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团代会学代会代表风采:风雨路上的勇敢行者
——记生命科学学院z1同学
走在路上,从远方静静地走来,带着这孩子般稚嫩的笑声消失在路的尽头……
你可曾知道,一个正处在花季的他,此时此刻也走在那条属于他的风雨阳光路上。对于他来说,那条路没有地砖,没有红毯,却记载着他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条路,便是他的成长之路。他就是校第一次团代会代表生命科学学院20**级生物技术1班的z1。
苦涩咖啡之味是生命的底色
在过往的人生路上,他体会着一般同龄人不能体会的。他来时的路是那般坎坷曲折,又是那般惊天动地。他回忆过往时说到:“我走在路上,尝到了酸,尝到了苦,也尝到了甜。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坎坎坷坷,我回头望去,我很欣慰,我喜欢这样的路。”是的,不管道路如何崎岖,只要有一颗敢于面对的心,锐意进取,就能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他始终坚信: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必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那年,他8岁,母亲29岁,母亲无情抛下了儿子和丈夫去了另一个世界。他很坚强,他没有哭,他知道他的眼泪会让本来就悲痛的父亲更加难过。尽管眼泪溢满了眼眶,他依然抚慰着父亲。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孩子,却成为了父亲唯一的安慰。
快乐的童年生活是那般短暂,都没来得及说声再见就瞬间消逝无踪。但是,z1并没有从此与笑声绝缘,他要让天堂上的母亲放心,他把这磨砺视为垫脚石,想让自己攀得更高。“屋漏偏逢连夜雨”,当一切恢复平静,不幸却又随之降临。照顾z1多年、对他疼爱有加的奶奶也与世长辞了。而父亲因身负重担,患上了股骨头坏死,这对z1来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残忍的一切,面对命运的调侃,他拼了命地坚强支撑,他从不埋怨,默默抗争。
馥郁果酒之色是梦想的基调
从此,z1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帮助病着的父亲照顾爷爷、继母和小弟弟。他挑着家庭的重担,却一直勤于学习,终于成功地迈进了大学校门。在军训中他表现突出,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他还是入党积极分子,并在第36期“党员基础知识”培训班学习期间因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他还怀着一颗大爱的心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书香合师——文学照亮人生”征文比赛获得三等奖,在“紫荷文苑”的书刊上也能看到他的文章。他热心为同学服务,自愿在图书馆帮助整理书籍,在班级做班主任的好助理和同学们的好伙伴,在寝室里甘心做室友的“小保姆”。
行知的风悄悄的从校园里刮起,带着激情的气息吹向了他的家乡,爱心志愿的种子也随之飘散。他的家乡有着许多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儿童的笑容继续得以保持,z1便创办了这个小小的行知学堂--温暖的小家,成为20**年暑期耿武小学行知学堂的小先生。炎热挡不住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也挡不住他的教学脚步,更挡不住他们的快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家乡的教学经验锻炼了他的能力,亲身体会到了当中的酸甜苦辣,而这段经历也不断激励着他,促使z1在班级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第一,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年“感动合师十大青年学生”提名奖。而那一声声“刘老师”不仅留在了20**年的夏天,也留在了他和孩子们的心中……
飘溢花茶之香是青春的回想
“阳光依然那么耀眼,在风中开放,丝丝的凉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向远方望去:天上白云,路旁的树木挥动着几片叶子向我友好地招手,我挺起胸膛,拉一拉自己的衣领,微笑地继续走下去……”这是z1未来的憧憬。的确,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内心足够强大,走到哪里都有你的舞台。
如果他是棵小草,那他一定是最顽强青翠的一棵,他没有沃土和足够的养料,只凭顽强的意志和努力,却让我们每个人深受感动。他不断地奋进,终会成梦,终能成就自我。青春是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诺大的青春世界,小小梦想亦需大大的力量,笑对坎坷吧。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篇2:学院团代会学代会事迹材料
学院团代会学代会代表风采:梦想不会来不及
——记音乐学院Z1同学
他,曾历经风雨而梦想不改;他,曾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他,曾因错失三年的青春时光,更懂得梦想的可贵。他就是校第一次团代会代表——音乐学院20**级音乐表演班的Z1同学。
缘起梦想,追逐路上百转千回
Z1出生于宿州市泗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家里三个兄弟中排第二。父母都是农民,收入不多,三个兄弟的学费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负担更重。懂事的Z1不忍心看到父母这么辛苦供他们上学,在初中毕业那年,十五岁的他不顾父母亲友的劝阻,选择了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步入社会他才发现社会很现实,学历低、工作能力不强,理想的工作总是遥不可及。半年的时间里他想了很多,最后决定去学一门技术。年后,他到了江苏张家港一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做起了一名普通技工,一干就是两年。
Z1曾经以为这就是他以后的路:在这个小厂里一直待下去,升职加薪,甚至在江苏常住了。直到20**年夏天接到哥哥的电话,哥哥考上大学了,想让Z1回家庆祝。放下电话的那一刻,他躺在床上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方向,他不知道每天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他想要的,他不知道以后的人生道路是否就应该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但他知道如果不做出改变也许真的就会庸庸过完这一生。经过了反复思考,他突然想通了:要回家继续上学!怀着忐忑的心理,他打了电话回家,妈妈的一句“想上学就上,我和你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着你”让他安了心。第二天,在老板不舍的目光下,他结了工资踏上了回家的路程,结束了三年的打工生活。
携手梦想,勇敢途中水击三千
进入高中后,Z1非常珍惜迟到三年的高中生活,辍学三年让他更加努力去学习知识,因为他相信只要有梦想就有方向,不管有多晚,总是会成功的。后来因为喜欢音乐,他选择了音乐专业,经过三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在20**年9月考上了合肥师范学院音乐系,开始了他全新的追梦旅途。
在大学里,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保持高中时的冲劲。他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在学习上,他认真踏实,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在20**—20**学年综合素质测评中排名全班第二,20**—20**学年更进一步排名第一并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各类荣誉证书。他在20**年担任院学生会文艺部干事,20**年竞选进入院学生会主席团担任主席。在思想上,他积极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并于20**年1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活上,他还在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外做兼职赚取学杂费,大学期间的费用都是通过贷款和他自己打工挣来的。虽然很累,但他觉得这是为了梦想,一切都值得。在宿舍里,他是寝室长,总是像哥哥般关心照顾室友,帮忙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收获梦想,葳蕤青春璀璨绽放
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他一直努力在实践着。上大学后,Z1就一直在思考往后的路如何走。他们把奖学金、助学金存着,生活费精打细算,总是一点一点省下来,希望能攒够开琴行的启动资金,实现自己自主创业的梦想。
为了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为创业打好基础,学校也积极为他提供机会,提供更好的锻炼。20**年暑假期间在音乐学院领导安排下,他参与淮南市凤台县花鼓与推剧社会调研课题研究,获得老师和地方文化管理者一致好评。20**年暑假,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回到家乡泗县开办了“行知学堂”,教授村里留守儿童们音乐基础知识,获得家乡村民、干部及学院领导的好评。
大二下学期,偶然得知,天时商埠有门面想转,Z1动了心。在亲人,老师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与同学共同开办了雅乐琴行。进行音乐教学和乐器销售,合肥晚报曾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也给予他自主创业很大支持,批准了他申报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里,虽然他们只占了小小的一隅,但是,这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相信以此为平台,他的梦想之路会越走越远。
这就是Z1,一个真实地存在我们身边的好榜样,一个无悔的追梦者。在时光的历练中,他褪去了青涩与浮华,多了一份沉稳与成熟。在大学的象牙塔里,他用行动践行梦想,书写了人生的新篇章。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一切努力都会有回报,只是早晚的事。也许,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来不及”三个字,辍学打工的三年并没有磨去他对梦想的执着,反而让他更沉稳、更自信、更坚定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只要有梦什么时候都可以去追,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梦想。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事实也证明他成功了,这比一切励志剧都更真实、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篇3:学院好老师之师德先进事迹材料
学院好老师之师德先进个人材料:因为爱,所以爱
——记艺术传媒学院Z1老师
教师从事的是爱的教育,爱既是博大的又是具体的、琐碎的。每一个好老师,都是用自己的真诚和关爱打动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深处,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教育才能感染人,打动人。艺术传媒学院Z1就是这样一位“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好老师。
“时光飞逝,回想自己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带着青春的激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转眼间已经度过了12个春秋”,刚刚获得学校20**年度“学陶师陶——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的Z1激动地感概。
点滴细微中诠释好老师的形象
进入教师岗位的整整12年里,Z1没有请过一次病假,工作中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关键时刻总是冲锋在前,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点滴细微中诠释好老师的形象。
改制期间,作为专家听课的对象,Z1认真备课、上课,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好,受到教育部专家“具备优秀教师素质”的好评。改制期间,担任美术系资料室的解说工作,以流畅的讲解和详实的数据,圆满完成接待专家的工作。20**年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虽然当时她已有6个月的身孕,但依然服从系领导的安排克服困难参加了比赛,最终获得了三等奖,为美术系争得了荣誉。迎接本课教学评估期间,工作重任务紧,作为年轻教师她认真及时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即便是怀孕8个月,也每天爬到六楼上课,累了,就在三楼歇下,一直坚持到所有课程结束。这些都是Z1一贯的工作劲头,只要是自己分内的活儿,她都会尽力做到最好。就像她一直以来的一个坚持,就是在讲台前从来都是站着上课,Z1要让学生看到老师在教学中的全部身姿,也是师范生学习的良好榜样。这些细节,体现了Z1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是她的一份坚持和信仰。
做与学生零距离的知心姐姐
在学生面前,与其说Z1是老师,不如说更像一位知心姐姐。与学生年龄相差十来岁的她,却和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话题。教学中,不但承担着传道、授业的重任;有时又得像大姐姐和朋友那样排解他们心中的困惑。每当面对一年级新生时,看着他们一张张求知的眼睛,她就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美术学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要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又要具备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大部分学生在进校之初并不了解美术学专业特性,以为只要学会画画就行,学习起来很盲目。面对这一情况,Z1在对待每届的一年级新生时,总是在第一节课中就把美术学专业的特色、要求、培养目标等都耐心地告诉学生,让他们明了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在以后的课程中,总是不厌其烦的强调的学习的系统性和规划性。到了毕业季,总会有很多学生专门跑来对我说,“马老师,只有你在一年级就帮我们指出了学习目标,也是你平时叮嘱我们最多……”。每当这时马老师都很欣慰,对学生的关爱不在一时,而在于一次次的“喋喋不休”的叮嘱和提醒。
在上07届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中,贾XX同学突发阑尾炎,痛的无法站立,马老师急忙叫来急救车将她送往医院,因为送医及时该同学得到了及时的诊治。随后,细心的Z1又组织学生去医院看望,给患病同学送去精神鼓励和心灵抚慰,该同学康复复课后,Z1又牺牲休息时间主动帮她补课。得知任良同学家庭比较困难,Z1主动找他谈心,连续二个学期给予这名同学生活费资助。虽然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Z1觉得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是他们的依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就要做到“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下功夫丰满“未来教师”的羽翼
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史等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总认为技法课最为重要,Z1就有意识的在技法教学中融入美术史论知识,比如:在油画人物课中,Z1带来着名画家伦勃朗和梵高作品集,一边讲解其技法运用,一边穿插着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特色分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将理论与技法融会贯通,一点一滴的让学生了解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Z1在美术专业课教学中做到了。上课时,她耐心讲解总是课程的学习意义以及对就业和自身知识积累有何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拿《艺用解剖》课来说,学生开始只是充满好奇,并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价值,我就会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关注问题入手:“你们想知道男生锻炼哪块肌肉能健身?女生怎么运动能减肥么?”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也理解了解剖学知也能运用在生活中。
为了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她极力向学院领导争取,设计组建了“美术师范生技能训练工作室”,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买来海绵纸、皱纹纸,彩卡纸、水彩笔、彩泥、油画棒等工具,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做手工,出版报,学习课程体系外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她投入精力和耐心后,学生也给予Z1丰厚的回报:她指导的闫冰洁同学、徐晨露同学的论文分别获得20**年全国美育成果展二等奖、三等奖,指导袁晓晓同学获得第四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技能竞赛文科组三等奖。
因为爱,所以爱。Z1认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这是一种毫无保留地真诚;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教师职业必须具备奉献意识,敬业精神,这样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亲近、尊重、爱戴和感激,用真诚换真心,引领学生成长。
教育工作是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浇筑起来的伟大工程,能从事“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是Z1少年时期就萌发的人生理想。“手捧一颗爱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这是我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无悔的选择”,Z1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