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供电公司有位献血达人

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供电公司有位“献血达人”

  在上海松江佘山脚下,有这么一位“献血达人”。从20**年至今的8年里,他累计无偿献血量竟高达6.4公升,这相当于一个半成年人的全部血量。若按照救活一个病人需800毫升血量计算,他所献的热血足以救活8个成年人,这位“献血达人”正是松江供电公司佘山供电营业站员工,z。

  10月17日上午,松江供电公司组织了年度无偿献血活动,记者也闻讯赶到现场。在松江血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体型微胖但敦实的男子正和血站护士们打着招呼,“哟!z!你又来啦,好久不见变胖了嘛”一名护士打趣说。“是呀,今年上半年没来献,人无压力轻飘飘,这不,发福了呗!所以我今天来一次性献400毫升吧!”z边捋袖边调侃道。对于血站的医生和护士们来说,他显然已经是这里的“老面孔”了。

  z,男,40岁,中共党员,松江供电公司佘山供电营业站抄表组组长,8年如一日无偿献血6400毫升,这样的献血量的确让常人惊叹!

8年献血史 一发而不可收

  z第一次献血要追溯到20**年冬天,当时从事电力营销工作的z正巧为易初莲花献血屋检查用电,通过与献血屋工作人员的交谈得知松江各大医院全部血型均告急后,工作完后的z二话不说,默默排近了等待献血的队伍中。献血后的第二天,z竟若无其事地回到工作岗位上,无人察觉,真正做到了献血“无名”。从那时起,z开始了捋袖献血的马拉松,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20**年夏天,松江各大血站告急,松江中心医院有名病危患者急需输入大剂量A型血小板。于是区血站就给市民群发短信,盼望血型相符的好心人尽快出现救人。当时还在负责抄表工作的z,毫无怨言的从佘山赶到中心医院为素不相识的病人义务献血。虽然工作地点的距离献血点遥远不便,但想到能给危在旦夕的病者以新生命,再苦再累,z都能克服,那一次z献了足足400ml。

热心公益的工作能手

  z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z不忘参加多项社会公益活动。他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佘山地区的智障儿童,陪他们做游戏;他到养老院及乡村小学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受到老人和孩子们的热情欢迎。z在单位和工作上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电力公司松江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松江公司工会优秀积极分子、并在20**年支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活动中带头递交特殊党费,获得了中组部颁发的荣誉证书,他也是松江电力优质服务的优秀代表之一。

  由于坚持8年的无偿献血,z至今已积攒了厚厚一叠无偿献血证。这些红本本不仅是他的荣誉,同时也是一名国网员工为社会贡献的见证。在z看来,自己献出的每一滴血,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能让更多危在旦夕的病人度过难关,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篇2: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七载插队沐乡恩十八年回报寄深情

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七载插队沐乡恩 十八年回报寄深情

  z同志是上海市路灯管理中心照明公司工程部主任,中共党员。公司的同事们都说,老袁是一位低调做人,稳妥做事,

吃苦在前,从不张扬的人。

  z1972年初中毕业后去安徽省东至县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的东至县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山区县,17岁的z开始了一生中极其艰苦的农村生活。当地的农民质朴、热情、厚道,村子里不少大爷大娘都把年轻的z当成自己的孩子,z不会烧饭洗衣,大娘就手把手地教他做饭,衣服脏了,大娘就帮他洗净晒干,z病了,大娘深夜冒雨请来赤脚医生给他打针吃药,还给他端来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条。干了一天农活的z有时懒得烧饭,大娘就让自己的孩子过来喊他吃饭,虽然饭菜十分简陋,少油缺盐,却是热饭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让z感到了家庭的温暖,后来,z干脆把自己的口粮全部交给大娘家,开始在曹大娘家搭伙,一天三顿,整整在曹大娘家吃了7年。这一切在z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79年,z和所有知青一起,回到了故乡上海,刚刚参加工作的他,收入不高,仅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z的收入逐步提高,生活逐渐好转。他从来未曾忘记过东至农村的老乡们,有时做梦都会和他们相聚。1994年秋季,z终于回到了阔别15年的东至农村,他带着平时积攒的5000多元,挨家挨户看望村子里的大爷大娘、兄弟姐妹,这家送300,那家送200,虽然数目不多,却是自己的一份心意。村里的男女老少像迎接亲人一样地和他拉家常,畅叙离别之情。z当晚就住在曹大娘家,一家人聊了整整一夜。

  以后,每逢春节、十一或五一长假,z都要专程回农村看望老人们,每次都要带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款,接济那些还不富裕的老乡们。曹大娘一家对自己的悉心照料,z更是时时记在心头,每年回农村看望老人,z都会资助老人一家,少则三千,多则五千。有一次,老人的儿子打电话给z,说老家想建新房,但是资金不足,想向他借5000元。z问明情况后告诉他,这5000元不是借给你的,而是真心送给你家的。并一次寄去了5000元。18年来,z一共为当年插队落户的农村乡亲们捐赠了九万余元。

  老袁不仅关爱着东至农村的老人,对他们的儿孙辈,也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他为不少村里的年轻人介绍工作,帮助他们在城市站稳脚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报答着乡亲们。农村的乡亲们来沪,都要投奔z,老袁总是为他们找好旅馆,并支付住宿费用。

  在照明公司,很少有人知道z多年来一直资助农村老乡的故事,他自己也从不提起这些事情。老袁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不值得炫耀。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z就是这样一位懂得知恩图报的好人,他用自己的忠诚和行动谱写着共产党员感恩社会的高尚道德和情操。

篇3:好人好事先进事迹雪域童年爱心志愿者活动

好人好事先进事迹:“雪域童年”爱心志愿者活动

  20**年5月,由上海联通与东方早报合作主办的公益活动“联通·雪域童年”支教活动启动,10名志愿者奔赴四川茂县,在那里进行为期10天的支教行动。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上海联通公司每年为支教行动提供全程赞助,并在公司内选拔志愿者加入支教行动,至今,已经冠名赞助了4年,志愿者的脚步遍及四川、新疆、云南等地,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了绵薄之力。雪域行动从此与“联通”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上海联通志愿者活动的一个闪亮品牌。20**年的活动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支教活动的目的地四川茂县,是汶川特大地震中的重灾区,那时离大地震刚刚过去一周年,也因此,联通与四川茂县的学生从此结下了一段深深的雪域之情。

那一年,情定“z”

  20**年,联通的志愿者们前往四川茂县的z小学。飞机降落到成都后,志愿者们一路乘汽车前往茂县,一路颠簸了七八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z小学。当他们踏上那块刚刚受过重创的土地时,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震撼了。大地震后刚刚盖起的校舍都还是板房,非常简陋。白天,孩子们坚持在简易的板房内顽强地学习,深夜,老师们还在不辞辛劳地批改作业。孩子们一张张渴求知识的小脸蛋,在志愿者心中挥之不去。

  回到上海后,志愿者们将这些动人的画面,通过博客、通过网络传递到了上海联通,这些画面也同样震撼了联通员工的心,一场爱心接力在上海联通展开了。党团员们纷纷献出爱心捐款,短短几天就募集了7万多元资金。于是,上海联通决定用这笔爱心捐款专项成立“联通·雪域童年”奖学金,对口捐助茂县z小学的孩子们。从此,上海联通与茂县z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一年,情续“六一”

  从20**年开始,每年的6月1日,对上海联通的志愿者们来说是个雷打不动的日子,那一天,他们一定会出现在茂县z小学。

  虽然数年来“雪域童年”支教活动志愿者们的足迹遍布各处,他们走过青藏高原上的日喀则、云南香格里拉、新疆喀什等地方,但是每一年上海联通的志愿者们仍会来到z小学,看看这里的孩子们,为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为困难的学生送上慰问金。四年来,“联通·雪域童年”奖学金遍及100多人次,总计颁发4万多元。

  每一年,联通志愿者们来到z小学后,都会欣喜地看到那里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两年,校舍已整修一新,简易板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粉刷一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学校还建成了一个电脑房、一个图书馆,学校大门改造成了颇具羌族民族特色的门楼,校门口的道路也铺上了漂亮的石板。由上海热心市民捐建的“雪域书屋”图书室的藏书越来越丰富,还建成了图书电子管理系统。在学生食堂,志愿者们看到孩子们吃得更好了,早餐时,每个孩子都能吃到一个鸡蛋,午餐有三菜一汤,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每年志愿者们回到上海后,都会把那里的变化告诉联通员工,联通员工们也总是随之欢欣,随之骄傲。

世博年,情牵申城

  上海联通的志愿者们走进了大山,大山里的孩子们也因此第一次走出大山,走进大上海,这一幕,缘于20**年的上海世博会。

  20**年的6月1日,上海联通的志愿者们在z小学欢庆孩子们的节日,在联欢会上,孩子们说,上海在举办世博会,如果能去看一看,那该多好啊!志愿者们回到上海后,将孩子们的这一心愿告诉了上海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蔡全根。蔡全根同志当即承诺:“暑假里,邀请孩子们来上海看一看世博会!”

  20**年8月8日,8位羌族小朋友来到了上海,联通为他们特别举办了“世博夏令营”活动,联通的志愿者们,以及4位来自志愿者家庭的孩子,与他们一起渡过了难忘的10天。

  在这10天中,小朋友来到世博园。在中国馆,孩子们非常兴奋,拿出相机拍这拍那,坐完小火车,孩子们说:“感觉像是坐在了云朵上,我还看见了天坛呢,太神奇了。”在世界气象馆,几位小朋友很幸运地被主持人选中进入演播室,现场预报天气。

  在这10天中,上海联通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生活。他们请小朋友来到联通公司,参观了通信机房,小朋友们亲眼看到了以前在电视上才能看见的画面:一排排电脑有序运行,大屏幕上显示着联通世博通信保障的实况。小朋友们还游览了许多上海美景,感叹说:“外面的世界真大、真精彩!”

  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夏令营活动很快结束了,而联通志愿者与z小学的情谊却一直在延续,延续到今天,更将延续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