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步行街规划与设计

  商业步行街的规划与设计

  1.步行街建筑特色:内向型院落式立体商业步行街。

  2.商业街的最终规划目标应是“中看又中用,旺丁又旺财”。

  3.上海的步行街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与文化功能相结合。文化景观其实已经成为各地步行街吸引人群的第一卖点。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知识,人们还很喜欢在那精致的景观和门面前合影留念。

  4.策划好步行街的夜间生活和节假日生活。

  5.在商业招牌的整体布置上,建议参照上海南京路的做法,压低高度、放大尺寸、凸现轮廓、亮化色彩,形成“人景互动、动静结合”的商业风景。

  6.在步行街设计中考虑在那些人流相对少的地方,设置一些可供游人休闲如喝咖啡和饮食的地方,这样可以调节整个街区的氛围。

  7.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

  8.夏秋两季火辣辣的太阳让逛街的市民无处躲藏,更谈不上休闲了。

  9.物流的配送要充分考虑。作为步行街,车辆自然不能进入,那么大宗商品的运输,通道的问题等均要事先考虑。

  10.步行街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展示柜台、招牌广告、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邮筒、休息座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群体活动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

篇2:家居装修设计的视错觉

  家居装修视错觉

  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能为了产生特殊或更佳的效果,也可能是为了改善某种缺陷而利用视错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滥用,过分地使用视错觉会引起视幻觉。例如我们在居室中大量地使用镜子,这面墙有镜子,那面墙也有镜子,镜子又分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拼块,这样过分的视错觉,就会扭曲人的正确判断人的眼睛就会出现持续不健康的视错觉,长期呆在这种过分的视幻觉环境会引起健康问题。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在制造虚拟空间的镜子前面,做一个竖向或横向的木格加以分隔,就可以大大减轻对视觉的扭曲。

1.十大定律的内容

  第一条:空间配色不得超过三种(其中白色、黑色不算色)

  第二条:金色、银色可以与任何颜色相配衬(金色不包括黄色,括灰白色)。

  第三条:在没有设计师指导的情况下,家居最佳配色灰度是家私深。

  第四条:厨房不要使用暖色调(黄色色系除外)。

  第五条:打死也不要深绿色的地砖。

  第六条:坚决不要把不同材质但色系相同的材料放在一起,一半的机会犯错。

  第七条:想制造明快现代的家居品味,那么您就不要选用那些印有大花花的东西(植物除外),尽量使用素色的设计。

  第八条:天花板的颜色必须浅于墙面或与墙面同色。当墙面的颜色为深时,天花板必须采用浅色。天花板的色系只能是白色或与墙面同色系。

  第九条:空间非封闭贯穿的,必须使用同一配色方案;不同的封闭空间,以使用不同的配色方案。

  第十条:警告--本定律如果用于家居以外,90%可能错误。

2.说明

  在一般的室内设计中,都会将颜色限制在三种之内。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由于专业的室内设计师熟悉更深层次的色彩关系,用色可能会超出三种,但一般只会超出一种或两种。

  限制三种颜色的定义:

  (1)三种颜色是指在同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内,包括天花、墙面、地面和家私的颜色。客厅和主人房可以有各成系统的的不同配色,但如果客厅和餐厅是连在一起的,则视为同一空间。

  (2)白色、黑色、灰色、金色、银色不计算在三种颜色的限制之内。但金色和银色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空间只能使用其中一种。

  (3)图案类以其呈现色为准。例如一块花布有多种颜色,由于色彩有多种关系,所以专业上以主要呈现色为准。办法是,眯着眼睛看即可看出其主要色调。但如果一个大型图案的个别色块很大的话,同样得视为一种色。

3.词汇解释

  1)灰度。很简单,把您要用的颜色用黑白复印机印出来比一下就行了。不管是暖色系还是冷色系,必然有它的灰度。

  2)素色。就是纯单色。

  3)色系。指接近的同色。

篇3:设计中的视错觉

  设计中如何利用视错觉

1、 什么叫视错觉

  视错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视错觉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相等。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就是视错觉。

2、 如何利用视错觉

  有一些视错觉是可以纠正的,但有一些视错觉不可避免的。在室内设计中,我们要利用的,就是不可避免的那一部分。

  1)矮中见高。就是在居室中,其中一部分做吊灯,而另一部分不做,那么没有吊灯的部分就会显得"高"了。

  2)虚中见实。通过条形或整幅的镜面玻璃,可以在一个实在窨里制造出一个虚的空间,而虚的空间在视觉上却是实的空间。

  3)冷调降温。例如厨房大面积使用深色时,我们呆在里面,就会觉得温度下降2-3度。

  4)粗中见细。在实木地板或者玻化砖等光洁度比较高的材质会显得较高的材质边上,放置一些粗糙的材质,例如复古砖和鹅卵石,那么光洁的材质会显得更光洁,这就是对比形成的视错觉。

  5)曲中见直。一些建筑的天花板往往并不是平的,当弯曲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处理四条边附近的平直角,造成视觉上的整体平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