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施工程序
一、进场准备
1、对居室进行检测。对墙、地、顶的平整度和给排水管道的布局。
2、电、煤气畅通情况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交付业主(代理人)签字认可。
3、材料准备。列材料清单,与配货中心协调。
4、人员调度。确定施工人员,并明确工地负责人。
5、工场与现场放样。展示施工图,施工制作要求。
二、装修施工流程
1、拆除工程
拆除:如是结构性的要办妥手续。
搬运:拆除的垃圾及废旧物资。
清理:做好施工场地清扫工作。
2、水电煤工程
A、冷热水管的排放及供水设备的安装。
B、电源、电器、电讯、照明各线路排放,确定装暗盒位置,线箱开关插座定位安装。
C、煤气管道和煤气器具的排放安装。
3、泥工工程
A、砌砖、隔墙、门窗
B、粉刷(水泥黄沙和纸筋石灰)。
C、晒衣架安装。
4、金属工工程
A、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安装。
B、防盗门窗、雨棚安装(本小区禁止安装防盗门窗、雨棚)。
C、晒衣架安装。
5、木工工程
A、木制品的制作:门窗套、护墙板、顶角线、吊顶隔断、厨具、玄关等。
B、软卧家具制作(衣橱、书架橱、电视柜、鞋箱等)。
C、铺设地板、踢脚线(板)。
D、玻璃制品的镶嵌配装。
6、饰面工程
裱糊贴墙、顶纸(布),软装饰制作。
7、油漆工程
A、批嵌墙、顶面腻子、油漆。
B、木质制品批嵌腻子、油漆。
C、地板、踢脚线(板)油漆。
D、墙顶面刷乳胶漆。
8、安装工程
A、电器开关、插座面板安装、灯具安装。
B、门锁、门铃。
C、卫生洁具三件套及五金配件(水龙头、皂缸、毛巾架、纸盒、浴缸扶手、镜面玻璃)。
D、油烟脱排器、热水器、排气扇。
三、竣工总验收
1、清场,已装潢的居室逐室逐项进行清理打扫。
2、根据相关的装饰装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如需整改,再进行检验)。
3、提供管线电路图,设备产品的保修卡。
4、根据实际装潢工程量进行总结算,开具发票。
5、发给装潢工程信誉工程保修卡。
四、饰后服务
设立家庭装潢工程档案,安排定期对用户进行联系访问。
篇2:质量体系:工程施工控制程序
质量体系:工程施工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工程施工控制,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控制。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组织各项目部开展工程施工控制工作,协调处理有关的重要事项。
3.2项目部是工程部的派出机构,代表工程部实施对工程施工的控制,负责对项目的施工进行综合协调。
4.控制程序
4.1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
4.1.1项目部依据《工程监理控制程序》的规定,审查监理单位的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4.1.2项目部在确认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方案经过其法定代表人签署后,组织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填写"施工组织方案审查记录",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4.1.2.1施工计划安排是否符合要求;
4.1.2.2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是否切实可行;
4.1.2.3施工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4.1.2.4质量管理组织措施是否能够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4.1.2.5冬雨季施工措施是否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1.2.6对工程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满足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
4.1.2.7工程成品保护措施是否满足验收要求。
4.1.3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执行Q/TZH-WI-023《图纸会审制度》。
4.1.4由项目部组织进行施工现场的有关准备工作,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场地的地下、地上管网线路资料,并将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以书面形式交施工单位,并现场交验。
4.1.5工程部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召开开工会议。会议对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确定施工联络方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4.2工程施工进度控制
4.2.1项目部与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工程总进度计划、分项工程工期安排是否符合总工期控制目标、施工总平面图是否存在影响工程进度和现场文明、安全施工的因素,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由项目部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4.2.2组织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的同步性,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计划进行修正。
4.2.3组织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劳动力进场情况、施工机械配置情况、周转性工具材料的进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
4.2.4项目部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每周召开工程例会,听取施工单位对上周工作的汇报,布置下周工作任务,项目部对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进行协调。会后由监理作出会议纪要并发放与会单位。
4.2.5项目部依据Q/TZH-WI-025《计划统计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工程建设的统计计划管理工作。
4.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4.3.1项目部组织监理单位监督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并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对重要分项工程要督促施工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
4.3.2项目部依据Q/TZH- WI-015《材料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4.3.3项目部督促监理单位做好施工中的质量检查,并与监理单位一起检查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发生质量事故时,由工程部组织进行调查处理,执行Q/TZH- 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
4.3.4项目部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巡视,及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做好记录。
4.3.5 在每周的工程例会上,由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措施,并监督实施。
4.3.6项目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执行Q/TZH-WI-019《设计变更实施办法》。
4.3.7项目部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及时报送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种文件资料,依据Q/TZH- WI-028《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由项目部资料员做好档案文件的收集、整理、移交等工作。
4.3.8 对关键的设备安装和施工工序,由项目部进行重点控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个环节实施连续的监控。
4.4工程施工投资控制
4.4.1按Q/TZH-WI-020《资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部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项目各阶段资金需用申请计划,核实实际工程量,经项目部经理和工程部经理签字后,上报财务与资产经营部。
4.4.2对工程预决算执行Q/TZH-WI-026《工程概预算管理制度》和Q/TZH-WI-027《工程决算管理制度》。
4.4.3根据现场工程量的核实情况及预算结果,进行工程签证,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签字认可后生效。
4.4.4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由施工单位按工程进度填写工程价款申请单,经项目部工程预算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项目部经理核实签字后,报公司审核后进行支付。
4.5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4.5.1项目部监督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有关的规章制度。
4.5.2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工地安全检查。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以监理通知的形式下发施工单位,责令限期整改。
4.5.3项目部组织对发生的安全事故,依据Q/TZH- WI-017《安全管理系统文件汇编》中的"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4.6工程验收控制
4.6.1项目部依据Q/TZH-WI-022《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的规定,监督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竣工验收工作,未经验收,施工单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6.2项目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时到质检部门办理阶段性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5.质量记录
5.1 QR11-01 施工组织方案审查记录
6.支持性文件
6.1 Q/TZH-WI-015《材料设备管理制度》
6.2 Q/TZH-WI-017《安全管理系统文件汇编》
6.3 Q/TZH-WI-019《设计变更实施办法》
6.4 Q/TZH-WI-020《资金运作管理办法》
6.5 Q/TZH-WI-022《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6.6 Q/TZH-WI-023《图纸会审制度》
6.7 Q/TZH-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
6.8 Q/TZH-WI-025《计划统计管理制度》
6.9 Q/TZH-WI-026《工程概预算管理制度》
6.10 Q/TZH-WI-027《工程决算管理制度》。
6.11 Q/TZH-WI-028《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规定》
篇3:设施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3.2 行政部协助生产部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控制。
4 程序
4.3 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3.1 设施的识别
"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3.2 设施的提供
a)生产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供应部具体实施采购;"
b)需要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由开发部设计,经生产部和开发部共同审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组织加工制造,执行《设计和(或)开发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3.3 设施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生产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施验收单》由生产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生产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设施进行编号,建立《设施管理卡》和设施档案,并在《生产设施一览表》上登记;
d)生产部根据合格的设施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设施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4.3.4 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根据生产需要生产部组织编写设施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部门技术负责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生产部制定《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规定保养项目,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各岗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生产部每季度收集《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c)生产部每年12月制定下年度的《设施检修计划》,发至各部门执行。
d)日常生产中车间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设施检修单》报生产部检修。检修中的设施应挂红色检修牌,检修好的设施应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生产部应将检修情况记录相应的《设施管理卡》上。
e)现场使用的设施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
4.3.5 设施的报废
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生产部填写《设施报废单》,经生部副总批准后报废,生产部在《设施管理卡》及《生产设施一览表》中注明情况。
b)对低值易耗的工装、夹具、辅具等,由使用部门填写《设施报废单》报生产部经理批准,即可报废。
c)报废的设施应挂黑色报废牌。
4.4 工作环境
行政部应协助生产部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作业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
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
c)生产部对车间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5 相关文件
《设计和(或)开发控制程序》
6 记录
6.1 《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
6.2 《设施验收单》。
6.3 《设施管理卡》。
6.4 《生产设施一览表》。
6.5 《领物单》。
6.6 《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
6.7 《设施检修计划》。
6.8 《设施检修单》。
6.9 《设施报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