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室主任访谈记录
访谈对象:生产室主任
访谈人 :
主问人 :
记录人 :
访谈时间:20**年x月x日下午
Q:介绍您的工作情况。
A:工厂小,凡是跟生产有关的我都要管,我干了四五年了,与材料、技术部门和两个车间的接触很多,每月生产任务按照订货合同我要下生产任务单。流程是经营室下投产通知书,我在下任务单。我下面有一个计划员,管成本核算,兼管质量认证,还有个业务员。精加工产品外协占90%,必须用日本进口,需要生产密切配合的要外协,有多少外协我来掌握。成品库经营室管,半成品库我们管。我们的外协包括w继电器厂,他们通过了9000认证,采购必须尽量在nn内部加工。投产任务书下来后,有的按照不成熟的图纸生产,进行调整,成型的图纸直接生产。我必须对精工产品相当明白,将之分类,做出预算,由生产副厂长批准,每月要下生产任务单,车间、财务等相关部门也要下,共23份。6月份的任务单5月25日制定。经营室的投产任务书市订货的死数,生产要多做,防备生产出现问题。多加工的百分比由我来确定,必须要有实践经验,成品的盈余不超过2%,易损的小零件按5%来备件。
Q:材料采购的生产周期
A:半年左右。
Q:任务单是否有总体和分解任务单。
A:是。材料采购和技术准备按照我的要求来操作。
Q:技术室和开发室的图纸给谁。
A:给我不给车间。我要审核数量,按图纸的图号一张一张对,必须把图纸详细审清。工厂每个车间我都要巡视,随时发现问题,有不对数的就要纠正,我还有一项义务就是看质量,质量的主要责任是直观部门。
Q:工艺谁来做。
A:基本上没人管工艺,工厂刚起步,每人干这事,据说A要有工艺员,现在工厂主要是我管,工艺流程是技术室掌握。
Q:工艺放在研发部门如何?
A:技术室管工艺最合适,生产调度关质量不合适,但工作急必须这样。工厂至少应该有一个工艺员。
Q:三检?
A:自检、工长抽检和检察员终检。检验员进行首件验收,全部完成后有抽检。
Q:计划员管质量认证?
A:质检室专门进行质量检查,计划员代管质量认证。
Q:生产过程中做错了如何罚?
A:有奖惩办法,不是全额罚,主要罚工人,工人罚七成,工长罚3成。
Q:工长应负70%的责任。
A:这一点不适合工厂,因为工人太多,没法全都管到。
Q:工长应付更大的责任,收入相应提高。
A:可以。现在工长收入有些还不如工人。工长有50%按工时,有领料,转序工作,50%走平均工时,工长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
Q:计划员,业务员的绩效与您有何联系?
A:他们受处罚,如喝酒罚他们100,罚我50,但业务上的错误不罚我。
Q:工时的计算。
A:有工长来做,再向车间汇总,不能突破报的总工时。
Q:工时如何控制?
A:有工时定额,多于定额也不会给奖金,有需要改动的造成返工要下返工工时,出差错不计算返工工时,还要罚料钱。
Q:对工资水平看法。
A:我下面的一般人员有高级职称每月有180元,我只有110元,就比我高70元,工程师是160元。一个企业发展管理应占90%,工人不算主人,没有义务工人干不好还要得到原谅。科研人员的收入和其他人员已经拉开档次,我们的利润是300-500%,技术人员因此希望按利润提成。研发人员的收入其他人有想法,科研过程中厂里也投入了本,其他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随时陪着,在郴州的试验我也去了。
Q:管理人员按平均工时算奖金如何看?
A:平均奖金是300元,一线科室纳300元的90%再乘系数,二线科室拿奖金的80%,科研人员纳100%
Q:平均供是合理吗?
A:不合理,但工厂不敢改,管理人员因该拿固定工资,有没有活都在管理,不应该和工时挂钩,应该年底和效益挂钩,平均工时是和生产任务挂钩的。
Q:员工持股的看法。
A:工人想持股,但公司不同意。所有的工人都想入股。
Q:工人最关心自己的收入还是与别人的比较。
A:在不损失现有收入情况下不会攀比。
Q:现在工厂是否有后续力量?
A:人才流失太大,前些年一年跑了17个大学生,一来就在车间干活,工资也低,所以走了。
Q:工人需要什么培训?
A:业务培训,培训后有考试,不合格要被淘汰,第二要有职业道德培训。
Q:是否有师傅带徒弟?
A:很久都没有,五年内换了4个厂长,企业有今天99%的功劳是姜厂长,没有他科研部出来。
Q:厂长收入与工人的差距。
A:合并后谁是主体要搞清,A成立关键是a,职工人为主体应该以工厂为主。高层管理这个工人的收入有10倍差距,工人会有意见,他们拿到3000-4000可以接受。如果工厂濒临破产,拿多少都行,现在产品是我们厂的,工人就会有意见。每次开支我的心里都不平衡,我付出的是有职称的那些人的3-4倍,但工资还没有他们的多,档次拉大,工人短期内可能不会接受,只要不低于现有水平,意见就不会大。
Q:工厂的结构是否有利于工厂?
A:A6月1日成立,我出去买东西要总经理签字,买东西一天都买不来。xxx是常务副总,他是否应该有权利批钱?现在十几元钱都要总经理批,应该让厂长代签,以后再补签。从组织结构上,生产部长必须设置。
Q:部门的协作关系?
A:很多部门不为生产着想,主管人员权责不清,开会说我有权利协调,但有了问题还要找厂长,生产、经营、技术、质检室都应该一个人负责,由生产部长统一指挥。
Q:成本控制方面?
A:现在产品的利润太大,每人去追查利润压缩空间。车间材料流失非常大,上次6万元的印刷版从天津到工厂发现不行就报废了。是开发室下的图纸,技术室名存实亡。
Q:技术室和开发室和并?
A:不行,技术室是为开发室服务的,现在有绝缘、无绝缘的技术都不完善,每次施工都要不断完善。
Q:经营室的主要工作?
A:经营室是因为几个中层干部不合格建立的,他们现在负责接单和发货,真正拉单子是在营销部,现在经营室应该取消。
Q:是否因该建立信息收集部门?
A:经营室的人没有这个能力。
Q:如何解决不均衡生产?
A:正规工厂应该均衡生产,今年产值是3000万,利润大约有一半,一来活就挤到几个月,没有活还要发工资,只是没有奖金。
Q:收入水平
A:与国营企业相比算是上等水平,ww市的工厂开4、500元就算中等。
篇2:工厂车间主任访谈记录
工厂一车间主任访谈记录
访谈对象:A工厂一车间主任
访谈人 :
主问人 :
记录人 :
访谈时间:20**年x月x日上午
Q:请您谈谈你车间的情况
A:我车间最早是……的,后来工厂开发了产品,车间搞一些试验,目前设备老化严重,都是三十多年前的设备,应该有数控设备,目前一共有28人,包括水暖、设备、电力维修,人员素质一般,但人员较全,原来有五十多人
Q:车间是怎么从五十从我变成二十多人的
A:前几年工厂困难,一部分人停薪留职,一部分人退休,现在二车间忙的时候我们还要要去支援。以前车间都是专业干活,车工只干车工,铣工只干铣工。近两年来打破工种界限,什么都要干,也要去现场服务
Q:你车间的工作量怎么样
A:不饱满。有富余人员。但有其特殊性,忙的时候干不过来,闲的时候又没活干。
Q:请您谈谈工资的情况
A:工厂都有规定,按计时工资。
Q:定额是工厂哪个部门定的
A:九O年定过基础工时,目前已经丢失,现在的工时由技术、生产、开发部门定具体的产品工时,比较混乱。关系好的定的高,关系不好的定的少
Q:如何改进
A:管理层和基层有矛盾,不好改……
Q:工人对目前的工资情况怎么看
A:已经习惯了目前的工资制,工厂和公司合并后应该不一样。对于工龄应该考虑的多一些
Q:您认为工人对工资改革的承受力有多大
A:职工目前的传统观念没有改变,认为病假也要发工资,对新事物的认识不快。年纪大点的人认为就按老的一套就行了,年轻人比较能接受
Q:你单位老少职工的比例有多大
A:老职工和年轻职工大约为1比2。
Q:您认为对工资是否应该有考核
A:原来有二次分配,工厂的制度有规定
Q:你车间的产品品种、数量是怎样的
A:基本上都一样
Q:你车间是如何进行质量管理的
A:工厂有这方面的制度。车间的调度、技术员、工长都要管质量
Q:以前出现质量问题是否都得到了处理
A:出现大的质量问题都按工厂的规定得到了处理,小问题没有处理
Q:你车间和工厂的其它职能部门在沟通中有什么问题
A:有一些扯皮的现象
Q:对公司的各部门是否有考核
A:考核目前没有搞,以前工厂对各部门有考核。每个月开一次会,相互之间提意见,结果搞得各个部门之间产生矛盾。我认为还是应该搞部门考核,`促进各部门的工作和发展。目前我在车间搞了百日考核,对全车间的人都进行记录,如考勤等。在将来可能搞下岗的时候,作为参考。
Q:您对公司整合后的薪资水平有什么期望
A:我没有什么期望,工人感觉要升工资。大多数人认为800元左右每月。
Q:您认为基础工资和浮动考核工资的比例多大合适
A:各占百分之五十
Q:您认为改制后的公司最高和最低的级差是多少倍合适
A:工人认为差距不能太大,接受不了新的观念,还认为自己是主人
Q:如何扭转这种传统观念
A:进行思想教育
Q:车间在公司整合后该如何定位
A:车间还应该存在,研制新产品还要由车间来干,也要干一些品种来养工人,但是设备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