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谈判后期策略:黑脸/白脸

  销售谈判后期策略:黑脸/白脸

  黑脸/白脸是最着名的谈判策略之一。查理·狄更斯在他的着作《远大前程》中第一次写到。在故事开始,年轻的英雄皮普在墓地上,这时从阴森森的迷雾中走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巨人。他是个囚犯,腿上缠着锁链。他要皮普回村子里拿些吃的,再拿一把锉,用它来锉断锁链。然而罪犯陷入一种困境。他想吓唬小孩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但是他不能给皮普施加太大的压力,使皮普吓得动不了窝,或者跑去报告警察。

  罪犯的解决办法就是运用黑脸/白脸策略。我记不清原文是怎么写的,但是罪犯说的大致意思是:"皮普,我喜欢你,我不会伤害你,但是我得告诉你大雾中有我一个朋友在等我,他可能会打你,我是惟一能制服他的人,如果我不能除掉身上的锁链--如果你不帮我除掉它们的话--我的朋友可能会来追你。所以你得帮我。你明白吗?"黑脸/白脸策略是给别人施加压力而又不产生冲突的最好的策略。

  我相信你在过去的警匪片中看到过这个策略。警察把犯罪嫌疑人带到警察局审问。第一个审问他的侦探是个长得凶巴巴、态度粗暴的人,他用一切手段威胁嫌犯。然后这个侦探被神秘地叫出去接电话,进来看管他的第二个侦探是个他见过的最为温和、友善的家伙。他坐下来,同罪犯交心。他递给他一支烟,说:"听着,孩子,情况没那么严重,我挺喜欢你的,我知道你犯了法。为什么不让我看看能帮你做些什么呢?"觉得这个好人跟你站在一起真是让人感动,但这当然不是真的。

  然后这个好人继续询问,以你知道的一个小点开始谈判,他告诉罪犯说:"我知道侦探们真想知道的不过是你从哪儿搞到的枪,你把尸首藏在哪里了?"

  从这样一个小点开始展开,效果不错,不是吗?汽车销售商对你说:"你要买这辆车的话,是蓝色的还是灰色的?""你想要维尼龙的垫子还是皮的?"小的决定引出大的买卖。

  房地产商说:"如果你买这套房子,你怎么装饰起居室?"或者,"哪间屋子给你的小孩做婴儿房?"好人总是问些小问题,他知道这可以引出大的决定。

  买家用黑脸/白脸的策略对付你经常是超乎你的想像的。你同两个人谈判的时候要时时提防这一点。通常你会看出他们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对付你。

  例如,你给一个健康组织卖集体健康保险,你同一家生产割草机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约好见面。当秘书把你领进副总经理的办公室,你惊讶地发现公司的总经理也想来听你的介绍。

  这是二对一的谈判,情况不太妙,但是你坚持了下来,进展还算顺利。于是,你觉得就要成交了。突然总经理生气了。他对副总经理说:"看呀,我就不相信这些人能给我们一个严肃的报价,对不起,我还有事。"然后他冲出门去。

  如果你不经常谈判的话,你真的就动摇了。然后副总经理说:"哇,他经常这个样子,但我真的喜欢你提出的计划。我觉得我们可以接着谈。如果你的价格再调整一些,我想我们可以成交。说实话--你为什么不让我跟他说说,看能为你做点什么呢?"

  如果你没有注意到他们对你使用的计策,你心里可能会想:"你认为总经理会同意多少呢?"结果很快你就会让副总经理给你说情--他其实根本就不站在你一边。

  如果你认为我在夸大其辞,想想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在什么时候对一个卖汽车的说:"你能不能说服总经理接受?"好像卖汽车的人站在你一边而不是跟他们的人站在一起?我们买房子的时候有没有对领我们看房子的房地产代理人说:"你觉得卖主能不能接受?"让我问你几个问题:你的代理人为谁效力?谁给她工资?不是你,对吗?她为卖主工作,而且她成功地扮演了黑脸/白脸的角色。所以你要当心,因为你经常上当。

  当我在加利福尼亚一家大的房地产公司做总裁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分公司经常赔本。这家分公司已经开业一年,但是我们签署的却是三年的办公室租约,这迫使我们以后两年还得让公司正常运转。然而,无论我怎么卖力,都找不到方法增加收入或减少办公室的开支。最大的问题是租金。我们一个月要支付1700美元,这一项花费就足以吃掉我们的利润。

  我给房主打电话解释我的问题,企图让他把租金减少到1400美元一个月,这个数字可以让我们勉强生存。他说:"你还有两年的租约,你得设法度过难关。"我用了各种方法,都没有把他说服。看来我只有接受现实了。

  最后,我使用了黑脸/白脸策略,还连带着一个紧迫的时间压力。几个星期以后我在一天晚上5∶50的时候给他打电话。我说:"关于租金,现在有些问题了。你知道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我签了三年合同,现在还剩两年,我们度过难关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半个小时以后我得出席董事会会议,如果他们问我是否你已经同意把租金减少到1400美元,如果我告诉他们说没有,他们就会关掉公司。"

  "我起诉!"房主抗议到。

  "我知道,我完全同意。"我说,"我完全是站在你一边的,但问题是董事会,我得同他们打交道。如果你起诉他们,他们会说:\'好啊,这是洛杉矶县,会让他们花两年时间打官司。\'"

  "怎么样,两位老总,我的价格你们是不是觉得非常合适呀?"

  "什么合适,我忍了半天了,我再也听不下去你吹自己的价格合适了。对不起,我还有事。"

  (喔,原来是黑脸呀。)他的反应说明黑脸/白脸策略多么有效。他说:"你能不能在董事会上看看能为我做点什么?我愿意折中,把租金减到1550美元,但如果他们不同意,我可以再降到1500美元。"这个策略如此有效,以至于他请我在我们的董事会上替他说情!

  不用冲突就给对方施加了压力,看看这是多么有效的方法。如果我对他说:"起诉吧,我要让你在法庭上折腾两年!"这将使他非常愤懑,我们得通过律师打两年的交道。让含糊的领导集体扮演黑脸,可以给他们施加难以置信的压力,而不让他对我们产生怨恨。

  即使人人都心知肚明,该策略也是很有效的。卡特总统和里根总统从伊朗救出人质,不是这么回事吗?你还记得吗?卡特竞选失败。他迫切想在离任之前解决人质问题,这样他的继任者里根会给他记一功。于是他开始对伊朗领导人用黑脸/白脸策略。他对他说:"如果我是你,就跟我谈这个问题。不要指望一月新上台的政府。上帝,你有没有看看这些家伙?总统原来是个演牛仔的,副总统原来是中情局的头子。这些家伙比英国人还疯狂。很难说他们干出什么事情来。"

  里根,也用这招,他说:"如果我是你,就同卡特了结这件事,他这个人不错。你肯定不喜欢我上台以后的意见。"的的确确,在里根就职演说的早上我们就看到人质被释放了。当然,伊朗人知道这是黑脸/白脸策略,但是他们不想冒险使里根兑现他的威胁。这证明,即使对方心知肚明,这个策略也是有用的。

  实际上,你同一个了解这些策略的人进行谈判,就更有趣了。就像棋逢对手,而不是同一个比不上你的对手下棋。

  对策:别人用黑脸/白脸对付你的时候,试试下面的策略:

  1.第一个策略是揭穿它。尽管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可能是你需要了解的惟一策略。黑脸/白脸策略人所共知,运用此计而被当场识破的人会感到尴尬。如果你看出对方运用此计,你应该微笑着说:"喂,接下来你是不是要用黑脸/白脸的策略?来来来,坐下来,咱们解决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他们感到不好意思而偃旗息鼓。

  2.你可以创造一个自己的黑脸来回击。你告诉他们你愿意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但坐在领导办公室里的人痴迷于原来的计划。你总是可以虚构一个比谈判桌前在场的黑脸更加强硬的黑脸来。

  3.你可以向他们的上级核对此事。例如,如果你同零售商及其领导谈判,你可以给经销商货主打电话,说:"你们的买主跟我扮演黑脸/白脸策略,你不赞成这种事情,是不是?"(要当心,越过买主去找上级的做法可能使买主对你产生恶感,给你带来更大的问题。)

  4.有时就让黑脸表达他的意见,尤其是他让人讨厌的时候。最终,他的人会厌倦听他唠叨,告诉他闭嘴!

  5.你可以对那个白脸说:"我知道你们两个用的是什么计策。从现在起他说的任何话我都认为是你说的。"于是你现在有两个黑脸要对付,于是就化解了这个策略。有时你心里就把他们都当作黑脸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必要揭穿他们。

  6.如果对方带个律师或领导来,他明显是来扮演黑脸的。他们一进门你就要先发制人。你对他们说:"我敢保证你是扮演黑脸来的,但我们还是收起这一招吧。我和你一样急于解决问题,那我们为什么不采取双赢的办法呢?好不好?"这真的就缴了他们的械。

  切记要点

  买主用黑脸/白脸策略对付你的时候很多,这是你想不到的。同两个或更多的人谈判的时候,你要当心。

  这是一个不产生冲突但又可以施加压力的有效方法。

  揭穿它。众所周知的策略,你抓住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不好意思,然后偃旗息鼓。

篇2:销售培训:谈判策略

  谈判策略

  1.避免争论

  谈判人员在开谈以前,要明确自己的谈判意图,在思想上进行必要的准备。然而,谈判双方为了谋求各自的利益,必须要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分歧出现后,要防止感情用事,保持冷静,尽可能地避免争论。因为,争论不仅与事无补,而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最好的方法是采取下列态度,进行协商。

  ·冷静地倾听对方的意见。

  在谈判中,听往往比讲更重要。它不仅表现了谈判者的素质和修养,也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多听少说可以把握材料,了解对方的动机,预测对方的行动意向。谈判的要害在于掌握对方的动机,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倾听过程中,即使对方讲出你不愿听的话,或对你方不利的话,也不要立即打断对方或者反驳。因为真正赢得优势,取得胜利的方法快不是争论。反驳时偶尔获得优越感,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对方陈述完毕之后,先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疏忽,然后提出对对方的意见进行重新讨论。这样,在重新讨论时,双方就会心平气和地进行。从而使谈判达成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比如,在谈判价格问题时,当甲方提出:"你方的产品价格太高,不刹价无法达成协议"。这时乙方最好的办法不是立刻讨价还价,而是非曲表示歉意,对对方说:"我们也认为产品价格订得太高了些,但由于它成本高,所以,报价时只考虑了自己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指标,忽视了你们的承受能力,这是我们的疏忽。对此,我们表示歉意。大家谁也不会为了亏本来谈判。因此,我们愿意就价格问题专门进行磋商"。这样一来。对方就不会觉得你是为了掏他的腰包,而是真诚地为了继续合作。在重新讨论价格时就显得十分宽容和大度。

  ·婉转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谈判中,当你不同意对方意见时切忌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会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促使他千方百计地来维护自己的观点。如果要提不同的意见,最好的方法是先同意对方的意见,然后再作探索的提议。

  ·分歧产生之后谈判无法进行,应马上休会。

  如果在洽谈中,某个问题成了绊脚石,使谈判无法顺利进行。这时,聪明的办法是在双方对立起来之前,马上休会。如果继续下去,双方为了捍卫自己的原则 和利益,就会各特已见,使谈判陷入僵局。休会的策略为那种固执型谈判者提供了请示上级的机会,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养精蓄锐的机会 。

  谈判实践证明,休会策略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僵持的局面和争论发生。而且可以使双方保持冷静,调整思路,平心静气地考虑双方的意见,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休会"是国内外谈判人员经常采用的基本策略。

  2.避实就虚

  避实就虚指为达到某种目的的需要,有意识地将洽谈的议题引导到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以求实现自己的谈判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纠缠不休,或在自己不成问题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以分散对方对自己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上的注意力,从而自己在对方无警觉的情况下,顺利实现自己的谈判意图。比如,对方最关心的是价格问题,而我方最关心的是交货时间。这时,谈判的焦点不要直接放在价格和交货时间上,而是放到价格和运输方式上,在讨价还价时,可以在运输方式上作出让步,而作为双方让步的条件,要求对方在交货时间上做出重大让步,这样,对方感到了满意,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

  3.最后期限

  几乎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有包含着时间的因素。但是经验告诉人们,有些事情的最后斯期限是不能逾越的,否则就要发生重大损失。谈判往往是在最后的不到10%的时间里谈成的。在洽谈的最后时间里,双方作出的每一让步都影响全部销售价值的90%的变动幅度。

  处于被动地位的谈判者,总有希望谈判达成协议的心理。当谈判双方各持已见,争执不下时,处于主动地位的一方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后期限和解决条件。期限是一种时间性通碟,它可以使对方感到如不迅速作出决定,他会失去这个机会。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对得到的东西并不十分珍惜,而对要失去的本来在他看来并不重要的某种东西,却一下子变得很有价值,在谈判中采用最后期限的策略就是借助人的这种心理定势发挥作用的。

  最后期限即给对方造成压力,又给对方一定的时间考虑,随着最后期限的到来,对方的焦虑会与日俱增。因为,谈判不成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因而,最后期限压力,迫使对方快速做出决策。

  在具体使用最后期限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不要激怒对方。

  最后期限策略主要是一种保护性的行为,因此,当你不得不采取这种策略时,要设法消除对方的敌意。除语气委婉、措辞恰当外,最好以某种公认的法则或习惯作为向对方解释的依据。假如你遵循的是恰当的公认的习惯或行为准则,或者你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对方在接受时就不致于有怨气。

  ·给对方一定的时间考虑。

  这样以便让对方感到你不是在强迫他接受城下之盟,而是向他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尽管这个方案的结果不利于他,但是毕竟是由他自己作了最后的选择。

  ·对原有条件也有所适当的让步。

  这样使对方在接受最后期限时有所安慰。同时也有利于达成协议。

  时间就是压力,它使对方在商务谈判时无法忘掉这种压力。所以,我们总是全神贯注于对方的最后期限,它有一种无形的催促力量,使对方不自觉的接受它。这就是为什么它的效果如此之大,它常会促使对方做出你希望他做的决定。所以,只要你处在谈判的主动地位,就不要忘记使用这一策略

  4.以退为进

  我国春秋时期,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疆哉辽阔,国力雄厚,拥有一支近三万人的军队;而鲁国则地域狭小,兵少力弱,不是齐国的对手。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出动大批军队进攻鲁国,当齐军进入了有利于鲁军反攻的长勺地区时,鲁国并没有马上发起反攻,而是坚守阵地。这时,齐军自恃力量强大,首先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成功。但是,齐军连续三次进攻都未获胜,队伍疲惫不甚,锐气大减。这时鲁军见时机已到,向齐军发起总攻。一时齐军阵势大乱,纷纷溃败而逃。

  商战如同兵战,"退一步,进两步",以退为进是谈判桌上常用的一个制胜策略和技巧。

  有一年,在比利时某家画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美国画商看中了印度人带来的三幅画,标价每幅250美元,画商不愿出此价钱,双方谈判陷入了僵局,那位印度人被惹火了,怒气冲冲地跑出去,当着美国人的面把其中一幅画烧了。美国画商看到这么好的画被烧掉,感到十分可惜,他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卖多少价,回答还是每幅250美元,美国画商又拒绝了这个报价,这位印度人横生一计,又烧掉其中一幅,美国画商当下只好乞求他千万不要再烧最后一幅。当再次询问这位印度人愿卖多少价钱时,卖者说道:"最后一幅能与三幅画卖一样的价钱吗?"最后这位印度人手中的最后一幅画竟以600美元的价格拍板成交。而当时,其他的画都在100至150美元之间。

  5.兵不厌诈

  谈判,特别是涉及到利益的贸易洽谈,不但需要人们极大的耐心,而且还需要极大的细心,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粗心大意,要时刻警惕对手设下的陷阱。

  ·数字陷阱

  在一般协议谈判中,不可避免地要说到各种各样的数据,如价格、成本、利息或调或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等等,这些数据对谈判的双方都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一般来说,许多人都不善于迅速地处理数字,特别是在紧张的谈判气氛中,更容易犯愚蠢的错误,假如你的月工资是20**元,你能立刻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你的周工资数额吗?在谈判过程中,当对方抛出各种数据时,你相信还是不相信?点头还是摇头?这时候,千万不可鲁莽行事。承认自己对数字处理的能力不够,并非是一件丢脸的事,请对方一项一项说,你一项一项算。如果当场算不过来,拿回去仔细研究过再表态,切不可盲目相信对方所提供的任何数字,不论这些数据出自什么权威之手,要知道,有的谈判对手特别喜欢钻你不善于处理数据的空子,而在谈判中占你的便宜。

  假如有人对从你说,他的那批货物只以成本价让给你,你先别太高兴,应该马上问到:"成本价是如何算的?"特别是对外贸易中,由于中外会计规则差异,双方对各种数据意义的解释相差很大,所以一定要让对方解释清楚。

  ·假出价陷阱

  美国某公司发布广告,说有一部机器设备出售,价格是10万美元。互相竞争的几位雇主中,一位愿出9万元的高价长当场付了10%的订金,卖主没想到这部旧设备竟能卖得这么好的价钱,就同意不再考虑其他买主,三天后买方来了,说当时的价格太高,不同意马上成交,还说,这部机器仅值5万美元,于是卖方又被迫与买方讨价还价,最后以6万美元成交。而当初曾有人愿出7万美元 ,卖主却没有卖给他。

  这是买主使用假出价的策略的胜利。假出价格,即买主利用高价的手段(或卖主利用报低价的手段),排除交易中的其他竞争对手,优先取得交易的权力,可是一到最后成交的关键时刻,买主便大幅度压价(或卖主大幅主提价),洽谈的讨价还价才真正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假出价格的一方占便宜,而另一方只好忍痛割爱。假出价格,虽然是不其道德的,但却是销售中屡见不鲜的陷阱。

  日本人往往利用这种伎俩来占对手的便宜,他先报个抵得出奇的价格诱使对方上钩,使对方很高兴和他达成交易。但东西到手之后,对方便常常会发现少了点什么配套部件,于是,被迫又向他们购买,由于排除了其他竞争对手,他便会漫天要价。逼买主就范。

  "兵不厌诈",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们预防假出价陷阱的法宝,为了防止买主假出价,可以要求对方先付大笔订金,使他不敢轻易反悔;或给对方最后了取货期限,过时不候;或同时与几个买主接洽,为了防止卖主假出价格,应该仔细询问对方价格的含义,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和对方纠心缠,最后协议要反复推敲,如果万一发现了对方的当,不应该忍气吞声,而应该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措施,给对方以坚决的还击,使已方在销售过程中的基本利益提到保障。

  6.绵里藏针

  在通常的谈判场合,双方摆出的阵营中往往有首席代表与次要代表,前台代表与后台代表之分。一方代表在回答问题时,通常要看一看副代表的态度或某种暗示。即使他们非常想迅速把交易谈成,也总是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神态,努力放慢对话的节奏。在激烈的交锋中要努力寻找缓冲的时间来思考,避免仓促作出不当的决定。

  在1956年的美苏两国最高销售经理人的谈判中,原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自恃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聪明,闹出了大笑话。在谈判过程中,不论赫鲁晓夫提出什么问题,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等杜勒斯递过条子来后,艾森豪威尔才开始慢条斯里地回答问题。当时赫鲁晓夫很看不起艾森豪威尔,认为他智力低下,而他自己作为苏联领袖,当然知道任何问题的答案,而无须他人告诉你要说些什么。赫鲁晓夫当场讥讽地说道:"究竟谁是美国的最高领袖?是杜勒斯还是艾森豪威尔?"其实,是赫鲁晓夫错了,他不了解艾森豪威尔在谈判桌上所表现的特点,正是一种绵里藏针的隐藏力量。他这样做,至少已经充分做到了两件事情:既争取到了思考问题的时间,又获得了别人的提示启迪。

  在谈判桌上,须记住不要为了赶时间而自乱阵脚,应该仔细慎重对待,务必使自己的回复扎扎实实,不现纰漏。同时,不要做到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下来,无论如何一定要实现。不要出尔反尔,否则会有损自己的信誉和形象。

篇3:销售谈判开局策略:集中精力

  销售谈判开局策略:集中精力想问题

  要记住,在谈判开始阶段应该集中精力想问题,不要因为其他谈判人员的行为分散精力。

  你在电视上看到过网球比赛或者看约翰·迈森罗特那样情绪激动的球星在场地那头上蹿下跳吗?你心里想:"怎么会有这种人,那个样子跟对手打球?比赛是需要集中精力的,这似乎不怎么公平。"

  答案是,好的网球手知道,只有一件事情决定比赛结果,那就是球在网上的运动,对手做什么根本不影响比赛结果,只要你知道球在干什么就行了。所以,好球员都学会了集中精力跟球,而不是注意打球的那个人。

  你在谈判的时候,球就是谈判桌两边目标互相妥协的运动。这是影响谈判结果的惟一内容。但是它又太容易被别人影响了,不是吗?

  记得我曾经对加利福尼亚辛格纳尔山的一大宗房地产项目感兴趣,它包括18套四单元的建筑。然而我知道,我要把价砍到比卖主所要求的180万低的水平。一大批房地产投资商都免税经营这个项目,其中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是我得让他先出价,如果他不能接受我的120万的价格,那我就保留拒绝的权利,直接同卖主谈。〓〓(叫吧,喊吧,骂吧,你总不能打我吧。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你呀,尽管表演,我自--岿然不动。)〓〓代理商人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开出120万的价格--比要价低60万,但最后我说服他试试看,然后他把这个价格带回去商量。他在这里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他应该让卖主们来找他。在你自己的地盘上谈判总要比在别人的地盘上谈会有更大的控制能力。

  几个小时之后他回来了,我说:"怎么样?"

  "真可怕,真可怕,我真不好意思。"他告诉我,"我走进那间大会议室,所有的头儿都来听这个报价。他们的律师,他们的特许专利代理人,他们的经纪人,全都在那儿。我准备让他们沉默成交。"(就是读完报价后,让第一个先开口讲话的人在谈判中认输。)"问题是,根本没有沉默。我报出了120万的价格,他们说:"等等!你降了60万?我们被侮辱了!"然后他们都站起来,旋风似地冲出房门。

  我说:"没有别的吗?"

  他说:"有几个头儿走出去的时候在走廊停下来,说:\'我们不能少于150万。\'真是太可怕了!别在给我出那么低的价了。"

  我说:"等一等,你是说在5分钟内你让他们减到了30万?你觉得谈判进行得不顺利吗?"他被他们的行为分了神,没有看到交易的进展。

  我有个当事人给我讲了很多在谈判中精神不集中的事例。他告诉我,很多年前,他雄心勃勃地要扩大公司规模,配置一批新的设施。他想找个买主卖掉他的货栈,但没那么运气。他上市的开价是330万,但他得到的惟一出价却只有90万,他不情愿地接受了。然而,在最后一刻,买主竟又反悔了,他要回去商量商量。

  几个星期以后,有个朋友告诉他有家公司正在寻找货栈,并同意出300万美元。带新买主来清点财产的时候,他解释说所有的金属桌椅和壁橱应该包含在里面,但是木制桌子不包括,因为他想把它们搬到新的地方去。买主同意了,但后来坚持说我的当事人说过所有的桌子都包括在里边。

  我的当事人很愤怒,因为买主指责他撒谎。争论很激烈,眼看着这笔买卖就要黄了。庆幸的是,我的当事人的兄弟看见他们在吵,就把他叫到一边,说:"看,这是你的货栈,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我也许得告诉你,上个月90万你都肯卖,现在买主愿意出300万,你却为一些只值几千块钱的旧桌椅而难为他。"结果我的当事人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很有风度地同意木制桌子也包括在里面。

  看看,在谈判中多么容易被别人的举动所左右,而不能集中在主要问题上。很难想像一个全职的谈判家,比如国际谈判家,会因为他认为对方不够公平而离开谈判桌。他离开谈判桌,是因为那是具体的谈判策略,而不是因为他心情郁闷。

  你能否想像,一个进行武器谈判的高级官员离开同俄国人的谈判桌,对总统说:"那些家伙太不公平了,你不能相信他们,他们总是不守信用,我太郁闷了,我出去行吗?"谈判高手不那么做。他们把精力集中在谈判的问题上,而不是人格上。你应该总在想:"同一小时前相比,同昨天或者上个星期相比,我们现在谈到哪儿啦?"

  克林顿总统的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说:"你谈判的时候感到郁闷是可以的,只要你能控制自己,并且把它当成一个具体的谈判策略。"往往是在你真的郁闷并且失去控制的时候你就会输掉谈判。

  所以销售人员才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算不清这个账。他们带着这种情绪回到销售经理那里,说:"咳,这次我们输了,不要再费工夫挽救了,我已经尽我所能了。如果别人能够挽救,我早就挽救了。"

  于是销售经理说:"好吧,就像公共关系课告诉我们的,让我给他打个电话吧。"销售经理能把谈判进行下去,不一定是他比销售人员更聪明或更厉害,而是因为他没有像销售人员那样感情用事。千万别这样,学会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

  防止感情用事的对策就是把任何感情的流露都看作是买主的谈判策略。比如说你正给你最喜欢的客户打电话,他从一家小的零售连锁店进货。通常你们合作得很愉快,但这次不是。这次你一进门他就冲你发火。他手里挥着张报纸,在你面前胡乱翻着,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谈什么,他暴跳如雷了一会儿之后,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的一家竞争对手以相当低的价格销售你那种畅销的产品,所以,买主相信你肯定给了他们更加低廉的价格。这种爆发可能激起几种本能的反应,包括:

  哦,不!我犯蠢了!

  我不相信他是冲着我来的。

  这个傻瓜,他知道我给他的价格跟别人一样,他还拒绝。

  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我就有麻烦了。

  以上任何一种反应都不是谈判高手应有的。你应该冷静地想到:"这是他用的谈判陷阱。他并非真生气。他想从我这里得到点儿什么。他想要什么,我又该怎么做出反应呢?"把他的爆发看作是谋划好的谈判策略,而不是真的情感爆发,你就不会受情绪感染。相反,你要集中考虑问题本身。

  切记要点

  如果买家表现出对你不满,你要集中精力考虑问题,而不是别人的人格。

  冷静地想想:"他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怎么才能阻止他?"

  集中考虑谈判的价钱。因为买主生你的气就说明那可能是笔更大的买卖。

  记住沃伦·克里斯托弗的告诫:"你谈判的时候感到郁闷是可以的,只要你能控制自己,并且把它当成一个具体的谈判策略。"你输的时候总是心情郁闷并失去控制的时候。

  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与一小时前、昨天或者上周相比,我们现在谈到哪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