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中介销售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从自已做为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在跟进客户方面应具备的心得说起,也许我们在很多时候也会常说以下几点,问题是在于能将它投入到真正的行动去的人太少,所以有个很简单的事实,成功的是少数人。因为他们都是始终如一的去做,将它变成一种习惯。
心得一:主动才是积极----- -相信只有主动出击的人,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在我开始刚做为一位销售员的时候,我每次见完客人之后,一旦被客户推拒我或同事问我为什么没有签成单,我有个恶习就是会对大家解释说:“我不会…,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总是在找借口,在抱怨。但我从未意识到给自已找借口的同时,我已经变得相当的消极了。一但陷入这种自已挖好的心理陷井中,有时候自然而然的怨天忧人,相应而来的就是许多你认为很倒霉的事在你身上发生,其时祸根就是你自已。说起我的转变也很有意思,那段时间我正在收看电视剧《少年英雄方世玉》,它的主题曲中的一句歌词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要让人生更加漂亮,要努力才能有运”。从此“要努力才能有运”深深的刻入我的脑海中。每当我低落的时候,我都会暗暗给自已鼓劲,我坚信一点,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我开始以很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客户,肯学着动脑去想方法跟进客人,事实证明一种结果,我比以前成功了许多。
心得二:以终为始-------给自已在不同时期制定一个力所能极的目标
在我们已经开始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下,为了避免一种盲目性的积极,也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方向性,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在我做为一个新的销售人员时,我始终一开始,就把开单做为一种首要目标,而不会去不切实际去幻想要如何的一鸣惊人。如果这样,很可能最后把自已逼入到一个自已设定的心理死角中去。而你真正的潜力却得不到发挥,因为你一开始就为自已选择了一条极其难行的路,还没轮到你发挥的时候,你已经精疲力竭了。我赞成循序渐进的方式,当然你得给自已设定一个时间表,这样你才会有压力。
在对待自已的业绩上,我会为自已每个月的目标或每一阶段的目标设好一个较易完成的量,当然是以前期高点为目标,哪怕在这个月我是增长了几块钱的销售额,我也会觉得我在增长中,因为是这样,我一直保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在客户跟进方面,我理解一点是,我现阶段不可能一次签约的客户,我就开始筹划如何进行下一次的跟进,当然我是首先进行客户急迫性的分类。可能我定的目标是在第二次的接触中,让那些在第一次接触中只认同我们服务少的客户,多认同我两点服务内容而以,因为这是我在第一次中,所判定的一些可容易再次切入的点。我相信一次又一次的认同,将带来我最终的成功。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事实上我们需要在客户的跟进方面做一些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及改良。但最重要的是有方法的坚持
心得三:要客第一--------合理安排时间,做有价值客户的生意
做为一个销售人员,我们的时间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对那些点头认同服务的客户都觉得有希望,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个个不放过,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那些因客观原因非要置后合作的客户身上。但你可以应用你空闲的时间来打打电话,想一些方法来探探风,来决定客户的急迫层次。这就是我在上段中所提到的,见完一次客户后,首要的事是进行“客户急迫性的分类”,从而在中间找到一些重中之重的客户。何谓重中之重的客户呢?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条件:1。见的是老板,2。老板是真得较为清楚我们是做什么服务的,3。有较大的认同感(最好是在沟通中,他自已曾很清楚的说过我们服务中他认同的部分)4。有给一个较近期的承诺(当然这点是需要我们在见第一次时,就有进行逼单,才可能获取的)5。别忘了为自已下次上来提早留下一个借口(储如:送计划书,送资料,有时间顺路拜会他,回去申请优惠让他等你的答付等等借口,能编则编,目地只为一个下次方便上来)
心得四:三赢思维--------站在公司,客户,自身的三方角度上力求平衡
在整个的销售过程中,最忌晦的是让客户觉得我们是处在一种销售方的位置上。买和卖天生就是一种对立统一体,问题在于买卖的过程中,做为我们销售方如何因势力导,往统一方向行进,重要的是让客户觉得我们在他的位置上一直为他着想。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直面它,有时可以通过言语直接告诉我们的客户,我们做为一个公司的销售人员,我们一定会站在他,公司与自身的角度,去力求三者利益达到一种平衡(这样对客户直说有时很容易让客人觉得我们坦诚,因为他们最惧怕是一些不诚恳的人),让你的客户加深对你的信任度,为自已下一步的跟进工作铺平路子。而且这样贴心的话,要记住常在客户面前找合适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加深他对你的感知度。让他喜欢上你。那你也就快将成功了。当然,我说得是你必须真得发自内心的诚意对待你的客户,尽可能设身处地帮他想。别忘了,假的永远装不成真的,永远别把你的客人当傻瓜,要不然你就将铸成大错。(很简单,他们能做老板,能有位子,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我们与他们至始至终,永远是平等互利的,因为我们是真得来帮他做生意的,帮他赚钱来了。
心得五:知彼解已-------先理解客户,再让客户来理解我们
在进行完与客户和第一次亲密接触后,我们一定会碰到许多客人因不理解,误解产生储多问题而将我们拒之门外的事。也会因一些老客户用了我们的服务后,因很多主客观的原因,不愿同我们继续合作下去。当遇到这样的一些障碍时,我们不能先去抱怨客户,他不够理解我们。事实上我们是有可能挽回这些客户的,虽然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但我们经过一些方式的努力后,事实证明我们将大多数的客户,争取回来了。如何先理解客户呢?那我们必须先要进行区分对待,对于新接触而抗拒的客人来说,关键在于别太在意他说什么,甚至可以认为他们这只是一种托辞罢了(别忘了,客户他的思想也会随时在变的,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客户)。我们只需记得持续不定期的将我们公司最好的事物,分阶段通过E-MAIL,贺年片,传真,电话等沟通方式告诉他,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份工作,你除了自已做一部分外,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助手或其他部门的同事要求协助,这样你的精力就可以分担出来)。而你的这批客户,有一天你在打电话给他们时,你会很惊奇的发现客人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哦,机会来了!
心得六:博取众长-,汲取众力-------集思广义,人多点子多
我相信一点,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在近两年的销售工作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感触的事。就是我的很多签约的合同,之所以能成,很多时候是因为我接纳了上司,同事的意见和点子,灵活的应用。当有时的确需要上司和同事的帮助的时候,我会借助他们的力量,合力去完成一笔生意。认知自己的限制,珍视人的差异性,互补不足,并懂得感谢帮助你的同事,互相交流各自所拥有的丰富经验优为重要。
心得七:不断更新,不断超越――不断成长,蓄势待发
锯用久了会变钝,只有重新磨后,才会锋利再现。我们做为一个销售人员,如果不懂得随时提升自已,有一天我们也将从旧日所谓的辉煌中跌入低谷。对于我们来说及时的汲取新知识原素相当重要,除了书本外,我认为在工作中,用心去学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能从客户那儿学来丰富的产品,外贸知识(我习惯到客人那边后,不管他有没有可能近期成为我们的客户,我都会花点时间,与他交谈。从而学到点他们行业的知识,下次我可以用在与他相类似的客户身上,日积月累,我们也会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那时谈此类客户,我们多了一样至胜的利器。我们也可以从同行那边学到知识,那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竟争中,让自已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我们要不断的超越自已,紧记一句话,不要与你的同事去比较长短,那样只会令你利欲熏心,而让自已精力焕散。与自已比赛吧,你在不断超越自已的同时,很可能你已经超越他人,而你是没在任何恶性压力下,轻松达到一个顶峰。
希望我的这七点心得体会,能给大家带来些实质性的帮助,也期望能有机会分享到你们的经验!
篇2:房地产中介销售技巧
房地产中介销售技巧
敏锐观察对方的满意程度,在最恰当的时机拿出"订单",将对方的意愿订下来。
一、房地产销售方式及策略(房地产公司角度销售房屋)。
在台湾,我们要求业务人员有百万年薪,按汇率差别,在上海约有十万年薪。这十万年薪怎么拿到?由于房地产买卖金额庞大,且不像一般商品有统一的售价,因此,展示的技巧、售屋的技巧、成交和技巧越高明,成交的价格越高,业务人员所赚取的奖金也越高。
以下是销售流程的几个重点。
1、市场研究。
(1)购屋者研究。目前上海地区购买金额较高的房产以境外人士居多,欧美、日本人大多租房。上海原来房屋租金比香港、台湾等地还高,因为房屋供不应求。但现在写字楼不断往下调价,原来2美元/平方米的今年可能只要1美元,如果租金不降低,客户就另租他屋。原因在上海写字楼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年底之前,交房率很高。购房者中最多的是华侨、港澳台同胞、东南亚地区人士。中国人喜欢置产,即投资,他们认为房地产会增值。针对客户性质,还可在上海通过媒体、报刊、杂志作宣传,区域性的可散发DM(海报),这时最容易成交的是本大楼或本社区的客户。
(2)产品的研究。产品有店面、办公室、住宅、商场、厂房。店面分母市和子市,比如有业务人员接延安东路一门面出租业务,经调查此处人少车多且附近多经营汽车零件专业经销,不宜经营发廊、餐厅,于是在整条路派DM,客户很快出现并有竞争趋势,这是母式。子式是指社区、商业型,什么行业都能做。上海多连锁店、速食餐厅,进而会发展到二十四小时便利商店,变成真正的不夜城。上海的厂房租赁由于市区厂房外移,租赁处于停顿状态。
(3)市场分析。市场分成大环境和小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法令及有关方面组成大环境,会影响购房者心态。政治不稳定,经济不景气,都将影响市场和资金的流通,从而打击房价。小环境指个案的环境、地点、屋况、附近房价,可均衡产品的市场供需。
(4)竞争产品的分析。最大的敌人在本栋大楼、本社区。
2、作好售屋前准备工作。
(1)充分了解委托销售房屋之优缺点、大小环境且能说服客户,使客户心动之理由。客户心动的原因有几点:房屋合乎需求;客户喜欢该房屋;价值大于价位,也就是物超所值。针对缺点,应拟定"答客问"、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2)搜寻针对房屋优缺点、市场环境及经济形势、政治法令形势资料,寻找说服客户之说词,做出"答客问"。当个案推出时,往往要召集所有人员做"物件流通",一般每周或每两周集合所有营业销售人员,交流手上"物件","答客问"人手一份,做实战模拟演练。等客户上门时,人人能对答如流。现在一些房产公司尚未做到"驻守现场",其实这很重要。我们往往在一个社区、大楼散发本社区、本大楼物件的DM,引导客户进入。尤其是同一栋大楼的人介绍客户上门,成交比例在50%以上,同社区客户成交比例为30%,而报纸广告交机率为1.5%。所以,区域性客户最重要。客户重点在本栋大楼、本社区范围,其中广告曝光量量越高,客户越多。售屋前,针对附近有竞争的房屋之优缺点作比较,在客户提出时立即回答,批评对方缺点。如何比较房屋优缺点?要做好:①屋况分析表。物件地址、姓名、电话、房屋种类、收费方式、建坪数等等明细表,一有客户,业务人员立即可以回答。如屋况表没有做到仔细完整,就会有矛盾或欺骗因素出现。②环境分析表。公共交通、公共建筑、学校、菜市场等等,还有"风水"特征,这点较重要。上海房地产客源是港澳台、华侨、东南亚人士,他们较注意"风水",如财位、对房是否过高,是否面对大树、电线杆、屋角、死巷、刀壁等。
3、拟定销售策略
(1)售屋技巧,
有十大原则:①针对买方之环境、背景合作改进。买方居住的地方可以判断买方经济状况、水准、层次,买方的职业可以判断所得、经济状况,买方之家庭人口判断需求的平米数和房间数,买方之住址、电话以便再度推销。②针对买方的需求、购房的动机。买方在附近租房,是否因为收入提高或房东提高租金,买方是否因为孩子上学要在本区购房,或买方为做生意、换工作、交通便利,买方亲人住在附近。③强调房屋之增值潜力。如附近有重大工程建设,政府公共设施、学校、市场、公园预定地,道路交通之新工程,分析得出增值可能性。在境外,期房、预售屋价格比现房略高一两成,因为房屋总是越造越新、配套设施越来越好。④重新包装、油漆、装潢,提高房屋附加价值和售价,不管是新房还是旧房。⑤强调交易安全性,提高客户下订之信心。公司拥有舒适环境,包括墙上的经营理念、销售个案展示,都会使客户下订的决心增加。⑥现场使用多组电话洽询等物件做促销。客户上门后,业务人员假装外出朝公司打电话,造成买气,促使客户下决心。⑦对价格有信心,不要轻易让价,不要有底价的观念。业务人员对个案的优缺点、重点要了解,深知房屋价值。如有底价观念,那么房屋售价就会下跌,公司获利,个人奖金都要受影响。⑧不要以客户出价作为加价的基础。⑨攻心为上,可采用迂回战略,一面介绍一面聊天,发现对方弱点,取信客户对你的好感。一般人上班时较紧张,不容易说服,而下了班在家或玩时常常不设防很放松,容易打动,也不好意思发脾气。⑩可以用恭维法,称赞家人、房屋等,使客户兴奋而露出破绽。
(2)展示技巧。
①首先,集中客户。每周三、六下午看房的人较多,业务人员守现场时带上300份DM趁早散发,并让一组组客户慢慢看,造成多人竞争的气氛。②促销策略。客户上门后,用多组电话做促销。③引导对谈。接电话者先了解售屋资料,再留下对方资料,有客户不易,一定要态度亲切。然后约定带看时间,集中在某一时段。④引导带看。看房屋时,先看缺点,再看优点,在优点处多停留,房屋的优点大部分在主卧室、客厅、餐厅,这是花费最多的地方,会引起客户布置房间的联想。⑤回答要迅速,尤其是缺点。业务人员一犹豫,就给客户胡思乱想的机会。⑥了解需求。客户购房的动机是自住,还是投资。若自住,问明是第几次。第一次购房的人要特别注意,会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反悔的可能性也大。⑦潜在客户如何开发?派发DM时要有针对目标,不能随处乱发。如果客户可能为外商,广告就可以派到机场、饭店、展览馆,但要有主要目标。此如展览会开幕第一天老板都会到,参观者也多,这是派发DM的最佳时间。⑧上门拜访注意仪表,有亲和力。
(3)成交技巧。
与客户谈判,我们总结出谈判绝招16招。
第一招,表现善意及诚意--礼多人不怪。递名片给对方时双手奉上,递笔给对方时笔尖朝自己;谢谢、对不起,要讲得自然得体;除了"价格、条件"外处处替对方着想;要取信对方,攻心为上。
第二招,表现善意及诚意--不要忘记客户的姓名。尊称某先生、某小姐、某伯伯、某妈妈,是有礼貌之举动。
第三招,在时间上是否急迫借以杀价--了解屋主卖屋迫切性。下列几种情况通常表示屋主急于出售房屋:屋主要求买方在短期内付清价款;越接近屋主售屋期限,屋主越急于脱手,价格较好杀;屋主要求较高签约款;售屋字条的电话变为其他电话,可能是售屋者换为其他中介公司(前手未将房屋售出)。
第四招,取得卖方当初购屋时资料--买价、装潢修理费、持有年限。对买主而言,取得卖方买价、装潢、持有年限等资料,有助于判断屋主现在之售价是否偏高或合理;判断此屋之增值性;可作为判断杀价的情报。
第五招,杀价--挑剔卖主房屋的缺陷。买方经常挑剔破损的屋顶或水管、墙壁之裂缝、漏水(雨天时观察)或其他缺陷,来压低房价。
第六招,请卖方(开价者)解释价格--寻找杀价破绽。要求卖方开价,再请求卖方解释开出这种价格的根据及理由。这样可避免直接反驳卖方所提出的价格,但却可使卖方立场居于下风,利于将来的成交。一般来说,卖方解释的理由有:别人都卖这种价格。要问明何地哪层楼、何时,调查比较之后可以发现破绽;卖方说出当初买价及其利润,买方可据此杀价。
第七招,选择谈判环境--更换谈判场所。现场谈判不成时,可以更换谈判环境,让谈判气氛变成有利于我方。
第八招,换手--更换谈判者。男换女,张三换李四,可以改变议题、气氛,有助于达成协议内容。
第九招,同步原则。为了解除彼此陌生、拉近距离,可以从聊天戒发问中发现彼此共同认识的朋友,共同的嗜好,以及其他拉近彼此距离的话题。
第十招,五同--同姓、同乡、同学、同宗、同志,产生亲切感。
第十一招,同步坐位原则。坐在洽谈桌的右侧或左侧(客户)较佳,这样敌对心小,较易接纳别人,反应也较快。与客户并排而坐是"理性"的,与客户左右而坐是"感性"的,与客户对立(面对面)而坐是"恐惧"的!到客户家里,就座前应礼貌的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注意方位、光线,借机会调换座位。
第十二招,不怕乱拍马屁--高明地奉承。看见客户有女儿,就说:好漂亮的女孩,将来一定跟妈妈一样是大美人(适合女性讲)。或说:好漂亮的女孩,将来可以选中国小姐(适合男性讲)。奉承时避免引起反感或误会。
第十三招,弄清对象--M.A.N原则。弄清对象,才能对症下药。M.A.N原则是,M(MONEY)即出钱的人,通常是父母的;A(AUTHORETY)是有权决定的人;N(NEED)是有需求的。有需要才会挑剔,嫌东嫌西的人才是买货人。有时这三种要素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即买房子的人是出钱的人,决定权在自己,又是自己住,这时只要说服一人即可。有时出钱的是父亲,有权决定的是母亲,需要的却是儿子和媳妇,这时便要同时说服三人或四人。如果一群人来看房屋,三种人不能得罪:出钱的人,有权决定的人,最会出问题的人,这三种人都要拍马屁。
第十四招,引导策略。客户下订金时可说:"今天给我几万元订金,二万元好吗?"客户签约时可说:"请读完契约内容,如果没错请签名。"
第十五招,二择一法。预先安排好两种选择给对方选,我方将目的隐匿于内。比如:您要边间,还是中间一点的房屋?您要这间大坪数的,还是这间小坪数的?您打算付多少订金,一万元还是二万元?您上午来看房子,还是下午?
第十六招,成交的时机。有人说,成交的时候,只有三秒钟。敏锐观察对方的满意程度,在最恰当的时机拿出"订单",将对方的意愿订下来。否则对方的意愿会越来越低,当场不成,事后更加困难。何时是成交时机?当对方听完介绍,充分了解状况后,露出满意的眼神;当你初步压迫下订时,对方没有回绝或以轻微理由拒绝。而且,当你拿出订单时(测试购买欲之工具),对方没有拒绝,且陷入短暂的犹豫,注视着订单及说明书;不断发问你刚才述说的内容,获得相当满意回答、无问题之一刹那;默不言语或与同伴相视;突然改换姿势、动作或脱离你的眼线时(表示对方陷入下订与否的思考中)。另外,掌握融洽气氛,当机立断,也是必要的。
二、不失败的购屋策略(购房者角度销售房屋)
目前在台湾、日本、美国等地的房地产代理公司已采取一些措施,完善服务,如:
1、公开市场销售行情。
2、电脑出价办法。
3、单一经纪人制。一个个案不能由同一人成交,买卖双方分别有经纪人,可以均衡市场价格。
4、客户权益说明书。客户在本地买房时应遵守的有关政策、法令、税务及应了解的房地产情况、买卖程序等等。有买方权益说明书、卖方权益说明书、出租方权益说明书、承租方权益说明书。
5、诚实明示委托价。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步入正规,各种法规纷纷出台,赚差价机会越来越少,这就要公开房屋确实的价格作透明交易。
6、水电保固制度。
7、购屋付款保证制度。
由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激烈,预计未来两年内上海各公司都会推出这七项服务措施,并不断推出更多的服务项目争取客户。在工作中,明确业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与态度是很重要的。服务业经营服务品质,首重"诚信",每一个经纪人都以诚实、热忱、关怀的态度服务于客户,正是每一个企业所需要的。我们希望全体经营人员要有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前线、后援要一致,当有客户抱怨时,一定要"立刻处理",给予完整的回答说明。对购屋客户而言,他的房屋买卖可以有许多选择,一家公司只是他众多选择中的一个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当我们做到让消费者想起房屋买卖时就想某某公司,同时也是唯一的选择时,那才是真的了不起。当业务人员遇到比较挑剔的客户,遇到有买卖经验的投资客时,可能要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我们总结了"看屋十三招"。不论买什么房屋,都要对房屋本身和附近环境有清楚的认识,看房是一门大学问,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第一招,不看白天看晚上。了解入夜后房屋附近噪声、照明、安全等等,避免客户自己看了而业务人员一问三不知。
第二招,不看晴天看雨天。看房最好在雨天,这是了解房屋承受能力的最好时机。再好的伪装敌不过几天下雨,漏水、渗水此时一览无余。第三招,不看建材看格局。不要被漂亮建材迷惑,房屋机能是否有效发挥,有赖格局是否设计周全,理想格局是打开大门在阳台或玄关脱鞋,进入客厅、餐厅、厨房,宴客机能和休闲机能分开。卧室正对客厅无隐蔽性。
第四招,不看墙面看墙角。看墙面是否平整、龟裂,注意渗水,如是刚贴上的新墙纸就要小心,可能是掩盖水迹。墙角承受上下左右的力量,很重要。
第五招,不看装潢看做工。尤其是每个接角、窗沿、墙角、天花板等等做工是否细致,要小心便宜漂亮的装潢。要仔细观察,这些都是讨价还价的筹码。
第六招,不看窗帘看窗外。豪华的窗帘外可能就有问题,一定要拉开窗帘看一下,通风、采光、排气管、风水等等。
第七招,不开冷水开热水。将水龙头全部打开是基本做法,冷水打开只能看流量和水龙头好坏,热水打开可以看水管是否生锈(发黄),无热水是久无人住的房屋。
第八招,不看电梯看楼梯。即安全梯,如果发生灾难,是唯一逃生之路。
第九招,不看电器看插座。设计精心的房屋,才能充分享受现代化家电的便利性。
第十招,不看家具看空屋。家具是"化妆品"(伪装),空屋才是真面目。
第十一招,不问屋主问警卫。任何房屋在屋主眼里都是最好的,而管理员或警卫却了解房屋、环境和邻居的情况。
第十二招,不看地上看天上。注意天花板和角落,有无漏水。
第十三招,不看客厅看厨厕。客厅是外观,而厨厕是内部器官,家中的水电煤系统都在这里,是容易漏水、出问题的地方。
我们还常常用一些行动方针提醒业务人员,如:
●以真诚的服务态度对待客户,容易取得其好感;
●广为自己宣传方能制造更好的机会;
●勇于面对问题才能克服难关;
●成大事不在才能,而在坚韧;
●用勇气当本钱的人,成功起来比有钱的人快;
●静做发呆不会使一个人成功,即使老天爷送一条鱼给你也总得亲自去挖蚯蚓,才能钓到;
●知识是唯一的善良,无知是唯一的邪恶;
●想要和一定要的结果一定不一样;
●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有卖不出的服务;
●客户不一定要有企业,企业不能没有客户;
●观念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
●成功者与失败者看问题:成功立足点、进入障碍、问题后面的机会;无立足点、机会后面的问题。使用以上原则,可使你事半功倍,信心大增。
以住介绍一个客户到某个新区域购买房产时,总是要他做三件事,可以减少后悔或徒劳无功。
1、找一块适合自己上下班与居住的区域,区域在东南西北四条街的方格内。先在地图上找出7个区域,然后实地察看有无绿地公园,上下班、交通、购物等等是否方便,并打分,找出最高分区域。
2、在最满意区域内找出7户适合自己购买能力的房屋,夫妻分别为房屋打分,取最高分。
3、相信自己的决定,买最高分的那户,决不要买最便宜的。如买不起,买第二高分的,这样才能买到自己满意又买得起的房屋。告诉客户,用自己的主观和喜好打分,只要自己喜欢就好。房屋是自己住,不要在乎别人看法。买了一个好环境并住得愉快,是最重要的,才会没有遗憾。房地产市场何时会涨价,何时会跌价?当银行的利率、贷款低于10个百分点,而市场低靡不振时,应是市场景气萧条末端,此时要逆向行驶,宜进不宜出,长期而言是值得投资的。当郊区房屋去向平稳,市区房屋一蹶不振时,整体环境应属于景气底部阶段,此时适合买进不宜卖出。当市区出现超大坪数的帝王型房屋,住家或市郊出现大别墅时,显示景气到达巅峰,此时宜抛不宜进。当海外的房地产都拿到国内来卖,此时也应售出不宜买进。有人预计香港回归后香港人可以购买内销房,一些发展商已在寻找地块,造七八层、有电梯、一梯两户的内销高标楼房,销售给香港人。环境配套、楼房外观、公共部位很漂亮,但房间内是毛坯,价位可能在7000元人民币以下。台湾"三通"后,台湾人也可能进来买房子。另外,当你住在大楼进住率已达八成以上,而求售的人很少,显示只进不出,未来应该会涨,不要急于脱手。当房地产一日三涨,要赶快脱手,不要盲目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