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任先进事迹:闪光的平凡人生
她没有惊泣天地的雄壮之事,可她的身后分明是一串普通干部坚实的足迹;她没有令人仰慕的显赫地位,却能赢得居民最真切的尊敬。孤寡老人称她为好女儿,失学儿童叫她好妈妈,下岗工人赞她是z义工,兄弟姐妹们称她何姐。她,就是一位平凡岗位上书写着非凡业绩的普通妇女——安县z镇z社区主任何z同志。
事无巨细的“小巷总理”
“如果不了解社情民意,不知道哪个下岗了,不晓得谁家患病有难,不但无法做好工作,最起码也是一名不称职的社区干部。”这是何z同志自20**年任职z社区主任以来始终坚守的一条工作准则。
53岁的何z于1979年12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入党。她所在的社区属安县z镇旧城老区,常住人口8226人,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771人,空巢老年户34户,各类残疾人135人,刑释解教人员8人,“40、 50”下岗失业人员551人。在z社区大南街未改造之前,居民房屋多为60年代的青瓦房,夏季凉爽,很是惬意。可一到雨季却是最让何z头疼的事儿了。一遇大雨或暴雨就屋漏连连。这个时间,何z不能闲,也闲不了,更闲不住。
“何主任就是我们的大恩人,这份恩情永难忘。”杨建国逢人便说。一次半夜的电话突然把何z惊醒:“何主任,家里都漏成河了,咋个办约。” 何z二话没说,立马起身,打着电筒赶到杨建国家,冒着雨和他们一起往外舀水。原来,杨建国夫妻二人双双下岗,家中还有一年迈母亲,家境优为窘迫,只能租住在公产房。按政策,住公产房是谁住谁管,经过此次大雨,明显不能再继续住人。不等杨建国开口,何z直接与房管所协商好,让他不用花钱直接到房管所领瓦、领椽子,修葺房屋。说起这件事,杨建国意见至今感激不已。
莫春碧的爱人在马尔康打工。她因为生病住院,家中小女儿无人照管,几天都没能好好吃上一顿饭。何z了解情况后,立即将其小女儿接到自己家中,为其做饭,洗衣,接送上学……
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十年来,她事无巨细,走街串巷,深入大街小巷、学校医院、居民家庭,哪家房屋漏雨了,哪个居民生病了,哪条的路坏了需要整修,她都了如子掌。为让居民过得安心、舒心,她总是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用女人特有的细腻奉献关爱,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最信赖的人,小巷总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巷总理”获得居民的广泛赞誉,社区工作受到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z社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模范社区,她本人也因此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安县优秀人大代表”、“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绵阳市社区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
铁血柔情的“民生大臣”
在群众眼中,何z是一名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女汉子”,在她内心,更藏有一份点滴为民的铁血柔情。她不仅仅是乡亲们的“小巷总理”,同时也被大家誉为“民生大臣”。
她常说“乡亲们给了我这个称谓,是荣誉更是责任,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居民的利益出发,决不能辜负大家的希望。”在她的努力下,社区新增就业人员294人,16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增加公益性岗位21个。同时,还为207名“40、50”人员申请了社保,292户贫困户申请低保,358人领取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月发放低保金78077元,保障面达到19.3%。
在z社区,最大的民生工程莫过于旧城改造。既要改造,就免不了要拆除,要占地。而拆迁事宜繁多,涉及利益的人和事又必须得面面俱到,丝毫马虎不得,何z没日没夜的工作,走家串户摸情况,了解民意,排解民忧,终于倒在了病床上。医生也再三叮嘱:“你可不能再累了,好好养病,不然会更加严重。”可是她并没有以此而懈怠。病床上的何z,满脑子想的还是社区的工作,老张家旧房拆了没有,唐开文安置好了吗,旧城改造的进度如何……。
病情稍有好转,她又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z社区旧城改造涉及993户居民,195489.4平方米,15条街道。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排成一线,连成一面。与砖瓦泥土打交道,忍受委屈,没有休息时间是常事。在执行拆迁政策时,她从不打折扣,对个别人的无理要求坚决予以回绝,对居民的合理要求尽最大努力进行维护满足。她常说:“只要有感情,讲政策,公开、公正、公平,就没有过不了坎。”
“不是何主任关心,哪有这个家哟。”被人称为“老光棍儿”的张兴正右手抱着不满周岁小宝宝,看着正在忙碌的妻子美滋滋地说。张兴正的家处于拆迁范围内的,一家五口人以在街口卖凉水和水果为生。因为拆迁,生意也只能暂停,可一下子没了生活来源。何z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居委会其他成员商议,将其安排在公益性岗位上,做起了社区清洁保洁工作,现在每月固定收入1100多元。在何主任的撮合下,老张还接婚生了小孩,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何z常说:“为居民办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办好事不出差错。在何z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唯独没有她自己。她正是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书写着自己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生,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爱戴。
无私勤廉的“z义工”
“有事吱一声,能帮到的绝不推诿。”社区居民们都知道这是何主任的口头禅。何z除了在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从不懈怠,在生活上更是竭尽所能帮助身边有困难的群众,工作之余,她经常为孤寡老人洗衣做饭,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辅导作业。乡亲们亲切地她称为“z义工”。
“我虽然无儿无女,但小何就是我的好女儿。” 一提起何z,年近社区居民80岁高龄的薛祖华感到无比的自满和欣慰。薛祖华因年轻犯事,60岁才出狱,无儿无女,没人照顾,伶仃孤苦。何z始终把他挂在心头上,一有时间就提着生活用品看望他,关心他。逢年过节还和他一起吃饭拉家常。
“这是妈妈买的新书包、文具盒、画笔……”小玉玲一边摆弄着何z给她买来的学习用具,一边在小伙伴面前炫耀道。7岁的蔡玉玲自小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生活艰苦,因为何z的关心,才让她上完了幼儿园。如今,小玉玲已经穿上何z买来花衣服,背上新书包开始上一年级了。在小玉玲的眼里,何z就是她的妈妈……
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社区主任,所面对的绝不是什么惊涛伟岸的大风大浪,所做的也绝不可能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之事。在普通人眼里,她们做的就是一件件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而正是这小事的集叠,才绘就了令世界各国羡慕的中国式和谐,才折射出了共产党人和一个个基层工作者的伟岸与光亮。何z正是用她极为平凡人生为伟岸与光亮不断添彩,不断增光,而受社会肯定,群众信赖的普通人。
正是何z无私付出,获得了广大居民的广泛认同,在20**年12月1日的村(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上,何z以全票当选为新一届z社区党支部书记。面对党员群众的信任,何z感到一份沉甸甸责任与担当。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实际行动,为社会和谐与进步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使命和荣光。
篇2:社区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社区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投身社区干事业为民服务天地宽
*年8月,我由机关调入汉沽管理区振兴街道办事处工作。在社区工作4年来,我热爱社区、扎根社区,在社区这方舞台上服务居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团委工作与社区工作有所区别,面对新的工作,新的领域,我迎接新的挑战,刻苦钻研社区业务知识。由于工作繁忙,我就在晚上学习。孩子年幼,我就在辅导功课后学习,有时晚上学习到深夜,并且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凭着我扎实刻苦的精神,我很快掌握了社区知识、工作方法、相关政策,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的社区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在《社区》杂志上,我学到一整套档案管理方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我个人被评为十五期间唐山市档案先进个人。社区工作离不开文字材料,在这方面我不断地学习,我的文章《借助邻里关系巧协调》在民政部的《社区》发表,《建设文明新社区》在河北农垦杂志上发表,《从实事求是到求真务实》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发表。
作为年轻干部,要不断地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创业里居委会有4名社区干部,平均年龄32岁,在工作中我坚持民主,与他们相互探讨、协商,很多好的主意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工作中,我身先事足,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在计划生育调查,我调查了最复杂、最难调查的楼房区。在我们的努力下,社区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投身实践干事业,服务居民天地宽
居委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社区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服务居民是我们工作目标。我对居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群众来访者,仔细倾听,热情接待,几年来,我接待来信、来电、来访12件。居民陈栓德的儿女因养老纠纷,我接待了11次,历时2个多月,有三次他的女儿到我家来访,我调解了这方,又调解那方,往反于他的3个子女间劝说。我又找到司法分局为其女儿讲解《老年人合法权益》,最后终于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将夫妇俩送到养老院,老人在那里安度晚年。
弱势群体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低保工作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几年来,我严把初审关,经常反复调查,做到应保尽保。在入户调查中,振业里8号楼居民么振平72岁了,孤身一人,没有劳保,家庭贫困,根本不清楚低保政策。我主动为她办理了低保,当老人拿到低保金时,感动地热泪迎眶,:“共产党真好”。老人身体不好,上下楼不方便,我主动给老人送去低保金。老人经常感动的说;“我上辈子修好积德了,碰上你这么一位好闺女。”
社区成立以来,我们从基础工作做起,先后建立了居民情况调查表、党员档案、中老人健康档案、育龄妇女档案,这些档案的建立为社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社区的情况,将居民小区分为14片,选举出了热心社区工作、政治觉悟高、群众有威信的74名组长,协助居委会工作。将398名社区党员规范化管理,成立了10个支部,开展了收缴党费、宣传、组织等工作。在先进性教育中,将社区党员组织起来进行了三个阶段学习,开展了慰问困难党员、我为管区献一策活动、撰写读书心得、观看战斗影片活动,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人心。
工作中我不断的创新,不断拓展服务空间,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无偿、低偿服务,服务内容有家庭保洁、房屋租赁、买卖中介、职业介绍等,将服务卡发到社区居民家中,目前已登记信息51条,开展中介服务12次,为居民提供了便民服务,得到居民的认同。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文化、健身需求。社区在原有秧歌队的基础上成立了6支文艺团体,社区时代合唱团、戏曲票友会、红珊舞蹈队、紫蝶舞蹈队、书画协会、门球队,扩建了永红健美队等3支群众腰鼓、健美、太极、秧歌队伍,文艺骨干达到一千余人。这些老年人文体队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依托这些老年协会组织了庆“**大”召开、庆“七一”建党82周年、庆兴北广场落成、庆管理区成立、文化下乡慰问演出、卡拉ok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和比赛,演出丰富多彩的节目,观众达3万余人次,不仅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而且弘扬了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促进了“四进”社区活动地深入开展。
老年人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文艺团体结出了硕果。永红健美队在建队十年里获得市级各种比赛一等奖十次和优秀奖两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老有所为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社区书画协会有三人成为中国书画协会会员;社区门球队在唐山市老年门球比赛获得优秀奖。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评选“五星级”文明家庭标兵活动,小小楼长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公民道德纲要讲座活动、法律进社区活动,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创业里居委会连续两年被唐山市政府评为“唐山市文明社区”。
在工作中,我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与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共产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衡量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政治觉悟,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以团结务实,敢于创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创社区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