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此份调查问卷。

  为了解新一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及消费结构。因此,我们制作本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调查。此调查问卷共19题。请您将选项填写在题号后面的括号里。我们将保护您所填写的个人信息,谢谢您的帮助与支持!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3.()您在上大学前的准备中花了约多少钱?

  a.500元以下(含500元)b.500~1000元c.1000元~XX元

  d.XX~3000元e.3000~4000元f.4000~5000元

  g.5000元以上

  4.()您的家庭月收入约:

  a.XX元以下(含XX元)b.XX~3000c.3000~5000d.5000元以上

  5.()您在校的月花费是:

  a.300元以下(含300元)b.300~500元c.500~700元

  d.700~900元e.900~1100元f.1100元以上

  6.()您每月的生活资金来源(可多选):

  a.父母资助b.勤工助学c.奖学金、助学金

  d.贷款e.他人资助f.其他

  7.()您是否有消费计划?a.有b.没有

  8.()您每月(除日常饮食外)在哪两个方面花费较多?

  a.零食b.学习消费c.衣服d.日用百货

  f.恋爱g.人情消费h.网费i.话费

  9.()您有记账的习惯吗?

  a.有,每一笔都会记下b.时常,会记下重要的支出c.从不记录

  10.()您有攒钱的习惯吗?a.有b.没有

  11.()您每月花费会超支吗?a.会b.不会

  12.()您有哪些理财方式?

  a.银行存款b.基金、股票、债券c.保险d.其他e.无理财方式

  13.()您认为您的消费观是:a.适度消费b.超前消费c.滞后消费

  14.()您在今年双11促销中花费了多少钱?

  a.未参与b.100元以下(含100元)c.100~300元

  d.300~500元e.500元以上

  15.()您在今年双11促销中是否有超支情况?a.有b.没有

  16.()您在消费时考虑到的因素是:

  a.质量b.价格c.品牌d.款式外观e.时尚f.心情

  17.()您一般在那里购买商品a.网店b.商场超市c.地摊d.专卖店

  18.()您一般什么时候去选购服装?

  a.新货上市b.促销打折c.节假日d.旧衣服的款式过时e.其他

  19.()在您看来“勤俭节约”:

  a.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倡b.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c.以前曾经有用,现在已经过时d.没想过

  感谢您填写我们的调查问卷!

篇2:新校区大学生消费社会调查报告

新校区大学生消费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共50份(有效问卷50份)

  调查时间:XX年11月19日~XX年11月25日

  2、调查地点:xx大学新校区

  3、调查对象:xx大学XX级学生

报告分析

一.为大学做的准备多数花费较少,部分花费较多

  分析:

  从调查数据和图表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大学生中,为上大学做的准备花费额较少,多数在1000元以下(含1000元)。从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大学生总体攀比心理减少,大学准备花费更加理性。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花费数额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准备物品较多,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攀比心理的滋长。

  改进措施:

  ⑴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相关计划,熟悉大学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⑵家长应当对大学生上学准备做相关指导,培养他们的正确消费观。

二.大学生在校花费较高,多数月花费超支,不会理财

  分析:

  从调查数据和图表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大学生中,多数大学生花费额较高,多数大学生表示在校月花费会超支。虽然多数人表示会通过银行存款来理财,但缺少正确的理财方式。这其中,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没有用钱计划,对花钱没有节制;另一方面,缺少父母和老师的指导。

  改进措施:

  ⑴大学生应当制定消费计划,对花费有所节制,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⑵父母应当对孩子的花费进行指导,减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⑶学校和老师应当对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活教育,教会大学生合理理财,指导大学生度过精彩的大学生活。

三.对父母依赖程度较大

  分析:

  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的在校花费是通过父母取得的,很少有通过兼职、勤工俭学获得。这一方面是由于大一新生对新环境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父母仍有较大依赖。

  改进措施:

  ⑴大学生应当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寻找社会锻炼的机会;

  ⑵学校应当拓宽信息渠道,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

四.质量、价格是大学生消费时的重要影响因素,商场、节假日是消费的首选时间和地点

  分析:

  消费者在消费时最看重的是质量,大学生也不例外。调查中,多数大学生更加亲睐物美价廉的商品。许多大学生更加喜欢在商场在节假购买,也有学生在网络这种新方式购物。看来,大学生消费与大众消费相吻合。

  总结

  大学生是消费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通过对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的调查及分析,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依然有待提高,依然需要家长、学校及社会的指导,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句话在现在依然有一定道理。大学生只有认真规划好大学生活,才能使大学生活更加精彩。

  心得

  在这次调查中,我收获很多。通过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我的大学生活消费有了直接的指导,我也获得了进行调查撰写的经验。虽然中间有坎坷,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感触。

  附件

关于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此份调查问卷。

  为了解新一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及消费结构。因此,我们制作本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调查。此调查问卷共19题。请您将选项填写在题号后面的括号里。我们将保护您所填写的个人信息,谢谢您的帮助与支持!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3.()您在上大学前的准备中花了约多少钱?

  a.500元以下(含500元)b.500~1000元c.1000元~XX元

  d.XX~3000元e.3000~4000元f.4000~5000元

  g.5000元以上

  4.()您的家庭月收入约:

  a.XX元以下(含XX元)b.XX~3000c.3000~5000d.5000元以上

  5.()您在校的月花费是:

  a.300元以下(含300元)b.300~500元c.500~700元

  d.700~900元e.900~1100元f.1100元以上

  6.()您每月的生活资金来源(可多选):

  a.父母资助b.勤工助学c.奖学金、助学金

  d.贷款e.他人资助f.其他

  7.()您是否有消费计划?a.有b.没有

  8.()您每月(除日常饮食外)在哪两个方面花费较多?

  a.零食b.学习消费c.衣服d.日用百货

  f.恋爱g.人情消费h.网费i.话费

  9.()您有记账的习惯吗?

  a.有,每一笔都会记下b.时常,会记下重要的支出c.从不记录

  10.()您有攒钱的习惯吗?a.有b.没有

  11.()您每月花费会超支吗?a.会b.不会

  12.()您有哪些理财方式?

  a.银行存款b.基金、股票、债券c.保险d.其他e.无理财方式

  13.()您认为您的消费观是:a.适度消费b.超前消费c.滞后消费

  14.()您在今年双11促销中花费了多少钱?

  a.未参与b.100元以下(含100元)c.100~300元

  d.300~500元e.500元以上

  15.()您在今年双11促销中是否有超支情况?a.有b.没有

  16.()您在消费时考虑到的因素是:

  a.质量b.价格c.品牌d.款式外观e.时尚f.心情

  17.()您一般在那里购买商品a.网店b.商场超市c.地摊d.专卖店

  18.()您一般什么时候去选购服装?

  a.新货上市b.促销打折c.节假日d.旧衣服的款式过时e.其他

  19.()在您看来“勤俭节约”:

  a.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倡b.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c.以前曾经有用,现在已经过时d.没想过

  感谢您填写我们的调查问卷!

篇3:就业青年大学生消费社会调查报告

就业青年大学生消费社会调查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对大学生和就业青年的消费调查数据今日出炉,此次调查以南京和盐城十余家工厂的社会就业青年以及南京工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的4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超过社会就业青年。

  同学庆生搓几顿,大学生无奈入不敷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87.6%的社会就业青年每月伙食费不超过300元。而大学生校外就餐也成为了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7.1%。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许多大学生反映说他们有时候也颇有些无奈,同寝室的同学过生日自然要到饭店去“搓一顿”,可是鉴于每月的消费总额限制,一旦每月遇到三个或者更多同学生日,当月就会入不敷出。

  数据显示,90.1%的大学生在每月花费透支后选择向父母讨要,而社会就业青年有76.1%的选择向朋友借。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整个社会的引导,消费观的自我约束也需要加强。

  大学生精神、娱乐消费超过就业青年82.9%的社会就会就业青年每月在购买书籍、培训方面花费50-100元,5.8%的人为50元以下。而67.3%的大学生每月在购买书籍等消费中花费200元,10.2%的大学生此项消费为100元。

  对于网络消费时间,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至7小时,30.1%的学生为8至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至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

  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上网按2元每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社会就业青年在上网消费这方面78.2%的人花费每周10小时,多用于淘宝,打游戏。

  在走访的大学生中,有两名大二的男生说到自己大一时经常通宵打游戏,导致现在的身体不能熬夜,一熬夜就容易面色苍白,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症状。

  恋爱消费:70%以上大学生每月花费500元说起恋爱消费,30.3%的社会就业青年花费只有每月100元左右。转观大学生,70.4%恋爱,且每月恋爱花费都在500元左右,有不到10%的大学生恋爱消费在100至200元,这笔开销占每月生活费的三分之一,其中大多为男生。

  进入大学校园,很多学生一下子不适应新环境的生活,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全都花在上网、逛街、吃喝、谈恋爱上。若能组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认识到挣钱的艰辛,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消费。

  数码消费:81%大学生用高档手机,就业青年只占3%34.5%的社会就业青年使用的是800元以下的手机,24.3%的人使用的是中档手机,3.0%的人使用的是苹果手机。而80.9%的大学生使用的是20xx元以上的手机,如三星,苹果等。

  在采访了一位盐城师范学院的女生时,问及为何使用价格高昂的手机,她回答道:“因为大家都用的这个啊!”在调查中很多男生说如果使用国产手机会没有面子,心理上感觉没有人家高贵。而社会就业青年对于手机的要求并不高,多数采访者认为只要能打电话发信息即可。

  此外,98.3%的大学生有电脑,39.5%的大学生拥有平板电脑,40.1%的社会就业青年没有采购电脑。原因有工资不够支付电脑费用的,也有认为没有闲暇时间使用电脑且没有必要的,不如找网吧用电脑。

  大学生尚未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来源,对于这些数码用品多是靠家里的支持购买,有的大学生为了拥有一款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这反映出一些学生的攀比心理和价值观的扭曲。

  同学寄语参与调查的学生们认为,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调查对大学生及家长能产生积极有效的思想转变教育,让大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有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努力报答社会,感恩父母立志成才。

  如今,在中国大陆约有1.8万学生“叛逃”学校,选择“在家上学”,多数家庭主要由母亲负责孩子的在家学习。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xx)》,分析我国“在家上学”的发展现状。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的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大多数家庭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过半家庭月收入1万元以下。

“叛逃”多与学校有关。

  “在家上学”是一种以家庭为主要教育场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师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54.19%)、“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0%)、“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厌倦学校生活”(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可以看出,其中有四项都与学校有着密切关系。

  被调查家庭中,62.01%在家上学的孩子曾经在传统学校学习,后来从传统学校中转了出来,而37.99%的孩子则一直在家上学。多数孩子是在幼儿园小班到一年级之间开始不在传统学校上学的,占51.23%。

年龄集中在小学阶段。

  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教育专家分析称,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

  另外,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4至10岁之间(60.42%),其中6岁的孩子最多,17岁的孩子最少。可见,在家上学的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较少处于初高中阶段。教育专家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考、高考仍是我国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以逾越的“坎儿”。

  此外,调查显示,多数在家上学的孩子喜欢该学习方式,其中43.02%的孩子表示非常喜欢,38.55%的孩子比较喜欢。家长则认为在家上学的孩子,其各方面能力都处于中上水平。对于很多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孩子来说,多数家长选择“继续在家上学”,而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的家长最多。

家长多具有高学历。

  实施在家上学的被调查家庭中,45.81%的家庭主要由母亲负责孩子的在家学习,24.58%的家庭主要由父亲负责,另有24.02%的家庭由父母一起负责,仅有1.68%的家庭由家庭教师负责。

  从学历来看,实施在家上学家庭的家长多具有高学历,其中75.42%的家长有着大专及以上学历。从职业来看,选择在家上学的家长63.13%的职业是企业职工、专业人员(如教师、医生、技术员等)和自由职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研发现,被调查实施在家上学的家庭收入主要集中在2万元以下和5万元以上高低两端,其中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家庭最多,占56.73%。在时间投入上,多数家长认为父母不需要全职。

  20xx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中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我国每个中小学生都将有唯一学籍号,实行“籍随人走、终身不变”。湖南省教育厅近日下发《湖南省加快推进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全省中小学纸质学籍信息表的数据录入、审核和报送工作。

  全国系统在湖南部署实施后,将全省所有中小学生的电子学籍信息录入或导入全国学籍系统,并完成数据审核上报和问题学籍的处理,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籍数据库。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首次数据采集范围包括全省境内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在校学生。

  为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学校将组织班主任及有关人员将学生基本信息表发至每个学生,由学生及家长填写并签字确认后交回班主任审核,班主任将核对无误的班级学生表格提交给学校学籍主管负责人审核。没有居民身份证件号的中国公民学生,须由学校开具《无身份证号学生在校就读证明表》。

  教育部为身份认证无误且全国范围学籍查重无问题的学生,分配全国唯一的学籍号,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并将学籍号下发给各省(区、市)。湖南在教育部学籍号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教育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发放全省唯一的电子身份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