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售楼样板间展示区的园林设计特征
针对龙湖在全国各地的项目,探寻和总结各项目在展示区和样板间方面的规律,提炼一些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细节。
1、售楼处外立面直接展现了项目的建筑风格
2、售楼处休闲空间的外置
3、水的运用
4、大面积集中绿地
5、五重景观体系
6、造型独特的景观小品
7、花团锦簇的道路
8、样板间的风格区分9、其他
房地产的体验式营销一般是指对消费者形成全程体验,包括产品体验、环境体验和服务体验。展示区和样板间作为重要的营销工具,是塑造项目形象的首要场所,是房地产体验式营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客户通过参观展示区和样板间,能够提前体验到未来的生活场景,从而达到感染客户,增强对项目的认同度。
参观过龙湖项目展示区和样板间的客户和业内人士,无不为其气势磅礴的园林景观和独具匠心的布置体系所震撼。可以说,龙湖地产在体验式营销方面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列,值得同行去深入研究和学习。
龙湖在全国各地的项目,展示区和样板间方面是否有规律可循呢,是否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细节?本文将在这方面尝试着做一些有意义的探寻和总结。
1、售楼处外立面直接展现了项目的建筑风格
龙湖别墅项目售房部的外立面与其建筑业态高度吻合,旗帜鲜明的表达了项目的建筑理念和产品特征。
北京艳澜山、花盛香醍、香醍漫步,完美诠释了托斯卡纳系列别墅风格。
2、售楼处休闲空间的外置
春森彼岸、睿城等项目将售楼处的一部分休闲空间外延,在室外设置休闲桌椅,这样就可以使客户在休息、洽谈的时候,展示区的景观能够始终在客户的视线范围内,不断增强展示区景观对客户的视觉冲击。
3、水的运用
有了水,展示区就有了灵性和活力。龙湖很多项目的售楼处旁边或展示区内都会设计水池,面积或大或小,或是欢快流动,或者静谧沉思。
4、大面积集中绿地
龙湖很多项目的展示区内部都有一块大面积的集中绿地,绿地周围栽种一些白桦树等高大乔木和灌木,这样的集中绿地气势如虹,使参观者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宽,使其充分领略龙湖展示区景观带来的视觉冲击。
同时这块中央绿地也可以用来作为平时营销活动的场地,让客户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实地体验未来小区的生活场景。龙湖展示区的这个特征在其别墅、洋房和公寓三个系列的产品中都有鲜明的体验。
5、五重景观体系
“五重景观体系”虽然是龙湖别墅产品的景观标准之一,但在其各种物业类型的展示区中都被采用,目的就是要用别墅级的景观示范区打动参观者。在示范楼栋的前庭后院,密植高大乔木、灌木、花灌木、花卉、草坪五重景观,十分注重植物层次和色彩的搭配,形成了独特的立体绿化景致,在不同色彩的树木和花卉的映衬下,人们可以不同的角度感受到四季变幻的完美景致。仅龙湖·香醍漫步的示范区内,所栽种的植物就已经超过100种以上。
6、造型独特的景观小品
展示区内的景观小品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摆设,造型独具匠心,体现出龙湖对细节的极致关注。同样造型的景观小品会在一些项目之间复制,但外在表现形式又不完全相同。
7、花团锦簇的道路
展示区的道路设计人性化,景观处理凸显细心,多种元素巧妙结合,非常注重色彩的搭配,硬质铺装与周围景观和谐相融,曲径通幽;道路两旁的鲜花经过了精心布置,整个道路系统营造了独特、温馨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8、其他
精神堡垒周围各具特色,又有惊人的一致,这个特征一般在洋房或公寓项目上有所体现。
展示区内的一些休闲设施在一些项目都有设置,这些设施对于增加展示区的现场人气,触动参观者的某些记忆,增强其对项目的认同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龙湖有一句话:“细节是天使,细节也是魔鬼”,龙湖展示区和样板间体现出来的高品质,在于其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并且更多的是站在客户生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心去考量一项技术对客户生活的影响,
以上只是对龙湖展示区和样板间的特征做一些浅显的探析和总结。可以看出,龙湖展示区和样板间真正诠释了体验式营销的内涵,就是要让客户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各方面、全方位体验展示区和样板间带给自己的品质生活,从而形成对项目本身的充分认可。
篇2:小区园林楼宇存在的设计问题建议
小区一期园林、楼宇存在的设计问题建议
1、住户空调安装的位置;(由于一楼、十七楼没有空调百叶窗,其中E幢三楼住户也没有百叶窗)建议技术部给予安装技术指导
2、B幢、E幢16幢部分阳台可以跨越人;
3、B幢10楼阳台栏杆离窗台有30CM空隙,业主建议把栏杆外移;
4、园林、每幢墙角绿化地面高于地漏,下大雨后,部分泥土流入地漏,影响水流,从而增加清洁的工作量;
5、一期交楼时,公司没有向业主公示相应的文件;(竣工验收备案表、契税的收取办法)
6、地下停车场现A、B、E幢已划汽车位, 但没确定电动车的停车位,请尽快规划;
7、地下停车场已开放,有关停车场相关手续还没办好,收费和出租相关的方案,公司还没相应明确;
8、地下停车场部分墙体下部留有测量栏(超出墙体20CM)容易碰到人或车辆,建议项目移位;
9、入住门猫眼安装问题,部分业主反映安装的猫眼太普通,从外面能看室内的布局,而且能见度很低;
10、地库出入口收费岗亭设计不合理,窗口与通道相隔距离太大,收费时还需要专人传递相应票据,从而增加人力;
11、地库出入口地势坡度太大,如业主在交费过程中,需要刹车,如有意外,就容易撞坏倒闸栏杆;
12、现小区入住16户,项目为交楼的需要(A4样板房装修、C幢加紧工程进度交楼,D幢要夜间灌水泥沙浆),在物业装修规定时间外施工,噪音很大,影响了业主的日常生活;
13、楼宇走火通道和电梯小的问题,部分业主装修和搬家时,装修材料和家具过大,进不了电梯,直能走通道,容易碰伤墙体和防火门;
14、楼宇每层电梯前室的装修玻璃问题:业主装修搬运材料和搬家具容易碰碎玻璃,如我部没有现场发现,过后玻璃维修费用很大;
15、现物业管理费已在收取,但公共水电计量电表没有安装,无法进行公共区域水电费用分摊,请尽快落实安装;
16、现A、B 、C幢每层阳台栏杆都已掉漆,原因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栏杆上部分水泥杂物没用沙布打磨,直接刷漆,造成部分油漆脱落。
17、楼宇每层电梯前室安装的消防栓,箱内零乱,水泥与瓷砖连接不光滑,箱盖与支架张贴不美观。
18、从10月起要计收业主物业管理费,但业主与开发商的一些承诺(如赠送管理费、赠送会所消费劵等)售后部尚未移交相关资料到我部,导致部分业主对我司表示不满。
19、每幢一楼走火梯通往负一层车库的玻璃窗处未安装防盗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项目部尽快派员安装防盗网;
20、物业服务中心门口前方的叠水台栏杆高度太低且栏杆下方又有支撑点,极易造成小孩攀爬,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项目部从安全角度、物业管理角度出发,对栏杆作出调整,且建议策划部在栏杆上制作标识牌;
客户服务部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篇3:园林池岸设计
园林池岸设计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
(1)上海园林自然水体的边岸,多数是以石砌驳,以重力保持稳定,防止水土坍坡流失,对池岸基本要求是在外力作用下不推移、倾覆和破坏,因此河驳的设计要经土力计算。在一般土质、地形条件下,小型河驳可参考图示构造设计,即以深度为准,基础宽度达到其0.45倍。在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池河驳往往不砌出水面,而在水平面以下5~10厘米用乱石为材,其以上用景观石为料(湖石、英石、风化黄石、大型卵石等),以达到既节约又美观的目的。此时切切注意图示景观石并非机械环绕水面一周,形同锁链,而是断断续续,忽隐忽现地摆布;在坡缓地方,让地面自然延伸入水,不失为一园林美景;在坡陡地方。在边岸转折之处,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布置景观石,虽由人作,胜似天开,才是师匠杰作。
(2)最近有一种新的做法,是设计较平(达l/5-1/6)缓坡,在水位上下线上,或种植耐湿固土地被、水生植物,或布置砾砂卵石,意境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此在市郊几个高尔夫球场可见。事实上,上海市郊河川交错,只要内不行舟并不筑路,又有几处是石驳连绵?因此这种设想,在市郊自然、生态绿地、公园可考虑,是上策。即使岩坡有所冲刷坍落,池坡渐趋缓,水土趋平衡,也无大碍而显天然。这里的关键,一是控制水位,勿使其上下有过大波动;二是在风口上(尤其上海的西北向),在突出的岸矶,在地形转陡处,都要有加固措施。
(3)除了石砌驳,还有竹木驳值得考虑。以树干、毛竹为桩,夯于岸边及摆篱垒土成驳,价廉而富于田园风光。为持久计,现有以钢砼为芯,外粉仿竹木者代替。
(4)与池岸相关者,常见仿自然瀑布溢水,自丘而下,由此产生一个设计水平面高出地下水位,且要在填(松)土上解决边岸池底渗漏水问题。此时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一是于填土造丘之前,构造钢砼支承梁柱,填土后再筑池岸底板;二是已填土成丘者,无法再寻可靠支承,可考虑由下而上按景观要求构造几个不同标高的开口砼水箱,相互铰接而于重叠处溢水。通俗比喻,如几个菜碟相互上下搭接,而成水渠、瀑布。三是待土质较稳之后,按造景要求绑扎钢筋、网片,喷灌水泥浆而成型,再加饰面材料。四是于接触水体部分,叠置轻型石景,尽量减轻负荷(如GRC、钢丝网水泥塑石等),待成型,再喷灌铺砌防水材料(如自防水膨润土、泡沫填充料等),而于其他部分堆叠真实天然景观石,使之相互交错,真真假假,以假乱真。五是以PVC、膨润土布等防水材料铺砌池边底板,再堆叠景观石。此法在国外甚为流行,但价格较昂贵。详见附图参考。
(5)从总体看,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一块绿地、一个公园的水体,应服从总体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构思;池岸是自然,抑或是规则?是隐是现?有无栏干小径?要看整体的地域位置、风格面貌而定。一个园内不同区域,也可有不同的要求。
二是几种池岸做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此岸近广场建筑而规则,彼岸近丘陵丛林而自然,也不失为一种变化和对比,注意点是交接如何过渡。
三是池岸要考虑安全因素.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6米),面底坡缓(1/3~1/5),以求节约和安全。人流密集地方,如何防止落水,也须多费匠心。
四是水面使用功能的不同,如观赏鱼、植荷莲、划舟艇、显倒影、喷水、游泳、溜冰等,也会使景观和水深浅、水波浪不尽相同,而影响池岸设计。
五是选材既关及景观,也决定造价,从经济上也要多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