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及均衡发展宣传材料
一、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zz县20**年申报了全疆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试点县。具体是通过进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新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现代化、标准化的学校,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安全、坚固,成为群众放心场所;高标准、高质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缩小县域内、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早日实现教育强县。
20**年zz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自治区人民政府预计于20**年9月对我县进行评估验收;20**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教育在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均衡,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并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20**年基本实现教育强县目标,达到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水平。
二、zz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投入
zz县在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中,预计需投入各类资金4.89亿元,20**年全县教育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1641万元,建筑面积达约7万平方米。主要为乡(镇)和农牧区学校项目工程,包括新建恰库尔图镇牧寄校4000平方米学生宿舍及食堂校舍;杜热乡中学4000平方米综合楼和库尔特乡曲库尔特牧寄校2500平方米的综合楼;农牧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为6所乡(镇)和农牧区学校建设了187套教师周转房,总面积达6545平方米;投资1.36亿元新建zz县双语寄宿制中学,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到20**年底,zz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基本均衡。
三、zz县创建教育强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年完成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继“两基”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软、硬件建设水平提升,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学。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
第二阶段。20**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教育在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均衡,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
第三阶段。20**年基本实现教育强县。通过推进县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达到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中规定的目标水平,实现“教育强县”目标。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措施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大力加强对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和农牧区薄弱学校的支持。在财政投入、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的一个模式办学。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均衡发展顺口溜
科学调整布局,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合理配置师资,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教育发展投入大,快步迈向现代化;
提升管理理念,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 均衡发展人人夸,体艺卫劳一起抓;
实施素质教育,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 阳光运动你我他,城乡学校都不差。
确保经费投入,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篇2: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早期,在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修订座谈会上,其中有一个代表提出了将九年义务教育增至到x年,针对“是否应当将九年义务教育增至到x年”这个问题,我利用了国庆的假期对社会上各界人士和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做了一个调查,以此了解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调查方法:
经过访问法,问卷法和查资料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
我随机对20个不一样年龄阶段和不一样职业的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1)在20个人中,赞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有13人,占其中的65%;赞成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35%。明显,在现代,赞成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比赞成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人要多,大多数人倾向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对于第二个问题,仅有两个人认为国家有本事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占10%;而有18人则认为此刻,国家暂时还没有本事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占90%,由此可见,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觉得国家在此刻还没有本事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3)在我采访的人中都一致认为山区人民或农村人民会赞成九年义务教育,占100%,而在采访当中,有一个人在回答我这个问题,说出了自我的见解:“早在1986年,我国就已颁布义务教育法,宣布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然而,近20年来,围绕义务教育的落实情景一向难以令国人满意,异常是在农村和山区的人民,农民因孩子上学而不堪重负,我想,如果不是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会让孩子去读书。即使想让孩子多读书,也可能没有这个本事。”
(4)在我采访的20个人在回答第四个问题中,有3人赞成发展快的地区实行x年义务教育,而发展慢的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占15%;17人不赞成发展快的地区实行x年义务教育,而发展慢的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占85%。
(5)针对“认为此刻的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得是否成功”这个问题,同意与不一样意的人各占一半,各占总人数的50%。
四、调查的结论
经过对20个人的问卷调查与采访,我大致了解到,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赞成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其实,早期,在国家的修订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都已经否定了将现行的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至x年义务教育,他们都认为应当等到客观条件成熟时再实行x年义务教育,但经过这一次的实践,令我更加确切地了解到我们老百姓对这个切身利益的话题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篇3: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为了加快奶牛养殖方式改变,提高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选址与布局
(一)养殖小区(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
(二)养殖小区(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交通方便,有稳定水、电供应,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三)养殖小区(场)附近应有条件获得足够的青粗饲料供应。
(四)养殖小区(场)的整个功能区布局合理,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三大部分,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在上风向,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应处于下风向。
二、设施与设备
(一)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车辆消毒池、更衣消毒室、兽医室、隔离区、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兽医防疫设施。
(二)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挤奶厅、质量检测、饲料加工或贮存间、档案资料室、青贮窖等生产及管理配套设施。
(三)养殖小区(场)应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内部净道和污道要严格分开,净道主要用于奶牛周转、饲养员行走和运料等,污道主要用于粪污等废弃物出场。
(四)圈舍朝向、规格、及各栋圈舍距离合乎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充足的运动场区。
(五)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挤奶设备、质量检测设备、牛奶贮存及运输设备、青粗饲料加工调制设备、兽医诊疗器械等必要的设备。
三、管理及防疫
(一)奶牛养殖小区(场)有集中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规范。
(二)奶牛养殖小区(场)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奶牛配种、系谱、分娩、牛只变动、饲料、兽医防疫及用药、产奶量、牛奶质量等。
(三)养殖小区(场)内有足够数量的管理及技术服务人员,所有人员应符合从业健康及技能要求。
(四)奶牛养殖小区(场)有符合本小区(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消毒防疫措施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并做好防疫记录。
(五)挤奶厅配有相应挤奶能力的挤奶设备及牛奶储存、质量检测设备,牛只消洁、挤奶设备清洗消毒、挤奶过程管理、牛奶质量检测、牛奶冷却与储存程序应科学合理,符合规定要求。
(六)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饲草料供应方案,饲草饲料来源清楚、质量可靠,添加剂使用符合有关标准,每年每头成母牛应有不少于7立方米青贮饲料,可采用集中青贮或分户青贮的方式自行设计和安排。
四、环保要求
(一)奶牛养殖小区(场)周边、场内道路两旁应有绿化措施。
(二)奶牛养殖小区(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益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三)奶牛养殖小区(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应因地制宜选择达标排放技术模式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