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建议
1、总体思路
在此,本方案的演绎,以项目园林和建筑的设计走中式路线为住。即在建筑和园林的设计上,吸取中国传统设计的一些特点,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征鲜明的古典风格住宅区。
建筑与园林特色的表达,主要在于吸取部分特征性的元素,重在装饰而不在建造。在建筑物或园林的设计上,强调功能性和舒适性,采用必要的现代设计风格,使身处自然环抱的"南湖春天",富有生机与激情。
2、项目的开发周期
本项目规模不算很大,完全可以一次性开发,开发周期预计18个月,从20**年10月至20XX年3月。
销售工作完全可与入伙交楼同期完成。
3、对小区的规划具体设想
由于该地块呈较规则的梯形状态,南北两面展开均达60米以上,东西纵深140米以上,地势平坦,加之周边环境优良,从总体规划上可考虑作点阵式组合,人车分流设计。因地块容积率为3.3,故建筑应以中高层为主,两梯6户,楼高18层,顶层为复式,沿街楼宇一层裙楼可做商场。
为增大庭园空间,拟设半架空车库和架空绿化层,小区会所亦可以利用底层架空面积巧妙设置。建筑楼栋之间或用连廊、或绿化架连接,形成高低错落的立体空间环境。
4、户型选择与设计建议
结合对南宁市场的考察和对客户家庭构成的分析,以及本地块的实绩定位,我公司认为,两房和三房应是本项目户型构成的主力,配以适量的四房和少量顶层复式房,以充分利用高层景观资源。我们注意到,面积较为紧凑的两房三房户型,在市场上走俏而供应量偏小,当前在售项目面积普遍偏大,因而加大了对小面积户型的考虑。
具体户型配比如下表。
户型配比建议表
户型每套建面套数套数比例面积面积比例
二房65~75㎡约154套34%11200㎡25%
小三房85~95m2约146套32%13500㎡30%
中三房105~115m2约60套13%6700㎡15%
四房(部分复式房)130~145m2约96套21%13400㎡30%
合计456套44800㎡
其中三房套数合计45%,两房三房合计79%,较为符合市场主流需求。
在户型设计上,尽可能实现卧室的集中排布,厨房放在一进大门的入口处,保证室内的"动静分区"和"干湿分区"。客厅应有不少于3米的完整直墙面以方便摆放家具,层高不可低于2.8米,但也不必一味求高无谓增加成本。走道过长、面积难以利用、房间与卫生间正对开门等问题应注意避免。
篇2:国际住宅规划设计理念对接
国际住宅规划设计理念对接
英国的新城建设
英国是一个老牌工业国家,随着新的产业革命,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不少工业城市原有的经济支柱采掘业、钢铁工业迅速衰退,用地、工人减少,人口外迁,由于工厂倒闭造成的土地废置,盲目拆除贫民窟又无力建设,环境恶化,内城出现明显的衰退现象。1971年至1981年伯明翰的人口下降了17.6%,曼彻斯特的人口下降了23.9%.但是此时正是战后世界经济大复苏的黄金时间,住宅需求旺盛,因此英国政府将目光转向了地价低廉、尚未开发的郊区。英国的新城建设思想是针对工业化初期造成的内城环境恶化而产生的。
英国新城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后初期,即1946-1950年兴建的小镇,以哈罗新城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战后发展阶段,即1950-1964年,英国大城市均出现经济复苏,人口迅速增长,内城压力继续增大,但是内城已经衰退,这一时期英国新城建设进入高潮,建设量剧增,在伦敦、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大城市周围都建设了新城,新城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发展起来。第三个阶段是1965年以后,新城建设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是增加就业机会,使新城成为独立完整的小城市而不是大城市的卧城,代表城市是伦敦与伯明翰之间的米尔顿·凯恩斯。新城的规划设想来自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具体设计特点有:
1.住宅以独立花园式住宅为主,搭配少量的公寓。因为英国人也热衷于独户住宅,所以住宅区十分强调绿化和景观,要求大量种植乔木和灌木。
2.新城开发中自建房屋比例较低,大部分是开发公司统一开发,工业化施工,成本较低,租金比较低廉。
3.开发新城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就业。工业部将优先考虑把新增工业、企业项目布置在新城,新城开发公司也推出对这些企业职工住宅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新的工业企业。
4.新城的交通体系采用完全人车分行的雷德朋原则,新城主干路有快速路与大城市中心联系,市区内部有完整的步行系统,可以步行穿越各社区的中心、商店、学校和公共汽车站。
5.新城建设了充足的服务设施,如大规模的医院、学校、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社交活动场所(如俱乐部、酒吧、影剧院、歌舞厅),有的新城保证每个居民步行6分钟就能到达活动中心。
6.新城还预留大片未开发土地以便进一步开发娱乐、休闲等公共活动场所。
7.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扩展了新城建设的内涵,进而提出了“新社区”(New Settlement)的规划概念。新社区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区而是一种具有多重含义、内容范围广泛、集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为一体的综合区域。新城注意考虑工业,新社区则将农业也纳入到规划考虑的范围,形成对全新城市聚居模式的探讨。
美国新城市主义
美国新城市主义(New Urbansism)首先是由于城市中心区过于密集和环境恶化产生的。美国城市不仅是工业化初期遗留的问题,更多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急剧膨胀的现代主义城市。美国没有中世纪老城的束缚,所有大城市便迅速建成一批“国际式”的高层建筑。60年代以后,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掀起了对现代主义城市的批判,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推崇功能分区的同时,消灭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是美国在大都会衰落过程中产生的郊区化住宅,这些住宅都是一些低密度的独户住宅,他们沿着树枝状道路蔓延开去,极其浪费土地,并且没有公共交往空间,缺乏人情味。
新城市主义是人类对于城市的一种新梦想,其理论来源仍旧是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人是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 Duany)与伊莉莎白·普拉特(E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两人常一起发表作品简称DPZ.
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区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nment简称TOD)。虽然设计中侧重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TND模式的重点在城市设计:社区规模是半径约400米(即5分钟的步行距离),街道间距是70-100米,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宅和居民土地使用多样化;公建布置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发展而来,同样强调混合土地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为规划原则。从交通站和商业组成的核心地区到社区边界不超过600米的步行距离。TOD社区将居住零售业、办公和公共空间组织在一个步行的环境中,并使居民方便使用有轨变通从而减少小汽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交通拥挤和土地利用等不合理因素。同时通过公共快速交通组织起来的网络将多个TOD社区组织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系统内,各个TOD社区之间保留大量的绿化开敞空间。鼓励步行和公共交通,是新城市主义解决小汽车交通带来的土地浪费的重要举措。
新城市主义带来的新的生活是具有传统特色、高密度、小尺度和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住宅的风格则采用了更多体现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建筑形式,甚至采用深受人们喜爱但是比较老的十六、十七世纪的传统住宅风格。住宅城围合出一些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也布置上一些唤起传统记忆的教堂、图书馆、零售商店,营造亲切的社区氛围。
新城市主义强调公众参与。DPZ在其设计过程中安排一周的公众展示征求意见,参与者包括从市政官员到社区百姓的各方人士,内容包括现场设计交流、改进以及宣传教育。
新城市主义吸纳了很多传统的城市设计概念,但并不背离现代生活的新趋势。由于高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得以实现远程通讯节省出来的时间和金钱,可以使人们将更多时间用于家庭生活和邻里之间的公共交流上。新城市主义的传统小城镇预示着一种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即多中心的居住社区“网络”。各个社区具有各自多元的人文和自然特征,人们的家园坐落于自然景区内,既能享受清新的自然景观,又能在步行范围享受到社区生活的温馨,同时在电子通讯网络上保持与世界的联络。这种形式不仅仅是新城市主义的理想,也是人类在新世纪的人居梦想。
新城市主义最有影响的经典之作是DPZ设计的滨海城(Seaside)。滨海城坐落于佛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海湾附近,海景非常优美。滨海城为了尽量使所有的住户都能够欣赏到海景,设计了两条放射性的主干路,通过社区中心广场将海景引向社区深处。
滨海城还特别注意公共空间的设计,通过典型TND模式形成完整的步行空间系统,中心是步行的城镇广场,广场周围有各种服务设施和商店,成为人群集中的空间。滨海城的住宅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尽量避免千篇一律造成的枯燥单调,而且尽量通过高密度来增加空间的围合感和活力,特别注意创造各种室内外交流的灰空间,将家居生活和公共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优美的海景是新居住模式的魅力所在,即使不住在海边,也可以通过亲切的步行空间,方便得到大海边的公共活动空间。
对比与反思
比较中西方的新住宅建设,可以发现一些相似性和不同点,可以对我们今后的住宅建设有所借鉴和启迪。
1. 中西方居民追求舒适、高质量的生活的目标一致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人们都明显倾向于住独户的花园式住宅。中国人也不例外,传统中国人的住宅梦肯定也是别墅,这可以从历史上盛行一时的私家园林看出来。但是中国的人口和土地现状让这个梦的实现显得很遥远。事实上,过低的密度也存在问题,美国郊区化就是典型例证。针对我们的情况,完全可以借鉴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做法,探索出一条中高密度而又贴近自然的住宅新路。在这样的住宅里,丝毫不会有筒子楼或者高层塔楼的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的生态住宅。
2. 综合性社区成为新的聚居模式
英国早期新城建设走过的弯路告诉我们,在城市郊区单纯建设住宅区并不能解决大城市中心密度过大的问题,因为这些人还要到市中心去上班,交通压力无法缓解。解决的办法是在郊区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并将城市中心部分行政办公的职能也疏散到郊区,使新城成为独立的城市组团。我国大城市的居住区也有向郊区蔓延的趋势,但是工作没有随之外迁,造成内城压力无法缓解。其实现在通过网络连接,许多行业已不需要集中,例如证券投资、金融、管理、设计等等,并且这些行业职员素质较高,经济实力强,多数向往郊区生活,完全可以外迁这些企业。美国的新城市主义告诉我们,传统死板的功能分区并不符合生态学原则,现代的社区除了应该考虑工业外,小区功能应该考虑适当交叉、重叠,创造多义性、随意性空间。这些措施可以从规划的角度实现,不要再重蹈英美的覆辙。
3. 邻里关系的复苏
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建立在深厚的邻里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这几十年来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通讯手段的冲击,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出现,将传统生机盎然的胡同变成了僵硬的电梯井,传统邻里关系呈土崩瓦解的趋势。但是,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交往毕竟是人的根本需要,邻里交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交往方式。美国新城市主义对邻里的回归充分说明了并不是经济发达了,人就可以互相疏远了。因此如今我国有些小区虽然环境做的很精致,但是人气不旺,只见保安来回踱步,这种邻里交往的缺失实在是可惜的,这应该从环境行为学的方面加以研究改善,不让环境徒为摆设。
4. 网络化生存模式的探讨
我们目前的“新住宅运动”,有很多方面还停留于简单的口号上,例如新生活方式,无论是现代城的“SOHO”,还是宏源公寓的Cosmo Home,圣馨大地家园的H社区,天创世缘的E国,都只是企图引入一个新概念来盘活楼市,不见得对生活模式有过足够深入的研究。事实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能在家里完成越来越多的事情,诸如家庭办公、远程控制、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虚拟社区等等。一旦我们进入数字化生存,我们的房子就可以坐落在环境优美的乡村,连接建筑的不再是实体的高速公路,而是信息高速公路,人们一边享受田园生活,一边与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进行毫无障碍的交流。这才是真正新的生活模式。
篇3:恒大地产住宅项目给水排水规划设计
恒大地产住宅项目给水排水规划设计
(一) 说明
1.本设计要求适用于住宅项目,按照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设备要求等方面制定。
2.本设计要求中安装高度均指到建筑完成面的距离。
3.除特别注明外,标高以m计,其余均以mm计。
4.当地若有特殊要求或习惯性做法时,按当地要求执行;否则,按本设计要求执行。
(二) 给水系统
1.管材选型
1.1室外部分
(1)市政给水管DN≥100采用球墨铸铁管,DN<100采用衬塑钢管。
(2)加压给水管埋地部分DN≤250采用衬塑钢管,DN>250采用钢丝网骨架管,其他采用衬塑钢管。
(3)球墨铸铁管埋地部分管道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一遍防腐。
1.2室内部分
户内水表前采用衬塑钢管,表后冷水采用冷水PPR管,热水采用专用热水PPR管,管材必须经过8760h热稳定性试验。
1.3水池、水泵房管材
水泵吸水管伸入水池部分采用不锈钢管,其他采用衬塑钢管或厂家配套的不锈钢管。
1.4直饮水水管材
直饮水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
1.5喷灌管材
采用UPVC给水管,管道阀门DN≤50采用铸铁截止阀,DN>50采用铸铁闸阀。
1.6水景管材
水泵出水管外露部分采用不锈钢管,埋地部分及水池补水管均采用UPVC给水管。
1.7燃气管管材
室内燃气管表前管明装,采用热镀锌钢管;表后管暗装,采用无缝钢管。
室外燃气管采用燃气专用PE管。
当地有特殊要求的,以当地要求为准。
2.技术要求
2.1室内管道布置原则
(1)给水管道大于DN25时,布置在吊顶内。
(2)当给水管道布置在找平层内时,客(餐)厅冷(热)水管距墙边100mm布置,
冷热水管中心间距100mm;卫生间、厨房内管道原则上布置在墙体内,如遇结构柱或剪力墙时可布置在沉箱内。管道不应布置在卧室内。
2.2水表、燃气表、洗衣机、热水器的设置要求
2.2.1水表及水表井:
住宅在每层楼梯间或前室设独立水表井间,给水立管及水表均布置在水表井内,自首层起每五层在水表井内设DN15清洁水龙头一个,每层水表井均设置排水地漏。水表井尺寸按最小要求设置。
别墅于入户围墙门外绿化带设水表。
若当地有特殊的要求,按照当地要求设置。
2.2.2燃气表:
住宅有生活阳台时燃气表布置在生活阳台;无生活阳台时燃气表布置在厨房。
别墅于入户围墙装饰柱内处设燃气表。
燃气表不能暗设于吊柜内,受条件限制设在吊柜内时,吊柜应做成敞开形式。燃气表与电气设备及燃气灶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炉灶下燃气预留接口位置应从厨柜背面接出,装修专业应考虑通风措施。
燃气管道和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见下表:
管道和设备与燃气管道的净距(cm)
平行敷设交叉敷设
电气设备
明装的绝缘电线或电缆2510(注)
暗装的或放在管子中的绝缘电缆5(从所作的槽或管子的边缘算起)1
电压小于1000V的裸露电线的导电部分100100
配电盘或配电箱30不允许
相邻管道
应保证燃气管道和相邻管道的
安装、安全维护和修理2
注:(1)当明装电线与燃气管道交叉净距小于10cm时,电线应加绝缘套管。绝缘套管的两端应各伸出燃气管道10cm。
(2)燃气热水器距电气设备距离不小于30cm。
(3)当地燃气公司有具体要求时按当地要求。
2.2.3洗衣机:
生活阳台及景观阳台均设置洗衣机龙头(其中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景观阳台除外),洗衣机龙头安装高度为1.20m。
2.2.4热水器:
住宅、别墅采用即热式燃气热水器供应热水,有生活阳台时热水器布置在生活阳台;无生活阳台时热水器布置在厨房。
当热水器布置在封闭阳台或者厨房内时,应预留热水器排烟孔。
住宅燃气热水器的设计指引见附录二。
若采用其他形式热水器,需自行向集团报批。
热水器进水管截止阀安装高度1.20m,热水器与电气设备、排水管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
2.3其他要求
2.3.1小区给水管道分期建设时应设置阀门隔断。
2.3.2住宅内生活热水供应点:每户的洗菜盆、洗脸盆、淋浴间、浴盆、按摩浴缸。
2.3.3空中花园或大露台应设DN15绿化水龙头一个,并考虑排水措施。(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由当地确定。)排水措施示意见下:
2.3.4别墅首层室外需设DN15绿化给水龙头一个,独立别墅根据需要可考虑设两个(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由当地确定)。
2.3.5园林绿化及景观用水水源应优先采用天然水源,绿化用水宜采用独立供水系统。
2.3.6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高度
项次给水配件名称配件中心距地面高度(mm)冷热水龙头距离(mm)
1架空式污水盆(池)水龙头1000---
2落地式污水盆(池)水龙头800
3洗涤盆(池)角阀(下配水)450150
4住宅阳台清洁给水龙头500---
5洗手盆角阀(下配水)550---
6洗脸盆水龙头(上配水)1000150
7水龙头(下配水)800150
8角阀(下配水)550---
9盥 洗 槽水龙头1000150
10冷热水管上下并行其中热水龙头1100150
11浴盆水龙头(上配水)670150
12按摩浴缸据具体产品确定
13淋浴器进水调节阀(淋浴间尺寸>1000x1000)
进水调节阀(淋浴间尺寸≤1000x1000)1150
90095
95
14沐浴喷头下沿1900---
15蹲式大便器(从台阶面算起)高水箱角阀及截止阀2040
低水箱角阀500---
手动自闭冲洗阀850---
脚踏式自闭冲洗阀150---
拉管式冲洗阀(从地面算起)1600---
带防污助冲器阀门(从地面算起)900---
16座式大便器低水箱角阀150---
17大便槽冲洗水箱截止阀(从台阶面算起)不小于2400---
18立式小便器角阀1130---
19挂式小便器角阀及截止阀1050---
20小便槽多孔冲洗管1100---
21妇女卫生盆混合阀360---
22洗衣机龙头1200
23清洁龙头500
24燃气管、冷热水管管中心间距100
注:(1)卫厨间(除在找平层或沉箱内走管外)在砖墙内走管时热水横管安装高度550mm,冷水横管安装高度250mm。
(2)上述高度均指距建筑完成面高度。
(3)淋浴器与其它卫生器具宜同侧布置。
(4)具体以确定的厂家产品安装说明为准。
(三) 排水系统
1管材选型
1.1室外部分
(1)地质情况较差,基础需处理时,DN≤500mm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DN>5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2)地质情况较好,基础不需处理时,DN≤400mm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DN>4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3)采用双壁波纹管时,位于人行道及绿化带下采用环刚度S1级(4KN/㎡);位于车行道下采用环刚度S2级(8KN/㎡)。
1.2室内部分
(1)排水立管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布置时采用PVC-U双壁中空螺旋消音排水塑料管;其他排污管采用普通UPVC排水塑料管,当有立管转换横管时,立管底部配件采用给水弯头。
(2)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多层建筑采用普通UPVC排水管;11层及以上建筑天面雨水管采用给水UPVC管及给水配件。
(3)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采用给水UPVC管及给水配件,其管材采用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度产生的净水压,管材抗环变形外压力应大于0.15MPa。
(4)空调冷凝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颜色同建筑外立面,为米黄色。DN<40的暗装空调冷凝水管采用UPVC给水管。
1.3套管管材
(1)卫生间侧壁预留国标普通焊接钢套管。
(2)卫生间内排水立管穿楼板处不预留套管,管道直接安装外加止水环。
(3)阳台排水立管穿楼板处预留排水UPVC套管,套管外加止水环。
(4)明装消防立管与明装给水立管穿楼板处预留国标镀锌钢套管。
(5)核心筒处管井内立管穿楼板处预留排水UPVC套管。
(6)管道穿水池、地下室外壁、天面水箱预留防水套管,做法按国标02S404要求。
(7)管道穿天面预留防水套管,套管材料采用焊接钢管,翼环厚5mm。
当地有特殊要求,以当地要求为准。
2技术要求
2.1排水管设计原则
2.1.1排水横管布置:
大堂内如布置有排水横管时,排水横管应在梁底400mm、距墙600mm范围内走管。
2.1.2排水立管的设置:
寒冷地区楼盘排水立管不得靠外墙设置。
别墅类、叠式别墅、高层空中花园洋房超豪华户型楼盘排水立管不得靠外墙设置。
其他楼盘排水立管若靠外墙设置,对建筑外立面影响较大时,可考虑设于卫生间内。
2.1.3排水管道穿沉箱结构梁布置:
需预留国标普通焊接钢套管,套管中心距墙或梁边(结构)110mm,套管中心间距原则上采用180mm。
粪水管套管规格DN150,套管中心标高Z+0.13;
污水管套管规格DN125,套管中心标高Z+0.13;
沉箱地漏套管规格DN100,套管中心标高Z+0.07。
(Z表示沉箱结构面标高)
2.1.4厨房废水单独设立管排放,厨房布置应考虑立管布置位置。
2.1.5设置分体空调的住宅,冷凝水排水立管管径为DN40,支管管径为DN25。
2.1.6设置小型中央空调的住宅,18层及18层以下的,冷凝水排水立管管径为DN50;18层以上的,排水立管管径为DN75。别墅冷凝水排水立管管径为DN32。
小型中央空调的室外机位处应设置机位地漏,室内的冷凝水不宜直接排入机位地漏,应与机位地漏分别接入冷凝水排水立管。
2.2地下室电房排水
2.2.1电房内地沟排水就近接至地下室集水井。
2.2.2电房上方不应布置卫生间、厨房等用水房,如当地供电局同意,结构应做双层板处理。
2.3集水井及潜污泵设置要求
2.3.1平时汽车库内(含自行车库),采用1m×1m×1m集水井,设一台潜污泵;汽车入口坡道截水沟处集水井按计算确定,设两台潜污泵;当人防战时用水房集水井兼作平时集水井时,采用1.0m×1.5m×1m集水井,设一台潜污泵。
2.3.2水泵房集水井采用1.5m×1.5m×1m集水井,设两台潜污泵。
2.3.3消防电梯集水井不应直接设在电梯井内,应设在电梯临近处;无地下室时宜设在楼梯间。集水井底低于电梯井底不小于0.7m,有效容积为2.0m3,设一台流量不小于10L/S的潜污泵。
2.3.4当潜污泵电机功率小于7.5KW或出水口管径小于DN100时,采用移动式水泵。
2.4室外给排水井及井盖设置要求
2.4.1小区内车行道路及入户通道上不得设置检查井,私家花园内尽量少设置检查井,若必须设置,不宜集中设置在单户私家花园内;井盖宜设于公共隐蔽位置。
2.4.2小区内给水、燃气等压力管线可设置于车行路下方,应尽量靠近路边布置,管道间距应布置紧凑,满足施工要求;检修阀门等应设置于车行路以外位置。
2.4.3小区内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线可设置于车行路边,但检查井盖应设置于路边的人行道或绿地内,且检查井盖应与相邻道路或围墙边线平行,并与园林专业协调进行装饰处理。
2.4.4建筑室外排水检查井当井深≤1.0m,所连管道D≤400mm时采用恒大方形检查井(见附录三);否则采用直径不小于700mm的国标圆形检查井。装饰井盖做法详园林标准图。
2.4.5雨水口:无道牙处采用国标平箅式单箅雨水口,有道牙处采用国标偏沟式单箅雨水口,铸铁井圈及铸铁箅子(高档楼盘以园林专业要求为准)。
2.4.6地下室集水井采用1000mmx1000mm镀锌钢格栅盖板(格栅间距20),下衬一层18目防鼠不锈钢钢丝网;水泵房集水井采用750mmx1000mm镀锌格栅双格盖板,下衬一层18目防鼠不锈钢钢丝网。
2.4.7水表井采用国标水表井及井盖,井盖规格为Ф600,装饰井盖做法详园林标准图。
2.4.8阀门井采用国标阀门井及井盖,井盖规格为Ф700,装饰井盖做法详园林标准图。
2.5地漏规格
2.5.1卫生间地面采用DN50普通地漏,在大便器与淋浴间(浴缸)间设置。
2.5.2淋浴间采用DN75普通地漏,方形淋浴间地漏贴淋浴器所在墙边居中设置,扇形淋浴间地漏沿淋浴间内墙角设置。
2.5.3阳台洗衣机采用DN75洗衣机专用地漏;阳台地面采用DN50普通地漏,厨房地面不设地漏。
2.5.4沉箱地漏采用DN50侧出地漏,除沉箱地漏外,其它地漏均要求设存水弯,存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2.5.5地漏均采用不锈钢面板。
2.6通气管设置
广州地区上人屋面通气管距屋面距离为2000mm,不上人屋面通气管距屋面距离为500mm;其它地区按当地要求。
2.7雨水斗设置
屋面采用DN100雨水斗或DN100侧入雨水斗。
2.8广州地区三十二层以下建筑排水系统不设消能装置;其它地区按当地要求。
(四) 消防系统
1管材选型
1.1水泵吸水管及出水管均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
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给水管,架空时应采用热浸镀锌钢管。埋地时应优先采用球墨铸铁管,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一遍防腐;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时,埋地部分管道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一遍防腐(土壤腐蚀性较强时,应另行处理)。
1.3当消火栓系统管道工作压力大于1.2MPa时,采用国标加厚热镀锌钢管(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消防公司可采用无缝钢管代替)。
1.4当喷淋系统管道工作压力大于1.2MPa时,采用国标加厚镀锌钢管,当报警阀入口前管道采用不防腐的钢管时,应在报警阀前增加过滤器。
1.5当消防给水管道压力大于1.2MPa时,其最小壁厚应符合下列要求:
1.5.1采用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时:
当管径DN≤125时,最小管壁序列号为Sch20;当管径为DN150时,最小管壁厚为3.4mm,当管径为DN200及DN250时,最小管壁厚为4.78mm。
1.5.2采用卡箍连接时:
当管径DN≥100时,最小管壁序列号为Sch30;当管径为DN<100时,最小管壁序列号为Sch40。
2.技术要求
2.1消火栓系统
2.1.1消火栓箱尺寸及要求:
(1)广州地区单栓消火栓箱(带消防卷盘)尺寸650x240x950mm,双栓消火栓箱(带消防卷盘)尺寸800x240x1050mm,其他地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2)广州地区不带卷盘的消火栓箱尺寸800x240x650mm,其他地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3)破玻按钮、警铃与箱体分开安装。
2.1.2暗装消火栓箱留洞尺寸及要求:
(1)广州地区单栓消火栓箱(带消防卷盘)留洞尺寸800(宽)x1100mm(高);双栓消火栓箱(带消防卷盘)留洞尺寸950(宽)x1200mm(高),不带卷盘的消火栓箱留洞尺寸950(宽)x800mm(高);洞底距楼(地)面775mm,安装完消火栓箱时,消火栓箱底边距楼(地)面850mm,消火栓口距楼(地)面1100mm。
其他地区根据各地情况具体确定。
(2)若采用其它形式消火栓箱时,应保证箱底距楼(地)面距离不小于600mm。
上述距离均指距建筑完成面距离。
2.1.3消火栓箱体及箱门要求:
(1)消火栓箱采用钢板箱体。
(2)箱门表面以装修专业要求为准,具体内容如下:
a、首层住户大堂消火栓箱门为隐型门。
b、标准层消火栓箱门:
洋房2000元/㎡以下装修标准采用暗藏式明装原配消火栓门(款式见下图1、图2),洋房2000元/㎡(含2000元/㎡)以上装修标准采用隐型门。
c、其余所有处于消防楼梯间内的消火栓箱门均采用暗藏式明装原配消火栓门(款式见下图1、图2)。
图1:暗藏式消火栓门正立面款式 图2:暗藏式消火栓门侧立面图
2.2喷淋系统
2.2.1喷头布置:
走道内喷头居中布置,间距2400mm≤S≤3600mm,无吊顶时,采用直立式喷头;有吊顶且吊顶高度大于800mm或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喷头上下布置,吊顶内采用直立型喷头,吊顶下采用装饰性喷头。
装修有特别要求时考虑采用隐蔽型喷头。
2.2.2喷头数量:
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配水支管、配水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具体见下表:
公称管径(mm)控制的标准喷头数(只)
轻危险级中危险级
2511
3233
4054
50108
651812
804832
100--64
(五) 设备技术要求
1.生活水池
(1)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当地有特殊要求的,以当地要求为准);
(2)小区用生活水池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算;单体建筑用生活水池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算;
(3)水池进水控制阀采用过滤活塞式遥控浮球阀。
2.消防水池
(1)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容积按规范计算;
(2)水池进水控制阀采用液控浮球阀,阀前加过滤器。
3.消防水箱
(1)采用钢筋混凝土消防水箱,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的最高部位。
(2)低层或多层建筑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 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2m3时,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8m3时,可采用18m3。
(3)高层建筑消防水箱容积:一类公建不应小于18m3,二类公建及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3,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3。
(4)高层建筑天面消防水箱底距离建筑顶层楼面高度不小于8.1m,若不能满足,应设增压设施。
4.室外化粪池
采用砖砌化粪池(临近生活水池时或地质情况较差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5.室外隔油池
采用砖砌隔油池(地质情况较差时采用钢筋混凝土隔油池)。
6.污水处理站
按照规范要求设计。
7.生活供水设备
在市政供水满足小区用水要求,且当地供水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叠压无负压给水设备供水,否则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具体选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消防水泵
采用立式多级离心泵。
9.水景循环泵
采用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