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经验材料:绿色德育创建和谐环境

班主任工作经验材料:打造“绿色”德育创建和谐环境

  ‘绿色”具有清新、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之寓意。

  “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

  1.抓家长,促进德育教育网络化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以优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班级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上好家长辅导课;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组织家长座谈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出谋划策,为培养现代素质的学生而共同努力。

  2. 依托“绿色”课堂、强化德育渗透

  德育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本校坚持以立足课堂,增强环保意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课程实施,通过学科整合、专题教育等方式,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学生。我主要做到三加强、三提高。

  (1)加强培训,提高德育能力。通过德育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德育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德育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德育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德育教育的持久进行。

  (2)加强课程研究,提高课堂渗透德育能力。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德育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使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加强课题研究,提高德育特色凸显能力。在德育工作中,注意把常规教育上升到德育课题研究,使德育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研究,有领导、教师、家长的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围绕“绿色”主线,持久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具有经常性、持久性的特点。为此,我在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抓住“四条绿色”主线,持久进行德育教育。

  (1). 以爱国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德育教育的永恒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我相继开展:主题教育: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活动,开展“爱祖国歌咏比赛”活动,开展“学英雄,榜样在我心中”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愫;常规教育:通过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育:同学们走上街头,开展“爱家乡清洁护绿”活动,亲身经历、体验为家乡环境美化贡献力量的感受。

  (2). 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情感

  “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本校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知恩、报恩的人文教育,凸现出本校的德育特色。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做好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开展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召开“难忘同学情”主题班会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开展为“警察叔叔送温暖活动”,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活动”等,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 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开展规范竞赛活动,在班级实施量化考核,把爱学校、讲卫生、美化教室等绿色行动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几年来,绿色www.aishibei.com班级的建设,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良好的行为已渐成风气。 针对纪律、卫生工作,我利用晨会时间多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学校加大了值周检查评比的力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值周工作做到:天天检查有记录,周周评比有反馈,月月考核有奖罚,年年工作有提高。

  (4). 以班级特色建设为主线,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针对班级学生的爱好特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手工制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其中包括纸贴画、蛋壳贴画、布贴画、卷筒画、剪纸、手工编织、十字绣、箱版画等等,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一个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形成浓郁和谐的班风,陶冶了道德情操,使同学们具有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高尚品质。

  4 开展“绿色”活动,丰富德育内容

  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个学生在绿色活动中接受“绿色”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教育走向持续发展之路。

  (1)开展“绿色文体”活动,丰富“绿色德育”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班级日日有歌声,合唱队、校园集体舞、舞蹈都在市、区获一等奖。还适时开展作文、课本剧、朗诵、手抄报等比赛,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红领巾广播、科技节、艺术节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活动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2)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为使教学活动与德育教育两不误,我将其与时势教育、传统活动、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我们设立了科技环保兴趣小组,进行小调查活动,校大队部开展了“绿色行动”、环保教育等活动,学生通过查资料、小讨论、互督查等,“绿色”意识不断增强,我们还通过为创建绿色学校献份礼、环保小报大赛、书画展、变废为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教育素质,营造校园“绿色”氛围。以“争创示范班级,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活动为载体,使每个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篇2:学前班德育工作计划

  学前班德育工作计划

  xxxx年,我校为使学前班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特做出以下学前班德育工作计划。共分为四方面的内容: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及措施和常规工作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哈尔滨教育发展工程》为主要内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工程”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化落实,在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构筑我区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2~3所学前班德育工作特色试点学校,推动全区学前班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文明校达标率100%,文明班达标率95%,文明生达标率95%以上。三年内全区学生整体文明素质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

  3、控辍率不能突破目标,辍学率城市学前班在1%以下,农村学前班在2%以下。

  4、违法犯罪率为零。

  5、保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德育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创新及特色工作

  1、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校。

  面向未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迫使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寻找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各学校一定要针对学校校情,结合学生实情,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将是我区学前班德育工作的新方向。全面开展“以个性育人、抓小事育人、分层次育人、按阶段育人、重素质育人、明方向育人”的不拘一格的育人途径,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六会”和“七种能力”(“六会”: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七种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各学校要以创新的思想思考本校德育工作,创出特色,抓出实效。本年度德育办以此为重点,树立2~3所德育工作有特色的先进试点学校,从而带动我区德育工作校校有特色,形成全区德育工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新格局,使我区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网络管理促提高,资源共享,互学共进。

  全球化、网络化、多极化的新时代,促使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标准高,上档次。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形成我区德育工作网络化管理的新格局。各校创建的德育工作网页要充分展现本校德育工作的全貌,从而使全区德育工作资源共享,达到彼此互学共进的良好态势。

  3、要进一步做好我区学前班德育基础训练工作,在此之上,不断创新完善。

  (二)重点工作

  1、围绕“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拉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为主题,深化 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

  首先,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是我市目前德育工作的重点,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抓好落实,要把此项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抓出实效。

  其次,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各校要把“形象工程”建设与“小公民”即(五小)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有本校教育主题、有特色的系列教育活动(各校要制定活动方案), 力求实效,不走过场,使此项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本年度区德育办要以此为主题召开现场会。

  第三,结合“形象工程”建设,深入有效开展“三文明”达标活动。

  以“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和“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来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告别一切不文明行为。各校要加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力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实效性。

  2、以德育为灵魂,以“形象建设”工程活动为契机,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

  高素质德育队伍是实现高效的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我区德育工作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

  第一,要不断加强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要将师德建设工作与“形象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进一步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

  第二,要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继续开展“正师风、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三心、两爱”等师德教育活动基础上,通过倡议“五不准”,各校要广泛开展以学生、家长、教师、领导不记名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评议,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从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形象工程添光彩。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加强研究探讨,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从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我们将在1—2所学校进行试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下半年逐步推开。

  四、常规工作

  在突出特色,狠抓重点,努力创新的德育工作基础上,继续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继续开展以“激励永远”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影片观映、国防知识教育、“五导”活动及“长大的我把爱心回报社会”等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功能。

  3、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不断加大后进生转化工作力度。

  4、以“两法”为教育重点,开展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控制学生违法犯罪。

  5、组织开展好关于《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各学校学生读书参与率达100%,各校结合读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加大学校控辍工作力度,严把控辍率,决不突破目标。

  7、重视并加大学校环境育人的工作力度。

  以上是本学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望各学校在扎实做好德育常规工作基础上,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注重挖掘德育工作本校特色,在创造性工作上下功夫。

  区德育办要求各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四有”即: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有痕迹。我们将以此对各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检查。

篇3:区德育主任培训有感

  区德育主任培训有感

  在这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我作为德育主任培训班的一员,来到上海参加了为期3天的培训。教研中心的领导们为我们精心安排了3位资深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对德育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专家们分别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途径以及德育现状作了详细的阐述,也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几天的思想洗涤,让我真正体会德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德育工作者更要有如履薄冰紧迫感。以下是我对德育工作的点滴体会:

  明确德育现状

  马加爵、药家鑫......这一个个叫人触目惊心的名字无不证明德育的重要性、迫切性,但是如今学校德育在哪里?在教室墙上?在校宣传橱窗?是一份份计划?还是一句句口号?用高纪良教授的话来概括我们的德育现状“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很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那是因为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导致育分比育德重要,德育在应试教育面前可有可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认识到: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探索德育途径

  我们的德育在很多层面缺乏实践性、缺乏针对性。德育不是老师空洞地说教,更不是喊喊口号,贴贴标语。我们的德育要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专家们为我们讲述了德育建设的有效途径:

  1.学校领导要加强重视。小学生要开展德育教育,不能只重视形式,应该有目标、有针对、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教育。要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多开展一些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从而促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当代教育学理论提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的核心。

  2.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学校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首先是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必须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当好学生良好教育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家长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家长是影响小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学校应不断创新方法,开辟德育新途径,主动挖掘家庭的正面教育功能,注重在教育理念上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水平,大手牵小手,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配合学校的工作一同关注孩子思想道德素养的成长。

  4.德育内容体现社会性。德www.aishibei.com育内容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前提,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习惯,追求实事求是。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放弃以课堂为主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反道德影响,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辨别、克服负面因素。激励学生在现实面前要拥有正义感、责任感,运用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加强培养学生道德方面的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

  我们德育建设的道路铺满荆棘,但我们坚信,我们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大道,定能培养出一批批建设国家所需的四有新人。“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无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我们用心培育每一朵花朵,无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桃李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