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理魅力法则-品格魅力法则
造就哈佛经理的,决不仅仅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品格。
哈佛经理的品格是决定领导人才自身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哈佛经理魅力的重要源泉。夏尔·戴高乐就曾说:"那些具有品格的人会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对于追随他们的人来说,他们是最终目标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那么品格是怎样产生作用的呢?
从理论上讲,领导作为一种指挥和控制行为,实际上就是哈佛经理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的过程。一个成功的领导关键就在于他具有超过一般人的影响力,更有效地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学者就干脆将领导定义为"有效的影响力".那么影响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影响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强制性影响(如传统因素、权力因素、资历因素等)和自然性影响。自然性影响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品格就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来源。一个团体的领导能否获得其成员的真心拥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他的品格修养。哈佛经理的品格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作用:即认同和模仿。
认同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大都有一种强烈的从感情上要将自己认同于另一个体,特别是认同于哈佛经理的品格特质的心理趋势;模仿则是指品格对于被领导者产生刺激从而引起被领导者再现某一榜样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哈佛经理的品格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品格可以使人登上权力顶峰。因为只有良好的品格才能引起公众的认同感,从而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如华盛顿就以其完美的品格赢得了新生美国的信任,他当上了第一任总统。1788年,出席制宪会议的一位代表皮尔斯·巴特勒在谈到总统权限的规定时说:"代表中有许多人瞩目选举华盛顿将军担任总统,而且根据他们对华盛顿品格的看法而决定他们应当给予总统多大的权力。"良好的品格造就优秀的哈佛经理,恶劣的品行则是成功的羁绊。比如在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中,在众多的候选人激烈角逐的情况下,政治家唇枪舌剑、你死我活、贬低对方的品格以作负面宣传。而大众传媒和选民们的注意力有时往往并不是在竞选人辩论的政治社会问题上,而是在竞选人本人的品格形象上。恶劣的品行显然是难以承受对手的攻击和舆论的声讨的。
另一方面,良好的品格有助于有效领导的实现,由于模仿和认同两种心理趋势,良好的品格便可加强群体或组织的整体性,甚至使领导和被领导者休戚与共、荣辱相依,从而加快组织目标实现的进程。如果品格低劣,即使大权在握,也不能实施有效领导。 正因为品格具有如此重要性,因此一些国家就公民成为候选人所必须具备的品德条件作了不同规定。如卡塔尔就规定,没有犯过道德罪或已经依法恢复了名誉的人才具有当选的资格;冰岛则规定,品行良好的人才有被选举权。
领导人的品格具有多层次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加以考察,即道德品质和个性品格。
1.道德品质
关于政治家是否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看法。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君主论》一书中,就将自己在政治上轻视道德的主张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认为:一个君主如果需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道德的事情。君主必须依靠掳掠、勒索、敲诈和使用他人财物,必须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持有的斗争方法;君主应当效法狐狸和狮子,当于己不利时,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所以一个君主必须有一种精神准备,随时顺应命运的风向和事物变幻情况而转变。
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丹东,享有"革命家"的盛名,人们难以忘怀外敌入侵时,丹东在议会中发出的"大胆、大胆、再大胆,法国就得救了"那挽救民族于危亡的口号,但丹东却极端地鄙视道德,他曾经不加掩饰地说:"没有任何道德比每天夜间我和我老婆的情谊更牢靠的了。"正是这位有"革命家"盛名的道德鄙视者,放浪无形,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大发国难财。
本世纪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领导者》一书中也对道德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轻视:"美德不是伟人领袖高于其他人的因素。"此外甚至有人认为道德与权力是矛盾对抗的。美国人多诺万曾尖锐地指出:"任何一个能使自己被提名并获得当选总统的人,在道德上都不够资格成为一位总统。"
实际上,这些对道德的蔑视的认识都基于一个不正确的出发点,即将权力等同于权术。权术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在不科学的权力机制下,它可能起作用,正如伏尔泰所言:"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系于一个人的品格,这就是君主国的命运。"然而越是在科学的、制度化的民主权力机制下,这些认识显然越是行不通的。一个哈佛经理的道德品质往往会成为他最终成败的关键。关于丹东,罗伯斯庇尔就曾认为"他的手和心一样黑,象他那样一个毫道德可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自由事业的扞卫者的。"最终丹东被革命送上了断头台;尼克松最终也因"水门事件"而颜面丢尽。
因此,只有道德上被人认可,才能通向权力之巅;只有道德上被人认可,才能行使有效的领导。
2.个性品格
"性格"来源于希腊语的"雕刻、铭记",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就是生活在人身上打下的烙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形成他的独特性格,但我们可以把管理者的性格分成以下四种模式:
(1)活跃积极型。这种性格的管理者极为活跃,并乐此不疲,丝毫无不适之感。他们自尊心极强,比较会适应环境,看起来很重视高效率,也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自己的风格。他们明白自己一段时间之内在朝比较明确的个人目标迈进,朝着他自己未来的形象在成长。这种人重视充分动用理智,用大脑来移动双脚。 (2)活跃消极型。投入较多精力,而收获却很少。这种活跃带有强制性,好象是在补偿某事或因逃避焦虑而一头扎进工作堆里,他好象雄心勃勃、努力进取、权欲熏心。他对他周围的环境咄咄逼人,对此他时常感到难以控制。他的自我形象模糊不清,时断时续。生活就是一场夺取政权并维持政权的艰难斗争。这场斗争由于至善主义的良心的谴责而时常受阻。
(3)被动积极型。这种人心胸开阔,谦让顺从,不由自主,一生都在寻求对自己恭顺、合作,而不是固执己见的感情回报。这种人有助于磨平政治坚硬的棱角。但由于依赖性强,他们希望和欢乐又那么脆弱,常常会令人失望。
(4)被动消极型。由于觉得自己无用,这种人往往自卑,而他们的工作态度则对此有所补偿。他们的性格倾向是借口强调一些抽象的原则以及程序的安排来从事务的纷争是非和变幻无常中脱身、逃避。
性格是产生魅力的主要来源。
篇2:哈佛经理品格魅力法则
哈佛经理魅力法则-品格魅力法则
造就哈佛经理的,决不仅仅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品格。
哈佛经理的品格是决定领导人才自身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哈佛经理魅力的重要源泉。夏尔·戴高乐就曾说:"那些具有品格的人会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对于追随他们的人来说,他们是最终目标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那么品格是怎样产生作用的呢?
从理论上讲,领导作为一种指挥和控制行为,实际上就是哈佛经理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的过程。一个成功的领导关键就在于他具有超过一般人的影响力,更有效地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学者就干脆将领导定义为"有效的影响力".那么影响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影响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强制性影响(如传统因素、权力因素、资历因素等)和自然性影响。自然性影响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品格就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来源。一个团体的领导能否获得其成员的真心拥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他的品格修养。哈佛经理的品格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作用:即认同和模仿。
认同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大都有一种强烈的从感情上要将自己认同于另一个体,特别是认同于哈佛经理的品格特质的心理趋势;模仿则是指品格对于被领导者产生刺激从而引起被领导者再现某一榜样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哈佛经理的品格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品格可以使人登上权力顶峰。因为只有良好的品格才能引起公众的认同感,从而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如华盛顿就以其完美的品格赢得了新生美国的信任,他当上了第一任总统。1788年,出席制宪会议的一位代表皮尔斯·巴特勒在谈到总统权限的规定时说:"代表中有许多人瞩目选举华盛顿将军担任总统,而且根据他们对华盛顿品格的看法而决定他们应当给予总统多大的权力。"良好的品格造就优秀的哈佛经理,恶劣的品行则是成功的羁绊。比如在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中,在众多的候选人激烈角逐的情况下,政治家唇枪舌剑、你死我活、贬低对方的品格以作负面宣传。而大众传媒和选民们的注意力有时往往并不是在竞选人辩论的政治社会问题上,而是在竞选人本人的品格形象上。恶劣的品行显然是难以承受对手的攻击和舆论的声讨的。
另一方面,良好的品格有助于有效领导的实现,由于模仿和认同两种心理趋势,良好的品格便可加强群体或组织的整体性,甚至使领导和被领导者休戚与共、荣辱相依,从而加快组织目标实现的进程。如果品格低劣,即使大权在握,也不能实施有效领导。 正因为品格具有如此重要性,因此一些国家就公民成为候选人所必须具备的品德条件作了不同规定。如卡塔尔就规定,没有犯过道德罪或已经依法恢复了名誉的人才具有当选的资格;冰岛则规定,品行良好的人才有被选举权。
领导人的品格具有多层次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加以考察,即道德品质和个性品格。
1.道德品质
关于政治家是否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看法。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君主论》一书中,就将自己在政治上轻视道德的主张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认为:一个君主如果需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道德的事情。君主必须依靠掳掠、勒索、敲诈和使用他人财物,必须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持有的斗争方法;君主应当效法狐狸和狮子,当于己不利时,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所以一个君主必须有一种精神准备,随时顺应命运的风向和事物变幻情况而转变。
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丹东,享有"革命家"的盛名,人们难以忘怀外敌入侵时,丹东在议会中发出的"大胆、大胆、再大胆,法国就得救了"那挽救民族于危亡的口号,但丹东却极端地鄙视道德,他曾经不加掩饰地说:"没有任何道德比每天夜间我和我老婆的情谊更牢靠的了。"正是这位有"革命家"盛名的道德鄙视者,放浪无形,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大发国难财。
本世纪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领导者》一书中也对道德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轻视:"美德不是伟人领袖高于其他人的因素。"此外甚至有人认为道德与权力是矛盾对抗的。美国人多诺万曾尖锐地指出:"任何一个能使自己被提名并获得当选总统的人,在道德上都不够资格成为一位总统。"
实际上,这些对道德的蔑视的认识都基于一个不正确的出发点,即将权力等同于权术。权术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在不科学的权力机制下,它可能起作用,正如伏尔泰所言:"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系于一个人的品格,这就是君主国的命运。"然而越是在科学的、制度化的民主权力机制下,这些认识显然越是行不通的。一个哈佛经理的道德品质往往会成为他最终成败的关键。关于丹东,罗伯斯庇尔就曾认为"他的手和心一样黑,象他那样一个毫道德可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自由事业的扞卫者的。"最终丹东被革命送上了断头台;尼克松最终也因"水门事件"而颜面丢尽。
因此,只有道德上被人认可,才能通向权力之巅;只有道德上被人认可,才能行使有效的领导。
2.个性品格
"性格"来源于希腊语的"雕刻、铭记",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就是生活在人身上打下的烙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形成他的独特性格,但我们可以把管理者的性格分成以下四种模式:
(1)活跃积极型。这种性格的管理者极为活跃,并乐此不疲,丝毫无不适之感。他们自尊心极强,比较会适应环境,看起来很重视高效率,也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自己的风格。他们明白自己一段时间之内在朝比较明确的个人目标迈进,朝着他自己未来的形象在成长。这种人重视充分动用理智,用大脑来移动双脚。 (2)活跃消极型。投入较多精力,而收获却很少。这种活跃带有强制性,好象是在补偿某事或因逃避焦虑而一头扎进工作堆里,他好象雄心勃勃、努力进取、权欲熏心。他对他周围的环境咄咄逼人,对此他时常感到难以控制。他的自我形象模糊不清,时断时续。生活就是一场夺取政权并维持政权的艰难斗争。这场斗争由于至善主义的良心的谴责而时常受阻。
(3)被动积极型。这种人心胸开阔,谦让顺从,不由自主,一生都在寻求对自己恭顺、合作,而不是固执己见的感情回报。这种人有助于磨平政治坚硬的棱角。但由于依赖性强,他们希望和欢乐又那么脆弱,常常会令人失望。
(4)被动消极型。由于觉得自己无用,这种人往往自卑,而他们的工作态度则对此有所补偿。他们的性格倾向是借口强调一些抽象的原则以及程序的安排来从事务的纷争是非和变幻无常中脱身、逃避。
性格是产生魅力的主要来源。
篇3:客户服务人员的品格素质要求
客户服务人员的品格素质要求
1.忍耐与宽容是优秀客户服务人员的一种美德
忍耐与宽容是面对无理客户的法宝,是一种美德。你需要有包容心,要包容和理解客户。真正的客户服务是根据客户本人的喜好使他满意。客户的性格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不同。即使这个客户在生活中不可能成为朋友,但在工作中他是你的客户,你甚至要比对待朋友还要好地去对待他,因为这就是你的工作。要有很强的包容心,包容别人的一些无理,包容别人的一些小家子气。因为很多客户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斤斤计较,蛮不讲理,胡搅蛮缠,什么样的情况都会有。
2.不轻易承诺,说了就要做到
对于客户服务人员,通常很多企业都有要求:不轻易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客户服务人员不要轻易地承诺,随便答应客户做什么,这样会给工作造成被动。但是客户服务人员必须要注重自己的诺言,一旦答应客户,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到。
3.勇于承担责任
客户服务人员需要经常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和失误。出现问题的时候,同事之间往往会相互推卸责任。客户服务是一个企业的服务窗口,应该去包容整个企业对客户带来的所有损失。因此,在客户服务部门,不能说这是那个部门的责任,一切的责任都需要通过你把它化解,这就叫勇于承担责任。
4.拥有博爱之心,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拥有博爱之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这个博爱之心是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那种思想境界。做到这一点的人不是很多。日本在应聘客户服务人员面试的时候,就专门聘用有博爱之心的人。
5.谦虚是做好客户服务工作的要素之一
拥有一颗谦虚之心是人类的美德。谦虚这一点很重要。一个客户服务人员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会,就有可能不谦虚,认为客户说的话都是外行话,特别是做维修的人员。比如说IT行业的客户服务人员,多数都需要上门提供维修服务。你靠的是专业知识,靠技能提供服务。在这个领域,你可能是专家,客户可能会说出很多外行的话。如果客户服务人员不具备谦虚的美德,
就会在客户面前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揭客户的短。这是客户服务中很忌讳的一点。客户服务人员要求有很高的服务技巧和专业知识,但不能去卖弄,不能把客户当成傻瓜。
6.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客户服务强调的是一个团队精神,企业的客户服务人员,需要互相帮助,必须要有团队精神。什么是一支足球队的团队凝聚力?人们常说这个球队特别有团结精神,特别有凝聚力,是指什么?是指每一个球员在赛场上不是为自己进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全队获胜。而客户服务人员也是一样,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为表现自己,而是为了能把整个企业客户服务工作做好。这里谈到的就是团队集体荣誉感,这也是品格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