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保养制度

  测量装置保养制度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本标准适用于计量工作。

  二、一般量具的维护保障

  1、正确使用和合理选用量具不同精度的工作,要选用相应精度的量具进行测量。

  2、严禁把标准量具作一般量具使用。

  3、严防高温、低温对量具的影响,尽量缩小因热胀冷缩产生的测量误差。

  4、量具不应放在灰尘、油腻的地方,以免脏物侵入量具内,降低精度。

  5、千分尺、游标卡尺不用时,测量基准面要脱离。

  6、严禁量具作动态测量,以免出现事故和量具损坏。

  7、当发现量具失准,缺附件或损坏时,要及时送去检修。

  8、量具用完后,擦拭干净,放在量具盒内。

  三、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1、经纬仪、水准仪为精密仪器,必须注意保护各部分机构,避免丧失原有精度。

  2、在施测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在仪器上,否则将影响施测精度。

  3、如螺旋及转动部分水泡发生沮滞不灵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在原因未弄清之前切勿过重用力扭转转板,以防损坏仪器结构或扣件。

  4、镜片上有影响观测的灰尘时,可用软毛刷轻轻拂去,也可用专用擦镜布或丝绒软巾轻轻揩擦,切勿用手指接触镜片。

  5、仪器在使用完毕时,应将各部分揩擦干净,特别是水气应妥善擦干,装入木箱中的仪器和脚架,均应收藏在干燥通风、无酸性和腐蚀性挥发物的房间内。

  6、仪器除在施测过程中或其他特殊情况外,均应收藏在木箱内安放或搬移。

  7、仪器在长途运输时应另装入运输木箱,仪器及脚架部份须用厚纸包裹保护,然后在空隙间塞以刨花或纸屑,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不应受突然撞击以及激励震动。

  8、仪器如有故障或损坏,须由熟悉仪器结构的人员进行检查修理,或送仪器专业维修部修理。

  四、衡器的维护与保养

  1、各部门使用的衡器应有专人保管,并定期进行保养,防止锈蚀。

  2、衡器放置地点不应经常变更,放置应平衡,不应有强力的振动。

  3、被称的重量不能超过衡器的最大称量值,工作时被称物应轻拿轻放,不得猛烈撞击。

  4、称铊、磕码应妥善保管,防止产生碰伤、油污等现象。

  5、如发现使用衡器不正常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6、应按规定周期送检。

  五、电工仪表的维护保养

  1、操作人员应熟读仪表说明书,掌握所用仪表的正确测试方法。

  2、要防止其它物体撞击仪表,不允许随便乱动仪表上的元部件,禁止擅自对仪表内部进行检查。

  3、要做好所用仪表的日常保养工作,保持仪表的外表清洁。

  4、在用仪表时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检修。在用仪表必须严格执行周期检定,定期送检。

  六、液压拉伸机的使用、维护保养

  1、油压、千斤顶和油泵所用油液为10﹟和20﹟机油。灌入油箱的油液需经过滤,油箱及油液应定期清洗过滤,变质的机油应及时更换。

  2、连接油泵和千斤顶的油管,应保持清洁,不使用时应把两头堵封住,防止泥砂进入,油管必须耐高压,工作压力不得低于油泵的额定油压。

  3、千斤顶不允许在超过额定负荷和选行程的情况下使用,使用时必须保持活塞外露部份的清洁,使用完毕后油缸应回到底。

  4、油泵开动前,必须打开所有阀门,然后开动电机,使用时,进油式回油应绶慢松开,或拧紧阀门。

  5、千斤顶每年须标定一次,所用的油压表不得随意更换,以保证量值的精确度。

  6、千斤顶出现故障,维修后均应重新标定。

  7、严禁在工作状态下进行检修。

  七、角尺的使用、维修和保养

  1、使用角尺时,应根据被测构件的尺寸选用相应规格的角尺。

  2、使用前应先检查角尺的固结处是否牢固,然后才能使用。

  3、测量时应检查被测构件是否影响测量的缺陷,如有先于以处理。

  4、使用中,要轻拿轻放,不许用力太大,影响测量精度,用毕应擦净,放在干燥处。

  八、塞尺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塞尺通常是用来检验建筑物体表面平整度和阴阳方正的,与直尺和角尺配合使用。

  2、使用时,应先检查被测表面有无障碍物,如有应预先清理,以免影响测量精度和损坏塞尺。

  3、使用时,应尽量避免与被测表面的磨擦,提高塞尺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4、使用后应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九、卷尺的使用、维修与保养

  1、使用前,应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刻度是否清楚,确认后再使用。

  2、拉出尺带不能用力过猛,用毕也应缓慢缩进。

  3、用毕应擦净尺带上的污物及水分,钢卷尺应经常擦些防锈油,并放在干燥无腐蚀的地方。

  10、坍落度筒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坍落度筒是用来测量坍落度筒的计量工具,在平常应注意保管,确保正常使用。

  2、使用前,应先检查桶壁是否清洁光滑平直,确认后,才准使用。

  3、使用中,小心轻放,不得随意用物体敲击桶体。

  4、使用后,应冲洗干净,并擦干,放在干燥处。

篇2:服装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1.目的

  为确保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准度,满足各阶段检验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内用于产品质量判定的全部量规、仪器设备。

  3.职责

  3.1使用部门负责量规仪器设备之申购、使用。

  3.2质管部负责量规仪器设备之汇总记录,定期内校或送检。

  4.工作程序

  4.1量规仪器申购

  4.1.1各部门依工作需要,提出量规仪器设备申请报设备部,制定设备购置计划,具体依《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4.1.2新购量规仪器交货时,由设备部及质管部对量规仪器做验收,验收时应参考国家或国际标准之校验仪器方法,或要求厂商交提供合法之校验证明。

  4.1.3验收合格之量规仪器设备,由质管部记录在"量规仪器一览表",确定检验周期后,即可交由使用部门正常使用。

  4.2校验方式

  4.2.1内部校验:由公司内部训练合格之校验人员执行校验,其检验系统应依据国家或国际计量标准。

  4.2.2送外校验:由国家认可的校验单位或仪器设备的供应商执行校验,其校验系统应依据国家或国际标准。

  4.3校验分类管理

  校验技术员依据量规仪器设备之使用状况及精准度要求确定内部校验或送外校验,并记录于"量规仪器一览表"。

  4.4内校流程

  4.4.1校验技术员根据校验周期通知使用部门送校。

  4.4.2软尺验证方法

  将标准钢尺平放于平台上,被验证软尺测量点起始刻度与标准钢尺0刻度重合,软尺抹平即可,在软尺英寸和厘米两面总长度范围内取12″、24″、36″三个测量点,和30CM、60CM、90CM三个测量点与标准钢尺读值比对数值差异,任何一个测量点相对数值偏差不超过±0.5%为合格。计算公式如下:

  (被测量点读数-标准钢尺读数)÷标准钢尺读数×100%

  4.4.3直尺、木尺等验证方式与软尺相同。

  4.4.4电子秤验证方法

  将电子秤置于水平台面上,秤盘内不可放置物品,将电子秤读数校正为零,置50g、100g、500g三个标准砝码于电子秤上读取数值测算误差。计算公式:

  误差值=(电子秤读数-标准砝码值)÷标准砝码值×100%。

  测量误差值与标准值此对偏差不超过±1%为合格。

  4.4.5磅秤验证方式与电子秤相同。

  4.5外校流程

  外校机构之仪器校验人员在所校验之仪器、量具上贴校验状况标签,并附校验报告。

  4.6校验记录及判定

  4.6.1量规仪器校验的结果,必须记录于"量规仪校设备年度校验周期表",校验合格者,贴"校验合格标签";校验不合格者,贴"暂停使用"标签。

  4.6.2校验不合格的量规仪器,视具体情况作送修、重校或报废处理,由质管部统一依《设备管理程序》处理。对于单位价值很小之量具如软尺、木尺、直尺则由质管部验证后,不合格量具由仓库予以记录、回收、更换。

  4.6.3布仓验布机验证:

  布仓验布机由质检科每三个月校验一次,方法如下:

  找一块30-50码之间,弹力很小的布(如全棉牛仔布、斜纹棉布)用验布机量过后,再用软尺(验证合格)测量,(过码机读数-软尺读数)÷软尺读数×100%,在±1%之内为合格,如不合格即此验布机不能使用,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品控设备验证记录中。

  4.6.4量规仪器于有效期内损坏,经修理后必须再校验判定。

  4.6.5检验员验证时发现某一度量工具误差超过验证标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质管部主管及时清理现场,对使用超标测量工具制作的半成品进行标识。质管部主管及生产总监需对有关工具所引起的品质问题作出评估,由质管部主管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4.6.6未实施纠正时,误测半成品视为不合格暂存,已流出的误测半成品,质管部主管须通知检查人员特别留意尺寸问题。

  4.6.7误将超标测量工具测量成品,一经发现,需将未出货之该批成品再作一次成品质量检查。

  4.7量规仪器在使用或搬运中需十分小心,避免重摔或碰撞,以免造成损坏,若有损坏等异常,需重新校验判定,以维护其数据精准度。

  4.8量规仪器使用部门,必须认真妥善做好量规仪器之保管工作。标准钢尺、砝码应封好,存放在质管部,仅可用于校对。标准钢尺、砝码每年需外校一次。质管部应保存其外校记录。

  4.9量规仪器编码原则:

  标准砝码编号50以 (QC-STD-002)表示

  标准砝码编号100g以 (QC-STD-003)表示

  标准砝码编号500g以 (QC-STD-004)表示

  直尺编号以 (QC-OK-1XXX)表示,编号以"1"开头

  软尺编号以 (QC-OK-2XXX)表示,编号以"2"开头

  木尺编号以 (QC-OK-3XXX)表示,编号以"3"开头

  磅秤、电子秤编号以 (QC-OK-4XXX)表示,编号以"4"开头

  标准钢尺编号以 (QC-STD-001) 表示

  5.相关文件

  5.1《采购控制程序》

  5.2《设备管理程序》

  6.记录

  6.1《量规仪器校验设备一览表》

  6.2《量规仪校设备年度检验周期表》

  6.3《量校标签一、二》

  6.4《量规仪器验证记录》

  附件:量校标签

  (1)校验合格标签(内校)

  校验合格

  量仪编号:校验者:

  校验日期:

  有效日期:

  (2)暂停使用标签

  暂 停 使 用

  量仪编号:

  校验者:

篇3:工地测量放线员转正述职报告

  工地测量放线员转正述职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叫XX,今年XX岁,汉族,共青团员,毕业于XXXXXXXXX 土木工程专业,籍贯北京。于2010年8月1日进入中国XX建设总公司基础分公司工作。实习期一年。

  在这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年中,我先后在本公司下属图XX园项目部、机关综合处、XX国际家园项目部等地学习工作。主要职责包括测量放线、现场技术管理、施工方案编制等内容。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已与公司一起走过了十个月的时光。回首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自己从思想到能力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我对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的总结:

  虽说是2010年8月1日正式报到入职。但是即将迈入社会的彷徨与兴奋使我无法悠闲的享受最后一个暑假,在七月中旬就急匆匆的来到了公司。记得当时是刘X带着我熟悉环境、给我引见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那一天我认识了X总、第一次见到了索工(索叔),管比我还小一些的延平叫"张姐",还跟张总进行了20分钟的谈话……

  这一切的新鲜感还没有淡去,我迈入职场后的第一次考验便悄然到来。来公司的第二天陈总以视察工地为名把我带到了海淀区图景家园工地。然后莫名其妙的我便成了图景项目部的一员。说实话这多少让我有点被卖掉的感觉,尤其是之后的艰苦工作更加深了我的判断。记得刚到那里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地,到处是泥泞的浅洼和龟裂的黄土块。五六个人挤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土房子里,恍然让我想起了大跃进时期的老照片,还好有台电脑提醒我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北京……从七月十六日到三十一日,我的全部工作就是跟着XX他们放线。间或干点拔草定桩的活计。在这期间我熟悉了经纬仪的使用、学习了一些现场的基本知识、深切的认识了铲车和人力拔草的巨大差别,也收获了完成一个楼座放线的喜悦……当然,之后被证实线放错了需要擦去重来。

  等到八月一号我回到了公司参加入职培训的时候,脸和胳膊已经完全变黑了。几天的培训后,我毅然的回到了图景工地。因为我坚信那里有我迫切需要学习的东西!感谢临建施工队努力,让我们不久就有了临时房住。我的工地生活也基本上稳定了下来。说心里话主要是我的心平静了下来,自内而外的接受了这份工作。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我基本上吃住在工地,和闫海一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知识。跟李主任学习用全站仪放坐标点、陪罗总应酬监理、随着李长福(李叔)巡视现场、看静工接电线、与邓玉庆一起在基坑里钉钉画画、应付各式各样的工人……可以说从图景工地上,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施工"、明白了项目部的工作性质、敢于去和一个个看上去颇为狰狞的施工队长争吵。相比于这些心理建设的成果,学到的那些技术、窍门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应该感谢公司领导、感谢罗总及图景项目部的各位前辈,是他们拉扯着我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员的转变,让我能怀着一个坚定而向上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工作。

  然而在工地所接触到的总归只是施工过程和结果。至于施工以前的准备和设计却要在机关学习。所以在工地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之后我申请调回公司任职。

  在公司的工作又与工地不同,制作方案又是一个非常考验人耐心的事情。我从看地勘报告开始学起,学习辨别和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之后又学习使用里正软件计算边坡支护以及地基处理。虽然经常出错,有时候甚至无从下手,但靠着在学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兰总无私的帮助指导,我进步很快。而现在,我已经能够很熟练的设计支护形式、调整系数、设置参数独自完成一个基坑的支护设计工作。虽然偶尔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请教兰总,但我相信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一定能够游刃有余的驾驭这份工作。

  如果只是专心的完成工程的设计和计算,这样的静态工作很符合我的性格,我也能够乐在其中。然而不管任何工作总是离不开跟人打交道的,而这方面,恰恰是我的弱项。用陈总的话说就是:不敢跟人说话。不提每份方案都要找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审批盖章,单说不时的与甲方、总包的人交流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就让我感到压力很大。然而当我硬着头皮跟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讨论交流,逐渐的从被动的听着到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争取更多的主动时,自己的各方面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增长的阅历和建立的自信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它让我能够怀着平常之心去面对一切人和事。

  在公司的实践是紧张而充实的。在我完成了沄沄国际工程的方案编制之后,我希望能够到现场去看看自己参与设计的施工方案变成现实,在这个参与施工的过程中查缺补漏,验证自己的不足。在经过公司领导的讨论后,我成为了沄沄国际项目部的一员。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我全面参与的第一个施工工程。而在图景我不过是个半专业测量员。本来有张小强做技术主任,我可以以学习实践为主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小强哥的离开,我变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技术主任。可以说压力来得太突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还好现场管理的事情有索工掌控,跟甲方和总包的博弈有黄经理负责。再加上翟琨的帮衬,虽然手忙脚乱,但仍然比较圆满的将工程进行了下来。

  这个项目施工中,总包方算是比较苛刻了,在施工过程中一直在挑毛病、提要求。有一些是我们本身做的不足的,有一些就完全是无理取闹了。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东侧土钉墙面层喷射完毕之后请总包技术员张宇检查,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在说"喷的不平、坑坑洼洼的"之类的话,当时我和小强哥都感到很诧异,他的最后一句话才让我们听明白原来他说的不是整个平面不平,而是喷射混凝土喷的不平。他说的是:"不成就上抹子".就这一句话我们的火就腾腾地往上窜。

  还有工程接近结尾的时候,办理洽商。因为第一次做,什么也不懂。明明知道总包在拖延不办,还得按照他提出的诸多理由来改。有一次我去找总包技术员胡晓亮签字,他对洽商的工程量表示质疑,说每一个数字都要说明哪来的,最终的数据也要把公式都写明白。扯了一个小时仍然不给签字,我最终无奈的回去改。这是个非常繁琐的工作,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把洽商的整个工程量计算过程给写得明明白白的才又一次去找他签字。这回没辙了,只能签了其中一份。临了还跟我说:"其实洽商不用把工程量计算出来协商,技术洽商只要把能用尺子量出来的尺寸写清楚就成了。最后具体算出多少量是商务的事。"说实话当时我就有一种抄起椅子打人的冲动,可惜最终也没有付诸行动。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明明是胡搅蛮缠,却还让你不得发作。在抱怨的同时,我也深切的意识到了跟这些人打交道的艰难,多少体会到了一些黄经理的无奈。在很多几乎压不住火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受点气没什么,这不是自己个人的事,给项目部造成不利的后果得不偿失。

  经验可以看成是一次次的挫折和一次次的做无用功堆积起来的。今天的被动和无奈只会让明天的我更加强大。

  在完成了沄沄国际的施工后,当我回到了机关工作时,我猛然发现来公司任职已经快满一年了。现在再回头看看那个刚走出校门的XX,是那么的青涩和懵懂。回顾这多半年的经历,恍如梦境。不禁要考量一下自己,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很努力的进取,是不是积极、乐观、勇敢的面对一切?答案是比较令自己满意的。

  虽然这近一年的工作学习中,我成长很多。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很快,现场应变能力有所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必须承认的是:在工作中我仍然存在着浮躁心理,做事粗心急躁,考虑事情有欠周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不负领导信任与期望。

  总而言之,工作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更是我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最好方式,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选择。在此提出转正申请,请领导批准。总结近一年来的工作,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尽了心,努了力,流了汗。不管这次转正能否通过,我将一如既往地做事,一如既往地为人,也希望领导和同事们一如既往地待我!

  述职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