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其心智成长,排除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及情感困扰,增强自信心。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和学会自我教育。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订工作制度如下:
1、成立心理咨询室,每月一次召开辅导员会议,分析学生现状,确定工作重心。
2、设立Email邮箱和信箱。(Email:nbezxqyz@sina.com)
3、规定咨询时间:每周一、三、五中午12:30—13:00。
4、不定期地向全校各班分发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以加强宣传教育。
5、利用其他形式进行鼓励宣传,如:橱窗宣传、黑板报、心理讲座、广播等。
篇2: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
在灿烂的阳光下做最好的自己
--E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
为了让外中学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灿烂的笑容,积极面对人生和未来,在阳光下不断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坚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20**年的女生青春期知识讲座起步,到现在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这些年,我校用先进的德育、心育思想作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无到有,再到被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成为常规,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老师们的辛勤努力下,在市教育局德育科、未成年人指导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校正不断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的心育之路。
现结合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将我校心育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完善组织构建,为心理健康教育把好航向
1、成立领导小组,认识统一,分工明确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由一把手校长担任主任,副校长黄娟、何建军、方立新任副主任,负责各年级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德育处主任蔡芸、教务处主任陈伯萍、党政办主任高彩霞、总务主任魏玉才,兼职心理教师以及各班班主任任委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安排和资料收集。德育处牵头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务处做好课程和科研支撑,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和资金支持,党政办负责协调。德育处主任蔡芸同时兼任学校心理咨询室——“栖心坊”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学校的兼职心理教师之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各班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协助对学生进行辅助性的心理辅导工作。
2、充分重视“心育”,总体规划,明确目标
我校在第二轮三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基础宽实、素质优良、外语见长、适应未来的现代中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是这几项指标尤其是“素质优良”、“适应未来”这两项指标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年度目标实施里我校对心育队伍培养、软硬件提升和活动开展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要求。每学年初,学校行政班子都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就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布署,并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每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能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序实施。学校这几年来坚持“三自·三信”的德育模式,努力培养自律、自主、自信的中学生,利用学校宣传阵地、重大活动、课程设置等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在校训“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激励下,树立信心,强化信念,促进信任,努力培养“融入世界的现代人”,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去。
3、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实施
为了规范管理,科学实施,我校建立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心理咨询室值班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档案管理制度》、《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工作的规章制度。学校20**年进行现代化提升工程,为全校近两千名师生设置了心理辅导室“栖心坊”,之后一直由蔡芸老师负责相关工作,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逐步由栖心坊向学校各方面工作渗透和辐射。
二、积极创设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1. 努力构建一支心育队伍
从几年前的“零”到国家三级咨询师一名、兼职心理教师三名,虽然有突破,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感到力量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从两方面着手,筹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班主任和所有教师的校本培训,先后通过校内优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专家璇紫《呵护心灵助力成长》的讲座、将心理教师崔娟请入校园为全体教师讲课、组织教师撰写“我的教育故事”等方式,为老师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既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品德,也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学校抓住机遇,借助上级支持,积极培养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刚一推行,学校就大力宣传发动,老师们报名积极踊跃,起初有60多位老师报名,后来根据上级要求,压缩名额,现共有29名教师正式参训,覆盖各级职称各年龄段,本年度已有6名教师第一批通过学习,参加资格认证考试。这些参训教师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分布均匀,相信这些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个人成长必将有力推动我校的心育工作。
2. 重点打造一些心育阵地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我校心理辅导室占地一百多平方米,由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宣泄室、阅读区域组成,格局合理、氛围温馨、功能齐全。这里是学校“心手相牵”社团的活动阵地,也是学生接受个别心理辅导的地方。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2点到1点,下午4点到5点,是栖心坊的开放时间,学校通过展板和校门口的宣传栏向全校师生公示开放时间。师生可以来这里寻求面对面的帮助,也可以借阅心理方面的书籍杂志。另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心灵对话本向班主任老师倾诉,也可以在学校家校互动、在线答疑上寻求在线帮助。校园网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校园广播点歌台是受到学生喜爱和关注的进行情感倾诉的平台。
3.尽力营造一种安心氛围
为了让老师们能够心无旁骛,安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自我进修和提升,认真开展好各项心育工作,学校从制度和经费上都对心育工作进行了倾斜。学校绩效方案规定心理健康教师在评先、工资、职务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学校把心理教师们的学科教学工作量进行削减,以便她们能腾出精力开展心育工作。学校全部承担教师参加心理教研、学习、交流等活动的培训费、车辆费用。20**年,学校拨款1.6万元用于心育培训和相关书籍购买。此外,学校工会开展了教师趣味运动会、文体活动月、教师礼仪讲座、保健讲座、给教师发放保健书籍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教师自发组建了烹饪、广场舞、足球、垂钓等13个组7个不同的社团,教师个人和家庭的要事、大事,学校都出面关心慰问,我校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努力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力争让教师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拓宽多样渠道,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了扎实有效的做好心育工作,学校从多方面着手,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心育工作搭建各式平台,努力实现全方位覆盖。
1.开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了课程表,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拟定不同的内容进行授课,计划周全、体系完整。同时,学校还根据一些特定时间和事件,开展大范围的讲座和辅导,比如七年级新生刚刚进入初中,重点是在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青春期问题更多的给他们带来烦恼;针对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考试的压力,难免有焦虑紧张的情绪,我校通过讲座辅导、誓师大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理性看待压力。同时,在学校的GBR校本课程中,有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手相牵”,定期开展活动。另外,每周一次的全校信心宣誓,和每天早晨七点半的班级信心宣誓,在外中已经坚持了几年,成为我校的传统做法。
2. 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是项全面工程,应该力求时时、处处。我校充分利用教案评比、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公开课等契机深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学科教学的教育思想,倡导在各学科授课时注重发掘各学科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积极影响的因素和教育契机,同时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目标是否达成,以突出学生情感认知的变化。比如九年级英语中第三单元《Teenage problems》,英语教师在授课时不仅关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也给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论他们遇到的青少年问题、主要的压力来源,并给予一定的应对建议。学校近年来一直提倡和坚持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就是希望用这种方式,不仅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学习模式对他们学习和成长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3. 积极、向上的校班文化熏陶
对于德育、心育工作来说,环境育人很重要。积极向上的环境能够让人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给人拼搏奋进的精神力量。校训“做最好的自己”一直在激励着外中每个人,每学年更换一次的笑脸墙提醒每个师生都要笑对生活,学校将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师生喜报、名单在校园网、宣传栏进行大力宣传。各班进校不久就集体讨论设计班旗班徽,以迅速增强班级凝聚力。每班都有宣誓词,并随着时间推移,根据班级情况不断调整修改,每天早上七点半各班都会进行集体宣誓,日日激励,每天保持好状态。每个班的班级文化布置,既有激励性,又有让学生展示才能的空间。外中电视台定期播出,心理健康的内容也不时出现在话题点击栏目,校园点歌台的一首首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伴随着祝福常在学生耳边萦绕。每节课下课、中午、放学后,校园广播都不断播出动听的歌声,因为我们坚信音乐是心灵的营养剂。
4. 丰富、多彩的各项心育活动
在外中,有着丰富的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力得到发展,心灵得到滋养。每学期的校园道德文化表彰,其中有个表彰项目是爱心天使,我校提倡学生间互相关心爱护,用自己的言行温暖别人的心灵。“感动校园”是我校的一项重点传统工作,12月启动3月结束,就是通过寻访、表彰身边的感动校园十佳学生、教师、家长,来传递感动的力量。学校还通过主题心育课观摩、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感恩教育现场会等一系列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施展的舞台,让他们在展现才艺的同时,获得认可、增强自信,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5. 贴心、及时的心理咨询辅导
初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面临各种压力,有的还受到家庭不正确的对待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他们时不时产生一些困惑和烦恼。学校的家校互动、在线答疑栏目以及心理辅导室都能及时对他们的诉求给予回应和建议,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写进心灵对话本,班主任老师会给予及时的回复和建议。蔡芸老师在心理咨询室接待来访学生的咨询或预约,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困惑。在工作中,我校也发现了极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及时给予了咨询和辅导,并向学生家庭提供了建议。本学期学校突发事件后,学校立刻与德育科、未成年人指导中心联系,携手对相关班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将对学生可能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6. 合力、合作的家校教育同盟
我校充分意识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光靠学校力量还不够,家庭的配合也很关键。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家长的观念相对还比较滞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还不够,因此,我校利用家长学校授课的机会,通过校内校长讲、校外专家讲等方式,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方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育进行辅导。内容丰富,涵盖了新生适应、考试焦虑、亲子沟通等话题。我校一年来先后请到了镇江崇实女中的夏春娣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如皋市第一中学崔娟老师等心育专家来校给家长、老师做家庭心育、亲子沟通方面的讲座,从反馈来看,家长们对于此类讲座表示了高度的认可。
四、科研引领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给力
要想心育工作长期有效开展下去,科研引领很重要。一方面我校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例会,组织进行研讨和交流,另一方面,积极选派教师参与各项心育培训和教研活动。9月 29日我校成功承办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我校蔡芸老师和兄弟学校刘敏教师分别上了两节研讨课。蔡芸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扬中市“生本教学——高效课堂”展评活动中获二等奖。我校积极响应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之一的“积极心理学取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研究”总课题组的活动,成为该课题的子课题示范校,并申报了“中学生协作或团队精神培养的实证研究”课题,此外,课题《基于学科个性的“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也进入了研究阶段。相信在课题和教研活动等心育教科研力量的引领下,我校的心育工作必定会不断向更高质量迈进。
回眸这一年、这几年的心育工作,我校付出了很多努力,有了不少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的培养速度,赶不上学生家长的需求速度。根据师生比,我校虽然已经具备3名兼职心理教师,但数量还不充足,也还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人员缺额阻碍了心育工作的更好开展。心理教师的能力以及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心育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另外,对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宣传做的还不够,虽然大家已经逐步认识心育工作的重要性,但这与实际需求还不匹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育人工作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相信,在市局正确领导下,凭借我校自身的努力,及时总结经验,继续深入学习,不断大胆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发展之路定能越走越宽敞,我校将努力用自身的作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篇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其心智成长,排除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及情感困扰,增强自信心。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和学会自我教育。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订工作制度如下:
1、成立心理咨询室,每月一次召开辅导员会议,分析学生现状,确定工作重心。
2、设立Email邮箱和信箱。(Email:nbezxqyz@sina.com)
3、规定咨询时间:每周一、三、五中午12:30—13:00。
4、不定期地向全校各班分发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以加强宣传教育。
5、利用其他形式进行鼓励宣传,如:橱窗宣传、黑板报、心理讲座、广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