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仓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公司仓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本公司的仓库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资的完好无损,根据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般要求,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仓库管理工作的任务

  (1) 做好物资出库和入库工作。

  (2) 做好物资的保管工作。

  (3) 做好各种防患工作,确保物资的安全保管,不出事故。

  第二章 仓库物资的入库

  第三条 对于业务人员购入的货物,保管人员要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货单内容不符的,办理入库手续要如实反映。

  第四条 对于货物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现象,保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具体情况报告主管人员处理。

  第三章 仓库货物的出库

  第五条 对于一切手续不全的提货,保管人员有权拒绝发货,并视具体情况报告主管人员。

  第四章 仓库货物的保管

  第六条 仓库保管员要及时登记各类货物明细帐,做到日清月结,达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

  第七条 每月月底之前,保管人员要对当月各种货物予以汇总,并编制报表上报部门主管人员。

  第八条 保管人员对库存货物要每月月末盘点对帐。发现盈余、短少、残损,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部门主管人员。

  第九条 做好仓库与运输环节的衔接工作,在保证货物供应、合理储备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库存量,并对货物的利用、积压产品的处理提出建议。

  第十条 根据各种货物的不同种类及其特性,结合仓库条件,保证仓库货物定置摆放,合理有序,保证货物的进出和盘存方便。

  第十一条 对于易燃、易爆、剧毒等货物,应指定专人管理,并设置明显标志。

  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出入库人员登记制度。

  第十三条 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定,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保证仓库和货物财产的安全。

  第十四条 库管人员每天上下班前要做到三"检查",确保财产货物的完整。如有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1)上班必须检查仓库门锁有无异常,物品有无丢失。

  (2)下班检查是否锁门、拉闸、断电及不安全隐患。

  (3)检查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单独存储、妥善保管。

  第十五条 严格遵守仓库保管纪律、规定,仓库保管纪律内容规定:

  (1)严禁在仓库内吸烟。

  (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3)严禁涂改账目。

  (4)严禁在仓库堆放杂物、废品。

  (5)严禁在仓库内存放私人物品。

  (6)严禁在仓库内闲谈、谈笑、打闹。

  (7)严禁随意动用仓库消防器材。

  (8)严禁在仓库内乱接电源,临时电线,临时照明。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行政部制定,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20** 年 5月 6日起执行。

篇2:仓库存货盘点制度

  仓库存货盘点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仓库存货盘点的正确性,使盘点事务有章可循,并加强有关人员的管理责任,以达到有效管理仓库存货的目的,特制定仓库存货盘点制度。

  二、盘点范围和方式

  1、盘点范围:仓库存放的各品牌的库存货品及物料,含供应商寄放货品。

  2、盘点方式:每月月末,由财务部会同仓储部相关人员对仓储部所经管货品及物料实施全面清点盘存一次。

  三、盘点人员的指派和职责

  1、监盘人:由仓储主管和财务主管共同担任,负责盘点工作的指挥、协调和督导。

  2、盘点人:每一组安排财务部和仓储部各一人作为盘点人对存货进行清点,人员由仓储主管和财务主管各自指派,负责清点存货数量。

  3、记录员:由财务主管指派一名财务人员,负责对盘点人清点的存货数量进行记录,填制《存货实地盘点明细表》。

  4、司机:由公司总经理指派,负责参与盘点人员的接送。四、盘点前准备事项

  1、盘点编组:由财务主管和仓储主管在每月15号前,事先依据盘点仓库和品牌,共同编排《盘点人员编排表》,报综合部总经理核定后,公布实施。

  2、仓储部将接受盘点的用具(如计算器)预先准备妥当,盘点所需的《存货实地盘点明细表》由财务部准备。

  3、仓储部要对仓库存货的堆码和堆置进行整理,力求货品整齐、规范、品类集中,并置放存货标示牌。

  4、仓管员要对进出仓库的单据进行清理,追回因紧急发货未收回的出库单,办妥入库货品的入库手续。

  五、盘点报告

  1、财务部根据《存货实地盘点表》编制《盘点盈亏报告表》,由仓储部仓管责任人及主管共同填列差异原因的说明后,送回财务部门汇总转呈综合部总经理签核处理意见。

  2、每月仓库盘点完后,由监盘人、盘点人、记录员在《存货实地盘点表》上签字确认,财务部应在盘点后第二天12:00前将《盘点盈亏报告表》交与仓储部主管,仓储部及相关责任人要对盘点盈亏情况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财务确认。仓储部必须在收到《盘点盈亏报告表》后3天内核查及填列好差异原因,并交还给财务部,由财务部呈报上级签核。

  3、盘点盈亏由财务部暂列待处理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根据综合部总经理签批处理意见,追究个人管理责任部分,计入个人应收款予以收回,其他部分作公司存货管理损溢。

  六、注意事项

  1、所有参加盘点工作的人员,对于本身的工作职责及应行准备事项,必须深入了解。

  2、盘点人员盘点当日一律不得请假,并依规定时间提早到达指定工作地点向监盘人报到,按受工作安排。如有特殊事由委托他人代班的须经事先报备核准,否则以旷工论处。

  3、所有盘点财务都以静态盘点为原则,因此盘点开始后仓库货物的进出不调整盘点表。

  4、盘点人员工作时间之外开展盘点工作的,报主管核准,作加班处理。

  5、盘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各组盘点人员均受监盘人指挥监督,盘点结束后,经监盘人核准才可以离开岗位,否则以工作早退论处。

  七、奖罚

  1、对盘点工作中,拒不服从安排的人员,可由主管人员提出,并报公司作50-200元不等的罚款。旷工和早退的另记。

  2、财务部门在盘点后第二天12:00之前未向仓库报送《盘点盈亏报告表》的,公司对财务主管和当事人处50-100元的罚款。在限定时间仍未上交的,公司可重复处罚。

  3、仓储部门在收到财务的《盘点盈亏报告表》后,在3天内未核查及填列好差异原因并交还财务部的,公司对仓储主管和当事人处50-100元的罚款。在限定时间仍未上交的,公司可重复处罚。

  八、本制度制定后,呈公司总经理和综合部总经理核准后实施。

篇3:领导力课程:洛维氏五金VS家居仓库

  洛维氏五金VS家居仓库

  洛维氏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才在美国家饰品零售市场上成功瞄准了家居仓库的薄弱环节。

  20世纪80年代初,洛维氏企图在价格上与家居仓库一竞高下,结果以失败告终。家居仓库的全国联网背景及其无与伦比的超强购买力,使之有能力以别人望尘莫及的代价进行销售。但看似不可战胜的家居仓库也有其弱点,其店铺格局显然不够人性化。近年来,洛维氏就瞄准这一点集中了力量。在这个战略下,洛维氏迅速异军突起,几乎成为了新的行业领头羊。

  家居仓库是仓储式的全国连锁超大型家饰品零售商场,其创始人伯尔尼·马库斯(Bernie Marcus)和阿瑟·布兰克(Arthur Blank)一直都为它的仓储式格局而感到自豪,甚至还进一步刻意营造其简陋感。这种布局对职业承包商和一些对装潢颇知一二的人确实相当有吸引力,而其价格之低、可选择范围之广,更是重新定义了家饰品零售市场。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家居装潢市场繁荣兴旺,家居仓库却没能意识到顾客口味已发生了改变,并未进行自我调整。此时,对家庭装潢知之甚少乃至于一无所知的美国人纷纷开始整修或改造他们的房屋。相形之下,提供相应服务的职业承包商供不应求,收费高昂得令人不敢问津。

  家居仓库着重迎合承包商以及装潢门内汉的口味,而洛维氏则恰恰相反。他们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高达80%的家庭装潢工程的决定权是掌握在女性手中的,于是根据这个结果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洛维氏意识到自己的顾客中只有30%为女性,于是决定瞄准自己的薄弱环节开刀:它没有能力吸引女性顾客,她们一看到像仓库一样杂乱无章的店面,就会大倒胃口、购买欲全无。他们斥重资建起了"令人愉悦的购物环境",从家居仓库手中夺下了一大块市场份额,这一部分新顾客群主要由自己动手装修的门外汉构成,他们更倾向于洛维氏人性化的方式。

  家居仓库在销售上输给了洛维氏,而证券市场立即晓以颜色,它的股票价格节节下挫,这又带来了一个连锁反应--员工士气不振。家居仓库员工的报酬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公司股票收益上的。而股票价值缩水意味着大多数员工的期权变得不值一钱。顾客服务的质量随同家居仓库的股票价格一起下跌。原本为顾客提供愉悦购物环境的能力就已经有限,如今越发是雪上加霜。引用一位前家居仓库的忠实顾客,四个孩子的母亲,珊迪·库珀(Sandy Cooper)在20**年说的话:"在家居仓库,你别指望能找到谁来帮你的忙--就算你找到了,他们最多也不过是勉为其难地抬起手来,一指了事了。"

  领导力课程

  在洛维氏向家居仓库提出挑战的过程中,他们兼具了锲而不舍和先见之明这两点,他们的挑战获得了成功,这进一步证明了瞄准薄弱环节在商业环境下所能起到的巨大影响。由于洛维氏的不屈不挠,最初的失败反而激励着它在意识到自身薄弱环节所在的情况下,重新安排和组织了第二轮更具创新性、来势更为凶猛的攻击。洛维氏在家居仓库的薄弱环节浮出水面之前就已发现了它,在这一点上真可谓具有先见之明。得益于良好的定位,它充分发掘了在市场消费主力由职业承包商向DIY者转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商机。最后,正如隆美尔一占领了山路,意大利人就丧失了斗志,家居仓库的股票价格刚开始下跌,许多公司员工也立即开始无心继续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开始能免则免、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