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延续以往试题结构,从基础知识(48分)、阅读理解(22分)和作文(30分)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这份试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了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考察。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汉字、标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有机融合。尤其注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答题情况
六年级四个班各大题扣分情况汇总表:
六(1) 六(2) 六(3) 六(4)
基础部分
-72.5分(其中漏题31分)
-85分(其中漏题28分)
-76分(其中漏题24分)
-73分(其中漏题23分)
课内阅读 -5.5分 -7.5分 -9分 -6分
课外阅读 -65.5分 -76.5分 -80.5分 -75.5分
习作表达 -145分 -162分 -154分 -115分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结合上表,作以下分析:
优点: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尤其是汉字的音形义、词语的积累和辨析以及课文的背诵理解。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重视。
2、课内阅读丢分少。表明老师和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比较准确。同时也说明后进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在不断提高。
3、从学生作文来看,由于习作要求简单明了,又具有生活性,学生有话可写,所以难度不大,大多数学生能很好地完成习作,文笔流畅,质量较高。
不足:
1、运用修辞手法将句子写生动这题扣分严重。学生缺乏生活实践,想象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写的拟人句不准确、不恰当,和原句意思有较大出入。
2、标点符号的作用和使用仍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3、从课外阅读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从文中找出词句回答相关问题。
4、对阅读短文的理解仅限于表面,比较肤浅。
5、关于文章的写作手法,学生概念模糊。
6、少数学生的习作语言苍白,内容空洞无物,无病呻吟,没有流露出真情实感。
7、学生的读题、审题、检查习惯差。比如:四个班在基础题这一部分漏题现象严重,表现在漏题人数多,漏题分值高;要求从文中找词语填空,部分学生填写的既不是文中的,也不是词语。
三、教学反思
1、素质成于习惯中。没有培养过程,就没有教育结果。平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阅读训练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3、将概括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抓关键词句理解中心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作为后一阶段阅读训练的重点。
4、专项复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要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掌握不透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如:标点、修辞手法),加强训练。
5、加强写作训练。将写作重点放在写活一个人,写好一件事上,尤其注意学生作文的开头结尾和选材。对二类作文学生尽量个别指导,争取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
6、把握考试方向,不进行偏题、难题的训练,做到训练有目的、有针对性。
7、课堂上多关注临界生,缩小差距,提高A率。
分析人:zz
篇2:一年级(2)班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年级(2)班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此次语文考试卷的命题内容为“四大块”:一是拼音乐园;二是字词乐园;三是读写乐园;四是课外天地。从题型设计看,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准确考察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更贴近了学生本身的具体实际。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这是较以前一个很大的进步。今后在教学中继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面,包括拼音字母表、声母等等。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在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中,“菊花”这两个拼音写错的比较多,这也是与自己平时没有练习到有直接联系的。今后拼音还要加强训练。
第二题是字词句。很多孩子没看懂题,不会分析例子。相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的直观思维较强,每一道小题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例:颗和棵的选词填空,各种各样的第二个各错的比较多。第(九)题孩子失分率较多,按课文内容填空大多数孩子会背,但字不会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量还有点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平时只要求背诵而没要求写的原因。
第三题是读写乐园。第四题背节日有很多孩子乱写,元旦节孩子都不会,这是老师都漏掉的知识,但看情况我们班的孩子层次差的要多。同样的没学过人家的就比我们的强。把字词的序号写在短文的括号里并把这幅画画下来。失分很多,学生看不懂意思,画画也是乱糟糟的。阅读短文,由于短文篇幅较长,没有拼音出现。问题零碎,识字量有限,学生们答得五花八门,只有少数的学生答对,今后在阅读上还需多下功夫。
第四大题是课外天地。这一题学生做得比较理想。三字经和古诗文阅读是一年级重要的课外阅读。
在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认为需要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需要重视: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
从某种意义上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习惯所起的作用绝对大于一时一地所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非浅。
2.积累——语文课不可关闭的窗口
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有教丰富的积累,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读“万卷书”的时候可以积累,许多体式、结构、佳篇,似蜜蜂采蜜,广收博取。因此,作为教师,应清楚的认识积累和创新的关系,大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积累。
3.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要创设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并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运用于生活。
从本次的考试分析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牢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灵活性。
篇3:六(1)班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城东小学六(1)班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全班59人,实考59人。
各班的平均分:1班87.49;2班83.44;3班83.59,4班76.82,
全段前20%有13人,分别是:zz;后20%有7人,他们分别是:zz。
主要原因分析:
1、班级平时的积累不够扎实。如“静谧”和“精密”一词,有好多同学写错了。再如最后一个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部分同学不会背诵,当然就不能概括出来。
2、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题失分多。因为平时没有好的读书习惯,加之阅读量严重偏少,导致对短文的理解不够,无法回答问题。
3、习作质量偏差:字数不达标,内容不充实。其主要成因还是平时阅读量少,没有积累,如何应用?
4、有部分学生的写字实在是太差,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把字写端正,导致基础题失分,这是十分不应该的。
主要整改措施:
1、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好好阅读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加倍的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3、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继续做好培优辅困工作,帮助中等生提高成绩,同时要特别关注那7个关注的学生,平时教学中加强辅导,尽量在基础的学习过程中由老师把把关,尽量不要将困难带入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