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指示书制度规定

加工指示书规定

  □目的

  第一条 依据加工指示书所做成的标准。

  第二条 为了使操作者更加了解,如何操作机器才最安全,也最节省时间,把工作流程的现状,予以调查记录,并利用分析技术,运用改造原则,以可行的途径,求得一种最合理的工作方法。

  □运用范围

  第三条 本厂管理员以下的作业员,作为操作机器、仪器、模具及各类工具的依据。

  □作业细则

  第四条 作业分析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简化、方法工程三种,其研究目的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适的方法完成。动作分析可分为五大原则,27条项目,介绍如下:

  (一)关于人体运动的原则

  1.使用双手从事生产性工作。

  2.双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各种对称工作。

  3.使手和手臂的移动作连续曲线的动作。

  4.工作应有节奏,使工作自动而圆滑。

  5.操作范围内,尽量使移动距离最短,并用最低类别的动作。

  6.应尽量利用物体重量。

  (二)关于工作场所的原则

  1.手和手臂的运动途径应在正常工作区域内。

  2.必须用眼睛注意的工作,应保证有正常视野。

  3.工具和材料应置于固定位置。

  4.工作场所的高度应设计能供站立或坐着使用。

  5.工作区域应以少移动为原则。

  6.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导致好的工作表现。

  (三)关于工具和设备的原则

  1.工具和设备应预置于随手即可拿到或抓取之处。

  2.以足踏板和固定工具代替手的动作,使手能执行更有用的工作。

  3.使用将完成产品移去的自动弹出设施。

  4.在方便操作的情况下,将机器控制排列妥善。

  5.利用特别的工具和复合的工具(多种用途的工具)。

  6.考虑如何使用机器以便利操作。

  (四)关于材料搬运的原则

  1.为方便取拿,应有良好的设计。

  2.安排重力输送的漏斗、分离器、堆放和输送带,将材料送使用地点。

  3.预置和分类标明下一操作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4.用落地输送法将产品挪开。

  5.将所有较重物品举起时应使用搬运机械。

  (五)关于节省时间的原则

  1.改善人工和机械动作的迟疑或暂时停止的问题。

  2.通常动作形式需要较少步骤或元素者,所用的时间最短。

  3.当机器工作时,工作应是进行中;而工作进行时,机器应是工作中。

  4.应同时加工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

  (六)填写方式

  1.操作步骤需按照工作流程,详细记录。

  2.操作方法应于操作步骤手册中给予详细记录。操作方法尽量以浅显文字叙述,使员工易于了解。

  3.操作方法若叙述不完整,需用图示辅助说明,能绘图者尽量用图示,使操作员易于了解。

  4.其余应注意事项,需填写于表格中。

  5.表格如附表所示。

  (七)资料使用方式

  1.需存档

  2.现场需公布

篇2:外加工点出入库及各种费用核算规定

外加工点出入库及各种费用核算规定

  经总经办及各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研究决定,对一市、前童、新昌等外加工点配货、出库、卸货、入库、工资核算、各种费用等做统一规范:

  配货前:车间先将要发出订单号以邮件形式通知各仓库进行相关物料查询,确认有效后以电话联络加工点负责人,确认该点的生产状况和工人数,并开出相应数量的派工单,每次配货尽量单一化;

  出库:仓库根据车间开出的派工单和领料单,配套备料,并对每车实际装车数量进行评估,保证不超载的情况下满车来回,加工点负责人对配送的物料要确认签收;

  入库:各加工点对做好的成品按订单要求填写规范的入库单、定量包装、贴好标识、品质检验、尽量满车载回,仓库负责人对入库成品进行数量确认,品管对质量进行抽检,合格后,仓管、品管均需签字认可,并办理系统入库;

  盘库:各加工点必须每周清量一次库存配件,并以报表形式传给车间和仓库负责人进行后续备货减数,如属不常用配件必须一次性退回公司相应仓库,车间或仓库负责人每周委派一人去相关加工点巡查;

  品质:加工点负责人对做好的成品进行抽检和巡检,并在成品入库单上签字认可,如果因品质原因导致返工,品管部开出品质异常报告,所有产生费用由该加工点负责,负责人也须承担监管不力责任,该费用附在当月加工点工资表中扣除;

  尾数:由于配货时数量误差或不良导致部分订单尾数不全,车间协助加工点补齐的尾数所产生的工资必须在加工点该订单中扣除;

  装车费:大车,40元/车,小车,30元/车,塑件仓3人装车编制,150元/人/月补贴;

  工资核算:当月派工单、成品入库单、工资核算汇总表、卸车费等由车间统一核算(刀管由包装车间、装刀由装配车间),车间主管确认核实,生产经理复审,总经办签字批准方生效。

  以上决定自20**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如有增补以修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