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质量管理-质量记录法
ISO标准描述的质量体系,要求供方应制订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程序,并贯彻执行。质量记录是获得必要的产品质量及有效实施质量体系各要素的客观证据。
如前所述,购买产品的质量与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供方和分供方的质量记录应考虑制定一个保证产品质量的程序。
下面介绍质量记录的两种主要类型(在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运行方面):
产品质量记录
些记录包括下列类型的文件:
(1)产品规范。
(2)主要设备的图纸,原材料构成说明书。
(3)原材料实验报告。
(4)产品制造各阶段的检验和实验报告。
(5)产品允许偏差和获得认可的详细记录。
(6)不合格材料及其处理的记录。
(7)委托安装和保修期内服务的记录。
(8)产品质量投诉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这些记录将证实质量体系的正常运作,包括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运行。
(1)质量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记录。
(2)对供方及其定额的认可记录。
(3)过程控制和纠正措施记录。
(4)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标识记录。
(5)人员资格和培训方面的记录。
□ 典型的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实施质量体系各要素的原始证据。通常不被认为是质量成本。以下是一生产企业应用质量记录的典型例子。这一核查表可随着公司的规模、产品的类型、合同的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改变而变化。核查表是根据ISO9001给出的。
1.管理职责
(1)资源评估和为维护质量体系对人员要求的评价的详细记录。
(2)管理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论,采取措施的记录。
(3)质量手册、质量计划和有关文件的发放记录。
(4)对已颁布的质量体系文件及其有效期的修订的记录。
2.合同评审
(1)进行合同评审的备忘录。
(2)接受评审和评审结果的记录。
(3)供方对需方的要求进行修改和需方接受修改的详细记录。
3.设计控制
(1)根据包括市场调查在内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设计验证的详细记录。
(2)在计算和分析基础上的设计输出,在生产线上对其验证的详细记录。
(3)同意生产单位改变设计的详细记录。
4.文件控制
(1)编制有效文件(包括文件的正式前言)、批准的日期、标识符号的数量的细节。
(2)批准文件修改的细节和执行日期的细节。
5.采购
(1)采购制度包括参考规范、蓝图等的细节。
(2)供方选择和评价的细节;供方认可的核检表。
(3)采购产品的检验记录,接受和拒绝的数目记录。
6.需方提供的物资
(1)由需方按指定程序提供的物资核查表。
(2)验证产品用途是否适宜的记录。
(3)不合格物品的报告。
7.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1)为保证原材料、工艺过程等多种因素具有可追溯性,所安排的产品标识体系的详情。 (2)在产品产出后,为便于调查不合格品的原因所安排的产品标识体系的详情。
8.工序控制
(1)影响工序控制结果和观测情况的记录。
(2)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工序受控的记录。
9.检验和试验
(1)检验和试验报告。这些报告将涉及到材料的获得、运行过程、检验和试验的最终阶段。
(2)在检验部门放行之前,完成产品的标识和追溯所有产品原料来源的标识。
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1)检验和测试设备的核查表及它们的校准记录。
(2)主要的维护担保记录。
(3)不合格检验设备的处理详情。
11.检验和试验状态
不合格品放行,包括检验部门给出的合格标识的详细记录。
12.不合格品控制
(1)标识、评价、隔离和不合格品处置的记录,通知有关职能部门结果的记录。
(2)让步接收的记录。
(3)产品返工和返修的记录。
(4)拒收和报废的记录。
13.纠正措施
(1)每一种不合格品要求采取纠正措施的详细记录。
(2)对不合格产品调查和原因分析的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获得结果的记录。
(3)由纠正措施引起有关规程更改的记录。
14.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
(1)贮存期间维护和保管的记录。
(2)使用包装材料和在包装上使用标签、印章标记的记录。
15.质量记录
(1)维护质量记录的核查表以证实达到了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的贯彻。
(2)贮存记录类型/位置的详情。
16.内部质量审核
(1)建立内部质量审核的记录,他们的结论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2)由内部质量审核引起的程序改变记录及关于贯彻它们的日期记录。
17.培训
(1)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的详情。
(2)人员需要培训的记录。
(3)组织培训的记录。
18.售后服务
(1)对合同或担保书部分承担售后服务的详情。
(2)在售后服务运行期间主要不合格项的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程序或材料改变的记录。 19.统计技术
(1)统计过程控制文件。
(2)在分析缺陷和改进试验设计方面应用统计技术的记录。
篇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
2.范围
适用于为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
3.职责
3.1质管部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的质量记录。
3.2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的质量记录。
3.3档案室负责保管超过一年的质量记录。
3.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批准本部门编制的质量记录格式。
4.程序
4.1 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保存本部门的质量记录。
4.2 质量记录的标识编号
质量记录的标识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3 质量记录填写
4.3.1 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用单杠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不允许空白。
4.3.2 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4.4 质量记录的保存、保护
4.4.1 各部门的资料员必须把所有质量记录分类,依日期顺序整理好,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所有的质量记录保持清洁,字迹清晰。各部门按规定的期限保存记录,对于保存一年以上的记录交档案室保存。
4.4.2 质管部编制《质量记录清单》,将公司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汇总,包括名称、编号(版本)、保存期、使用部门等内容,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并汇集备案记录的原始样本。各部门应将本部门使用的质量记录清单作为部门工作手册的附录,并汇总本部门的质量记录原始样本。
4.4.3 质管部每三个月要检查一次各部门质量记录的使用、管理情况。
4.5 质量记录发放、借阅和复制
a) 各部门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向质管部领用所需记录空白表;
b) 各部门保管的质量记录应便于检索,需借阅或复制者要经相应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填写《文件借阅、复制记录》,由记录管理人登记备案。
4.6 质量记录的销毁处理
质量记录如超过保存期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销毁时,由档案室主管填写《文件销毁申请》交质管部审核,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由授权人执行销毁。
4.7 记录格式
4.7.1 各部门的质量记录格式,由各部门经理负责组织编制,部门经理审批,交质管部备案。
4.7.2 各相关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记录格式设计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有关文件更改的规定。
5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质量记录清单》。
6.2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6.3 《文件借阅、复制记录》。
6.4 《文件销毁申请》。
篇3:地产质量体系: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地产质量体系: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质量记录的控制和管理,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及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和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质量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 工程部负责质量记录的设置,编制质量记录清单,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3.2 各部门负责所分管质量活动中质量记录的管理,并按规定进行有关记录的移交。
3.3 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4.控制程序
4.1 质量记录的设置
4.1.1 工程部负责对质量体系文件中涉及的质量记录进行汇总,编制质量记录清单和表格样式,具体见Q/TZH-WI-034《质量记录表格样式汇编》。
4.1.2 当质量记录需要进行增加和删除时,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质量记录变更申请单",阐明理由,属表格形式的要提供表样,报工程部审批后开始启用。
4.1.3 工程部负责对批准使用的质量记录进行编号,并将其列入质量记录清单。
4.2 质量记录的编号
质量记录的编号由设置编号和填报编号两部分组成:
4.2.1 质量记录的设置编号位于记录左上方,其结构为:QRSS-XX
其中:QR-表示质量记录
SS-XX该记录顺序号
4.2.2 质量记录的填报编号位于记录右上方,其结构为:
MMM-SS-XXX
其中:MMM-填报部门代号,各部门的代号见Q/TZH-WI-006《文件编码规定》;
SS-填报年号
XXX-填报的顺序号
4.3 质量记录的填写要求做到:
a.字迹清楚,表达明确;
b.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c.具备记录人的签字和填写的日期;
4.4 质量记录的传递
4.4.1由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按照质量记录的传递路线,进行质量记录的传递。
4.4.2质量记录的传递,以相关人员在记录上的签字、档案移交记录表、盒内文件清单等形式作为传递过程的记录,必要时,可登记"质量记录发放登记台帐"和"质量记录接收登记台帐"。
4.5 质量记录的收集、贮存和归档
4.5.1 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质量记录,在专门位置存放,进行保管和维护,以备查阅。
4.5.2 根据Q/TZH-WI-008《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由部门资料员负责对质量记录进行整理归档。
4.5.3 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对归档后的质量记录进行管理,保存期限按Q/TZH-WI-008《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4.5.4 各部门保管的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为五年,逾期可自行销毁处理。
4.6 质量记录的查阅
查阅人员需查阅质量记录时,应征得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查阅。当顾客提出查阅要求时,由接待部门征得工程部的同意后,为顾客提供有关的质量记录。
5.质量记录
5.1 QR19-01 质量记录变更申请单
5.2 QR19-02 质量记录发放登记台帐
5.3 QR19-03 质量记录接收登记台帐
6.支持性文件
6.1 Q/TZH-WI-006《文件编码规定》
6.2 Q/TZH-WI-008《档案管理办法》
6.3 Q/TZH-WI-034《质量记录表格样式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