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不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不是每一段心路都会有贵人为你拨开云雾,通达了悟。那些遗留在心里的困惑和阴暗,挥之不去,凝结成黑压压的乌云,遮盖住我们原本明亮无染的心空。前一段日子,外表的平静下,实则一直很痛苦,在家里的时候,我知道我是谁,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是他们的希望。在中学的时候,我知道我是谁,我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精益求精是我们奋斗的口号。而在大学,衡量一个人得标准变得多元,再想为自己标记一个闪亮的标签很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随着人潮不自觉的走着,解开各种身份的束缚,我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帮我重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我掉进了脆弱的泥潭,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怀才不遇,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读她的书的时候,有一句话确实震撼到我,也瞬间让我觉得很可怕:“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情,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等等,那么你就在重复的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我在想,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不开心的那条神经应该很粗吧,也至此让我决定,往后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成最佳,要乐观

  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真我。在追求爱,喜悦,和平,真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内在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篇2:教师读书心得: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

  人至中年,烦恼压力纷至沓来,对人对事的倦怠感油然而生,似乎全身都被负能量所笼罩。好友送我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看看吧,会有好处的。她说。

  阅读的过程是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至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是这么感觉的。女主人翁不断纠结的生活现状、时时闪现的童年阴影、工作中的棘手、婚姻中的失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多少出现过。一个出轨的丈夫、一对挑剔的姑婆、一个笑里藏刀的同事、一个无处寻得哪怕是片刻清净的处境……这样的现状,放在任何一个女人身上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双肩再也担不起的时候,是就地倒下被重负彻底压倒,还是放下担子甩掉包袱先整理心情?我想大概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前者。横竖就是一个故事,书里的神秘老人问女主角“我是谁”“我不是谁”“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因为女主角很多东西好像自己,竟然拿起就不要放下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人生最困惑的一些话题,无论你贫穷或富足,健康或衰弱。 在一个故事中,一个都市女性在事业、家庭、爱情方面的困惑为具体实践,综合运用了近20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提供了可操作的一些尝试。

  而事实是:处在上述情境中的许多人(曾经包括我自己在内),实际的反应却是更深更执着地沉浸在纠结中,恨不得向全世界讨个说法:我是无辜的,是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是需要被安慰被关怀的,如同一个乞丐,在路边不断地向来来往往的人们乞怜,对来自别人一分的安慰与一羹的关怀都不拒绝,可自己能付出的,只有保持伤口不断渗血以博取持续的同情。我们的生活里其实从来不缺乏智者与智慧,好比书中那一个老人。有时候我们内心或许是害怕遇见这样的老人,担心自己无尽的委屈、伤悲、痛苦、失落被宽阔的胸怀淡化、小化甚至消弭,因而失去倾诉过后得到同情、安慰的疗伤机会。问题是:伤口一直裸露在空气中,不准涂药、不准包扎,结果会怎样呢?不外乎是红肿、发炎、感染周边健康的细胞。亏大了!

  所以,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减压,向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向周边的人群传递积极地讯号,不止是医者对待伤口的态度,也是伤者对待伤口的态度。换句话说,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医者,向不健康的情绪(伤口)对症下药,彻底消除感染发炎的可能,将伤口对周边的影响减低到最小。也许治疗的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突发情形下也未必能就手找到最合适的药方。那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只要争取过,过程重要,结果就看造化了。如同老人所言,做自己能做的事,放手他人要做的事,接受老天安排的事,心安理得。 “所以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点拆开包装的话,就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

  哪怕伤口下也有着生长新鲜肌肤的可能。既然“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为什么不挽起袖口为自己疗伤?请牢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