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

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的3个层次

  目前,建设部正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根据建设部的规定,上述示范工程分三个层次,并制定了相应 的技术含量要求。

  普及型住宅小区,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应实现六项要求:住宅小区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水、电、热等自动计量、 收费;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等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对 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

  先进型住宅小区,除实现普及型的全部功能要求外,还应实行住宅小区与城市区域联网,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住宅通过网络终端 实现医疗、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和费用自动结算(或具备实施条件);住户通过家庭电脑实现阅读电子书籍和出版物等。

  领先型住宅小区,除实现先进型的全部功能要求外,还应实现住宅小区在开发建设中应用I-CIMS技术,实施住宅小区开发全生命 周期的现代信息集成系统,达到提高质量、有效管理、改善环境的目标。

  据悉,建设部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建成一批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示范工程的实施, 摸索出一套适应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的设计、集成、施工等方面的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住宅智能化将分等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住宅市场消费主体的变化,目前"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商开发建设住宅小区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卖点。 为了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日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和勘察设计司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导则》要求一星级示范小区应具有安全防范子系统,包括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门控、住户报警、 巡更管理;信息管理子系统,它包括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远程抄收与管理和IC卡、车辆出人与停车管理,供迦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 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它包括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布线、每户不少于 两对电话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建立有线电视网等。二星级示范小区除应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子功能外,同时在安全防范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 统的建设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升;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高速宽带数据网作为主干网;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配置局域网,并可供住 户联网使用。三星级示范小区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其中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宽带光纤用户接人网作为主干网,实现交互式数字视听业务。 三星级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系统在有可能有条件下,应实施现代集成建造系统(HI-CIMS)技术,并把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纳入整个住宅小区 建设中,作为HI-CIMS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HI-CIMS要考虑物业公司对其智能化系统管理。

  《导则》还规定一星级示范工程不得低于示范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合格水平;二星级示范工程不得低于示范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良好 水平;三星级示范工程不得低于示范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优秀水平。示范工程综合验收标准不得低于"国家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 程综合成果验收量化标准体系"的规定。其中一星级验收成果不得低于"指标体系"的合格标准;二星级验收成果不得低于"指标体系"的良好 标准;三星级验收成果不得低于"指标体系"的优秀标准。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其中一星级示范 工程性能认定等级不得低于商品住宅性能认定A级;二星级示范工程性能认定等级不得低于商品住宅性能认定AA级;三星级示范工程性能认定等级 不得低于商品住宅性能认定AAA级。

中国住宅产业会员网成立

  为了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工作的开展,扩大住宅产业信息工作的覆盖面,由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办、中国房地产报社协办 的"中国住宅产业会员网"即将成立。会员网的宗旨是推动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全国的住宅建设相关企业和单位提供权威、及时、 准确的行业信息服务。会员网以国家住宅示范小区开发商、设计单位和住宅推荐产品生产企业为基础会员,并逐步吸收其他企业和单位参加。 配合住宅中心的各项职能,依托互联网及报刊媒体,会员网将开展多方面的活动,以加强住宅行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会员网目前试行免费入网, 欢迎住宅产业相关企业和单位报名参加。同时,欢迎业内各界人士对会员网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开展住宅产业的信息工作。

篇2:智能化大楼概念

智能化大楼概念

  智能化大楼作为一种集办公自动化、通讯自动化、楼宇管理自动化为一体的高科技建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然而,上海智能化楼宇建筑市场的现状又使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忧虑,甚至产生了不少疑惑:智能化大楼究竟能为入住者带来哪些便利?智能化大楼的内涵究竟有哪些?具备了哪些功能的大楼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大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智能化大楼是如何定义的。新加坡政府的PWD部门在智能大厦手册内规定,一栋智能大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中央控制室对温度、湿度、灯光、保安、消防及各类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良好的内部通讯网络设施,使各类数据、图像能在大楼内进行传输;提供足够的对外通讯设施。

  位于华盛顿的智能建筑研究所将智能建筑定义为:通过对建筑物的四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内在联系的最优化设计,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而又拥有高效率的优雅舒适aishibei.com、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工作环境。

  上述两个例子分别从内容和结果两个不同的侧面阐述了智能化大楼的定义。目前,上海建筑市场上出现的"3A"、"5A"智能化大楼,其3A一般指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这三点与新加坡政府的提法是一致的。而5A则是将消防自动化(FA),安保自动化(SA)从楼宇自动化中分离出来。至于什么7A、9A就纯属无稽之谈。事实上,几个A并不重要,具备了上述3A或5A中的某些功能也不能就此认为是智能化大楼了,重要的是大楼搞了智能化之后的结果。我们认为:智能建筑是通过对能源节约、人身安全和舒适、对外联系方便快捷和运营成本降低的综合考虑而发展形成的。智能建筑应该帮助大厦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在投资费用开支、生活舒适程度、商务活动方便快捷、信息服务的准确迅速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获得最大的回报。

  目前,普通市民对智能化大楼有一种神秘感,一些设备厂商借智能化名义推销甚至是倾销产品,在一旁推波助澜;房地产发展商更是在"热炒"智能化意欲出人头地;专业人士对智能化如何搞,分歧甚大。

  鉴于这种情况,上海市建委和智能化协会制订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了智能建筑的称呼,也定义了智能化的程度标准。最近,由市建委组织的"商务楼智能系统的应用及规范化"课题组将把由上海城市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智慧广场"作为典型工程进行智能化系统应用和研究的样板,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的研究试点,对"智慧广场"智能系统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为规范智能化理论提供实际依据。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的大楼智能化系统必将从无序走向有序。

篇3:住宅小区开发五大弊端

住宅小区开发五大弊端

  近年来,住宅小区的规模越做越大,质量越做越高,这是可喜的现象。但综观各类住宅小区,有些明显的弊病仍在蔓延通行,影响着小区的健康发展。

重内轻外——区内一枝花,区外脏乱差

  现今许多开发商都明白了住宅小区做好环境这个概念,因此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一些小区的绿化率在不断提高,亭阁楼榭、流水喷泉、园林景观一应俱全。小区内的会所、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高档。但小区外却坑坑洼洼、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苍蝇蚊子满天飞,臭气四溢;车辆停放乱七八糟,地摊、排档满目皆是,一派脏乱差不堪入目的样子,内外环境极不和谐。

重表轻里——注重外表看相,不顾内在质量

  这两年许多楼盘一改过去方正规矩、整齐划一的建筑外型和灰暗单调的色彩,造型多样、色调丰富。欧式建筑的罗马柱、几何线条、花饰浮雕、铁花栏杆以及流行的八字窗、飘窗、彩色坡屋顶等外立面装饰越来越普及。许多建筑物的外表感觉很不错。但是单元入口处简直像一个杂物间。各种管线表箱密密麻麻明布在外,墙面地面不平、缺棱少角、开裂空鼓;许多门窗框洞不周正不对称;门窗不严实、开启不灵便,还有颜色不一致等问题。屋面漏水、墙面渗水、厨卫冒水等隐蔽性问题也很常见。

重大轻小——只顾抱西瓜,不顾拣芝麻

  眼下许多开发商观念转变很快,尤其是在接受海外和沿海楼市的经营理念上行动迅速,如在搞概念、做环境、修会所、强力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而其他诸如小区外的环境、室内工程质量、售后服务等视作芝麻小事。抓大放小,如一些地方房型越做越大,外观越做越漂亮,但不注重细部处理。该通风通气的地方不通风通气,该安全的地方不安全,产品经不起细看和推敲。细部虽小,却影响整体效果和使用效果。

重建轻管——开发很用功,物管太稀松

  愈来愈多的开发商在小区的地段、环境、规划设计、公建配套、工程质量上下功夫。但与此同时,物业管理却没能同步发展。由于重建设轻管理,往往把物管工作当做附带性工作来抓。有的开发公司还给物业公司作出了自负盈亏的要求。不少物业公司经费紧张,管理偷工减料。不少小区的物管公司人员和设施都不到位,诸多的服务工作无人做,业主反映的问题和维修工作得不到及时解决。还有收费不合理、帐目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等问题层出不穷。

重利轻人——以人为本是概念,重利轻人很常见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打起了以人为本的旗帜。有的开发商并没赋予其真正的内涵。上面谈到的那些通病现象就是缺乏了以人为本内涵要求的表现。在一些小区有许多怪现象,如业主交了物业管理费后还得按常住人口买电梯月票;有的开发商把候梯厅封闭起来作为营业房出租;还有的开发商把楼房出入口等公共部位搞成了地摊或排档区,烟火薰烤和噪声污染不断;还有的楼盘规定晚10点关电梯,早8点开电梯,其余时间业主只能爬人行梯;还有那些把半价阳台封闭后全价出售、公摊面积加大等,这些作法与以人为本大相径庭。至于用虚假广告使业主上当、经济关系和产权关系不清而使业主长期办不了产权证等行为更是典型的见利忘义的违法行为。

  上述这些通病在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中不是个别、孤立、偶然存在的现象。它表现得相当普遍,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这折射出目前的小区开发还处在一个不成熟时期,总体开发水平不平衡,差异较大,尤其是内地大大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追根溯源,这里面除了一些开发商的经营指导思想有偏差外,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开发商缺乏对品知识的全面认识。他们不懂得商品房作为特殊商品,也具有所有商品的一些共性,如商品的多层次性。商品房同其它商品一样由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延伸产品3部分构成。如果说房屋本身是核心产品,那么室外环境、建筑风格、小区规模、公共配套等就是其有形产品。而小区外的周边环境、开发商信誉、售后服务等则是其延伸产品。这三个部分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有当它们成为统一体的时候,才叫做完整产品或优良产品。注重某一部分,忽视某一部分都会给这个统一体造成缺陷,最终所形成的必然是不完整产品。因此,开发商一定要抛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自觉树立做完整产品的开发理念,在开发中扎实有效地工作,创优良小区,出精品楼盘,这才是今后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