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2)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造成人们的性格不同,对社会的认知不同,从而你我都存在着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是人人都想成为一个被别人、被社会所认可的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眼中,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给做了最好的解答——做最好的自己。

  但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呢?

  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句话充分证明了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我们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都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确立我们的奋斗目标。人的追求不同,但是只要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力做好自己,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不管你是工作在一线的收费人员,还是工作在其他岗位的人员,你就是成功的。

  二是正确的人生态度。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只要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的面对问题,拥有自信但还要善于自省,有勇气并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就能在工作、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清河监控调度中心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都要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发生误会时多替他人着想,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当面对上级交与的任务时我们要有出色完成的自信,当面对成绩时我们要自省,戒骄戒躁,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迎接挑战,也要有勇气去承受失败和教训,改变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接受那些不可以改变的事情。

  三是为之付出行动(即书中所说的行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们就要有追求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尼采说:“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理想是引领人生的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充实的生活。只要我们树立了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有正确的态度面对,并沿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我们就会迈向成功。

  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让我们向保尔柯察金一样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勇于拼搏、坚持不懈向前,谱写最好的自己。

篇2:《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

  《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做最好的教师党员

  《做好的党员》这本书以新颖的观点、鲜活的案例以及有效的操作性深深地吸引了我。如何迎接建党90周年呢?《做最好的党员》一书给了我明确的答案,以实际行动去做一名最优秀的教师党员就是献给党的最好的礼物。在书中第二单元“最好的党员怎样做”的一篇文章《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付玉玲同志的例子令我佩服,她用心琢磨了岗位的特点,做起事来就心中有数了;她把工作做到了每一个点子上,为了及时联系群众,她收集到了每一户主的电话。作为教师党员的我应该努力向付玉玲同志学习,弄清楚我的教育对象的特点,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先弄清楚自己的学生——90后的孩子。上海社会科学院员杨雄教授在对90后孩子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了几个特点: 1、他们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钱和获得钱的渠道的重要性或多或少被过分强化。 2、90后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忠诚感,而是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 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4、一些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关注抽象的哲学。他们更关注工具理性,而不是信仰层面的东西。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关心自己怎么舒服地生存下去,熟练掌握社会游戏规则。杨雄教授认为他们会随着社会进步向前发展,成为比较全面发展的一代。因此,作为90后孩子的老师应该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需要。从而,用灵活多变、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等。其次,应与家长保持好联系,积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以便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应抓住学生的特点,以不同的形式去展示每个学习内容。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拓展业务能力。目前学生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在不断得超前学习,老师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教学才能“百战不殆”;他们有着很强的好奇心,通过便捷的信息工具能获取大量的信息,老师只有通过拓展业务能力,才能吸引学生对学科的关注。课堂上教师应当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当认真得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抓住三维目标,以活泼生动的信息技术课堂,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学生能自觉、自主学习的目的。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做事的根本”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把教育教学做“精”,需要花大量的功夫才能实现,我愿意不断努力,争取不断的进步,做到“有效教学”、“精化管理”。

篇3:《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北三县筹建处向干部职工推荐了几本书,其中就有我之前听人说起过的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当我拿起这本书时,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浮在心头,便急切地打开她,仔细翻阅起来。读完全书,心头攒动,若有所思。最好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做到最好的自己?

  思索之中,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之前在中央电视台《我们的地球》栏目看到过的,五万只蓑羽鹤飞越喜玛拉雅山的故事。喜玛拉雅山最高峰达海拔7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据说,每十个攀登喜玛拉雅山最高峰的人中就有一个丧命的。蓑羽鹤是鹤类中体形最小的,寒冷的天气,食物和水的缺乏,使他们变得很虚弱,狂风在山峰上呼啸,它们必须达到足够的高度才能躲过风暴,面对一次次袭来强烈的气流,它们只好返回,否则便是死亡。对于有些蓑羽鹤来说这只是第一次飞跃,然而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有一种猛禽——金雕,一直在等待着他们,伺机抓住它们作为口中之食。瘦弱的身体、恶劣的气候、难以跨越的高度、残酷的围追堵截,并未打消蓑羽鹤飞越喜玛拉雅山的决心,它们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向最高峰发起冲刺。终于,它们跨越了最大的障碍,它们成功了!飞越巅峰的精灵,它们用生生不息的追求诠释了一个真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是呀,在人的一生中,艰难、困苦、疾病检验着生命的弹性,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韧性,我想生命的最大值正是在这种承受和忍耐中求得的。当你为一个技术难题无数次攻关无果而想放弃时,当你为家人染上疾病而烦恼担心时,当你因为这样那样的困惑而不能一展抱负时,想想那弱小的蓑羽鹤飞越喜玛拉雅山的勇气吧!只有敢于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还有一个画面,也在此时浮上我的心头。一个屹立在祖国边陲永远只能用左手敬军礼的独臂英雄。他的名字叫丁晓兵,一个荣获了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的战斗英雄。鲜花掌声中,一位大学生给丁晓兵写过一封挑战信,信中写道“你成为英雄我不钦佩,我有机会也会成为英雄。如果10年、20年后你还是英雄,那就值得我钦www.aishibei.com佩。” 20年过去了,丁晓兵左手练习书法,举办了高水准的书法展;他刻苦训练八大军事项目,其中的七项获得优秀;他和战士摸爬滚打,带出了全军先进团队。20年后的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时代的英雄!丁晓兵的事迹是不是告诉了我们:“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苦功不会白费,“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笃行一定会成功!

  李开复先生说:“勇气引领人生”。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成功的道路上,快乐总是和磨难相伴,胜利也总是和失败接踵。有勇气追寻成功的人善于从教训中积累力量,从失败中获得新生。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感情上的挫折,还是事业上的坎坷,抑或是抉择时的失误,都可以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经验积累,都可以为自己的内心增添更多的勇气。”所以,只要坚信、坚守、坚忍,这世界就没有什么可以把我们打倒。有人在激流险滩中仍能“胜似闲庭信步”,有人在痛苦迷茫时仍能“拔剑四顾心茫然”,有人在困苦交织时仍能“笑看人生云卷云舒”,那是因为恒久的忍耐已化作无形的坚毅。只有敢于不断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天上若无难走路,世间哪个不成仙”?站在人生的舞台上,你有掌声四起的时候,也有舞台落幕的时候;你有高歌奋进的时候,也有踌躇不前的时候;你有抱负远大的时候,也有意志消沉的时候。但无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你勇于飞越心中的“喜马拉雅”,那么你就将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