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广场的平面设计特点
购物广场的平面设计就是在这种模式定位的前提下,以其思想为指导设计出来的,它是对这种模式的具体技术体现,进一步落实了其要求并体现了其特点。其平面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购物广场首层设计成步行街形式,以步行街来组织空间,将大型品牌店置于二、三层,四层以上布置其它功能及品牌店,这样既满足了某些小商家独立经营管理的需要,又满足大商家的使用功能,使二者各得其便,在小商家与大商家两者之间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空间形式"室内步行街"。
②每层的平面设计均以中庭为中心,用中庭将步行街与各层平面组织联系起来,使购物广场空间得以融会贯通,产生强烈的空间对比效果,这既为商家创造出一种共荣共生的环境,也使顾客获得了一个带有自然光的休闲空间,满足了顾客对休闲功能的要求,中庭的设计还可以融入文化与互动的理念,从而提高了整个购物广场的艺术品位,增强了其空间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氛围,使其经营可以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高超的管理境界。
③购物广场的交通设计也非常现代化,将停车场置于地下一层,卖场置于地面以上,这样既节约了用地,也避免了地面停车带来人车混杂的缺点,使车流与人流各得其所,这也体现了其空间布局设计自然流畅的特点。
④购物广场每层空间层高都比较高,为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融入创造了条件,例如:可在其中设置儿童娱乐场,这已是许多现代化商业中心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功能,它满足了一部分带孩子逛街的家长们购物的需求,一方面可以使儿童找到自己的乐园,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家长放心购物,使双方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还可以在其中设置青年娱乐场所,如小型的影剧院、电子游戏厅等,使购物与娱乐结合起来,二者相得益彰,更富有刺激性,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提高了其空间的活力,使购物广场的布局更现代化、国际化。
综上所述,整个购物广场的平面设计紧扣模式之主题,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在传统模式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必将具有勃勃生机与活力,从而与现代商业的功能找到最佳的契合点。
篇2:住宅总平面设计技术措施
住宅总平面设计技术措施
1. 间距
1.1建筑平面搭接错位时,h值(净尺寸)不宜大于2.4m,以免影响采光。
2.消防
2.1 总图中应做好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面设计,注意人车分流;当消防车道下面为地下室时,结构应考虑消防车总重300KN荷载。
2.2 登高面
2.2.1 登高面宜在用的红线内解决,条件限制时可利用绿化带作登高面,但绿化带下应设硬地,并按消防车总重300KN计算。
2.2.2 当建筑物凹入处进深不大于4m(净宽)时,该凹入范围可计入1/4周边长度算作登高面;如凹槽宽度不大于2.5m(净宽),该宽度可不计入建筑周边总长度。
2.3 消防车道
2.3.1 高层建筑周围宜设环形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18m×18m回车场。
2.3.2 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高层12m,多层9m。
2.3.3 消防车道最小宽度:登高面处6m,其它处4m。
2.3.4 消防车道的坡度:登高面≯1%,其它处≯7%。
2.3.5 消防车道距建筑物距离宜≮5m。
2.3.6 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
2.3.7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3.流线设计
3.1 住宅出入口处应设置人车分流专用通道;当商住楼住户大堂与流量大的商业服务空间临近时,商业用房的货运出入口宜设在地下室或与大堂入口异向布置,避免人、货流交叉,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4. 附属用房
4.1 总平面设计时应在小区显着位置(如入口附近)设置管理用房。
4.2 应在住宅(区)的下风向和较隐蔽处设垃圾站,其面积不宜小于6㎡,与住宅距离不宜小于10m,外部与道路相连;垃圾站地面及内壁宜贴光滑、宜清洁材料,并配置给排水设施。
4.3 箱式变电在总图中要综合考虑,不应设在入口附近,建议其与主体建筑的间距不小于9m,以免影响景观和采光。
5.摩托车、自行车存放
5.1 总图中应结合绿化设置摩托车、自行车存棚(库),其与主体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9m;偏低档次的住宅项目,宜按每户一辆自行车、每十户一辆摩托车设置。
5.2 出于安全问题,自行车库不宜设在地下车库内,应单独考虑。
篇3:恒大地产住宅总平面设计
恒大地产住宅系列总平面设计
1住宅间距需要满足当地规划要求的日照间距与退缩间距。
2规划设计图必须清晰表达有关构思意图,以正确引导建筑和其他专业(包括园林专业)的设计。
3规划设计图要表达与场地周围市政设施的结合方式。
4非采暖地区应利用地形条件,考虑设计自然通风采光的地下停车场。
5高差较大的地形可以结合地形条件设计阳光地下室,充分利用地形营造丰富的室内空间。
6山地排洪、防滑坡等应该委托专项公司设计。
7地下车库:
(1)在工期许可的情况下:地下车库应优先设于建筑主体之下,不应设独立地下车库。
(2)宜尽量避免设置于消防通道下。
8住区规划力求规划应力求做到人车分流。
9合理考虑开发顺序:
(1)组团设计要考虑总体与分期围蔽、分期封闭及分期物业管理。
(2)首期开发要确保配套物业管理用房、设备用房(泵房、电房、锅炉房等)、垃圾中转站、公建配套等到位,规划设计图必须清楚表达。
10 规划设计图必须考虑小区物业用房的配置,其参考数值如下:
按国家规定:物业用房面积≥全小区建筑面积的0.2%。
其中:
(1)服务中心接待大厅面积:≥200平方米;
(2)行政办公:≥200平方米;
(3)保洁工具房:≥50平方米;
(4)绿化工具房: ≥50平方米(有条件的设小型苗圃);
(5)工程值班用房、物料用房、操作用房;
(6)保安监控中心、消防监控中心、智能化监控管理中心:按规范规定;
(7)库房;
(8)员工饭堂、员工宿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