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别墅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上林湖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清源·上林湖山水地形

  清源·上林湖地居银湖上风上水之地,阳坡柔谷,暗溪明湖,山水呼应,对景成色。

  山与谷:清源·上林湖连依午潮山系,三面环山,南山为景,西山为屏,北山为枕。原始地貌自然起伏形成山麓、山谷、山坡,谷中有坡,坡上连谷,为银湖罕见的自然山景。

  湖与池:清源·上林湖基地含山藏水,山溪纵横,涧泉遍布,池湖相应。西拥5万方水面的上林湖,东有传奇逸事的七星池,自然天成之水源清澈纯净,石上流水之清音轻畅悦耳。

清源·上林湖草木植被

  树是年华开始的记忆,清源·上林湖山林葱郁,花草斑斓,风景秀丽,步入其间,一幅独具田园风情的水彩画铺展而来。千年银杏,百年香樟,梓树,修竹,芦苇,茶园……犹如一个珍藏在银湖的自然博物馆。

  无可比拟的原生态环境,使这片土地生灵纷繁,绮丽动人。区内白鹭成群,飞鸟灵越,夏蛙鸣田,秋蝉叫蛰。清晨有小鸟轻鸣唤醒,夜了有蛐蛐低吟伴睡,置身其间,晃若回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田园意境。

清源·上林湖生态气质

  清源·上林湖身居银湖腹地,山水相绕,山林相环,和风丽日,和境悠生。

  光:清源·上林湖东面向阳出口,谷内坡地由东南向西北自然缓抬,视野开阔,日照充分,徜徉薄云华日之下,领略光影散落大地的壮丽和谐。

  水:清源·上林湖南山北坡,东池西湖,风生水,水藏气,丰富的植被与原生的地质,孕育着天然纯净水源,将灵魂净化为圣洁的明镜台。

  气:清源·上林湖基地千倾森林氧吧涵养无限清新空气,温润的泥土芬芳,沁心的山间花香,风起而尘不扬,让人沉醉在久违的深呼吸中。

  声:清源·上林湖后退九龙大道700米景观林荫道,避去车流人声,同时幽处山谷,静谧恬隐,超凡脱俗,似银湖境内的桃源之地。

篇2:上林别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上林湖别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1.景观理念

  清源·上林湖善意地梳理原始生态文脉的同时,尊重可持续发展原理,通过对中国古典居住哲学"天人合一"的浪漫理性实现,重塑现代生态和谐,从而创造性地提出"全息化自然环境主义概念",以期在银湖境域复兴现代田园唐诗意境。

  主题自然化:利用基地环境,引景色入园,人工造景与生态山水充分融合,并实现建筑与园林的最大化和谐共存。

  意境唐诗化:景观皆一切有生命的内在精神的外部体现,形散之而神聚之,山水化境,源于养生境界,归于唐诗意境。

  场所参与化:景观功能设计凸出现代人对健康、休闲、养生、运动等不同内涵的理想,场所设计更要符合人类精神参与上的满足。

  本质全息化:景观设计之效果,是为人类带来乐趣、灵感和体悟,从而达到生命本体玄境体验的理论探索,实现原始生活精神状态的全息。

2.主线设计

  清源·上林湖环境全息化概念是利用原生态自然山水资源和人造亲和性园林为人居交互平台,以符合人类居住方式和现实体验的可持续性,容纳心境与自然的彻底和谐,实现现代别墅住区最高环境营造意识。

  清源·上林湖园内景观组织以水为脉络、以山为核心而展开,水生态轴南北双线蜿蜒贯穿,东西端分别形成曲池湖和上林湖两大节点,山文化两大核心分别是由园区中心的涵珠山以及东北侧的上林峰构成,同时在山水视觉布局中,间以丰富的组团绿化和分主题景点,从而形成山含谷,谷蕴水,水依林,林起坡的互融共景。

3.绿化设计

  公共绿化:清源·上林湖基地草沛林盛,树种繁多,园区尊重原生态植被和典型江南气候,导入"新村落园林概念",以山水环绕的生态背景为基础,融入现代田园生活所具有的人与自然交融意识,在公共空间的绿化设计中引入适宜江南生长的常绿香樟、山毛榉、山茶科、木兰科、冬青科、蔷薇科等植物系统,结合地质与地形的不同性质、建筑形体与物业配置的不同类别,营造出具有强烈层次感的空间绿化,构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时景色图卷。

  庭院绿化:清源·上林湖强调现代高尚住区对庭院绿化的观赏性、功能性、人文性的营造,在主题庭院、宅间庭院、私家庭院等多重空间中以"田园场所精神"进行全息和谐处理,不同主题、意境配置不同季节特色的植物,庭院内平坡地以乔木配置自然石、木篱栅、雕塑等小品产生庭院深深的意境,水边多用花灌木和花卉,结合木榭、平台、水桥等景致渲染气氛。

4.水景设计

  上林湖:清源·上林湖园区西北方向有一天然水库,路经集野趣与赏景为一体的400米规划步行道,既豁然开朗,湖水依山环坡,自然形成里外两湖,多水季节湖面可达5万平方米左右,超大面积的自然水景与叠峦群山同影共映,湖岸亲水平台,山上观景会所,临榭远眺,陶然于天湖境界。

  曲池湖:清源·上林湖园区主入口处一天然湖泊原为传说中仙女下凡沐浴之地,名曰七星池。水面扩大规划后水流将由西往东自然跌落,上流蜿蜒曲折,下游汇溪成池,故得名"曲池湖"。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差,湖内巧妙设计叠瀑,临别墅驳岸与木质平台相连,临入口一侧则结合水景会所,设计车行桥和步行弧型水廊,同时以天然卵石、翠竹、杨柳等丰富小品,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田园园林意境。

  林与湖:位于清源·上林湖园区西北角坡谷,天然山泉汇集而成,湖面精致静谧,湖岸归整巧若天工。规划依地形的起伏变化进行拓宽和修缮,融合周边山林与植被,配置富有参与性的水景小品,营造园区腹地可观、可赏、可游的水景公园。

5.山景设计

  涵珠山:清源·上林湖园区中央地势围合抬高,形成犹如双龙抱珠的天然山坡--涵珠山,山体呈东西向椭圆形,山上林木茶园相互交融,规划中将形成山文化主题休闲公园,北择址拟建高尚山景会所和景观泳池,是园区度假、旅游、休闲的村落式主题景点。

  上林峰:位于清源·上林湖园区东北角,北临纵横阡陌,南依曲池湖水,山水相融,湖峰一色,山体坡度宜人,林木茂盛,为规划中的养生山林公园。山上沿坡设置步行登山道、休憩亭廊、石板小径等,是园区健身运动、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向阳谷:清源·上林湖基地为东南向山谷坡地,北山作枕,南山为屏,为银湖境内典型的"谷中坡、坡上谷"之独特地貌,谷内阳光起东,藏风聚气,风生水起。基地规划尽量保留原始地形地貌,善意自然,弥缺补新,营造建筑、园林、山谷的和谐相处。

篇3: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建议

  某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建议

1、总体思路

  在此,本方案的演绎,以项目园林和建筑的设计走中式路线为住。即在建筑和园林的设计上,吸取中国传统设计的一些特点,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征鲜明的古典风格住宅区。

  建筑与园林特色的表达,主要在于吸取部分特征性的元素,重在装饰而不在建造。在建筑物或园林的设计上,强调功能性和舒适性,采用必要的现代设计风格,使身处自然环抱的"南湖春天",富有生机与激情。

2、项目的开发周期

  本项目规模不算很大,完全可以一次性开发,开发周期预计18个月,从20**年10月至20XX年3月。

  销售工作完全可与入伙交楼同期完成。

3、对小区的规划具体设想

  由于该地块呈较规则的梯形状态,南北两面展开均达60米以上,东西纵深140米以上,地势平坦,加之周边环境优良,从总体规划上可考虑作点阵式组合,人车分流设计。因地块容积率为3.3,故建筑应以中高层为主,两梯6户,楼高18层,顶层为复式,沿街楼宇一层裙楼可做商场。

  为增大庭园空间,拟设半架空车库和架空绿化层,小区会所亦可以利用底层架空面积巧妙设置。建筑楼栋之间或用连廊、或绿化架连接,形成高低错落的立体空间环境。

4、户型选择与设计建议

  结合对南宁市场的考察和对客户家庭构成的分析,以及本地块的实绩定位,我公司认为,两房和三房应是本项目户型构成的主力,配以适量的四房和少量顶层复式房,以充分利用高层景观资源。我们注意到,面积较为紧凑的两房三房户型,在市场上走俏而供应量偏小,当前在售项目面积普遍偏大,因而加大了对小面积户型的考虑。

具体户型配比如下表。

  户型配比建议表

  户型每套建面套数套数比例面积面积比例

  二房65~75㎡约154套34%11200㎡25%

  小三房85~95m2约146套32%13500㎡30%

  中三房105~115m2约60套13%6700㎡15%

  四房(部分复式房)130~145m2约96套21%13400㎡30%

  合计456套44800㎡

  其中三房套数合计45%,两房三房合计79%,较为符合市场主流需求。

  在户型设计上,尽可能实现卧室的集中排布,厨房放在一进大门的入口处,保证室内的"动静分区"和"干湿分区"。客厅应有不少于3米的完整直墙面以方便摆放家具,层高不可低于2.8米,但也不必一味求高无谓增加成本。走道过长、面积难以利用、房间与卫生间正对开门等问题应注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