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宴会厅设计要点

  酒店宴会厅设计要点

一、宴会厅的构成

  大宴会厅由大厅、门厅、衣帽间、贵宾室、音像控制室、家具储藏室、公共化妆间、厨房等构成。

  1、门厅设在大厅与外界环境之间,门厅内布置一些供客人休息的沙发或其他座椅。门厅最好紧邻大玻璃窗户,有较好的自然采光和值得欣赏的室外景色。其面积一般为宴会厅的1/6、1/3,或者按每人0.2~0.3平方米计算。

  2、衣帽间设在门厅入口处,随时为客人提供存储衣帽服务。其面积可按0.04平方米/人计算。

  3、贵宾室设在紧邻大厅主席台的位置,有专门通往主席台大厅的通道。贵宾室里应配置高级家具等设施和专用的洗手间。

  4、音像控制室、辅助设备用房主要保证宴会的声像设置的需要。音像设备调试员应能在音像控制室内观察到宴会厅中的活动情况,以保证宴会厅内使用中的声像效果的良好状态。

  5、宴会厅附近应设有一定容量的家具储藏室,存放不用或暂时闲置的座椅。

  6、宴会厅应按一定的标准设置公共洗手间。洗手间宜设在较隐蔽的位置,并有明显的图形符号标志。

  7、宴会厅一般设舞台,供宴会活动发言时使用。舞台应靠近贵宾休息室并处于整个大厅的视觉中心的明显位置,应能让参加宴会的所有人看见,但舞台不能干扰客人动线和服务动线。

  8、宴会厅应设相应的厨房,其面积约为宴会厅面积的30%。厨房与宴会厅应紧密联系,但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宜过长,最长不要超过40米,宴会厅可设置配餐廊代替备餐间,以免送餐路线过长。

二、宴会厅的动线设计

  1、宴会厅的主要用途是宴会、会议、婚礼和展示等,其使用特点是会产生短时间大量并集中的人流,因此宴会厅最好有自己单独通往饭店外的出入口,该出入口与饭店住宿客人的出入口分离,并相隔适当的距离,入口区需方便停车,并尽量靠近停车场,避免和酒店的大堂交叉,以免影响大堂日常工作。

  2、宴会厅客人动线与服务动线明确区分,避免交叉。宴会厅和厨房、储藏之间的服务动线的布置也直接影响到服务效率,故必须与客人动线完全分离。客人在使用宴会厅时,视线不能直接看到后勤部分,所以通常在通往服务区的门处作错位处理或走道作转折。

  3、客人的出入口不宜靠近舞台,而应设在大厅的侧边或后面,这样不至于因客人的出入影响舞台(主席台)的活动。大厅的出入口应设双道门,净宽不小于1.4米,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需根据消防规范设置多道疏散门。

三、宴会厅的音像设备设计

  1、大厅(招待厅)是为举办招待会,宴会,舞会,以及茶话会设立的场所,因此扩声系统非常重要,一般方法是在吊顶内安装全频工程会议扬声器达到扩声的目的,而在举办舞会及表演活动时为增加音响效果多是采用安装四个由全频音响组成扬声器完成该功能。(系统设备组成:调音台,均衡器,全频音箱,超低音音箱,功放,反馈音箱,卡座,分频器,反馈抑制,功效器,压线器,麦克风等。以上的设备组成按实际使用数量选配。)

  2、贵宾接待厅担负接待贵宾的场所。因此在设计及产品选配时还需要考虑整体安装效果的美观。技术指标要求达到贵宾接见厅混响时间为500HZ/0.7秒,并且主扩声系统应配备全频工程音响组,使厅内发言者语气表达真实准确;该系统还应配有可录音的卡座以保证重要会议的录音功能。(系统设备组成:调音台,扩展器,反馈抑制器,均衡器,全频音箱,卡座。以上的组成按实际数量选配。)

  3、会议厅是开会的场所,系统主要以扩声为主,因此在顶内加装全频工程系列扬声器,并做到可以达到其它一些基本功能简单应用(如背景音乐的播放)。(系统设备组成:调音台,反馈抑制器,全频音箱。以上的组成按实际数量选配。)

  注:上述系统设备之间的电器连接的选配应遵照国家标准《视听系统设备连接器施工》

四、宴会厅的垂直交通设计

  1、为了满足大量人流的集中使用,专用客梯是非常必要的。

  2、客梯的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根据消防确定,应靠近交通枢纽空间(门厅),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3、电梯附近最好能设置辅助楼梯备用。

  宴会厅的灯光系统应该优先考虑采用调光系统(具体ABB、奇胜有相关产品);

  宴会厅的前厅(客人签到等地方)应该设置壁挂式电视的弱电接口及强电插座;

  如果是大型宴会厅,应设置移动式隔板分隔,这就要求宴会厅墙上的插座应在各个分隔区内均匀分布;

  宴会厅有可能会要求设置临时舞台作表演,建议提供2路100A电源作为舞台临时电源。

篇2:酒店客房卫生间设计布局

  酒店客房卫生间的设计布局

  卫生间相对客房的其他区域而言,看似较为次要,但却能极大影响入住者对酒店客房的评价。宾客往往对豪华的五星级酒店的卫生间有着更高的期待和更严格的要求,希望它独具特色,除了舒适美观,还能给人全新的生活体验。因此,分析酒店卫生间的设计布局,就有了很大的必要性。

布局——从封闭到开敞

  近年来,很多五星级酒店的房间开间都达到了4.2米至4.5米,进深也在9米以上,随着客房面积的增大,卫生间的布置可更加灵活、更加开敞,强调每个独立的单元。也就是说,由于卫生间所占面积越来越大,其布局也在发生较大的变化,正从不透明的方形隔墙中逐步解放出来。

  独立的厕所间使其他区域的开敞变得更容易做到,卫生间不一定是规则的长方形,开放的布局空间相互渗透,同时可以使空间显得更开阔。以上海华敏君豪王冠大酒店的标准客房为例,设计师将浴缸布置在靠近卧室一侧,隔墙上设带有百叶的玻璃窗,让入住者在沐浴时还可欣赏窗外的风景,而可调节的百叶窗角度又能避免使用上可能出现的尴尬。此外,开敞独立布置的洗面台,可以直接面对客房,再用玻璃做隔断并附以镜子作为装饰部件,从而增加了空间的交流和联系。

  更现代的设计手法是连玻璃隔断也不设,洗面台四面临空,台面所设的溢水槽能有效解决地面排水问题。如果卫生间面积足够大,浴缸也可以悬空布置,使沐浴超越其本身的功能作用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如上海越洋广场璞丽酒店客房内的景观浴缸,就直接面对客房内的床,给人以惬意自在的感受。

构成——细节决定品位

  由于卫生间是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场所,合适的细节设计传达了五星级酒店对住店客人体贴入微的关怀,为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

  卫生间的功能设计需要详细周密的前期策划。比如说:如果是两人间,就可考虑设立双台盆,以便两人能同时使用;如果是面向欧洲客人的酒店,按照对方卫生习惯需设女用净身器。另外,浴缸和淋浴分别独立设置是目前较常见的处理手法,如无锡凯宾斯基大饭店的部分客房,这样浴缸上就无须配置手持花洒龙头,客人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从防水防滑的地面设计到齐全巧妙的置物搁架,以及隐藏的管道设计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厕所隔间内配备高级抽水恭桶和电话分机,恭桶边有可摆放手机的置物台,有的还设有杂志架。洗面台配有面盆、防雾镜/放大镜、化妆盒、纸巾盒和吹风机,有些还设有女性专用的梳妆台。淋浴区配有坐浴板和扶手杆,还有紧急按钮以备宾客万一在浴缸内摔倒时使用。良好的排风和新风使卫生间空气新鲜,温度控制与房间内无明显差异,并且无明显噪音。此外,有带防水盖板的110/220伏不间断电源插座、专用饮用水龙头、放置浴袍的搁架或挂钩,以及毛巾和艺术香皂的摆放等细节设置,也会整体凸显五星级酒店卫生间的高档质感。

风格——从奢华到简约

  装修风格方面,设计师也尝试从“形”走向对“意”的追求,多采用简约的设计以及一体化的造型。就材质而言,虽然石材仍是接受度最高的材料,但各种各样的玻璃也开始在卫生间的装修中频繁应用,搪瓷玻璃、镀银玻璃、彩色玻璃等等都有不同效果。玻璃的通透为空间增加了灵动的特质,而视线的穿透性也扩大了空间感觉。色彩、纹理和质感的巧妙搭配营造出各种可能性,石子、木材等具有天然质感的朴素材质,将自然的感觉信手拈来般引入到都市酒店中。

  此外,白色的洁具因其具有的清洁感,以及轻盈、光明的视觉感受,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的选择。上海柏悦酒店就选用素混凝土板材和白色的洁具形成对比,具有禅的意境,朴素宁静却带来强烈而直接的高贵观感。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所提供给我们的更广泛的选择,酒店卫生间的设计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设计师也由此开始更注重对比和创新,现代和传统的结合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材料方面逐渐摆脱了石材和瓷砖的局限,各种玻璃、不锈钢、木材和防水涂料的应用为新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而新的电子控制技术,比如可以通过简单的一个按钮自动控制的、嵌在玻璃内并可旋转以兼顾卧室和卫生间观看需求的液晶电视,都可以为宾客提供全新的体验。沐浴空间的SPA化也是现代五星级酒店客房设计的趋势,有按摩和冲浪功能的按摩浴缸、可调制变化的彩色LED灯光,以及设在暗槽内的间接光照明,营造出如同SPA房的氛围,达到让入浴者放松情绪的理想效果。同时,浴缸边设置的饮料架或早餐桌,都可以起到引导客人行为的作用,让入住者随时随地都能享受休闲时刻。

  总之,酒店卫生间的设计似乎有无限的可能,成为了一个可以持续探索的课题。ECADI的设计师也非常乐于接受这个具有挑战的工作,竭尽全力发挥想象力和灵感,为客户提供全身心的感官体验,用品位和智力创造出更多不同凡响的设计作品。

篇3:日本建筑住宅厨卫人性化设计细节

  日本建筑住宅厨卫的人性化设计小细节

  我们说日本的建筑很强,强在哪里呢?不仅在技术和设备上,更在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合理性上,日本开发商们会不遗余力地去研发设计中的人性化闪光点。下面是一些日本住宅卫浴设计的一些小细节。

一、三分离方式的卫生间

  在日本,卫生间和浴室一般会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有时还会增加一个独立的洗漱室,使得各自的功能更加细化。这样的设计在日本非常普遍,也很合理。因为浴室常年都比较湿,容易滑倒,对中老年人来说特别不利,所以这两个区域常常会分开。另一方面,在日本住宅中普遍使用二十四小时微风换气设备,所以分开后更便于卫生间与浴室使用独立横向排气技术,避免空气回流和串味。

  由于日本住宅面积一般偏小,所以浴室通常为整体浴室(Unit Bath)。整体浴室的安装非常简便,将整个浴室吊到相应的地点装入就可以了,相当于在孔里上了一颗螺丝钉那么简单,但是整体浴室的功能却不是那么简单。

  从如下的一个小细节中可以看出。不少国内家庭都会遇到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就是浴室毛发等物沉积经常造成下水道堵塞。这个在日本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双层地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国内,地漏通常只有一层,而在日本,地漏通常都有两层,通常是上面一层是方型地漏,下面一层是圆形地漏,当然,也有很多其他设计。在经过第一层的过滤和特殊设计的水流导向后,沉淀物通常会乖乖的呆在第二层,而不会通过第二层冲到下水道去。只要定期清理这些沉淀物,下水道就会远离被堵塞的危险。同时,第二层地漏的取出也非常方便,有些开发商还会设计一些手把或者其它附件供轻松取出地漏。

  浴室中浴缸的功能也是不少,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浴缸在日本很流行。这种浴缸里的水温能一直保持一定的温度,特别在冬天,就不必担心水会冷得很快。此外,设计者还设计出不少浴缸的附件,让浴缸更具有情趣。各式各样的支持架(Support Bar),你想放什么上去就放什么上去,可以在浴缸中悠闲地靠在像沙发一样的头垫上,看书,吃零食,饮酒等等。

  另外,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扶手,有的不仅在浴缸上,在浴室的各个地方都有,这个在洗手间里也有体现。扶手现在在国内的公共区间,特别是残疾人通道,我们偶尔见到,但是还没有普及开来。但是,在日本,特别是在有中老年的家里,这个早就很普遍了,有效地解决了中老年人起身困难的问题。

  卫生间同样也包含了灵感的火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们并没有看到洗手台,却看到了毛巾,那洗手台在哪呢?其实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个马桶的设计比较特别,不仅水箱顶上有个水龙头,水箱顶部也设计成水盆状,如图4所示。每次想要冲水的时候,按下冲洗按钮,清水从水龙头流出,就可以洗手了,废水通过水箱顶部流入水箱,为下一次冲水做储备。这样,不仅废水成功地被回收利用,节省了家庭开支,还节省了洗手台的空间,一举两得。试想,如果在国内普及这种马桶,一年能节约多少用水啊!顺便提一句,在日本,每个月要缴纳两种水费,一种家庭用水费,一种是家庭排水费,排水费的价格不菲,目的在于鼓励日本人民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眼下国内西南几省大旱灾,我们更应该将节约用水化语言为行动。

  总之,在这些小细节的设计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心思细腻和人性化。正是这些小细节,才让住在里面的人放心,舒心。在建筑的外立面上,国内很多设计是非常优秀的,甚至超越了日本,但是要做到真正让客户满意,我们还应该增加更多的人性化理念到我们的住宅中去,处处为客户考虑。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住宅比较流行浴室、厕所、洗面所三分离的格局。也就是说以上的三者都各处一室,拥有独立的专用空间。浴室部,因为日本人特别喜欢热水澡,一般家庭都有较大面积的浴室。洗面所部分,除必需的洗面台以外,设计师又为洗衣机设计了专用空间,并且预留上下水。厕所部分,有的设置了迷你洗手盆。

  整体浴室,很干净。浴缸内还有扶手设计

  洗面所

  洗衣机预留位,上下水都已做好

二、餐厨相连、餐起相通

  因为饮食习惯清淡,烹饪以蒸煮、凉拌为主,很少油烟爆炒,日本多采用开放式厨房,并且厨房和餐厅相连,餐厅和起居室相通。方便主妇在做饭的同时照顾在起居室的家人和在阳台玩耍的儿童,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

  整体厨房,预留有有冰箱位置

  起居室与餐厅相通

三、独立的储藏空间设计

  日本住宅多采用框架结构,室内较少承重墙,轻质的隔墙、推拉门与壁柜等储藏空间结合设置,灵活且能充分利用空间。此外,储藏空间的设置位置充分考虑了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就近储藏的原则,鞋帽、被褥、衣箱、杂物等都有相应的位置和专门的储藏空间,使得各房间取物方便又很容易保持整洁。

  两间卧室都有独立储藏空间,保持卧室的整洁

四、注重采光

  因为日本的住宅比较密集,相应会带来采光问题。所以在户型设计时,采光面往往会根据环境的不同,尽量做适应性设计,提高采光率。

  超大阳台,有意思的是,开发商模拟未来的窗外景色特意做了景观画布,很有效果

  如果以国内的户型设计标准看,讲究:动静分离/洁污分区,起居室和餐厅作为动区和作为静区的卧室之间相对分离,保证各功能相互不会干扰。在日本的户型设计中倒不是那么看重。不过两国的国情,居住习惯各不同。设计也不能直接拿来就用,但日本户型设计的人性化/注重细节/工业化标准生产,确实值得国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