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统计管理制度

公司统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发挥统计工作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2.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3.公司实行公司、部门统计管理体制和按业务部门归口负责的原则.综合部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公司统计工作.

  4.根据各职能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以及统计业务的繁简程度,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推选出兼职统计员.公司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第二章统计报表的管理与分工

  1.凡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和公司主管部门颁发的一切报表,由综合部根据公司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编制责任部门.如报表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而又无适当部门负责时,则由综合部召集有关部门协商编制.

  2.公司内各部门因工作需要,要求有关部门填报的定期统计报表,须经综合部审查同意,并经主管总经理批准后,方能定为正式报表.公司内正式定期统计报表,由综合部制订“报表目录”,未经公司批准的报表,各单位可拒绝填报.

  3.公司内统计报表如有个别项需要修改时,原制表业务部门直接通知填报单位,修改后不必再办审批手续.

  4.各种定期统计报表,由各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实际需要印刷、保管、发放.

  5.各部门对外报送的专业统计报表,必须先经综合部和相关业务部门会签.上报时,应抄送总经理.

  6.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向所属业务部门直接颁发的有关统计文件和报表,各业务部门应转送业务经理和总经理传阅.

  7.为确保统计报表数字的正确可靠,各部门主管领导应对上报报表进行认真审查,签字后方能报出.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1.各部门向外提供统计资料,公布统计数字,一律以本单位的统计人员所掌握的统计资料为准.

  2.各级领导所需要的统计数字,应由同级统计部门或统计人员负责提供,以避免使用统计数字的混乱现象.

  3.凡公司外单位根据上级规定,并持有上级主管部门或统计局介绍信件来公司索取统计资料时,统由综合部接洽,经总经理批准后指定有关部门提供.

  4.公司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综合部综合统计员掌管,部门的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本单位统计人员掌管.

  5.各部门应将本单位的统计资料,采用卡片或台帐形式,按月、季、年进行整理分类,以便使用.

  6.各部门编制的统计台帐和加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已经过时的统计资料,如认为确无保管价值,应呈请本单位主管领导核准,,并经综合部综合统计员会签后,方可销毁.

第四章统计数字差错的订正

  1.统计资料发出后,如发现错误,必须立即订正.收表单位发现数字错误后,应立即通知填报单位订正,填报单位不得推诿拖延.

  2.公司内部报表如发生数字错误时,应及时用电话或口头查询订正:

  ①日报表当日发现差错时,应及时用电话或口头查询订正,隔日发现差错时,应在当日日报上说明.

  ②重大差错必须以书面形式订下,填报《统计数字订正单》(附后).各收表单位应将《统计数字订正单贴在原报表上,并将原报表数字加以订正,以防误用.

  统计数字订正单

  报表名称受表单位编号

  页 次 栏 次 行 数 原列数字 订正数字 订正原因

  主管经办人年月日

第五章统计工作的交接

  1.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认真办妥交接手续,在未办妥以前,原任统计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更不得因工作调动而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2.统计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将经办工作的情况全面地向接替人员交待清楚;

  (2).培训接替人员的业务,使其能独立工作;

  (3).所有统计资料(包括原始凭证、统计手册、台帐、报表、文件、历史资料等)与统计用具(如计算机、绘图仪、书刊等),应一一造出清单移交。

第六章文字说明与分析报告

  1.文字说明与分析报告是统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份,编制统计报表要做到:月报有文字说明,季报、年报有分析报告。

  2.文字说明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形式,必须根据统计报表中各项主要指标反映问题,说明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后果。

  3.分析报告应以报表为基础,以检查计划为重心,测定计划完成程度,分析计划完成与未完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七节 统计纪律

  1.各车间、科室和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计制度规定提供统计资料,不准虚报、瞒报、迟报和拒报。

  2.属于保密性质的统计资料,必须严格保密,严防丢失,提供时应按公司保密制度的规定执行

篇2:产科登记统计制度

登记统计制度

  1.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

  2.要填写好病案首页、出院卡片、出入院登记,并按时填报病人流动日、月报。医技科室应填写好病人流动情况和门诊登记。

  3.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出入院数、治愈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人疾病分类、初诊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化脓感染率、手术并发症、以及医技科室工作数量、质量等。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统计人员要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院领导审阅签字后,报卫生行政部门。

篇3:乡镇卫生院医疗登记、统计制度

  医疗登记、统计制度

  1.医院必须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制度。

  2.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住院部要填写好病案首页、出入院登记等,并按时填报病员流动日报。门诊各科应填写好病员流动情况和门诊登记。医技科室应做好接诊、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登记。

  3.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出入院数、治愈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员疾病分类、初诊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化脓感染率、手术并发症,以及医技科室工作数量、质量等。

  4.医院应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统计员要督促检查各科室医疗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院长审阅后,报县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