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形竖向设计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概述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主要任务

  充分分析研究原有地形,合理地利用原有地形,确定设计地形的起伏,对整个园林进行空间布局,使之适合于园林艺术的外貌,使之适合于植物生长,车辆行驶,房屋建筑道路管线等工程设施的需要,规划各区的排水方式,确定控制点标高。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内容

  1.结合绿化用地的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并按园林规划总平面的要求进行空间布局,并对规划予以补充,修正,完善,确定建筑物控制点标高,确定斜坡过陡,排水不肠,不宜修建房屋的地段。

  2、对园林绿地进行竖向雕塑,即地形改造与用地准备,对一些需要加以工程设施以后才能用于园林建设的地段,提出工程措施方案,确定设置斜坡,挡土墙,台阶、蹬道、回头小道地段,满足园林艺术的要求。

  3、因地制宜地布置路、桥、沟、游戏运动场

  4、综合解决园林绿地的各项控制标高

  5、如防洪标高,最高、最低水位标高,排水干管出水口标高,桥梁标高、边路交叉口标高等

  6、综合安排园林水系,决定水源来去构筑物的位置,以及水体,岸边的加固措施并使之成为园景。

  7、雨水和污水管网规划的地形安排,确定地面汇流区,分水线,沟谷线,确定敷设明沟、暗管的地段,组织地面水的排除。

  8、合理、经济地组织好园林绿地的土方工程,考虑挖方、填方的平衡,避免填方土无来源,挖方土无出路或者土方运距过大。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原则

  在园林地形竖向设计中可以归纳以下几点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保护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切实做到顺应自然,反朴归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

  2、因园取材的原则:园林地貌的创作要根据公园的性质和活动的要求,要满足游人的心理和各类游人的游览要求,考虑游人的安全,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园林地貌的创作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创造合理的景观效果,形成一个理想的空间结构,要保证各景区、各景点以及各景点中各种造园要素(山、水、树、石、建筑等)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考虑不同视点、视线、视角的观赏效果。创造合理的坡度,保证排水的畅通。

  3、量力而行的原则:经济承受能力,寻求一个合理的经济建设方案。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步骤

  1、收集和分析资料阶段

  (1)收集资料的内容

  1、合适比例的地形图

  2、地质、土壤、气象、水文资料

  3、总体规划与市政建设及地上、地下管线资料

  (2)现场踏勘

  设计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修正、补充地形图的不足、变化,加深对现场的了解和印象。了解设计范围及周围的环境关系。

  在收集分析资料,现场踏勘阶段,应加以注意的问题有:湿陷、滑坡、塌方、膨胀性土

  湿陷——大孔隙黄土受水以后沉陷,受干以后向上凸起的现象。因此为破坏性土壤。

  膨胀性土——吸水后,土壤颗粒发生膨胀

  滑坡——地表斜坡上大量的土石整体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速度快的会产生巨响,并发出火花。滑坡对建筑物、公路、农田、森林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塌方——因地层结构不良,雨水冲刷或修筑上的缺陷,道路、堤坎等旁边的陡坡或坑道、隧道的顶部突然坍塌。

  (3)分析资料

  a、用地地形坡度的划分

  坡度分类,分级标准与特征

  类型坡度特征

  平坡0~3%建筑园路可自由布置

  缓坡3%~10%同上

  中坡10%~25%建筑区内需设阶梯、群体布置受限制

  陡坡25%~50%建筑群布置受到较大的限制

  急坡50%~100%道路须曲折盘旋而上,建筑设计需特殊处理

  悬崖坡地大于100%道路、梯道布置困难,工程措施投资大

  b、找出分水与汇水线,确定汇水面积,理水和排水方向,找出冲沟、沼泽、溪、滩、危岩、滑坡、塌方等特殊地段以便结合规划研究未用的工程措施;

  c、分析原有地形中可以利用、保留的风景资源(包括古树名木、文物古迹、特殊地形等)

园林地形竖向设计-表示方法

  1.方格网法,根据地形的大小及变化情况选用恰当的方格网(边长20~40m)具体落实到地形图上,用水准仪测出各角点的标高(或地图上计算)连同设计标高和施工标高一起反映到图纸上的方法,多用于大面积广场及场地平整。

  2.断面法,地形特征用一系列断面来表示的方法。

  程序:选拟定中心线,用水准仪测定中心线各特征点的标高,然后绘制纵断面,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原地形标高,设计地形标高和施工标高,这种方法常用于道路设计中,也可作为等高线法的辅助方法。

  3.标高点法:在地形特征点上设桩,用水准仪或经纬仪测设个桩的标高,连同设计标高(或施工标高)一起绘制于平面图上的方法,常作为等高线的补充。

  4.等高线法:用等高线反映原地形和设计地形特征的方法。等高线法在地形设计中最常用,而且也最能反映地形特征,不足之处是施工标高不能直接反映。作为施工设计常常与方格网法相结合。

篇2:小区园林楼宇存在的设计问题建议

  小区一期园林、楼宇存在的设计问题建议

  1、住户空调安装的位置;(由于一楼、十七楼没有空调百叶窗,其中E幢三楼住户也没有百叶窗)建议技术部给予安装技术指导

  2、B幢、E幢16幢部分阳台可以跨越人;

  3、B幢10楼阳台栏杆离窗台有30CM空隙,业主建议把栏杆外移;

  4、园林、每幢墙角绿化地面高于地漏,下大雨后,部分泥土流入地漏,影响水流,从而增加清洁的工作量;

  5、一期交楼时,公司没有向业主公示相应的文件;(竣工验收备案表、契税的收取办法)

  6、地下停车场现A、B、E幢已划汽车位, 但没确定电动车的停车位,请尽快规划;

  7、地下停车场已开放,有关停车场相关手续还没办好,收费和出租相关的方案,公司还没相应明确;

  8、地下停车场部分墙体下部留有测量栏(超出墙体20CM)容易碰到人或车辆,建议项目移位;

  9、入住门猫眼安装问题,部分业主反映安装的猫眼太普通,从外面能看室内的布局,而且能见度很低;

  10、地库出入口收费岗亭设计不合理,窗口与通道相隔距离太大,收费时还需要专人传递相应票据,从而增加人力;

  11、地库出入口地势坡度太大,如业主在交费过程中,需要刹车,如有意外,就容易撞坏倒闸栏杆;

  12、现小区入住16户,项目为交楼的需要(A4样板房装修、C幢加紧工程进度交楼,D幢要夜间灌水泥沙浆),在物业装修规定时间外施工,噪音很大,影响了业主的日常生活;

  13、楼宇走火通道和电梯小的问题,部分业主装修和搬家时,装修材料和家具过大,进不了电梯,直能走通道,容易碰伤墙体和防火门;

  14、楼宇每层电梯前室的装修玻璃问题:业主装修搬运材料和搬家具容易碰碎玻璃,如我部没有现场发现,过后玻璃维修费用很大;

  15、现物业管理费已在收取,但公共水电计量电表没有安装,无法进行公共区域水电费用分摊,请尽快落实安装;

  16、现A、B 、C幢每层阳台栏杆都已掉漆,原因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栏杆上部分水泥杂物没用沙布打磨,直接刷漆,造成部分油漆脱落。

  17、楼宇每层电梯前室安装的消防栓,箱内零乱,水泥与瓷砖连接不光滑,箱盖与支架张贴不美观。

  18、从10月起要计收业主物业管理费,但业主与开发商的一些承诺(如赠送管理费、赠送会所消费劵等)售后部尚未移交相关资料到我部,导致部分业主对我司表示不满。

  19、每幢一楼走火梯通往负一层车库的玻璃窗处未安装防盗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项目部尽快派员安装防盗网;

  20、物业服务中心门口前方的叠水台栏杆高度太低且栏杆下方又有支撑点,极易造成小孩攀爬,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项目部从安全角度、物业管理角度出发,对栏杆作出调整,且建议策划部在栏杆上制作标识牌;

  客户服务部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篇3:园林池岸设计

  园林池岸设计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

  (1)上海园林自然水体的边岸,多数是以石砌驳,以重力保持稳定,防止水土坍坡流失,对池岸基本要求是在外力作用下不推移、倾覆和破坏,因此河驳的设计要经土力计算。在一般土质、地形条件下,小型河驳可参考图示构造设计,即以深度为准,基础宽度达到其0.45倍。在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池河驳往往不砌出水面,而在水平面以下5~10厘米用乱石为材,其以上用景观石为料(湖石、英石、风化黄石、大型卵石等),以达到既节约又美观的目的。此时切切注意图示景观石并非机械环绕水面一周,形同锁链,而是断断续续,忽隐忽现地摆布;在坡缓地方,让地面自然延伸入水,不失为一园林美景;在坡陡地方。在边岸转折之处,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布置景观石,虽由人作,胜似天开,才是师匠杰作。

  (2)最近有一种新的做法,是设计较平(达l/5-1/6)缓坡,在水位上下线上,或种植耐湿固土地被、水生植物,或布置砾砂卵石,意境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此在市郊几个高尔夫球场可见。事实上,上海市郊河川交错,只要内不行舟并不筑路,又有几处是石驳连绵?因此这种设想,在市郊自然、生态绿地、公园可考虑,是上策。即使岩坡有所冲刷坍落,池坡渐趋缓,水土趋平衡,也无大碍而显天然。这里的关键,一是控制水位,勿使其上下有过大波动;二是在风口上(尤其上海的西北向),在突出的岸矶,在地形转陡处,都要有加固措施。

  (3)除了石砌驳,还有竹木驳值得考虑。以树干、毛竹为桩,夯于岸边及摆篱垒土成驳,价廉而富于田园风光。为持久计,现有以钢砼为芯,外粉仿竹木者代替。

  (4)与池岸相关者,常见仿自然瀑布溢水,自丘而下,由此产生一个设计水平面高出地下水位,且要在填(松)土上解决边岸池底渗漏水问题。此时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一是于填土造丘之前,构造钢砼支承梁柱,填土后再筑池岸底板;二是已填土成丘者,无法再寻可靠支承,可考虑由下而上按景观要求构造几个不同标高的开口砼水箱,相互铰接而于重叠处溢水。通俗比喻,如几个菜碟相互上下搭接,而成水渠、瀑布。三是待土质较稳之后,按造景要求绑扎钢筋、网片,喷灌水泥浆而成型,再加饰面材料。四是于接触水体部分,叠置轻型石景,尽量减轻负荷(如GRC、钢丝网水泥塑石等),待成型,再喷灌铺砌防水材料(如自防水膨润土、泡沫填充料等),而于其他部分堆叠真实天然景观石,使之相互交错,真真假假,以假乱真。五是以PVC、膨润土布等防水材料铺砌池边底板,再堆叠景观石。此法在国外甚为流行,但价格较昂贵。详见附图参考。

  (5)从总体看,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一块绿地、一个公园的水体,应服从总体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构思;池岸是自然,抑或是规则?是隐是现?有无栏干小径?要看整体的地域位置、风格面貌而定。一个园内不同区域,也可有不同的要求。

  二是几种池岸做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此岸近广场建筑而规则,彼岸近丘陵丛林而自然,也不失为一种变化和对比,注意点是交接如何过渡。

  三是池岸要考虑安全因素.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6米),面底坡缓(1/3~1/5),以求节约和安全。人流密集地方,如何防止落水,也须多费匠心。

  四是水面使用功能的不同,如观赏鱼、植荷莲、划舟艇、显倒影、喷水、游泳、溜冰等,也会使景观和水深浅、水波浪不尽相同,而影响池岸设计。

  五是选材既关及景观,也决定造价,从经济上也要多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