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统计工作制度

  人民医院统计工作制度

  医院统计是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对医院的各项工作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数据反映医院的工作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而阐明医院工作中各种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医院建立健全如下统计工作制度:

  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有关政策;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统计和卫生报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统计调查程序、上报日期和有关规定执行统计调查任务,不得拒报、迟报,更不得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二、负责医院统计原始记录表格的设计、制定、修改和解释。各科室应指定专人做好原始资料登录、统计工作,报出的数字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查签名。统计部门对各科室的登记、统计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和规范化指导。

  三、认真执行统计报表制度,严格按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指标涵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报送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向上级报送的统计报表必须经制表人自审和签名后送分管副院长审查签发。

  四、每月向医院领导及各职能和临床科室提供一次统计资料报表。

  五、每季撰写阶段性的综合统计分析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供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参考。统计人员进行调查时,有关科室应尽力配合,不得弄虚作假。

  六、建立健全统计台帐。编制《年度统计资料汇编》,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医院积累历史资料。统计资料应妥善保存。

篇2:产科登记统计制度

登记统计制度

  1.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

  2.要填写好病案首页、出院卡片、出入院登记,并按时填报病人流动日、月报。医技科室应填写好病人流动情况和门诊登记。

  3.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出入院数、治愈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人疾病分类、初诊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化脓感染率、手术并发症、以及医技科室工作数量、质量等。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统计人员要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院领导审阅签字后,报卫生行政部门。

篇3:乡镇卫生院医疗登记、统计制度

  医疗登记、统计制度

  1.医院必须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制度。

  2.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住院部要填写好病案首页、出入院登记等,并按时填报病员流动日报。门诊各科应填写好病员流动情况和门诊登记。医技科室应做好接诊、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登记。

  3.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出入院数、治愈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员疾病分类、初诊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化脓感染率、手术并发症,以及医技科室工作数量、质量等。

  4.医院应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统计员要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院长审阅后,报县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