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年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20**年以来,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医改领导小组总体部署下,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为重点,细化方案,完善措施,夯实基础,各项医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我县今年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
(一)医疗保障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逐年提高,20**全县新农合参合率98.20%。
2、提高财政补助标准。20**年度我县农业人口总数 262063 人,参合农民 257346人,每人按规定个人缴纳65元,中、省财政配套300元,共365元,全年可支配合疗基金9393.13万元。
3、稳定基本医保报销比例。20**年我县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75%,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为85%。提高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及个人封顶线,乡级为65%,村级75%,每人每年封顶线为70元。
4、建立大病保险制度。我们正在和人保健康渭南分公司洽谈我县大病商业保险试点工作,已提供大病相关数据,人保健康公司正在核算中。
5、建立疾病救助制度。我们将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积极联系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制定我县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草案。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完善困难人群疾病救助制度。我县现行的医疗救助比例为,城乡低保对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自付费用,报销后按个人承担部分2万元以内的按50%的比例救助,2万元以上的部分按30%的比例进行救助。
7、为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引导医疗机构自律,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保障新农合制度平稳、有序、健康运行,根据省市合疗要求,结合我县的新农合实际运行情况,经过科学核算,按年度预算给定点医疗机构,按月拨付,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住院总额预付模式,已和全县22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总额预付服务协议。 加快推进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基本医保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实行省、市直通车报销,群众在省市定点医院住院,出院后就以直接领到报销补偿款;见于我县高塘镇的两个村地处秦岭以南,离洛南县城较近,群众就医习惯也在洛南县城,我经办中心联系洛南县合疗经办中心,达成协议,实现群众洛南县医院看病实行直通车报销。
8、扩大门诊统筹范围,对于符合门诊统筹定点要求的村卫生室,并且乐意积极为参合群众服务的,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批准,扩大群众的受益面。
(二)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9、结合我县实际,引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121号。
10、制定对县级及县以下医疗机构财政保障管理办法。
11、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我县已于20**年全面完成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工作20**年10月已开始实施,并制定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115号。
12、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制度
13、全面落实县、乡人才培训项目。今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255人,含新增人员90人。努力充实壮大人才队伍。完成20**年县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培训10人名额。
14、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全县3所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已下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县级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3所医院已经调整了收费项目和标准。
15、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机制改革。取消县级公立医院级格,成立县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由理事会组织在全县县属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范围内公开招聘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县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于20**年4月份成立。4月8日,理事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县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章程》,对《县公开招聘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简章(草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按照招聘简章规定,理事会办公室将理事会研究同意的县级公立医院院长拟聘任人选正式呈文,报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由卫生局聘任,并召开县级公立医院职工大会宣布了院长聘任决定。
(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6、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陕西省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功能规范》、《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范》、《陕西省村卫生室信息系统功能规范》要求,结合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实际制订了《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现处于全面实施的筹备阶段。根据《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加强远程项目建设的通知 》(陕卫办发〔20**〕50号)文件精神及渭南市卫生局有关专题会议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下发了《县卫生局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远程会诊系统项目建设的通知》。本次远程会诊以省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核心构建省级远程会诊平台。建设1个省级远程会诊数据与管理中心,以5所三级甲等专家医院为核心,幅射我县人民医院,涵盖高塘、瓜坡、杏林、莲花寺、下庙等5所甲级卫生院,建立标准统一、独立开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远程医疗信息平台项目正在建设中。目前,远程会议室房屋设置、CR机房装修及信息网络平台等准备工作已完成,等待省市设备安装。
17、启动县级综合医院终末期肾病治疗项目,解决县级医院不能开展血液透析的问题。
18、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实施“安心工程”13家,合格13家,合格率100%。单元套房共26套,总面积共3557平方米,单间219间,总面积共3308.32平方米,厨房共499.2平方米,浴室共234平方米,卫生间共252平方米。另外县卫生局还统一了安心工程的配置标准及要求,所有卫生院均配置了冰箱、消毒柜、餐桌、空调、太阳能、取暖等设施。通过市上验收,已全面投入使用。
19、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继续发展与巩固国家中医先进县建设成果。
20、实行药品网上采购、供应、使用、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省、市要求,我县20**年1月起正式应用网络采购平台采购药品。运转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和省上技术人员协调后,目前运转正常。自实施网上采购以来,全县医疗机构共采购药品1967.51万元。
21、20**年8月,县药品“三统一”办公室组织对我县3家县级公立医院、13家乡镇卫生院、部分村卫生室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确保药品“三统一”政策彻底贯彻落实。县药品“三统一”办公室依据《陕西省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管理办法》制定了《县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企业考核办法》,对负责我县医疗机构统一配送工作的7家药品配送企业的药品配送流程进行了全程监管。拟定于11月份对药品配送企业进行考核检查,对各配送企业薄弱环节进行了政策再学习,并要求限期整改。考核不合格的配送企业上报市药品“三统一”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末位淘汰制取消其配送资格。
(四)公共卫生进一步提升
22、自20**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对各年度专项补助资金采取专账管理、分级拨付与直接拨付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财政到账资金足额到位。根据县级项目管理部门的预分配方案和项目考核结果将项目资金的10%到40%拨付到县级项目管理部门,由其进行下拨至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将项目资金的60%到90%由县卫生局直接拨付到乡镇卫生院,再由乡镇卫生院根据区域考核结果拨付到村卫生室,并确保到位资金的40%拨付到村卫生室。通过三年来的实际运行,并不断完善,实践证明,对专项资金的两条线管理使用,可保证项目资金的运行安全与县级基本公卫管理部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资金到位。同时强化了项目管理与执行力度,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县卫生局组织各有关部门及股室对项目的管理、执行、考核、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在基本公卫项目服务内容方面,20**年我县以中医先进县建设为基础,在基本公卫项目实施内容中增加了中医内容:如健康教育、医疗保健指导、老人及儿童体检反馈及建议等方面。同时在公卫工作考核中增加了中医内容的考核分值。
今年,我县在深入推进医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医改工作离省市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二是实行药品“三统一”后,收入明显减少,政策性补偿经费又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直接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三是配送企业所配送的药品品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尤其是部分日常所用药品不能及时配送到位,甚至缺货,直接影响了医务人员的诊疗和群众的就医;四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政府管理医院、监督医院、评价医院的具体措施还不够完善;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到位滞后,影响项目工作开展及乡医队伍的稳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花更大的力气、下更多的工夫,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尽全力去完成我县医改目标任务。
篇2:中心卫生院医改工作情况汇报(迎检)
中心卫生院工作情况汇报(迎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您们好!
我代表zz中心卫生院的医职员工,向各位领导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欢迎。zz中心卫生院地处万年县zz镇江头村,zz镇全镇所辖行政村12个,全镇总人口22375人。近几年来,我院在各级党委、政府与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乡人大的关心与监督下,在相关部门与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下,全面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与医改任务,多次被县卫生局授予“绩效考核综合先进单位”。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逐年提高
zz中心卫生院是一所具有医疗、防疫、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医生管理、计划生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富林分院一所,设有门诊、住院部、药房、化验室、X光室、B超室等科室。医院配救护车一辆,已配备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 B超、200mAX光机。卫生院占地面积1442平方米,有门诊大楼一幢,住院部一幢,职工宿舍一幢。有在编在岗人员21人,其中zz卫生院18人(含防保所8人),富林分院3人。职称分布:有医师3人,护理人员5人,药剂人员2人,中级工3人,初级工1人,财务人员1人,退休9人,全镇共有乡村医生38人。但目前除防保所、分院及借调人员以外,卫生院目前实际在岗8人:只有临床医师1人,护理人员2人,药剂人员2人,检验人员1人,影像人员1人,高级工1人。我院20**年门诊4670人次,住院225人次,20**年1至6月门诊2620人次,住院160人次,近几年治愈好转率均达90%以上;卫生院开设病床12张,20**年病床使用1160床日,病床使用率26%,20**年1-6月使用病床762床日,病床使用率35%, 20**年业务收入225191元,其中门诊收入120**5元,住院收入105186元,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169619元, 其中基药收入154217元, 20**年1至6月业务总收入155107元,其中药品收入112000元,门诊收入57282元,住院收入97825元。虽然,我院人员较少,但随着卫生服务能力逐年提高,基本能够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需求,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现象。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
我院是最早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院,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均通过江西省药品采购服务中心进行网络采购,药品目录在显着位置进行公示,采购价格、零售价格、零差额情况一目了然。医院收费、药房、药库全部实行电脑系统操作,各科室工作程序衔接合理。20**基药配备基药品种294种、采购金额16.9万元,基药占药品比例为91%。均控制在基药制度比例内。20**年门诊人均费用为25.7元。住院人均费用498元,较基药实施前均有明显下降。严格控制处方费用,每季度进行处方点评,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每月对患者医疗费用进行总结对比,把基药制度落实处,真正为群众就医减少了费用,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现象。
三、新农合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我院在20**年3月最早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直补试点单位,按照江西省新农合系统操作为患者提供直补服务。补偿程序合理,操作规范,补偿及时,资料齐全。严格按照报销比例补偿,随时接受监督和检查。20**年住院补偿总计225 人次,新农合住院费用10.5万元,总补偿金额98794.6元;20**年1至6月住院补偿146人次,新农合住院费用97825元,总补偿金额74579元。20**年6月起,卫生院全面实行了门诊统筹工作,还是群众在卫生院门诊看病的人员,所发生的费用,也可按一定比例给予报销。为了切实使群众了解新农合政策与方便群众的直补(报销),医院职工积极向群众宣传住院直补政策,门诊就诊和住院入院时即做好告知工作,以口头及书面的形式传达相关方面的知识,门诊交费时和住院出院后立即结算补偿,减少补偿过程中的环节,为群众提供最便利的补偿途径。审核严格,手续齐全,凭证真实,资料保管完善,有效避免套取新农合资金的违法行为。通过几年新农合的推行,广大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了国家医改政策的实惠。
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方面推开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保护生产力的一项主要手段,近两年根据医改任务与上级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小组成员安排合理,具有基本专业技能及高度责任感,业务组与后勤组搭配默契,分工明确。具有迅速处理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的能力。始终重视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工作,制定管理措施,发现病情及时上报,规范登记并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首要依据。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全面完成:按照国家规范,为本辖区群众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广泛覆盖群体、突出重点人群,按时随访记录。及时高效地完成了建档、体检、随访、接种等任务。截至目前为止,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3109份,健康体检13105 次,高血压随访10126人次,二型糖尿病随访2346人次,重型精神病随访587人次,孕产妇随访4307人次,老年人随访 1749人次。0至6岁儿童随访9654人次,计划免疫儿童建卡(证)率达99.5%,各种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配备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定点放置、定时检查,定期整理。对不确切、不完整、不具体、不合理及发生变动的档案进行归纳整理。保持档案的整洁、完整、有序、真实。做好了传染病各项防控工作,近几年没有传染病暴发流行;加强了健康教育工作,卫生院门诊和每个村卫生室有健康处方,每2个月更换一期宣传栏,协助上级做好了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为此,20**年获万年县卫生局授予的“公共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3、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宣传住院分娩,加强产前检查,定期下乡,在乡村医生的配合下及早补服叶酸,为孕妇免费发放叶酸199人次,共1194瓶。配合上级医院进行宫颈癌普查1180人次。启动光明微笑工程,完成白内障筛查救助15例,配合完成唇裂3人、尿毒症1人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人的筛查和救助工作。
五、加强了卫生院内部与村卫生室(乡医)管理
1、制定了卫生院内部绩效考核方案,方案改变了以往的以经济指标为唯一,实行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医德医风和组织纪律多方面的绩效考核,将政策规定绩效的30%和卫生院收支节余的50%用于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所制订的方案报卫生局审批后执行,每月由考核小组对职工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评分,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卫生院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2、制定乡村医生考核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根据考乡村医生考核细则对辖区乡村医生进行考核管理,每年由考核小组对乡医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执行、规范操作等进行两次以上的考核并核定等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原则,考核结果进行公示,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乡村医生各项经费的分配。
在做好卫生院职工、乡村医生考核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一是我们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提高,加强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以奖先进、树榜样的形式提高道德认识,以找问题、访民声的方式发现工作中易出现的突出问题并进行自查整改。积极调动群众参与民主测评的积极性。二是注重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的提高,定时组织政治学习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制定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职工责任心,防范医疗事故于自身认识。每年均送年轻优秀的医师去上级医院进修业务,现仍有一人在县中医院继续学习。三是严格执行医疗规范与质量管理,制定了本院医疗服务制度和操作规范,执行便民惠民十项措,施勤于沟通,根据群众情况提供实际便利。医院领导、医护人员长期驻守医院,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潜心钻研,长期积累,取得了较丰富的基层临床经验,更取得了本地群众的肯定与信任.。
六、问题与建议
我院虽在各项政策执行、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院内部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与其它卫生院相比,我院因地理位置不佳,乡村医生诊所多、医疗服务范围较小、就诊人次与业务收入少、基础设施(备)相对落后,、业务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科室配置不健全等诸多原因,阻碍了卫生院的发展。特别是业务量少、硬件不足、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人员配备与结构不合理成为卫生院业务发展的瓶颈。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卫生院内部管理,突破制约我院发展的瓶颈,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建议各级领导对我院更加关心,增加人员编制、配备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以便我们为zz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更好地服务。
zz中心卫生院
二0XX年八月六日
篇3:县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年县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市医改办: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年县医改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自去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医改工作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形成了我县医改工作新亮点。
一、工作情况
(一)健全医保救助制度,狠抓落实,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截止20**年底,全县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0%。全县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元。完善了困难人群疾病救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医保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实行省、市直通车报销,群众在省市定点医院住院,出院后就可以直接领到报销补偿款;我县高塘镇的两个村地处秦岭以南,离洛南县城较近,县卫生局积极与洛南县相关部门对接并达成协议,实现了群众洛南县医院看病,实行直通车报销,切实方便了群众。
(二)加大政府财政保障,严格管理,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一是制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经费综合补偿办法》及《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经费补偿暂行办法》,全县3所县级公立医院、13所乡镇卫生院及248所村级卫生室全部执行了药品“三统一”政策,配备使用率均达到100%,取消了县乡两级公立医院及村卫生室的药品利润加成,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对于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的补偿,由县财政按照有关补偿办法给予全力保障。二是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33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得到全部化解。不断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制度,加强在岗乡村医生培训,切实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并积极落实村医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更加牢固。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根据省市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县政府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出台了《县县级公立医院院长聘任管理办法(试行)意见》、《县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章程》及《县公开招聘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简章》等文件与政策,取消了县级公立医院级格,并由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为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公开招聘了院长。同时,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县级公立医院择优选聘卫生技术人才200余人,缓解了卫生人才不足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方式、逐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积极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使医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得以破解,增强了改革实效,减轻了群众负担,有效维护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群众的健康权益。
(四)三级联动、科学管理、确保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覆盖。为了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我县全面规范实施了以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6类19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20**年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91559份,完成65岁老人免费体检63054人,儿童预防接种17510人次,享受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人数为3083人,补助金额为2367721.64元。各项目完成数均达省市要求,全年无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发生。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使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应对重大疾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提高认识,克服困难,全面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按照省市要求,制定了《县基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及《县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化解计划》,成立了由县经发、财政、审计、卫生、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清理化解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13所乡镇卫生院中负债的9所卫生院的债务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核查、认定,并逐笔逐项进行审核,攻坚克难,于20**年上半年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历史债务得到全部化解。
(六)开拓创新,强化基层,着力提高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
为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使20**年全省实施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成果持续保持与发展,我县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创建“甲级村卫生室”活动,按照县卫生局制定的验收标准(内容包括基础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新农合管理、乡村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通过村卫生室申请、卫生院验收、卫生局审定,20**年全县248所村卫生室共创建“甲级村卫生室”130所,完成53%,其余卫生室按照工作计划在20**年底全部完成。
三、问题及建议
(一)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短缺问题。我县共辖10个镇,14所卫生院,按陕编办发《农村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全县乡镇卫生院应编制406人,下达编制382人。由于人员退休、病退等原因,现有正式职工仅206人,临聘人员126名,短缺200余人,剔除非卫生技术人员外,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更大。
建议上级政府按规定配足公共卫生人员,放宽医疗单位编制控制,每年安排一定计划,公开招录卫技人员充实队伍,加强人才培养及制度建设,确保基层卫生院人才需求,对临聘人员可实行编制到县,通过考试、考绩统筹解决,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在技术人才配备上实行倾斜,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以进一步缓解基层卫技人员紧缺的现状。
(二)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县域内医疗设施及医疗技术资源绝大多数配置在县级医疗机构,加之,实施差额工资的县级医院人才流动到实施全额工资的乡镇卫生院级医院较为困难,所以,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及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经费和服务运行的投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切实解决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的问题。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人力、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 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不统一问题。目前,多项医疗保险制度并存,各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转换,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重复补贴等问题普遍存在;管理部门并存,机构重复设置,管理资源浪费,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效率不高等弊端凸现。因此,建议整合医疗保障资源,建立大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四) 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两张皮”问题。由于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存在差额和全额财政差异问题,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还只是两家人,各干各的事,没有形成合力,推行县镇一体化尚有困难,进展缓慢,推动无力。
建议县级医院实行全额工资,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建功立业。
以上是我县医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