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五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
5年,60个月,约1826天。用5年来形容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得出贵在坚持的道理。z网调调度处的青年员工们就用5年来书写了这么一桩爱心传递的故事。
5年前,一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10岁满族小女孩,因为家庭的变故,失去了父亲。她跟着没有收入的妈妈和外婆从东北吉林的一个叫做猴石镇高龙村的小乡村来到东部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寻求远亲的帮助。没有收入,没有户籍,没有学校可以读书。这个消息被z网调调度处的兄弟姐妹们得知后,大家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位名叫z的小女孩铺筑一条所有其他孩子都能够拥有的求学道路。
从那以后,z小朋友在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大城市里,有了自己新的家人、朋友、环境、学校,和家。她被安置在亲戚家的一个房间里,虽然家具不时尚,但是屋子有明媚的阳光照进来;调度处的青年员工们帮助她在上海市幸福小学取得了学习资格,虽然不像很多上海本地的孩子们一样有家长接送上学,但是她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在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聆听教师的讲授;每到开学之前、期中期末考试之后或者过年过节之际,调度处的青年员工都抽出时间去看望z小朋友,虽然不是每日的陪伴,但是让她在心底里知道,有那么一群热心的哥哥姐姐和叔叔阿姨们,在时刻关心她、爱护她的成长。
这样一个开始是不容易的,调度处的同志们不仅仅对z小朋友进行定期资助,更对她心灵的成长历程给予悉心呵护,像大树爱护它的小树苗一样,用自己的枝叶为她遮风挡雨,期望她能够走出家庭不幸的阴影,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汲取时代的营养,成长为一个乐观坚强的少年。
如果说我们为小树苗开辟的成长空间来之不易,那么5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坚持更是一种爱心的接力。尤其对于z网调调度处这样一个成员不断更新的集体而言,5年内进来了多少新员工,又为公司其他部门输送了多少杰出的人才,不管z网调调度处青年员工的队伍组成如何变化,谁来为z小朋友做大树的树枝、谁来做大树的树叶,从不需要讨论,总会有人很主动地站出来,为她做一些事。、
5年期间,在调度处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事迹:已在z网调调度岗位工作了六年有余的周毅同志便是其中的一名典型,自从进入单位不久,作为调度中心团支部骨干的他就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了定期组织调度处内同事探望、帮助z小朋友的任务,如今已是正值调度员的他,克服了当时新房装修、准备正值调度员考试等困难,几年如一日般的坚持,对z小朋友的关怀和鼓励从未间断;09年下半年,周毅同志被借调到国调学习工作半年,于是这个光荣的接力棒就交到了当时刚进入调度处的胡蓉同志手中。每逢寒暑假或开学,她便提前联系,组织和其他同事一道给z小朋友送去温暖。尤其是今年以来,在z网调世博保电工作任务繁重,以及她自身准备副值调度员考试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胡蓉同志也丝毫不敢懈怠;还有调度处的新进员工姚颖蓓、汪静,在加入工作不久,也便在处内气氛的感召下,自愿加入到了帮助z小朋友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中来,每次探望前,她们都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精心为z小朋友挑选各种礼物,如同大姐姐般的亲切的与z小朋友交流,分享她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并在今年世博会召开期间,特意为小朋友送去了世博会门票……一个人的爱心是1,那么调度处这个集体对z小朋友的爱心就是无数个1的累加;每个人出一份绵薄之力,合起来将是对她的强大的支持,像一只大手,在她困难的时候拉住她,坚定而有力地给她全方位的鼓励和温暖。
z小朋友没有辜负调度处员工们的爱心帮助,她非常开朗、非常懂事、非常努力,年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全面的个人素质发展向大家汇报。在上海市幸福小学,她二年级的时候担任了班级小队长,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是中队副主席,品学兼优的她获得了“学习小标兵”、“金话筒小主持”、“阳光少年”、“优秀鼓号指挥”等称号,充分显示了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康成长轨迹;而后她进入上海市复旦中学读初中,同时担任语文课代表、班长和年级大队纪检委员,积极参加各项科学和文化体育活动,复旦初中运动会、上海市无线测向锦标赛和各种学科竞赛都留下了她努力的身影和领先的名次,“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军训会操“优秀个人”等荣誉并不让她有丝毫的骄傲,而是被她作为了继续前进的动力。这是多好的一个孩子啊!看见她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z网调调度处的兄弟姐妹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如今,z同学已经出色完成了她初中一年级的学习任务,转眼就与中考近在咫尺了。考虑到上海的中考政策并不对户籍不在上海的孩子们开放,她决定去天津郊县妈妈工作的地方继续她初中的学业。这是她独立地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作出的一项决定,此时此刻,她其实只是一个15岁的少年。她给z网调调度处写来热情洋溢的书信,告诉我们她将要去天津读书的消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我看见它是弯曲的,有着坎坷泥泞的沼泽;同时它又是笔直的,道路平坦,是一条两旁绿树成荫,小溪弹唱的阳光道。”当我们大家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不得不又一次感叹这个孩子的不易,又感叹我们是如此幸运,可以用我们的一点力量,在她最需要帮助的年月里,为她的成长道路旁仔细种上一些芬芳的花草,为她的小小天空轻轻抹去乌云的痕迹。
每当夜晚到来,这个城市灿烂的万家灯火将是我们遥望小姑娘z的眼睛;每当江风吹起,黄埔江中流淌的波浪将是我们祝福小姑娘z的歌曲。这么好的姑娘应该有最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为她的明天而祈祷吧。命运女神会垂青她的,一个善良、勇敢、努力、优秀的小姑娘!
篇2:小学资助贫困学生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城南小学资助贫困学生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根据上级《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和《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我校从20**年至20**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发放工作。根据县局要求,我校认真对三年来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下面对资助贫困学生工作情况自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为规范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管理行为,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均能按上级文件贯彻落实,有配套资金文件,对获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建立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此项工作。一是学校成立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评审领导小组,组长:周荣幸;副组长:周少乐、陈运全;组员:周荣登、吴冲、黄秀媛、周宽生等人,对此项工作进行全程管理,负责对全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二是组织学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熟悉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的有关政策法规,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三是通过全体教师大会,宣传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这一政策文件精神,提高全体老师的认识水平,强化教师的法制意识,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让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并惠及民生。
二、实行公示制,透明享受补助人情况
三年来,我校通过对这一政策进行了大力宣传,宣传资助政策,在校内和学生所在村、组张贴布告宣传相关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每位教师都明白自身职责及其工作意义所在,因此在自身行为中都能按规定执行,没有出现偏离。学校在校务公示栏上,将每个学期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人员公示在醒目的地方,并将学校举报电话也进行公示,以便学校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各界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补助资金用于最困难的学生。没有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1、确定资助范围和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1)孤儿、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3)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5)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6)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
(7)家庭被乡民政办列为特困户,持有特困证,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双下岗职工家庭子女,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的子女。
(9)低收入、家庭经济绝对贫困,无力支付在校寄宿生活费用成员的子女。
(10)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
2、资助对象认定程序。
(1)公开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2)、资助申请。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监护人)填写《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申请表》交村委会审核后上交学校。
(3)、评审及公示。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拟定受助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的,评审小组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
(4)、上报。学校根据公示无异议的受助学生名单,填写好《贫困学生认定汇总表》上报。
(5)、资金发放。资金到位后,学校及时将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并履行好领款签字手续。
3、享受资助的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受助的贫困家庭学生作出适当调整。
三、规范资金发放和管理,从行动上狠抓落实
资金管理规范,没有截留、挪用情况。我校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都是经县局下拨我校本部账户,然后经领导审批同意后,按补助标准转支出发放到学生手中。
为了加强我校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发放与管理,杜绝执行政策不力的现象发生,我校的做法是:一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享受条件、标准;二是根据上级对贫困生生活补助专项资金文件的要求,对用于贫困寄宿生的补助资金纳入教育系统核算中心专户管理,实行专帐核算。三是财政下拨资金后,学校派专人管理,并立即按要求有序地操作,如数发放到学生手中,绝不截留、挪用,班级各老师未收取任何附加费用,也没有均分、冒领、代领等现象。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切实做好了“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到了严格规范资助范围、标准、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及督促指标、资金及时到位。建立了助学工作长效机制。
20**年我校困难寄宿生人数是188人,补助标准500元/人/年,共发放补助资金94000元。20**年我校困难寄宿生人数是128人,开始补助标准是500元/人/年,后来提高补助标准为750元/人/年,我校按学期发放,20**春114人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最初按每人每学期250元发放,共发放生活补助费28500元,20**秋142人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生活补助费 35500元,加上后来的提标部分的31875元,我校20**年共发放补助资金95875元。20**年我校困难寄宿生人数是201人,春学期补助标准750元/人/年;秋学期提高标准为1000元/人/年;20**春我校183人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按每人每学期375元发放,共发放生活补助费 68625元;20**秋我校201 人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按每人每学期500元发放,共发放生活补助费100500元;此项经费,学校在上级财政下拨该项资金后,立即按公式无异议的名单造册,统一由学校财务室如数发放到学生手中,没有截留和挪用。
总之,我校在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上,组织学生申请资助程序及受助名单符合规定,学校成立有工作小组,由领导小组进行宣传,学生先写好申请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根据学生递交的申请书和上级规定的内宿生比例,初步核定班级受助学生人数,并在班级进行班级评议,然后把人数上报学校,经学校领导班子再次评议,确定全校受助人数,并将受助学生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经班子决定、领导审批签字后,将补助资金按每人每年受助标准一次性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学生。发放记录有学生签名、家长签名、班主任签名,没有代签现象,
正是由于我校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对政策的明晰宣讲和解读,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使得此项工作得以圆满完成。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切实配合上级领导将这一惠政策惠及民生。
四、存在主要问题
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
2、资助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学生暂时不能享受资助。
五、加强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小组工作,增强工作实效;
2、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减免;
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全面覆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宣传政策,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政策,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让领导满意、家长满意。
zz县XX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