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4.布置合理,空间丰富,环境美,体现地方特色。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2.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
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4.注重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居住区住宅建筑和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应按有关规范规定确定。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篇2: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规划设计指导原则
1、延续历史街区城市机理,创造尺度怡人、空间丰富的步行街区
2、结合自然景观,发挥阳朔最具魅力的山、水、街的城市特色,使本地的街区与阳朔自然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
3、发扬地方建筑的特色,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木格窗、马头墙、青石板,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以及构造方法,创造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又方便现代生活使用的地方建筑。
4、发展多元化社区和阳朔独有的文化特色,营造休闲式的商业步行街,为市民及旅游者提供体验地方文化、自然山水风光以及现代生活的理想场所。
5、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创造性地发挥用地的商业价值。
规划方案说明
·进一步细分地块,减小地块尺度,增加沿街的商业面积,将接近方形的用地分解成6个小地块,形成两条纵向的主要步行街和三条横向的小巷,使建筑形成沿街道周边分布的商铺,从规划上解决了体量及街道尺度问题,营造怡人的休闲氛围,体现阳朔"宁小勿大、宁低勿高、宁淡勿浓"的三个特色。
·沿用传统街道的空间尺度,沿街店面采用本地传统的3.6m~4.4m尺度,采用开敞式经营方式,基本上都是两面临街的的铺面,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卖点--"空间",通过弯曲的街道(宽度6~8m)以及小广场创造街道的氛围。
·结合周边的地块,设计设计步行道路系统,形成步行街、广场、山景系列。
·主要街道的方向性引入自然对景。主要的纵向街道方向由碧莲峰和龙头山的对景关系确定,并通过道路宽窄、曲直的变化,增加景观视角的多样性,形成自然融入的独特街道氛围。
·步行街的主入口朝向自然引导步行街人流:江滨路+府前路+西街(商贸拆迁后)+桂花桥,规划街道的延续性、连贯性,很自然地引导人流进入礼堂片的美食广场。
建筑方案说明
1. 功能布局:
本项目定位为与商贸地块以及西街联为一体的、高品质的阳朔美食中心,设有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具体功能如下:
"地下室,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二层商铺的辅助用房,和一层商铺有内部楼梯连通,局部为设备用房以及管理用房。
"建筑一层、二层,均为单元式布置的商铺,其竖向交通由单元内的钢木楼梯解决,全框架结构,分隔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客户要求可作局部调整,厨房以及卫生间设在二楼,设独立排烟系统。
"建筑三层、四层,为设有内部连廊连通的开敞式食街,设独立厨房,公用卫生间。
2.交通组织:
本建筑设疏散楼梯3部,选用无机房电梯1部,自动扶梯6部,分别设于东西两面,可从一层通至四层。
3. 建筑立面及色调:
建筑主体3层,局部4层,沿叠翠路设有退台,中间体的四层为开放式的露台,建筑立面更加丰富;采用富有阳朔特色的阳朔石、小青瓦、木格窗等,色彩以白色、灰色、木质本色作为主调。
4. 地方特色与时代感:
本方案在地方特色与时代感相结合方面作了多种尝试,例如传统形式的木窗扇与现代的折迭式的开启方式相结合,内向的步行街上传统的木构造建筑与透明玻璃表面相结合,营造出类似于卢浮宫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效果,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外部形象及城市尺度上突出地方特色,强调历史街区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在使用功能方面,内部街区环境及近人尺度上体现时代感,这就是我们将地方特色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外部环境体现地方特色,内部使用功能体现现代气息,体现出"很中国、很现代"的特色。
篇3:加州阳光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加州阳光”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一、景观概念—
加州风情引导时尚居住理念 自1848年发现了黄金,加州便带给人们太多的梦想与喜悦。这是一片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美景与文化交织在一起,就像来自纳帕山谷的美酒,使人们沉醉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加州阳光”小区座落于远离市井喧嚣的北京市通州区,景观面积近7万平米,优越的区位为业主提供了一片体验宁静,享受阳光的自由天地。“加州阳光”的景观设计并非仅仅是对加州壮丽景色的直接克隆,而是通过把握其在居住、景观、文化、生态等方面更为深层的协调关系,根据用地的实际情况,购房者的文化层面,由景观师统筹安排,以达到形神兼备的环境效果。她为人们提供的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健康、和谐、时尚的生活方式,通过高品质的景观,达到提升人们的精神的最终目的。
二、设计特色
1.交流的空间 2.文化的空间 3.人本的空间 4.绿色的空间
三、景观设计
“加州阳光”的景观设计大体可分为外部环境景观、内部道路景观、中心花园、组团景观及庭院景观五个部分。
1.外部环境景观
外部环境景观是一个楼盘的门面,也是其风格与品位的体现。“加州阳光”的外部环境景观以会所为景观中心,通过西、北两条商业空间向外延展。
会所前的主题广场命名为“渔人码头”,通过加州“渔人码头”的标志性景观来体现现代文化广场的景观主题。景观设计利用了会所与广场高差变化,结合台阶设置落水景观墙,形成较好的围合空间感,为开展社区主题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渔人码头”的景观设计是会所的环境序曲及其功能空间的外延,同时也是连接西、北两条商业街的纽带。设计师归纳了西方商业街的景观特点并加以灵活运用,使人们沉浸在社区文化浓郁的氛围中。商业街景观设计采用下沉式的空间处理手法,以加强商业街的空间围合感,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道路交通对商业街的影响。商业街的内部空间布局收放有序,结合业态要求,点缀水景小品,形成不同特点的动态及静态空间。景观设计着重强调了文化休闲的感受,使其成为社区文化和景观品位的浓缩。
2.内部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对于小区的整体风貌非常重要,景观设计取材于加州迷人的街道景观,在起伏的草坪点缀着具有加州景观特点且适合北京气候特点的树木、使其形成整体风格。景观设计特别注重了小区出入口的处理,通过加州特殊的地域景观及雕塑小品,体现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3.中心花园景观
中心花园位于小区中部,设计构想来自于加州美丽的湾区。中心花园的景观设计并没有强调宏大的气势,而是将景观元素中最为自然的一面释放出来。木质的栈道、静静的水面、雅致的亭架、舒适的木桥、繁茂的植物以及悠闲的人们,犹如一阵清风拂过,好一派纯朴自然的湾区风情。 中心花园的景观设计体现的不仅是一种风情,而是将景观与小区绿地的休闲功能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结合人行出口合理地布置活动空间,并通过植物材料加以划分。在满足业主户外活动的同时,对保护首层住户的私密性、高层的俯视效果及夜景照明效果均有较好的考虑。
4. 主题花园景观
在加州阳光小区中的多处集中绿地也是本设计的要点,景观设计分别以“迷你迪斯尼”、“星光大道”、“淘金时代”、及“布也纳花园”等为主题划分景区,并设有运动主题区域。每个主题空间结合自身文化特点,设置主题雕塑,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带有强烈的加州文化特征的主题景观。
5.组团景观
组团景观以植物景观为主,设计在充分考虑到住户外休闲空间的同时还对庭院生活的私密性进行了必要的考虑。组团的入口部分设有主题小品,如酒乡的标志、加州的州鸟周花等,这些景观小品既加强了文化主题及组团可识别性又为庭院增添了不少情趣。
6.植物景观
在生态环保日益被倡导的今天,绿色植物在居住环境中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花、草合理配置的复层生态群落。小区的边界林选用减噪、抗污染的风景树种,并在树种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内部景观针对不同的活动空间,进行个性化的种植设计,形成特征明显的植物空间,突出了植物在色彩和季相上的变化及四季的均衡,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