接待我的领导得知我前去的目的后,十分热情的为我倒水,递给我报纸看,跟我聊天,很快消除了我的紧张情绪。手中的大连晚报看着是那么的熟悉,带着那特有的报纸味道。在我和领导充满亲切的“大连话”交流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大连晚报有关发行量以及其他的信息。比如:大连晚报是1988年7月1日创刊的,是大连市委主办的一张综合性报纸,《大连晚报》坚持"传递信息,传播政策,引导生活,服务读者,弘扬文明,鞭挞丑恶"的办报宗旨,以新、短、快、活为特色,注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报纸质量和报业经营协调发展,日发行量已达30多万份,稳居大连市报业之首,2000年12月4日,大连晚报社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并且,大连晚报还与时俱进,分别开设24小时热线电话,在多家网站上开设了贴吧,并设有电子版网络版,时新性强,互动性强。这不仅为大连市民提供了对新闻评论交流的平台,也为大连晚报提供了强大的“市民供给”,领导和我这样说“记住,必须真正做到为民办报,才配得上百姓对我们的信赖。口碑这种东西,都是干出来的,要肯下狠功夫。”我赞同的点头。记得当时在聊天的时候,旁边就是负责24小时百姓热线的工作人员。得知我是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领导借题发挥的指着热线工作人员和我说:“接热线电话,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需要及时的记录,然后跟前辈商量是否值得采写,如何采写。新闻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地点、时间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打电话四处查找知情者,确认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而在半岛晨报报社,和蔼可亲的社长助理对我说的话更是记忆犹新:“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还要耐得住寂寞。当时我理解的很浅显,但通过这三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掌握事情详尽准确的信息,挖掘事情和任务背后的东西,探究事件的内涵和本质。所谓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有耐心,细心,决心。”
得知我还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大连日报的社长笑着对我说,现在实习还时机不成熟,并和我细心的讲着今后应该怎样实习:“ 实习期间勤快和积累人脉很重要。实习生刚走出大学,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传真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最大的实习心得,就是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头等大事,和读书相比,实习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后都可能有助于求职。”
在报社的总编室里,总编和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做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作为中国记者协会的机关报,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做新闻,更多的要有鞭策,作用,要敢于做媒体的先锋。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内涵,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全局出发采写新闻。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记者的作用是引导舆论导向,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第三,要关注民生,贴近生活,替老百姓说话办事。在我看来,这是老百姓需要的新闻,也是媒体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
同时,也是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发现别的媒体不曾发现的而且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无www.aishibei.com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新闻报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其他媒体忽视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看着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听着那敲击键盘的清脆的声音,作为一名梦想着成为记者的学生,我不禁热血沸腾。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我有幸在《中华新闻报》的时政专题部,能够多的了解社会的现状和表象。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显。但是,未来不论是做一名平面媒体记者还是电视新闻记者,我都会谨记那些报社的编辑们领导们告诉我的话,“永远记着自己是一名记者,永远引以为傲。”
篇2:报社假期实习实践心得
报社假期实践心得
这个寒假,虽然并没有去实习单位进行假期实习,但对于我所生活的城市——大连的四家报社的调查,同样令我收获颇丰。
大连有四家主力报社,分别为大连晚报报社,半岛晨报报社,新商报报社,大连日报报社。经过一番周折,最终我有幸分别进入四家主力报社进行我的调查活动。
记得,当我走进大连晚报报社时,接待我的领导得知我前去的目的后,十分热情的为我倒水,递给我报纸看,跟我聊天,很快消除了我的紧张情绪。手中的大连晚报看着是那么的熟悉,带着那特有的报纸味道。在我和领导充满亲切的“大连话”交流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大连晚报有关发行量以及其他的信息。比如:大连晚报是1988年7月1日创刊的,是大连市委主办的一张综合性报纸,《大连晚报》坚持"传递信息,传播政策,引导生活,服务读者,弘扬文明,鞭挞丑恶"的办报宗旨,以新、短、快、活为特色,注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报纸质量和报业经营协调发展,日发行量已达30多万份,稳居大连市报业之首,2000年12月4日,大连晚报社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并且,大连晚报还与时俱进,分别开设24小时热线电话,在多家网站上开设了贴吧,并设有电子版网络版,时新性强,互动性强。这不仅为大连市民提供了对新闻评论交流的平台,也为大连晚报提供了强大的“市民供给”,领导和我这样说“记住,必须真正做到为民办报,才配得上百姓对我们的信赖。口碑这种东西,都是干出来的,要肯下狠功夫。”我赞同的点头。记得当时在聊天的时候,旁边就是负责24小时百姓热线的工作人员。得知我是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领导借题发挥的指着热线工作人员和我说:“接热线电话,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需要及时的记录,然后跟前辈商量是否值得采写,如何采写。新闻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地点、时间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打电话四处查找知情者,确认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而在半岛晨报报社,和蔼可亲的社长助理对我说的话更是记忆犹新:“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还要耐得住寂寞。当时我理解的很浅显,但通过这三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掌握事情详尽准确的信息,挖掘事情和任务背后的东西,探究事件的内涵和本质。所谓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有耐心,细心,决心。”
得知我还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大连日报的社长笑着对我说,现在实习还时机不成熟,并和我细心的讲着今后应该怎样实习:“ 实习期间勤快和积累人脉很重要。实习生刚走出大学,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传真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最大的实习心得,就是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头等大事,和读书相比,实习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后都可能有助于求职。”
在报社的总编室里,总编和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做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作为中国记者协会的机关报,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做新闻,更多的要有鞭策,作用,要敢于做媒体的先锋。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内涵,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全局出发采写新闻。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记者的作用是引导舆论导向,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第三,要关注民生,贴近生活,替老百姓说话办事。在我看来,这是老百姓需要的新闻,也是媒体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
同时,也是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发现别的媒体不曾发现的而且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无www.aishibei.com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新闻报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其他媒体忽视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看着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听着那敲击键盘的清脆的声音,作为一名梦想着成为记者的学生,我不禁热血沸腾。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我有幸在《中华新闻报》的时政专题部,能够多的了解社会的现状和表象。电视有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显。但是,未来不论是做一名平面媒体记者还是电视新闻记者,我都会谨记那些报社的编辑们领导们告诉我的话,“永远记着自己是一名记者,永远引以为傲。”
篇3:正面管教假期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发情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