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①必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②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③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后两类活动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们受环境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良好的交通体系

  步行街的成功与否,交通问题是关键。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城的交通情况、停车的难易、路面的宽窄、投资渠道和居民意向等因素。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率达60%~70%,故在规划中须特别考虑停车场的设置,包括城市临街的一些建筑前空地和局部地下层群为停车场地,以解决自行车停车用地紧张的矛盾。另外还应考虑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停车场,在这种规划下,远期可考虑设置小车与中巴车专用道,使公交与自行车联系更密切。在步行等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浏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以自行车步行道为内核,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饮食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

  美国着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与把握城市环境秩序的空间图式。林奇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

  ①道路

  作为城市商业环境中的道路,其作用体现为渠道、纽带、舞台。规划中对道路与两边建筑物的高宽比以H/D=1为主,穿插一部分H/D=2的建筑。这样的空间尺度关系既不失亲切感,又不显得过于狭窄,从视觉分析上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容易形成东主独特的热闹气氛的空间。

  ②区域

  作为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商业活动本身的集聚效应,公建布局相对较为集中,由于人们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步行街长度取600800米为宜。,加上购物的选择性与连续性,销售的集合性和互补性,最终形成集中成片的网络化区域系统。

  ③中心

  中心即一定区域中有特点的空间形式,结合步行街的特点,规划以一至二个广场,可作为步行街的中心、高潮,为其带来特色与活动。

  ④标志

  入口,对于步行商业街,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不许机动车辆进入,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由于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街道形成了第二个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既起框景作用,其本身也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景观,它是整个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既可适合市民的心理需求,给人们以明显的标志,还可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丰富的空间形式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现代城市追求适居性的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它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丰富、深刻的。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尼克雷特步行街以匠心独具的空间特色使美国第一个步行街建设获得了成功。设计者在步行街中,以集中人行活动区为指导思想,把街道做成弯弯曲曲的蛇形道,加上统一设计的街道家具,创造了强烈动感和节奏感的街道空间,成了美国步行街中竞相仿效的佳作。

  步行街区建筑内外的界线可以是虚的,可穿透的和不定的,并有一种向内吸引的感觉,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空间特征中虚的意境,并不像芦原义信作为图、底空间理论引证的意大利传统街道。

  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①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文化街,②线面组合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③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根据我国的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多种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和步道拓宽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向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建筑综合化发展。但在顺应社会潮流而使步行街朝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应保留自身应有的传统空间与风貌。可规划设计适合当地文化脉胳特色的骑楼、过街楼、庭院式商店布局,室内步行街等,以建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步行购物系统,使城市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以提高其价值观念和深层意义。

独特的景观构成

  步行街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构成城市环境风貌和组成部分。步行街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建筑立面、展示柜台、招牌广告、游乐设施;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邮筒、休息坐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街头献艺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

篇2:商业步行街规划与设计

  商业步行街的规划与设计

  1.步行街建筑特色:内向型院落式立体商业步行街。

  2.商业街的最终规划目标应是“中看又中用,旺丁又旺财”。

  3.上海的步行街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与文化功能相结合。文化景观其实已经成为各地步行街吸引人群的第一卖点。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知识,人们还很喜欢在那精致的景观和门面前合影留念。

  4.策划好步行街的夜间生活和节假日生活。

  5.在商业招牌的整体布置上,建议参照上海南京路的做法,压低高度、放大尺寸、凸现轮廓、亮化色彩,形成“人景互动、动静结合”的商业风景。

  6.在步行街设计中考虑在那些人流相对少的地方,设置一些可供游人休闲如喝咖啡和饮食的地方,这样可以调节整个街区的氛围。

  7.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

  8.夏秋两季火辣辣的太阳让逛街的市民无处躲藏,更谈不上休闲了。

  9.物流的配送要充分考虑。作为步行街,车辆自然不能进入,那么大宗商品的运输,通道的问题等均要事先考虑。

  10.步行街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展示柜台、招牌广告、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邮筒、休息座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群体活动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

篇3:恒大地产规划设计基础条件

  恒大地产项目规划设计基础条件

每个项目在设计院立项时必须提供的基础文件资料如下:

  (1)建设范围和用地红线;

  (2)建设用地及周边现状地形图;

  (3)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要点、文件及地方规范;

  (4)规划退缩、建筑物间距、日照间距要求;

  (5)市政规划的接口条件(包括道路标高、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等);

  (6)当地城市管理部门的要求(国土局、房管局、水利局及水、电、燃气管理部门等)及水文、地质、气象条件;

  (7)当地房地产市场调查结果;

  (8)当地户型设计调查(可根据当地若干个优秀工程分析,收集当地优秀户型做为借鉴);

  (9)规划设计应尊重当地建筑设计的主导风向和最佳朝向要求,具体参见下表及当

  地设计调研报告。

部分城市建筑朝向参考表

序号 地区 最佳朝向 适宜朝向 不宜朝向
1 哈尔滨地区 南偏东15º~20º 南至南偏东15º
南至南偏西15º
西北、北
2 长春地区 南偏东30º
南偏西10º
南偏东45º
南偏西45º
北、东北、西北
3 沈阳地区 南、南偏东20º 南偏东至东
南偏西至西
东北东至西北西
4 旅大地区 南、南偏西15º 南偏东15º至南偏西至西 北、西北、东北
5 呼和浩特地区 南至南偏东
南至南偏西
东南、西南 北、西北
6 北京地区 南偏东30º以内
南偏西30º以内
南偏东45º以内
南偏西30º以内
北偏西30º~60º
7 石家庄地区 南偏东15º 南至南偏东30º 西
8 太原地区 南偏东15º 南偏东至东 西北
9 济南地区
南偏东10º~15º
南偏东30º 西偏北5º~10º
10 郑州地区 南偏东15º 南偏东25º 西北
11 青岛地区
南偏东5º~15º
南偏东15º至南偏西15º 西、北
12 乌鲁木齐地区 南偏东40º
南偏西30º
东南、东、西 北、西北
13 银川地区 南至南偏东23º 南偏东34º
南偏西20º
西、北
14 西宁地区 南至南偏西30º 南偏东30º至南
南偏西30º
北、西北
15 西安地区 南偏东10º 南、南偏西 西、西北
16 拉萨地区 南偏东10º
南偏西5º
南偏东15º
南偏西10º
西、北
17 成都地区 南偏东45º至南偏西15º 南偏东45º至东偏北30º 西、北
18 重庆地区 南、南偏东10º 南偏东15º
南偏西5º
东、西
19 昆明地区 南偏东25º~50º 东至南至西 北偏东35º
北偏西35º
20 南京地区 南偏东15º 南偏东25º
南偏西10º
西、北
21 合肥地区 南偏东5º~15º 南偏东15º
南偏西5º
西
22 上海地区 南至南偏东15º 南偏东30º
南偏西15º
北、西北
23 杭州地区 南偏东10º~15º
南偏东30º
北、西
24 武汉地区 南偏西15º 南偏东15º 西、西北
25 长沙地区 南偏东9º左右 西、西北
26 福州地区
南偏东5º~10º
南偏东20º以内 西
27 厦门地区 南偏东5º~10º 南偏东22º30´
南偏西10º
南偏西25º
西偏北30º
28 广州地区 南偏东15º
南偏西5º
南偏东22º30´
南偏西5º至西
 
29 南宁地区
南偏东15º
南偏东15º~25º
南偏西5º
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