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教学工作汇报

  中学(学校)数学竞赛教学工作汇报

  在学校教务处、教导处、年级办公室、本组教师的工作支持下,我和代成红老师一起从20**年秋季起,利用每周三、周六晚18:20—20:20,对20**届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教学,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1、 扩展课堂知识

  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数学竞赛教学中,我们会适当扩展课堂知识,探求课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扩而不散,展而不乱,服务于教学。例如在《函数》中,我们分别对《二次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Gauss函数》、《函数方程》等内容做专题讲解,在知识、方法上适当扩展和归纳总结。

  2、拓展思维空间

  相比常规题,数学竞赛试题更注重数学才能的体现,学生解题时必须要有一个更深入分析、思考、探索、联想、转化、类比、试验的过程,要恰当地运用各种发现解题过程的探索方法。数学竞赛教学更要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胆猜想、为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3、探究高考动向

  很多高考题,尤其是高考压轴题,其内容或方法都直接取材于或源于数学竞赛题,例如20**年湖北省高考数学压轴题,其解法只是数学竞赛题中的常用解法,因此,数学竞赛教学也要研究高考数学与竞赛数学的结合点,研究竞赛数学对高考数学的影响,服务于高考。

  4、创造交流平台

  任何教学过程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竞赛教学更愿意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知识上更深入探索,方法上更进取创新,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课程安排

  数学竞赛辅导以专题形式,按照课堂教学顺序和竞赛考试时间要求分四个方面:

  1、高考大纲部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2、大纲拓展部分:容斥原理、二次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与通项公式、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恒等式与不等式、著名不等式及其应用、几何定值与极值、几何不等式、函数方程、多项式基础理论等。

  3、联赛二试部分: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

  4、模拟考试部分:历年全国联赛试题、历年各省预赛试题、模拟试题。

  三、竞赛成绩

  在20**年5月23日举行的湖北省数学竞赛中,一年级学生参赛,李帅荣获省级二等奖,谢栋、江龙、张翻、陈夕辉、罗侣、熊斌武、严文轩、廖凯文、李晨光、陈世超、王闯、黄勇、胡伟、郭玉婷、何俊逸荣获省级三等奖,辅导教师荣获湖北省高中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称号;

  在20**年10月11举行的全国数学联赛中,二年级学生参赛,谢栋、廖凯文、戴释然荣获全国二等奖,刘梦佳、王闯、文俊、熊斌武、熊进、汪文、罗雷、周雷荣获全国三等奖,辅导教师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优秀教练员”称号;

  四、教学思考

  中学奥林匹克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奥林匹克数学教育是以普通中学数学内容为载体、以高等数学为背景、以思维训练和激发兴趣为主要目的、以开展数学竞赛为主要评价手段的一种高层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奥林匹克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大致为:数论、组合数学、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函数方程等。奥林匹克数学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1、注重基础

  奥林匹克数学通过数学竞赛问题把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有机的融为一体,它的每个命题虽然都有一定的难度,但中学数学的内容和方法却是它的基础,也就是说这种竞赛数学保留了中学数学的精华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2、注重创新

  奥林匹克数学的命题与解题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3、注重拓展

  由于众多的数学家直接参与奥林匹克数学教育活动,同时更由于竞赛本身的机制,使得奥林匹克数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国内、国际各级各类数学竞赛的试题凝聚着众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智慧,对这些试题的钻研与欣赏,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4、注重探究

  奥林匹克数学教育不以知识掌握的多少为尺度,而是注重数学才能的体现。因此,数学奥林匹克试题之难,要求解题者能力之高是公认的。面对一道陌生的数学竞赛题,学生必须要有一个深入分析、思考、探索、联想、转化、类比、试验的过程,要恰当地运用各种发现解题过程的探索方法。由于奥林匹克数学的高难性,也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胆猜想、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机会。

  5、注重激励

  竞赛题从形式上看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直观性、奇异性、挑战性,并且表达简练,情景独特,结果优雅,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钻研热情。

篇2: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本学期来,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内容开展的活动,一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目标的落实;二是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技艺的提升;三是追寻减负增效提质的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现对数学学科教学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材都能进行认真的研读,有不少老师不仅对所任教年级的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而且能对其他年级教材进行学习、熟悉,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教学的内在联系。从平时听课、教研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的目标都把握得比较准,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要求比较明确,对教材的处理也是比较得当的。

  2.课堂教学注重学法指导。从已上的教研课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课都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不再是为教而教,而是更多的关注为学而导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增多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动也增多了,课堂上教与学的氛围也变得浓厚了。学生不再仅仅是为了学会而学,而是在为会学做努力。“授之有渔”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体现。

  3.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明显。本学期我们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改进,按以下程序: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以及专题研讨、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一方面引领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观摩评析发现本校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讨获得改进的方法。教师们都感到集体备课中得到的实惠多了,不仅仅提升了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思想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对教学的评价水平也有所提升,且从集体备课活动中获得不少的教学技艺。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动。

  4.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本学期教研方面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进行研究,并根据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制定了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计划,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专题,围绕专题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让每位老师都能从活动中受益,促进自身教学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也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问题本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方面的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 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

  4.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

  5.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到这点。

  三、措施和建议。

  1.立足课堂,提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师对教材正确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能力(包括例题,练习),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生长点、重点、难点、延伸点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小学数学教师用书。现在有些学校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实行电子备课,建议在备课检查中加强对两次备课的检查。

  2.加强对学生了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由于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增多,学生的“现实的”知识基础往往与“逻辑的”知识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不作了解,而总是按学生“逻辑的”知识基础去进行教学设计,就会出现“不该讲的讲、该讲的不讲”、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象。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体现“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要求。

  3.知识习得与思维发展并举。数学学习的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会做会算不等于思维发展,教师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4.重视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不是单纯地做题目、做试卷,教师在www.aishibei.com重视例题讲解的同时要重视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在紧扣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为主、以基本练习为主,练习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统,难易适度、数量适当,要适当补充一些综合题和思考题,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要合理安排机动课时,将机动课时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中。

  5.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解决“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教师并不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总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只要我们教师不气馁,抓好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篇3:班主任教学工作心得

  班主任教学心得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较为重要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一些心得如下。

  一、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班主任对班级的治理是通过培养坚强的班级领导核心,组织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班级治理既要调动起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又要注重发挥班干部放手治理的主动性和责任心。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在班级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出来了,培养锻炼了班干部又提高了班级治理效益。

  二、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得热爱本职工作,忠诚党的教育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作为班主任,要作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善于研究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善于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其次,作为班主任在班级治理中,要熟悉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与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学会与学生交朋友。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儿童的生活,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开始总是少言寡语,不www.aishibei.com与同学接触,我就找该学生谈心,并让全班同学主动与该学生接触,从学习到生活给其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一段时间以后,该学生不但与全班学生融为一体,还和我这个教师交上了朋友。

  三、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代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肩负的使命既光荣又神圣,班主任不仅应是一名好老师,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且非凡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作为班主任不能只关心自己教的这门课,还要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牢固把握各科知识,班主任要给全体学生以真诚的爱,要端平一碗感情的水,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条件。

  四、与各科教师密切配合,积极与家长沟通

  在校内,对学生教育直接有影响的,除了班主任以外,各科教师也很关健,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是核心,起着协调、组织和领导的作用。要带好一个班集体,就必须和每一位任课教师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配合得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同家长沟通联系,根据不同学生做好家访工作,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对症下药,为每位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

  五、班主任是优良班风的培养者

  要培养班风,首先要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它是一个班级的努力方向,班主任要把全班学生的心凝聚起来,靠的就是目标,经常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以荣誉感,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对学生辱骂或进行体罚,而是在于以理性道理进行教育。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当今时代发展很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国际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我们的责任就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接班人。

  总之,创新教育下的班主任工作是光荣而艰巨的,在班主任具体工作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小明辨是非,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