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察力的培养》读后感
这学期,看了学校推荐的系列丛书之一《教师观察力的培养》,感受颇深,收获颇大,读后,我对自己的平日教学也有了深刻的反思,下面我就结合听课、评课、上课,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为什么需要观察
在此书中明确了教师需要观察的八个目标,清晰地表明了观察对于教师的重要性,这八个目标分别是:
目标一:体现移情
目标二:实现合作
目标三:立足现实
目标四:明确方向
目标五:获得自信
目标六:表达热情
目标七:灵活机制
目标八:培养自立
这几个目标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明白了作为一个老师,观察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观察,而在听课过程中对老师的观察也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断的听课是成长的有效途径,而在听课过程中,观察有经验的教师怎样调动与保持各种互动关系更能帮助年轻教师成长。有时候往往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以让年轻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样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注重观察上课老师的举手投足,兴许就能在细节中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正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在立足现实这一目标中提到除了观察不同班级里的生活之外,总结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也是必要的。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学生行为不当、讲授过程中时间的无意义耗费、其他一些令人失望的事端发生等,所有一切诸如此类的东西,究其原因并不一定是我们准备得不充分或缺乏努力。时常,教师无法控制或阻止它们的发生。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很多收获并不是源于教师的努力,而是源于各种意外事件。这一点我颇有感受,有时候一帆风顺的课未必能让教师获得更多的经验,而正是在处理一系列意外事件时,教师的处事能力和教学经验得以提高。比如,有一次在上课之前,两个男生因为抢一个电脑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揪在了一起,一个学生还在掐另一个的脖子,我一惊,随后我冷静的走过去把他们分开了,但我并没有生气的责骂他们,而是把一个学生带到旁边,轻轻的搭着他的肩膀说:“你知道你刚才很激动吗,样子很难看,冷静一下,想一想,如果刚才你的行为出了什么事的话,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也许是我平静的语气,他平静了许多,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我也就没多说什么。同样我并没有一味袒护那个被掐的学生,而是客观的分析了这件事,告诉他们一个位置是小,一个人的生命是珍贵的,不能动不动就动粗,漠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是最不应该的。但是这件事之后,原本学习不太认真的他,每次作业都是第一个完成,而且非常积极的去做,真是意外的收获,也让我看到了教育手段的重要性,值得我深思。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任教的班级多么差劲,学生多么不听话,如果你坦然面对,用你的智慧去引导学生,才是真正的能力。
二、做一名高宽容和低控制度的教师
此书中除了引用一个个事例来说明问题外,更有参考价值的是一个个详尽的记录表、测试表。例如课堂社会环境观察记录表,表中包含了45条关于学生各方面表现、教室环境、教学内容的评价等一系列内容,通过这张表教师自然而然的会对学生进行观察,并有分值的比较更加直观。对于老师也有一张运用符号式观察记录方式对课堂中宽容与控制进行观察记录的表格,这张表格分为四个层次对课堂氛围的教师行为进行评价。A为高宽容度,B为低宽容度,C为高程度的控制,D为低程度的控制。每一个层次里分了很多具体的指标。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宽容度的高低正是教师自身个人素养的体现。这在无形中给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出了挑战,对比这些表格,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这次培训中听过的几堂课,我发现目前我们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忽视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我们大部分的老师处于低宽容度和高程度的控制这一状态,虽然我们也在课堂上鼓励、表扬学生,但离教师在认可学生的观点后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对学生的控制上,我们大部分时间希望学生按自己预期的答案回答,教师也只是根据自身已设定的框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大部分时间也还是以教师占据教学的中心。当然此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由于国情和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要达到高宽容度和低程度的控制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低程度的控制,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学和完全按学生的兴趣来学也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至少应该吸取这种高宽容度低程度的控制这个理念,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来调整表格的评价范畴,提高自身的教学观察力,在课堂中真正的投入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课堂魅力。
篇2:教师观察力的培养读后感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读后感
这学期,看了学校推荐的系列丛书之一《教师观察力的培养》,感受颇深,收获颇大,读后,我对自己的平日教学也有了深刻的反思,下面我就结合听课、评课、上课,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师为什么需要观察
在此书中明确了教师需要观察的八个目标,清晰地表明了观察对于教师的重要性,这八个目标分别是:
目标一:体现移情
目标二:实现合作
目标三:立足现实
目标四:明确方向
目标五:获得自信
目标六:表达热情
目标七:灵活机制
目标八:培养自立
这几个目标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明白了作为一个老师,观察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观察,而在听课过程中对老师的观察也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断的听课是成长的有效途径,而在听课过程中,观察有经验的教师怎样调动与保持各种互动关系更能帮助年轻教师成长。有时候往往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以让年轻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样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注重观察上课老师的举手投足,兴许就能在细节中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正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在立足现实这一目标中提到除了观察不同班级里的生活之外,总结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也是必要的。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学生行为不当、讲授过程中时间的无意义耗费、其他一些令人失望的事端发生等,所有一切诸如此类的东西,究其原因并不一定是我们准备得不充分或缺乏努力。时常,教师无法控制或阻止它们的发生。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很多收获并不是源于教师的努力,而是源于各种意外事件。这一点我颇有感受,有时候一帆风顺的课未必能让教师获得更多的经验,而正是在处理一系列意外事件时,教师的处事能力和教学经验得以提高。比如,有一次在上课之前,两个男生因为抢一个电脑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揪在了一起,一个学生还在掐另一个的脖子,我一惊,随后我冷静的走过去把他们分开了,但我并没有生气的责骂他们,而是把一个学生带到旁边,轻轻的搭着他的肩膀说:“你知道你刚才很激动吗,样子很难看,冷静一下,想一想,如果刚才你的行为出了什么事的话,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也许是我平静的语气,他平静了许多,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我也就没多说什么。同样我并没有一味袒护那个被掐的学生,而是客观的分析了这件事,告诉他们一个位置是小,一个人的生命是珍贵的,不能动不动就动粗,漠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是最不应该的。但是这件事之后,原本学习不太认真的他,每次作业都是第一个完成,而且非常积极的去做,真是意外的收获,也让我看到了教育手段的重要性,值得我深思。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任教的班级多么差劲,学生多么不听话,如果你坦然面对,用你的智慧去引导学生,才是真正的能力。
二、做一名高宽容和低控制度的教师
此书中除了引用一个个事例来说明问题外,更有参考价值的是一个个详尽的记录表、测试表。例如课堂社会环境观察记录表,表中包含了45条关于学生各方面表现、教室环境、教学内容的评价等一系列内容,通过这张表教师自然而然的会对学生进行观察,并有分值的比较更加直观。对于老师也有一张运用符号式观察记录方式对课堂中宽容与控制进行观察记录的表格,这张表格分为四个层次对课堂氛围的教师行为进行评价。A为高宽容度,B为低宽容度,C为高程度的控制,D为低程度的控制。每一个层次里分了很多具体的指标。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宽容度的高低正是教师自身个人素养的体现。这在无形中给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出了挑战,对比这些表格,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这次培训中听过的几堂课,我发现目前我们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忽视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我们大部分的老师处于低宽容度和高程度的控制这一状态,虽然我们也在课堂上鼓励、表扬学生,但离教师在认可学生的观点后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对学生的控制上,我们大部分时间希望学生按自己预期的答案回答,教师也只是根据自身已设定的框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大部分时间也还是以教师占据教学的中心。当然此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由于国情和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要达到高宽容度和低程度的控制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低程度的控制,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学和完全按学生的兴趣来学也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至少应该吸取这种高宽容度低程度的控制这个理念,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来调整表格的评价范畴,提高自身的教学观察力,在课堂中真正的投入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课堂魅力。
篇3:爱的教育读后感:拾金不昧
爱的教育读后感:拾金不昧
书是生命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里的情感世界绚丽缤纷。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关于教育热爱祖国、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的书——《爱的教育》。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高尚的行为》。里面讲述的是:有三四个同学在欺侮残疾的克罗西,克罗西就和他们就打了起来。克罗西气急了,就向弗兰蒂狠命地扔了一个墨水瓶,可墨水瓶却扔在了老师的胸上。老师生气了,大家都不敢出声。最后,卡罗内因同情可怜克罗西,就“主动”承认错误。我认为卡罗内向老师说出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保护克罗西自尊心,并且不希望他受到老师的批评。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卡罗内有一种乐于帮助别人、为他人着想的高尚的品质。卡罗内用他那内心深处纯洁的灵魂打动了老师以及同学们,这种品德是在山的最高处,让人遥不可及。惭愧地回想一下,我曾经是否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哦,我想起来了!在我的生活中,也发生过这样普通而又细小的事情。
那天,姐姐带我去买文具。突然,看到了地上有20元钱。姐姐轻轻捡起那张纸票,小心翼翼地把它抚平,看不到失主,我和姐姐想:这些钱可以买好多糖果和本子,但是,我却想起了老师和父母曾经告诫我们,捡到东西要缴公,我们思前想后。最后,我们决定把钱交给民警,民警找到了失主,把钱还给了他。在捡钱的.那一瞬间,其实我和姐姐有了一种想把它占为己有的欲望,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和姐姐的理智还是战胜了那股欲望。
我们要从小培养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从身边各种小事做起。在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见到地上有垃圾便随手带起,扔进垃圾箱;遇到盲人过马路,顺手牵起盲人的手,把他送到对面。所有的普通而又细小的事情,都是高尚的品质的具体体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话也是非常有道德的,我们现在就应该从小事做起,培养我们高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