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情况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情况分析

一、试卷情况:

  本次命题,所涉及到的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作图、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试卷考查内容涉及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以及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未涉及统计和数学广角的内容。试卷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过程方法的掌握。题目难易程度适中,但题量有一点点偏大。

二、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本次考试,共有10个填空题。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

  第3小题,计算角的度数,有些同学还不会看图,不理解角3的度数是用平角(180O)减已知角角1的度数,有些同学直接用量角器去量,量出来存在误差,所以丢分较多。第8小题,有一个七位数,减去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七位数是()。学生的答案分以下几种:(6666666)、(1111111)、(999999)和(100000),只有少部分同学填正确,可见学生根本没认真审题,没有落实到笔上。

  2、判断题共6小题,学生掌握良好,大部分同学丢分丢在第1小题和第6题,学得太死,不会灵活思考,书上的句子换了个说法就不会了,早自习的背的定义、概念没有落到实处。

  3、选择题共8小题,其中第1小题和第2小题错误率比较高,学生没有掌握牢固。

  4、计算部分本次考试,学生计算题成绩很不理想,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更大。有些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连乘法口诀都还不会背,个别计算都没有做,由此可见,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第3小题用递等式计算6970÷(17×2)第一步大部分同学都能计算出来等于6970÷34,但是6970÷34这个算式计算不对,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而且商的中间有零,所以这一题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做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口算教学作为重中之重,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准。

  5、作图题平常学生也练得多,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尤其是第3小题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做得非常好。

  6、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三、经验教训和今后措施

  1、急需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大量的学困生的涌入,使我不堪重负。从分数的公布情况看,我班学困生的成绩已经在30分上徘徊了。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应辨能力比较差,平时常“漂浮”于课堂之外。这给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怎样有效地转化学困生?还需要探讨,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找出多种教学方法,尝试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解决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制定详细的帮困计划,并力争在每一节课中实践。

  2、学生的计算水平急待提高。由于粗心,马虎或不明算理,致使计算题严重失分。尤其是学困生,计算的准确率特低。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笨鸟先飞。”口算坚持天天练,从易道难,难点分步练,题型花样练。

  3、部分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的过浅。在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从每天一道应用题起,逐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认真读题,积极思考,用心计算,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6、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适当给学优生一定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训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本次考试再次提醒我,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教育理论,认认真真的教学,真正将理论落实到课堂上。

篇2: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简报

  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简报(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现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二、试卷分析

  数学试卷分为计算、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解决问题共五道大题。我们两个班参加考试的共有74名学生,我对他们的得分情况作如下分析:100分4人,90分以上共49人,80分以上共20人,70~79分共有4人,对他们的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了如下统计:一班平均分92.62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5%.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2.5分.二班平均分90.,及格率100%,优秀率56%,最高分100分,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良好的,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的4题,1小题、这是一道相遇题,另外一道是5题,平时做此类型题很多,但此次出的题我感觉学生不易看出题意,也没有理解题意,多数写成2小时量一次体温,和几时到几时气温保持上升等等,按我们平时练习像这种题不该出错,我在练习时没有练过像时间这类似的题,学生感到陌生,这也是我的一个失误,另外也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填空这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大部分发挥正常水平,较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不理解出错的。比如一大题的8小题,这是找规律单元的题,出错较多,一是没有认真看题,另一个就是练习2——3个人的较多,出现4个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应不过来,以后对这些类型的题也要进行个别讲解,引起注意。

  3.计算方面十分理想,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抓的紧、稳,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训练的到位。口算全班只做错几道,计算两班做错的也很少,这部分我特别满意,这与平时练的多要求高有关,计算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不要到头来算总账,大多数学生对本册计算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仅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填空题、判断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都是真的不会,而是有的学生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考试我发现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少学生做错,我有时也埋怨学生,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我对学上把握度上出了偏差,过高过低的估计了学生的能力,这是我教学上的弱点,今后我一定想办法克服这一毛病。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4、平时练习时要有针对性,不要让学生泛泛做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一般学生吃饱,学困生吃了,既不浪费时间,又收到良好效果。

  5、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要急于求成,教学中要随时随处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成绩代表过去,经验及时总结,我今后会更加努力。

篇3: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分析简报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卷分析简报

  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大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的要求,全面、系统的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进行考查。

  一、试卷说明

  1.形式: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没有明显变化。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数比大致为7:2:1,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下,命题综合性较强。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套试卷考查的知识,对概念类的试题考查得较少,比较侧重学生对知道的运用能力考查。

  4.试卷特点:如果说这张试卷有什么明显不同以往的特点的话,那就是它的人文性和对动手做数学的强调、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人文性体现在给学生必要的提示,每道题都要求很细致,避免非知识非智慧非数学错误的产生。人文性还体现在试卷都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对动手能力的强调更是体现所有试卷中,这份试卷都有测量、画图等适合在试卷上测试的操作类题型。

  与生活的联系在这张卷子上体现的更加充分自然。比如三年级试卷第五题,全是与生活相关的应用题。

  二、试卷分析

  1、学生试卷成绩如下:优秀人数:22人,优秀率:74%;及格人数:33人,及格率:100%。

  2、从统计来看,我班这次抽测成绩良好。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的掌握较好。特别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

  3、学生计算的成绩很优秀,学生成绩的得分率达到了95%。

  样本抽查显示,多数同学的成绩在90分以上,说明整体水平相当高,个别学生成绩很低,说明还存在死角。这些同学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要想办法引导他们赶上去。

  4、有些学生学习习惯还有待于加强。例如三年级第三大题要求学生画图,由于不认真,造成学生的失分率很高。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巩固。

  2.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结合教学内容,多做些举一反三的思维训练,做到一题多解。

  3.图形分析使学生学习的弱项,注意提高学生的平面图形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