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总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确保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及安全,加强会计信息处理和保存中的效用,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软件维护管理
会计核算软件是用于完成会计业务的软件及其有关资料,财务结算中心采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必须经过三个月计算机与手工双轨进行会计核算试运行和考核合格才能正式启用计算机记帐。
1、会计软件的维护是指保证会计软件所属设计功能正常完成功能实施的程序修正,会计软件参数调整和会计数据的更正与恢复等工作;
2、会计数据的更正与恢复一般由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其他操作人员一律不得进行维护操作;
3、财务结算中心在获得会计软件后必须做好多套软盘备份,并分别放在总公司办公室(或机房)、结算中心经理室;
4、财务结算中心必须加强会计软件、会计数据的安全与保护工作,应根据软件提供的功能和工作需要设置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的密码,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操作密码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二、硬件维护管理
1、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由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专门用于会计电算工作,其他部门不得使用或占用;
2、会计电算化设备专门用于运行帐务处理系统、报表处理系统和其他会计事务处理,任何人员不得将其用于游戏及个人文字处理,不得用于对外服务;
3、为了保护计算机不受病毒干扰,所有软盘必须先进行病毒检测和消除病毒操作才能进行其他操作;
4、硬件设备的启用必须遵照以下顺序:首先开总闸开关;其次开UPS电源设备;第三开打印机;第四开显示机;第五开计算机主机。
5、计算机和打印机要定期进行硬件设备的检测工作,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洗计算机的打印机上的脏物。
三、帐务处理制度
1、结算中心应在每年年初或上年末建立新的会计年度的完整的财务文件,根据现行财务制度运用当前在用系统的规则,正确地设置全部级次的会计科目;
2、任何登记入帐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填制记帐凭证,摘要应规范填入,在机器上填制的记帐凭证编号应当连续。编号出现间断的,应在断号的第一张凭证上注明间断的编号,并在打印输出的该张凭证上注明断号的原因并签字盖章;
3、记帐凭证必须经过复核人员签字后,才能根据其登记帐簿,复核人员必须在屏幕上直接对机器存储的记帐凭证进行复核签字,同时要对打印输出的记帐凭证或代用凭单进行签字盖章;
4、总帐、明细帐及现金帐和银行帐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活页帐装订,出纳人员根据审核人员审查并准许报销的凭证收入或付出款项,出纳人员登记订本式日记帐;
5、每月需将存储在机器内的账簿数据打印输出为书面账簿,未满页的帐簿数据必须在每年年末全部打印输出。
四、电算化档案管理
1、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磁盘上的会计文件和以书面形式存放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2、必须经常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建立软盘备份,每月备份不得少于一次,不得直接对软盘上的会计数据和作为正式档案的备份软盘上的会计数据进行非法操作,妥善保管好会计数据的备份软盘,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并用印章签封,专人保管;
3、每年根据数量和硬盘空间的大小清理一次硬盘,删除硬盘上以前年度的会计数据,以利于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运行速度,没有做过备份的硬盘数据不得清理删除;
4、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用结算中心保管一年,期满之后,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档案室统一保管;
5、会计档案的调阅要严格办理手续,本单位人员调阅会计档案,要经财务经理同意,外单位调阅要有介绍信,经总经理批准,调阅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外出,若需要复制会计档案,须经总经理同意签批。
篇2:有限公司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规范
某有限公司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规范
1.目的
由于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已分别完成电算化进程相当长的时间,针对相当一部分的(即除银行、现金账外)手工账已经取消,管理上需要用新的方法、新的规定来保障核算质量,以及确保系统稳定持续地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财务部电脑管理
2.1财务部电脑在公司电脑方的管理下在部门内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配。
2.2 部门内电脑及财务软件的密码属于财务机密,不得向部门以外的人员泄露。
2.3 使用外部软秀须经电脑房进行防病毒检测,证明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2.4 如遇电脑异常须及时报告并请电脑方人员进行维护。
3.财务软件的管理
3.1系统管理
3.1.1 由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财务软件的使用、用户权限分配等事宜。
3.1.2 系统管理人员要严守超级用户密码不被泄露,并定期更换。
3.1.3 系统操作人员自行设置密码并注意保密及定期更换。
3.2 财务数据管理
3.2.1 财务电脑数据信息系包含全部与财务有关的账簿资料、各种报表、分析性资料及其它部门报送财务保存或经财务加工处理后而生成的信息。
3.2.2 全部电脑数据的所有权属于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将数据携带到公司以外在地方或者复制提供给非财务的人员。
3.2.3 任何人不论何种原因离开公司时,都不得带走、修改或破坏电脑数据,违者将受到公司或法律的追究。
3.2.4 为增强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因受电脑病毒感染等问题使财务数据遭到到破坏、丢失,相关岗位和全体操作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定和安全规定。
3.2.5个人电脑单机数据
①个人电脑单机数据系指个人因工作需要而制作的各处财务揶表、说明及报告等辅助资料。
②由于个人电脑单机数据所有权属于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将数据设置密码、携带到公司以外在地方或者复制提供给非财务部的人员。
③个人电脑所制作的所有文件完成后均须打印后存档,并同时打印出文件在电脑中所存在的目录、文件名称、表格名称、制表人、打印日期及时间要素,便于文件的查找。
④个人电脑中所存在的文件无论文件大小、资料重要程度,在电脑硬盘允许存放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文件删除。
⑤对于重要文件要做好软盘备份工作,并在备份盘标签上注明备份内容。
3.2.6服务器及内部网上数据
①财务软件数据须每季度打印并存档,确保数据安全。
②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财务软件数据的备份工作。系统管理员必须每天下班前在外挂硬盘进行备份,采取单双日两套备份制度,单日备份时覆盖上次单日备份数据,双日备份时覆盖上次双备份数据。
③每月结账后进行一次年度备份,年度备份一共12次,到下年度的同月备份时覆盖 。
④每月至少一次与电脑工程师一起检查日常备份的效果。
4.电脑核算
4.1记账凭证的编制
4.1.1 记账凭证必须按要求输入,科目运用需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特别要注意借贷方的红蓝字运用,以不影响账务正常的借贷方发生额为妥。
4.1.2 记账凭证的摘要应简明、扼要,每行应根据科(子目)内容分别输入,并能说明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4.1.3 发生调账业务时,若情况复杂的,必须要附有详细的书面的说明。
4.1.4 记账凭证编制输入后,须由制证人打印、粘贴附件后签字或盖章,再由凭证审核人结合电脑分录审核签字(章)。
4.1.5记账凭证的所有内容不得涂改,若发生错误应在电脑中改写并重新打印。
4.1.6 记账凭证必须写清附件张数、附件应粘贴可靠防止遗失。记账凭证的附件未经请示(部门经理),严禁抽出。经同意抽出的,应予复印并在复印件上书面说明,并加盖审核章。
4.1.7 现金、银行收付凭证在收付款同时,出纳员和收款人必须签字。
4.1.8所有收、付、转凭证的附件,在收款或付款及转账业务完成的同时,必须由相关人员加盖收、付、转讫章。
4.2 记账凭证的审核
4.2.1 记账凭证的审核除注意以上内容外,还应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及会计分隶的合法、合理性(如原始凭证的核销手续是否健全,是否符合国家与企业的相关制度规定,原始凭证本身是否合法有效;会计分录运用是否得当,经济业务的表达是否正确,处理本身是否会给企业造成额外经济损失等)、审核单证金额是否一致等。
5.1初始化
5.1.1会计软件的初始化工作,必须按照会计软件的说明书和用户使用手册,以及国家财政部对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企业与部门对核算的特殊要求进行,力求科学、完整。
5.1.2根据核算要求相关子目至少设置三级。
5.1.3必须设置多栏式的费用明细账。
5.1.4 按现行制度要求的格式设置各种会计报表。
5.1.5 所有期初数据的输入,必须是根据会计业务的要求,对所有必须分解的科目余额进行分解。因定资产科目必须按存放地点逐笔录入。
5.2电脑核算
由于会计软件自动生成电脑账余额,确保了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彻底解放了记账与结账的工作。因此,电脑核算的工作重点,除了原来的制证、凭证审核仍要继续重视和加强以外。应将加强对暂挂款的跟踪与处理;清理长期的应收(含其他应收)未收款或长期的预付款项;按月收面核对内部往来账项,按季书面核对外部往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费用水平的均衡性;认真分析费用水平升降的原因,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努力降低费用消耗;按季进行预算的跟踪工作,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篇3: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
学校会计电算化制度(三)
1、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财务人员加强电算化知识培训,积极钻研电算化业务。
3、配备的会计软件应达到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满足学校实际工作需要。
4、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会计分析与预测。
5、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书面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应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字迹清晰,作为会计档案保存。
6、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按照有关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求及时打印输出。
7、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对操作密码加强管理。
8、电算化会计档案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