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生态空间设计
维护生态园的生态基础,发挥生态园的巨大优势,将是秀洲新区放眼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基础。生态园要实现水与绿的对话,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景区,就必须在"有机增长"的原则下,实现该区域的生态性拓展。
(1)生态设计总体要求
①强化绿色生态格局。要构建秀洲新区的绿色生态格局,该区域的建设开发模式至关重要。首先要以人工与自然景观大系统的观念,确定生态景观格局;其次,应以生态原则找出土地形态上的差别以及各自的价值和限制,确定一些永久性开放空间,并对关键性的节点、水面、绿地和边界进行保护;最后,应根据生态园的环境承载能力,严格限制用地开发强度,防止开发建设蔓延。
②保护生态环境。其关键是要维护和培育它们自身的生态完整性、健康性和多样性,形成区域性的小气候环境,并通过加强它们彼此的联系,在区域景观生态的总体系统之中实现动态的平衡。在该区域内应保持水、绿一体的绿色空间形态,进行低密度开发,禁止进行渗透性开发,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采用适宜的绿化模式。嘉兴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因此生态园内的绿地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水生植物为主,以成片的人工种植林为主要种植形式,尤其是可利用新塍塘,使整个区域成为市区一片集中的大规模公共绿地。考虑到绿地的可参与性和可享用性,可规划一定面积的果园。
④集约开发:保证各片区相对完整性,使开敞空间穿插于其中,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各片区保持一定尺度,形成相对完整地、疏密有序的发展格局。
(2)河道综合整治
规划地段虽然水系河流众多,但不成系统,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整体上缺乏特色。规划将现状的河道连成大水面,水系连贯成网状,构成河、湖港、汊交错,绿岛浮渚的水网景观。该区域有大面积的湿地,显现自然生态的纯朴野趣;同时也有小溪、小河、水瀑等形态各异的自然水景。在对河道治理的基础上,通过疏理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从而提高城市的品位,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目标。同时生态园内的水景观应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体现亲水、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人性化有机结合的构思。水系规划整合时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对于近距离的断头浜尽可能作沟通处理,以改善楔形绿地内的水质环境;二是对于水质不太好的短断头浜可填埋处理;三是处于造景、旅游项目开展需要,可在生态园内开挖人工河流、湖泊。对于河流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体育运动区:沟通断头浜,在体育公园中心地段开挖形成人工湖泊,成为体育公园的景观核心。
②休闲度假及办公区:结合步行空间开挖人工河,使人工河成为水乡生态度假区、办公区水上游览活动的组织者,从而使人工河在功能上成为新塍塘的重要补充,更多的承担旅游休闲功能,同时,人工河的开挖起到沟通各河流水系、完善水系格局、净化水体、提升整体景观环境的作用。
③森林公园:整治区域内的河道,尽量相互环通,并在适当地段放宽河道宽度,沿着弯曲的河道,在河叉口或视觉良好地段布置一些广场、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形成区域的水景核心和共享景观中庭。
规划以自然河道为界,将规划地段分为三个功能区块,结合三个功能区内河道培育地方性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如柳树、水杉、菖蒲、芦苇、艾草、菱、荷花等,这三个功能区块内产生的污水经各自的中心湿地内植物过滤后再流入新塍塘,保证了流入之水高于新塍塘水质。这种生态过滤方式既符合生态要求,又体现浓郁的水乡城市景观特色,形成良好的湿地环境。
(3)岸线设计及竖向规划
(1)岸线设计应体现生态性,强调生态群落的合理配置,积极选用乡土树种、水生植物,重视湿地环境的营造。
(2)规划在符合水利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如岸石自然堆砌、倾斜式草坡结合石砌岸线等自然生态式驳岸形式。
(3)由于规划地段地势平台,高差变化小,不利于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规划由河道疏浚及水面开挖,通过土方平衡就势堆坡,使水、路形态相结合,丰富地形变化。经过地形处理,使整个区域即有水上公园的感觉,又能形成富有变化的景观,在岸线处理上,大部分岸线以自然斜坡为主,在湿地处可以有平地驳岸出现。
(4)游憩设施和活动与竖向规划相对应,有亲水平台、栈道以及提供水上小型游憩活动的各种设施。
篇2:生态园空间生态格局设计
生态园空间生态格局设计
生态园作为区域性生态斑块,其南面是新塍塘生态廊道,东面为北郊河生态廊道,西侧是乍嘉苏高速公路廊道,处在几条生态廊、水道与大型自然斑块的交汇点上,并且生态园是秀洲新区与城市中心区相连接的通道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区位。
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保持生物空间的畅通性,这种畅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滨水岸线大部分采用自然式,不宜使用大量的硬质护砌和台地,以保证水、陆生物自然过渡带的自然形态;
第二,由南向北沿着滨水岸线有基本上连续的"绿带"和"生态斑块"相衔接,以保证整体生物流的流畅性。
这两个畅通性的满足,可以大大提高景观生态连接度,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运动条件。规划结合开发建设要求对生态园作进一步区划,确定了"一廊、一轴、三点、六区"的空间生态格局,其中:
(1)一廊:
指新塍塘生态廊道,作为城市水源保护带,要求滨河绿地在满足居民游览活动要求之外,兼顾防护功能,植物配置应避免对水体污染。
(2)一轴:
指沿着区块中部形成的东西景观轴线,该轴线将规划地段内的各个功能区有机串联。在该景观轴线上,将尽力体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的魅力,强调各个功能区内富有人情味的活动空间的设计,以活跃功能区的环境氛围和景观空间的延续性。
(3)三点:
指围绕功能组团,结合绿地、河道、人工生态湖泊形成三个景观节点,结合这三个节点,在其周边布置一些文化娱乐设施,如园艺展览馆、休闲馆、俱乐部、活动中心、水边音乐酒吧等,成为汇集人气的中心节点和景观视觉中心。
(4)六区:
指体育运动区、休闲度假区、商务办公区、文化娱乐区、会议酒店区、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