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钻孔压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为近几年研究采用的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案,该方法施工简单、速度快、质量便于控制。某工程中采用此技术,且开创了首次在总高度超过100m的工程中运用此技术,效果良好。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3万m2,由四栋高档塔式涉外公寓组成,其中1#楼已施工完毕交付施工,现进行2#楼施工,2#楼总建筑面积62089mm2,地下三层,地上34层。主楼基础为箱形基础,主体结构类型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2#楼工程总高度102m,设计±0.00相等于绝对标高38.5m,基底标高为-15.86m、-16.36m、-15.56m,分别相等于绝对高程22.64m、22.14m、21.94m。
二、CFG桩设计情况
(一)地质勘测情况:基底持力层为细粉砂⑤层(局部为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⑥层),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20kpa。
(二)CFG桩设计要求:
1. 建筑物主楼最终沉降量≤80mm;
2. 建筑物最大倾斜≤总高度的0.8‰;
3. 不考虑地下室的抗浮问题。
4. 地基承载力需≥615 kpa。
(三)CFG桩设计参数:
桩数
988根
平均桩长
11.5m
平均桩径
420mm
混凝土 等 级
C20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750kN
桩间距
1.29×1.30m 1.39×1.36m 1.52×1.42m
褥垫层
150mm厚砂石褥垫层
(四)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简要验算:
1. 复合地基范围的面积为:1795.08m2
2. 复合地基承载力为:
750×988/1795.08+220=632.79 kPa>615 kPa(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 主要设备机具准备:
长螺旋钻机(45kW×2)
1台;
混凝土输送泵
1台
搅拌机
1台
坍落度测筒
1个
试块模具
2套
配电箱
1台
经纬仪
1台
水准仪
1台
2. 材料准备:
水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粒径5-20mm;
砂子:细中砂,含泥量≤5%;
粉煤灰。
3. 劳力准备:
施工总指挥
1人
技术负责
1人
质检员
1人
钻机操作
6人
钻机记录
2人
钻机指挥
2人
搅拌机操作
3人
上料
20人
4. 现场条件
⑴ 基槽开挖完毕,预留土层厚度(300mm),并办理好中间验收记录。
⑵ 总包单位对CFG桩施工单位做好测量交底。(包括基槽的高程、控制轴线网、等)
⑶ CFG桩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对基槽槽地底标高进行复测,根据总包单位提供的控制轴线定出2个轴线控制点。
(二)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桩位放点→搅拌混凝土→长螺旋钻机就位、成孔→压灌素混凝土→边提升钻杆,边压灌素混凝土→成桩、桩体养护→检测→清桩间土及预留桩头→铺设砂石褥垫层。
1. 桩位放点:按照地基处理图设计的桩位、间距、数量,从已定好的2个轴线控制点引放定出每一个桩的桩位点,并撒白灰作好标识;经监理验线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 混凝土搅拌:根据设计好的配合比,(约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1:2.12:3.48:0.82:0.28)加入碎石、砂、水泥、水搅拌约120S。保证混凝土的实测坍落度为180~220mm。;
3. 钻机就位及成孔:
将长螺旋钻就位,调整钻机水平并固定,专人检查将钻头锥尖对准桩位中心点;螺旋钻机就位后,司钻人员根据钻机架上的铅锤调节钻机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H%。
全部调整到位后,开始钻孔,在钻机架上预先做好深度标记,利用深度标记进行成孔深度控制,并由电流表的数值判断是否进入卵石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控标准控制孔深,既满足有效桩长≥11.5m,又保证桩端进入卵石层≥500mm,局部卵石层较薄的场地,控制进入卵石层≥300m。
在大面积施工前,首先进行试桩工作,共试验3根桩,由此取得成桩的必需参数(提升速度、混凝土灌注速度、灌注量等),确定出成桩的顺序为:对称、间隔、邻排斜向挑打,严禁从一端开始按顺序逐个施工。
1. 拔管、压灌素混凝土成桩:
长螺旋钻机钻至设计深度且等钻杆中孔灌满混凝土后,开始提升钻杆、压灌素混凝土。
一边泵送素混凝土(C20),一边拔管。设专人指挥协调钻机操作手和混凝土泵操作手保证泵送混凝土和提升钻杆的默契配合,以确保成桩质量。在正常情况下,钻机的提升速度≤2.5m/min,在含水砂层段内,适当放慢提钻速度,以防流砂造成塌孔、断桩现象。
提钻的速率与混合料的泵送速率相协调,保证钻杆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始终略高于钻杆底出料口。直至压灌到场地地面为止。
成桩后,采用振捣绑振捣一遍,振捣深度≥5m。
4. 混凝土输送量控制:桩顶与施工作业面平齐,桩顶浮浆厚度≤500mm。确保设计桩顶标高内无浮浆;
5. 检测:
CFG桩施工完,桩体强度达到设计值后,由检测单位进行选桩、检测。
⑴ 静载荷检测:
选桩:由资质齐全的检测单位现场任意选取5根桩做静载试验;
试验方法:采用慢速加载维持荷载法,确定单桩、桩间土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试验加载装置采用重压平台反力装置。但桩检测的最大荷载加至1320kN;桩间土最大荷载加至600 kpa.
单桩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试验荷载分十一级,每加一级荷载Q(110kN),在加载前后计压板沉降一次,以后每15min、15min、30min读记一次,稳定标准为每小时沉降≤0.1mm。
桩间土检测具体步骤如下:试验荷载分十级,每加一级荷载Q(60kPa),在加载前后计压板沉降一次,以后每15min、15min、30min读记一次,稳定标准为每小时沉降≤0.25mm。
采用公式法和拟合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值和变形模量。
⑵ 桩身完整性动测:
选桩:由专业检测单位现场任意选取100根桩(10%)做桩身完整性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断缺陷类型及位置。
根据检测结果,桩身完整性分为A、B、C、D四类标准。
本工程A类桩87根、B类桩13根,无C、D类桩。
7. 清理桩间土和桩头:
(1)检测合格后,人工清除预留的300mm厚土层;
(2)采用钢钎及风镐等工具凿除预留桩头至设计标高。
(3)凿桩头时,钢钎水平放置,禁止竖向劈凿桩头,以防破坏桩身质量。
(4)斜面(集水坑等坡面)按实际坡度剔除预留桩头。
(5)凿除桩头后,及时清运平整到位,保证场地平整度偏差≤±1.5mm。
8. 砂石褥垫层施工:
(1)四方验槽合格后,铺设150厚砂石褥垫层,砂石配比为砂子:碎石=1:2(体积比)。
(2)褥垫层铺设范围为:底板垫层外边缘外扩100mm。
(3)先虚铺配好的砂石料约170mm,用平板振捣器振实2~3遍,振实后厚度为150mm。
四、质量控制:
1. 材料试验:
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品牌、同强度等级、同以出场编号,每≤200t为一验收批;
砂子:同一产地、同规格每≤600t为一验收批;
石子:同一产地、同规格每≤600t为一验收批;
粉煤灰:以连续供应相同等级的≤200t为一验收批;
混凝土:每一工作台班、每≤100m3,
为一验收批,取样不得少于一组(三块);其中见证试验数量不得少于30%。
坍落度检测:每工作台班不的少于两次,并作好记录。
按照规范(GB50204-92)要求进行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
2. 质量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孔径、孔深、桩(孔)垂直度、桩位偏差、原材料配比、提升速度、成桩长度及桩径等参数进行检查,并填写CFG桩施工质量检查记录表;保证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允许偏差项目:
桩垂直度误差:≤桩长的1%;
桩径误差:≤10mm;
桩位偏差:≤1/2桩径。
五、沉降观测:
1. 由北京市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工程的沉降观测。
2. 在基础底板施工施工时埋设沉降观测点。
3. 等地下室结构施工完2层(地下室共3层)开始观测,以后每月2次,竣工后半年一次。做好沉降观测记录。
篇2:道路拓宽地基基础工程评估报告
道路拓宽地基与基础工程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碑林区古迹岭道路拓宽处安工程A段2#安置楼,位于西安市东关南街西侧。
设计主体为地上33层,地下一层。地下室层高4.2m。桩筏基础,设计砼灌注桩桩长为37m(后变更为32m),桩径700mm,C30砼灌注,筏板厚度为500,基础梁高1000,局部承台1400和1600㎜,地下室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建筑等级为一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0.000基础以下砼强度等级:基础梁、筏板C40,剪力墙、暗柱C45,地下室顶板、梁C35,砼抗渗等级p8。
责任主体单位:
建设单位:西安市碑林区古迹岭道路拓宽拆迁安置建设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zz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分院
设计单位:zz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zz西安市住宅建设监理中心
总承包单位:湛江市建筑工程集团公司公司zz分公司
桩基单位:zz日进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桩基工程已经过验收),
二、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
3、设计图纸
4、施工承包合同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三、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前预控
1、认真审阅基础布置图。基础施工前进行了图纸会审,解决了图纸上的疑难问题,领会了设计意图,熟悉了各个部位的做法。依据结施图纸,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施工。
2、监理人员主要审查了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证书、特殊工种的岗位证书,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查认为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健全有效后,准许开始施工。
3、严把材料质量关。监理人员对工程所用的原材料进场后,全部进行了检验(包括直螺纹套筒等配件的检验)。直螺纹连接试件、焊接试件全部在使用部位上取样,经过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4、施工前要求施工方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及大型设备到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校验,领取检验证后,方可使用。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依据测量成果的红线点位进行了测量放线,首先在基础的四个大角测量了八个控制点,再根据控制点进行了轴线放线,依次放出各个基础梁、暗柱、剪力墙的线位,之后监理进行了严格的复查,其放线精度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加强自检自查工作。履行报验程序,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即模板支设、钢筋绑扎不合格不允许浇筑砼。商品砼由西安永安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供应,浇注砼时,要求施工单位每次留置砼试块,以保证商砼全部合格。
3、加强巡视及平行检查。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全过程控制,实行边施工边检查制度。
以16—17轴之间后浇带为界分南北两段施工,分南北两段检查模板支设及钢筋制作、绑扎质量,分两段浇筑砼。
①、模板分项工程,根据地下室层高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17厚双面镜面胶合板和6×100方木条进行整体加固。分两种拉结形式,基础梁、内墙采用专门定制渗碳高强Φ14螺栓并加Φ20pvc套管伸长拉结,外墙采用新型高强墙体防水对拉螺杆拉结,确保拉力足够,又保证外墙防水的止水效果。要求施工方加强模板的加固支撑,每次绑扎钢筋前对模板支设质量均分批进行了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要求。
②、钢筋分项工程,主筋采用龙钢、酒钢,圆钢采用山西海鑫的钢筋。严格按照施工图及03G101-1图集的有关规定制作和绑扎,按照图纸要求Φ20以上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Ф12、Ф16、Ф18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及电渣焊并结合常规搭接方案进行施工,每次隐蔽前检查钢筋的制作、绑扎的规格、型号、间距、搭接及锚固长度均符合要求。
③、混凝土分项工程,本工程采用商品砼,主要检查质量控制资料,砼的配合比、各种外加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墙砼采用P8C45抗渗砼浇筑,砼浇筑过程中进行了旁站监理,并随时抽查砼塌落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退货。
④、模板拆除后按批检查砼面的外观质量,发现问题要求及时修整。
⑤、安装工程,为配合砼的浇筑,浇筑前实行会签制度。浇筑前安装监理工程师对预埋的线管、线盒、管道、预留洞等进行全数检查。必须保证数量准确、位置无误后,才签字认可。
⑥、防水工程,本工程基础梁、筏板底部及地下室外墙面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做了3厚SBS防水卷材,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前检查其及搭接长度、粘贴质量均符合要求。
(三)、施工后的检查验收
1、施工完成后监理人员对地下室基础部分进行了实测实量验收,共抽查横截面80个,合格率80.1﹪,垂直度抽查80个点,合格率85﹪,平整度80个点,合格率86。其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分防水、砼保护
层、模板、钢筋、混凝土各个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共46批均合格。
3、检查原材料钢筋11批次,11份报告,SBS防水卷材4批次,4份报告;电渣焊接试件6批次,6份报告,闪光对焊3批次,3份报告,机械连接试件3批次,3份报告,砼试块标养、同养各22组,44份报告。试验报告显示全部合格。
4、基础工程资料经过了监理人员的审查,认为工程资料基本齐全,分类整编符合规范要求。
5、检查砼观感质量好。
四、存在的缺陷问题
个别剪力墙面涨模处打磨修整还不到位,会后要求施工方继续进行修整。
五、地基与基础工程评估结论
1、完成的工程量符合图纸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
2、工程资料整理齐全完整;
3、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合格。
篇3: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
CFG桩(钻孔压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为近几年研究采用的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案,该方法施工简单、速度快、质量便于控制。某工程中采用此技术,且开创了首次在总高度超过100m的工程中运用此技术,效果良好。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3万m2,由四栋高档塔式涉外公寓组成,其中1#楼已施工完毕交付施工,现进行2#楼施工,2#楼总建筑面积62089mm2,地下三层,地上34层。主楼基础为箱形基础,主体结构类型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2#楼工程总高度102m,设计±0.00相等于绝对标高38.5m,基底标高为-15.86m、-16.36m、-15.56m,分别相等于绝对高程22.64m、22.14m、21.94m。
二、CFG桩设计情况
(一)地质勘测情况:基底持力层为细粉砂⑤层(局部为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⑥层),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20kpa。
(二)CFG桩设计要求:
1. 建筑物主楼最终沉降量≤80mm;
2. 建筑物最大倾斜≤总高度的0.8‰;
3. 不考虑地下室的抗浮问题。
4. 地基承载力需≥615 kpa。
(三)CFG桩设计参数:
桩数
988根
平均桩长
11.5m
平均桩径
420mm
混凝土 等 级
C20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750kN
桩间距
1.29×1.30m 1.39×1.36m 1.52×1.42m
褥垫层
150mm厚砂石褥垫层
(四)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简要验算:
1. 复合地基范围的面积为:1795.08m2
2. 复合地基承载力为:
750×988/1795.08+220=632.79 kPa>615 kPa(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 主要设备机具准备:
长螺旋钻机(45kW×2)
1台;
混凝土输送泵
1台
搅拌机
1台
坍落度测筒
1个
试块模具
2套
配电箱
1台
经纬仪
1台
水准仪
1台
2. 材料准备:
水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粒径5-20mm;
砂子:细中砂,含泥量≤5%;
粉煤灰。
3. 劳力准备:
施工总指挥
1人
技术负责
1人
质检员
1人
钻机操作
6人
钻机记录
2人
钻机指挥
2人
搅拌机操作
3人
上料
20人
4. 现场条件
⑴ 基槽开挖完毕,预留土层厚度(300mm),并办理好中间验收记录。
⑵ 总包单位对CFG桩施工单位做好测量交底。(包括基槽的高程、控制轴线网、等)
⑶ CFG桩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对基槽槽地底标高进行复测,根据总包单位提供的控制轴线定出2个轴线控制点。
(二)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桩位放点→搅拌混凝土→长螺旋钻机就位、成孔→压灌素混凝土→边提升钻杆,边压灌素混凝土→成桩、桩体养护→检测→清桩间土及预留桩头→铺设砂石褥垫层。
1. 桩位放点:按照地基处理图设计的桩位、间距、数量,从已定好的2个轴线控制点引放定出每一个桩的桩位点,并撒白灰作好标识;经监理验线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 混凝土搅拌:根据设计好的配合比,(约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1:2.12:3.48:0.82:0.28)加入碎石、砂、水泥、水搅拌约120S。保证混凝土的实测坍落度为180~220mm。;
3. 钻机就位及成孔:
将长螺旋钻就位,调整钻机水平并固定,专人检查将钻头锥尖对准桩位中心点;螺旋钻机就位后,司钻人员根据钻机架上的铅锤调节钻机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H%。
全部调整到位后,开始钻孔,在钻机架上预先做好深度标记,利用深度标记进行成孔深度控制,并由电流表的数值判断是否进入卵石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控标准控制孔深,既满足有效桩长≥11.5m,又保证桩端进入卵石层≥500mm,局部卵石层较薄的场地,控制进入卵石层≥300m。
在大面积施工前,首先进行试桩工作,共试验3根桩,由此取得成桩的必需参数(提升速度、混凝土灌注速度、灌注量等),确定出成桩的顺序为:对称、间隔、邻排斜向挑打,严禁从一端开始按顺序逐个施工。
1. 拔管、压灌素混凝土成桩:
长螺旋钻机钻至设计深度且等钻杆中孔灌满混凝土后,开始提升钻杆、压灌素混凝土。
一边泵送素混凝土(C20),一边拔管。设专人指挥协调钻机操作手和混凝土泵操作手保证泵送混凝土和提升钻杆的默契配合,以确保成桩质量。在正常情况下,钻机的提升速度≤2.5m/min,在含水砂层段内,适当放慢提钻速度,以防流砂造成塌孔、断桩现象。
提钻的速率与混合料的泵送速率相协调,保证钻杆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始终略高于钻杆底出料口。直至压灌到场地地面为止。
成桩后,采用振捣绑振捣一遍,振捣深度≥5m。
4. 混凝土输送量控制:桩顶与施工作业面平齐,桩顶浮浆厚度≤500mm。确保设计桩顶标高内无浮浆;
5. 检测:
CFG桩施工完,桩体强度达到设计值后,由检测单位进行选桩、检测。
⑴ 静载荷检测:
选桩:由资质齐全的检测单位现场任意选取5根桩做静载试验;
试验方法:采用慢速加载维持荷载法,确定单桩、桩间土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试验加载装置采用重压平台反力装置。但桩检测的最大荷载加至1320kN;桩间土最大荷载加至600 kpa.
单桩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试验荷载分十一级,每加一级荷载Q(110kN),在加载前后计压板沉降一次,以后每15min、15min、30min读记一次,稳定标准为每小时沉降≤0.1mm。
桩间土检测具体步骤如下:试验荷载分十级,每加一级荷载Q(60kPa),在加载前后计压板沉降一次,以后每15min、15min、30min读记一次,稳定标准为每小时沉降≤0.25mm。
采用公式法和拟合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值和变形模量。
⑵ 桩身完整性动测:
选桩:由专业检测单位现场任意选取100根桩(10%)做桩身完整性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断缺陷类型及位置。
根据检测结果,桩身完整性分为A、B、C、D四类标准。
本工程A类桩87根、B类桩13根,无C、D类桩。
7. 清理桩间土和桩头:
(1)检测合格后,人工清除预留的300mm厚土层;
(2)采用钢钎及风镐等工具凿除预留桩头至设计标高。
(3)凿桩头时,钢钎水平放置,禁止竖向劈凿桩头,以防破坏桩身质量。
(4)斜面(集水坑等坡面)按实际坡度剔除预留桩头。
(5)凿除桩头后,及时清运平整到位,保证场地平整度偏差≤±1.5mm。
8. 砂石褥垫层施工:
(1)四方验槽合格后,铺设150厚砂石褥垫层,砂石配比为砂子:碎石=1:2(体积比)。
(2)褥垫层铺设范围为:底板垫层外边缘外扩100mm。
(3)先虚铺配好的砂石料约170mm,用平板振捣器振实2~3遍,振实后厚度为150mm。
四、质量控制:
1. 材料试验:
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品牌、同强度等级、同以出场编号,每≤200t为一验收批;
砂子:同一产地、同规格每≤600t为一验收批;
石子:同一产地、同规格每≤600t为一验收批;
粉煤灰:以连续供应相同等级的≤200t为一验收批;
混凝土:每一工作台班、每≤100m3,
为一验收批,取样不得少于一组(三块);其中见证试验数量不得少于30%。
坍落度检测:每工作台班不的少于两次,并作好记录。
按照规范(GB50204-92)要求进行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
2. 质量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孔径、孔深、桩(孔)垂直度、桩位偏差、原材料配比、提升速度、成桩长度及桩径等参数进行检查,并填写CFG桩施工质量检查记录表;保证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允许偏差项目:
桩垂直度误差:≤桩长的1%;
桩径误差:≤10mm;
桩位偏差:≤1/2桩径。
五、沉降观测:
1. 由北京市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工程的沉降观测。
2. 在基础底板施工施工时埋设沉降观测点。
3. 等地下室结构施工完2层(地下室共3层)开始观测,以后每月2次,竣工后半年一次。做好沉降观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