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活老师教育故事:点点滴滴都是爱

优秀生活老师教育故事:点点滴滴都是爱

  时光如电,日月如梭,我在z附中已度过4个多年头。在这片欣欣向荣且充满书香气息的沃土里,本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我校“知、爱、能、品的教育理念,全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积极引导和培养同学们成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四年里,本人致力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

一、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是德育教育重地,其中生活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生活老师便是这个场所的主导者,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是生活老师的首要教育目的。针对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的特点,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心中装有他人;心中有他人——严于律已,宽容待人,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理解和处理问题;心中有他人——孝亲尊师,亲身去体验师长的辛劳;心中有他人——克勤克俭,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不随意索取。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欣赏,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节俭,学会秩序,学会平等,学会创造有品位的生活质量。

二、扎实推进学生日常生活管理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倾向于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他们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中学生手册》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言行举止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全面规范内务卫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理能力,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锻炼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处理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自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自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培养学生干部

  从严格管理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考虑,培养一些平时纪律,内务卫生好,动手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宿委、宿舍长;教会他们如何管理,如何有效协调和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他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而且在同学们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管理能力。如现在的2位宿委,12位宿舍长都是我得力的助手,把宿舍管理的井井有条。

三、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对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爱和心血进行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1.平时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掌握其心理特点,灵活巧妙的对症下药

  (1). 我曾有个学生,初一刚入校不久大家都不喜欢他,在宿舍不经过他人允许乱动或用别人的东西。如:洗衣粉、洗发液、纸巾等,拿别人的像用自己的一样;不分场合、时间和方式地和同学开玩笑;夜深人静,大家睡觉了他唱歌、敲墙等,影响同学正常的休息。

  经过细心的观察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天真、活泼的孩子,只是因为他的好奇心强,好动,缺乏正确的是非观,盲目地去做一些事,才会有如此多的不良行为。通过对他的分析和教育,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愿意接受我帮他改正。经常提醒他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后来他进步很快,跟同学相处也很融洽,生活的也更开心了。

  (2)还有一种学生就是逆反心理特强。我这里有个学生,他很有主见,但完全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是不接受,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老师苦口婆心、耐心的教育,他都是用敌对的心理对老师。

  通过我细心的观察,发现他是个诚实、正直、讲义气的学生,因为之前自己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得不到肯定,造成他对老师产生抵触的心理,于是,我很诚恳地鼓励他做宿舍长,他读懂了我对他充满了信任和期待的眼神,用很坚定的语气说:“老师放心,我能做好。”果然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宿舍井井有条,我也经常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2.对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的晚熟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切莫急躁和恢心,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做好反复教育工作。

  譬如:曾有两位学生在生活上一直拖拖拉拉、懒懒散散,每天午、晚休都是晚回宿舍晚出门,内务卫生一塌糊涂,纪律也差,动不动还甩脾气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我经常找他们谈心,时时观察他们,对他们的错误及时指出及时纠正;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及时在黑板上公开表扬,给他提出希望:每天进步一点点。同时及时与家长沟通,给予表扬,这样更增加了他们的信心,也增强了他们的上进心,现在他们都有很大进步。

  3.关爱每一位晚熟生

  晚熟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学生因家庭、社会等因素,内心缺少关爱难以得到爱的沐浴,于是他们远离人群,小心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这些学生,我们要倾注更多的是父爱、母爱,倾注爱心,就像播撒爱的种子,让他在老师爱的沐浴下快乐的成长。

  有些学生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上找不到成就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如上网、恶作剧、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不良行为。对于这种学生,我都会多花时间了解、细致分析形成晚熟生的各种原因,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和他们倾心交谈,让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发现点滴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和成功感。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才会有老师,感情上的一致性促使师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四)、用自己的细节行为感化学生。

  教师自己的形象在教育过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言语不如行动:“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少”。因此,我不断地完善自身,谨言慎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善言善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个人卫生等,随时加强自身修养,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五)、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作为老师应该与学生和睦相处,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不能总是板着脸,居高临下的教育学生,那样学生看似听话,其实在激起了学生的敌对情绪,更不能去挖苦讽刺学生,那样必定给自己的教育工作带来麻烦。放下权威身份,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现在的学生比过去难管,这是许多老师的切身体会,可在我们天天面对学生时,如果无法和学生沟通交流,就难免会出现学生不尊重你,你拿学生没办法的状况。作为生活老师,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学会积极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你会发现效果非常好。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我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更是注意言行一致,贯穿在整个自我道德教育过程中,比如,在和学生谈心时,我总要选择能与他们的目光平视的方位来进行,这样与人相处的方式态度就总透着待人的诚意。

  (六)、全面关怀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

  生活老师不单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学们紧张学习了一天,回到生活部我就让学生去有效的自由支配时间, 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在放松的时候,此时我不再是他们的老师 ,我们之间没有什么障碍 ,像亲人、像朋友,学生也会把自己的不愉快和心事向老师敞开心扉,尽情的倾诉,这时我也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合理的宣泄,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七)、文明礼貌教育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形成了重道尊德、崇尚仁礼孝长爱幼、谨言慎行等礼貌与礼仪规范。现在,文明礼貌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明确地规定了中、小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希望同学都是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学生。我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提醒学生们做到:

  对父母、老师和其他年长者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商量的口吻说“请”;当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而不能认为这种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当别人感谢时,要说“别客气”,而不能以“恩人”、“功臣”自居;当妨碍了别人或给别人带来麻烦时,要说“对不起”、“麻烦您了”、“请原谅”,而不能不表示歉意,更不能说“活该”;当别人赔礼道歉时,要回答“没关系”或“不要紧”,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能不依不饶、无理取闹;与别人分别时要说“再见”,而不能只顾自己走开,毫无表示。

  作为一名德育和生活管理工作者,时刻提醒自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点滴的师恩情怀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享受快乐的生活。

  让我们与学生携手并进共创和谐的z附中而努力奋斗!

篇2:教育故事洒向学生都是爱

教育故事:洒向学生都是爱

  在三十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就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更可以融洽师生之情。回顾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体会到:教师的爱应洒向全体学生。

  对于有家庭背景的学生,要给予特殊的关爱。20**年从云南转来一学生叫杨军,刚入班时,自由散漫,说话没礼貌,上课既说话又捣乱,扰乱课堂秩序。课后拔同学自行车气门芯,对同学使刀子、三节棍。对这一学生,我没有急于批评,而是进行多方面观察,与他交谈。了解到他是个因父母离异,又得不到家庭关爱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如不及时教育,给予特殊的爱,发展下去有可能走上邪路。为了使他转变,我经常找他谈心,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家庭问题。也记不清和他有多少次促膝谈心,多少次一路同行。我的耐心终于融化了他心灵上的冰块。他渐渐改变自己努力学习,而且进步很快,对同学友好相待。高小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本市励才学校。

  对于特发事件,要用关爱加以解决。上学期的一天中午,吃完饭我来到办公室还没坐下,班长跑来对我说:“杨老师,周萍在哭。”我一听连忙跑到教室,看到趴在桌上伤心流泪的周萍,我轻轻托起她的头关切的问:“周萍,啥事儿这么伤心呀,快告诉杨老师!”快嘴的邻桌说:“是三年级的小同学撞翻了她的饭盒,现在没饭吃。”我听后一边安慰周萍,一边拿出她的饭盒快步赶到食堂,谁知饭没了。当我回到教室送回饭盒时,一些调皮的男生幸灾乐祸地说:“有人没饭吃了,有人没饭吃了……”我用手势制止他们不许乱说后,匆忙离开教室。时间不长,当我左手拿着“康师傅”,右手拎着开水瓶走进教室时,同学们立刻异口同声地说:“哇塞,周萍有好的吃啦。”

  我撕开方便面袋,用开水帮他泡好,闷了一会儿,送到周萍的面前,轻声地说:“吃吧!”望着眼角泪痕未干的周萍吃着方便面,我心里乐滋滋的。在弥漫着方便面独特味道的教室里,有个调皮蛋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我的饭盒也被撞翻多好呀!”

  通过这些很平常的事,师生之间拉近了距离,情感之间得到进一步融合,班主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才能融洽师生情感,促进班级和谐,现成良好的班风,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

篇3:我的教育故事爱是春雨润心田

我的教育故事:爱是春雨润心田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到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这,就是我们的教师生活.。每一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老师的关爱,播下了热爱生命的种子;老师的宽容,播下了善待生活的种子;老师的才华,播下了渴求知识的种子;老师的期待,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学生平时各科的学习情况都很关注。学生遇到问题也是第一时间要向我汇报,希望我能解决。这不,刚走进教室,就听到有同学在小声地讨论着。我以为可能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已经上课了。于是对他们说:“小朋友们,上课铃声已经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听到我这么一说,他们立马坐得端端正正的。见到学生已经进入正常的秩序,我也开始了我的新课内容《可能性》。

  由于这节课中的知识和我们平时的生活联系的紧密,在课堂上我又设计了一些小游戏,所以学生学习得非常认真,举手发言也比往常要积极多了。这不,平时不太发言的小沈今天也频频举手了。看到他的学习状态,我表扬他说:“今天,小沈非常认真,也很积极,说明他今天对老师上课的知识懂了,其他小朋友也要向学习哦。”谁知,我这句话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完全打乱了我的课时计划。同学听到我表扬他,有些不服气的同学就开始检举了。“老师,他不认真的,他今天音乐课没有去上。”“是的,他逃课。”“老师,小章,今天也没有去。”“老师,还有小姚。”……小沈:“老师,我在做作业。”小姚:“没有,他在和小章玩。”

  这时教室里可热闹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拉锯似的争论开了。面对这种情形,我想答案是清楚了。现在我完全可以通过摆事实,把小沈他们叫起来,当众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说他不讲学习,不遵守纪律……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查到这几个学生,就要耽误全般的同学的学习吗?

  于是,我拍了拍手,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暂时不追究他们是不是违反了纪律,也许他们留下来没有去上课,他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这件事情老师呆会再调查。现在老师想同学们针对今天这节课的表现,说说看小沈的表现怎么样。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有什么话想对你这件说呢?”班长说:“小沈他这节课表现的很好,很认真,我想对他说,希望他每天都这样。也想对我自己说上课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学习委员说:“其实小沈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希望他能继续保持。”……看到小沈在同学们的表扬下,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我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对学生说:“是的,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地方,当然也有需要改正的缺点。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且我们大家也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把我们身上的敌人给消灭掉。那今天如果你觉得你的表现是好的,请你为自己鼓掌。”话音一落,掌声也响了起来。

  课后,我刚离开教室,没走多远,小沈他们就追上来,对我说:“丁老师,今天我们错了,我们不该不上音乐课。“你能和老师说说你不去上课的理由吗?”“因为今天语文错了很多,我们想留下来订正。”“那你们现在订正好了吗?”“还没有,后来我们都在玩。”“哦,是这样啊,老师知道你们的初衷是好的,想及时订正错的作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耽误了其他的课程,你们说是吗?再想想你为什么会错得比别人多很多呢?可能是你平时没有上课有开小差,没有听清楚老师说的,或者课后没有及时复习。”“老师,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一定改正。”“认识了就好了嘛!对了,你们还没有订正好吧,快去订正吧。老师期待你们的好成绩哦。”“是,我们一定做到。”

  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我面对的是四十几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四十几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只有深切的关爱,真心的尊重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教师的心灵相融,教师进行的班级管理才能获得实效。“在登上讲台之前,请先学会爱。”是呀,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教育充满真情,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爱就意味着责任,教师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之心。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我们教师要以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无数颗童心。爱是一把连心锁,可以将教师和学生火热的心连在一起;爱是春雨润心田,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培养学生的爱心。用爱呵护学生的心灵,才能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平等地位,进而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并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