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

  20**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 ( )是指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有物或者依照授权支配他人的物,直接享受物的收益的排他性财产权。

  A.物权

  B.债权

  C.财产权

  标准答案:a

  2、 根据物权是否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可将物权分为()

  A.主物权和从物权

  B.自物权和他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对人权和对世权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民法规定和调整的民事权利主要可分为两类,即财产权和人身权。

  B.财产权是指通常可以以金钱衡量其价值的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C.人身权是指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可分离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D.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是人身权。

  标准答案:a, b, d

  4、 土地权利的特征包括:()

  A.土地权利是对土地的支配权

  B.土地权利是非排他性财产权

  C.土地权利是对世权

  D.土地权利必须由法规定

  E.土地权利的变动一般采取登记的公示方式

  标准答案:a, c, d, e

  5、 物权和债权二者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A.性质不同

  B.主体范围不同

  C.客体范围不同

  D.属于财产权

  标准答案:a, b, c

  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题:

  1、 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权有两种,即国家土地所有权和( )

  A.城市土地所有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农民土地所有权

  D.农村土地所有权

  标准答案:b

  2、 物权的客体只能是()

  A.有形资产

  B.无形资产

  C.独立有体物

  D.独立无体物

  标准答案:c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地利用权范畴?(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租赁权

  D.土地抵押权

  标准答案:a

  4、 我国土地利用权体系的核心权利是( )。

  A.国有土地所有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土地使用权

  D.土地租赁权

  标准答案:c

  5、 以下关于我国历史上土地权利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社会时实行土地共有制

  B.奴隶社会时土地归奴隶主和农奴主所有

  C.封建社会时期土地私有制一直盛行,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D.半封建半殖民地时土地制度特点是土地私有化更加集中,同时具有地主和殖民地的性质

  标准答案:c

  二、多选题:

  6、 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权利体系包括以下几种?( )

  A.土地占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抵押权

  D.空间权

  E.耕作权

  标准答案:b, c, d, e

  7、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因取得方式不同分为( )。

  A.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B.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

  C.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

  D.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

  E.赠与国有土地使用权

  标准答案:a, c, d

  8、 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分为( )。

  A.农地使用权

  B.外商投资企业场地使用权

  C.农民宅基地使用权

  D.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

  E.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

  标准答案:a, c, d, e

  9、 我国土地权利体系设置的原则是( )。

  A.物权法定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

  D.土地权利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E.土地的分区利用原则

  标准答案:a, b, c, d

  10、 我国土地权利设定的法定原则包括以下( )内容。

  A.土地权利的价值由法律规定

  B.土地权利的种类由法律设定

  C.土地权利的效力由法律规定

  D.土地权利的保护方法由法律规定

  E.土地权利的公示方法由法律设定

  标准答案:b, c, d, e

  11、 我国土地权利体系设置的一物一权原则具体内容有( )。

  A.一物只有一个所有权

  B.物权客体是独立有体物

  C.物权客体大都设置在物的一部分

  D.一物上可设多个可相容物权

  E.一物上只有一个物权

  标准答案:a, b, d

  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A.村

  B.县

  C.省

  D.国家

  标准答案:b

  2、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确定。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国土资源部

  标准答案:c

  3、 按年向土地所有权人交付租金而长期或永久地使用、收益其不动产的权利被称为( )

  A.永佃权

  B.地上权

  C.典权

  D.抵押权

  标准答案:a

  4、 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在他人土地上建筑房屋的权利被称为( )

  A.永佃权

  B.地上权

  C.典权

  D.抵押权

  标准答案:b

  5、 为自己土地的便利在他人土地上所设定的权利被称为()

  A.永佃权

  B.地上权

  C.典权

  D.地役权

  标准答案:d

  6、 以下对土地所有权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土地所有权与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分开

  B.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改变

  C.空间所有权包含在土地所有权范围内

  D.集体土地所有权具有绝对性

  标准答案:d

  二、多选题:

  7、 大陆法系公示原则的法律效果有( ):

  A.登记成立主义

  B.登记承认主义

  C.登记对抗主义

  D.登记拒绝主义

  标准答案:a, c

  8、 我国土地登记的权属种类包括:( )

  A.国有土地使用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D.国有土地所有权

  标准答案:a, b, c

  9、 根据《土地登记规则》我国土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日常土地登记

  B.初始土地登记

  C.变更土地登记

  D.注销登记

  标准答案:b, c, d

  10、 土地权利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下列那些方面( )

  A.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

  B.依法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

  C.定分止争,维护和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环节

  D.土地权利制度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有力保障

  E.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保证

  标准答案:a, b, c, d, e

  11、 我国台湾地权的形式包括( )

  A.土地使用权

  B.抵押权

  C.地上权

  D.典权

  E.永佃权

  标准答案:b, c, d, e

  12、 我国土地所有权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A.主体特定性

  B.权利没有限制性

  C.交易禁止性

  D.权属稳定性

  E.权能分离性

  标准答案:a, c, d, e

篇2: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

  20**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 ( )是指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有物或者依照授权支配他人的物,直接享受物的收益的排他性财产权。

  A.物权

  B.债权

  C.财产权

  标准答案:a

  2、 根据物权是否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可将物权分为()

  A.主物权和从物权

  B.自物权和他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对人权和对世权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民法规定和调整的民事权利主要可分为两类,即财产权和人身权。

  B.财产权是指通常可以以金钱衡量其价值的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C.人身权是指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可分离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D.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是人身权。

  标准答案:a, b, d

  4、 土地权利的特征包括:()

  A.土地权利是对土地的支配权

  B.土地权利是非排他性财产权

  C.土地权利是对世权

  D.土地权利必须由法规定

  E.土地权利的变动一般采取登记的公示方式

  标准答案:a, c, d, e

  5、 物权和债权二者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A.性质不同

  B.主体范围不同

  C.客体范围不同

  D.属于财产权

  标准答案:a, b, c

  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题:

  1、 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权有两种,即国家土地所有权和( )

  A.城市土地所有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农民土地所有权

  D.农村土地所有权

  标准答案:b

  2、 物权的客体只能是()

  A.有形资产

  B.无形资产

  C.独立有体物

  D.独立无体物

  标准答案:c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地利用权范畴?(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租赁权

  D.土地抵押权

  标准答案:a

  4、 我国土地利用权体系的核心权利是( )。

  A.国有土地所有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土地使用权

  D.土地租赁权

  标准答案:c

  5、 以下关于我国历史上土地权利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社会时实行土地共有制

  B.奴隶社会时土地归奴隶主和农奴主所有

  C.封建社会时期土地私有制一直盛行,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D.半封建半殖民地时土地制度特点是土地私有化更加集中,同时具有地主和殖民地的性质

  标准答案:c

  二、多选题:

  6、 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权利体系包括以下几种?( )

  A.土地占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抵押权

  D.空间权

  E.耕作权

  标准答案:b, c, d, e

  7、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因取得方式不同分为( )。

  A.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B.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

  C.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

  D.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

  E.赠与国有土地使用权

  标准答案:a, c, d

  8、 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分为( )。

  A.农地使用权

  B.外商投资企业场地使用权

  C.农民宅基地使用权

  D.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

  E.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

  标准答案:a, c, d, e

  9、 我国土地权利体系设置的原则是( )。

  A.物权法定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

  D.土地权利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E.土地的分区利用原则

  标准答案:a, b, c, d

  10、 我国土地权利设定的法定原则包括以下( )内容。

  A.土地权利的价值由法律规定

  B.土地权利的种类由法律设定

  C.土地权利的效力由法律规定

  D.土地权利的保护方法由法律规定

  E.土地权利的公示方法由法律设定

  标准答案:b, c, d, e

  11、 我国土地权利体系设置的一物一权原则具体内容有( )。

  A.一物只有一个所有权

  B.物权客体是独立有体物

  C.物权客体大都设置在物的一部分

  D.一物上可设多个可相容物权

  E.一物上只有一个物权

  标准答案:a, b, d

  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A.村

  B.县

  C.省

  D.国家

  标准答案:b

  2、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确定。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国土资源部

  标准答案:c

  3、 按年向土地所有权人交付租金而长期或永久地使用、收益其不动产的权利被称为( )

  A.永佃权

  B.地上权

  C.典权

  D.抵押权

  标准答案:a

  4、 以支付租金为代价在他人土地上建筑房屋的权利被称为( )

  A.永佃权

  B.地上权

  C.典权

  D.抵押权

  标准答案:b

  5、 为自己土地的便利在他人土地上所设定的权利被称为()

  A.永佃权

  B.地上权

  C.典权

  D.地役权

  标准答案:d

  6、 以下对土地所有权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土地所有权与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分开

  B.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改变

  C.空间所有权包含在土地所有权范围内

  D.集体土地所有权具有绝对性

  标准答案:d

  二、多选题:

  7、 大陆法系公示原则的法律效果有( ):

  A.登记成立主义

  B.登记承认主义

  C.登记对抗主义

  D.登记拒绝主义

  标准答案:a, c

  8、 我国土地登记的权属种类包括:( )

  A.国有土地使用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D.国有土地所有权

  标准答案:a, b, c

  9、 根据《土地登记规则》我国土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日常土地登记

  B.初始土地登记

  C.变更土地登记

  D.注销登记

  标准答案:b, c, d

  10、 土地权利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下列那些方面( )

  A.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

  B.依法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

  C.定分止争,维护和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环节

  D.土地权利制度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有力保障

  E.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保证

  标准答案:a, b, c, d, e

  11、 我国台湾地权的形式包括( )

  A.土地使用权

  B.抵押权

  C.地上权

  D.典权

  E.永佃权

  标准答案:b, c, d, e

  12、 我国土地所有权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A.主体特定性

  B.权利没有限制性

  C.交易禁止性

  D.权属稳定性

  E.权能分离性

  标准答案:a, c, d, e

篇3: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模拟试题

  20**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模拟试题

  1、地籍最初是为(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田赋清册和簿册。

  a、产权 b、征税 c、登记 d、法律

  2、国家对各项地籍管理工作所作的各种规范化的政策、法律规定,称()。

  a、地籍调查规程 b、土地登记规则 c、土地确权规定 d、地籍制度

  3、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a、地籍图件 b、地籍卡 c、地籍资料 d、地籍表册

  4、地籍测量是指在( )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

  a、地登记申请 b、土地登记发证 c、土地权属审批 d、土地权属调查

  5、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a、地块 b、地类 c、宗地 d、图斑

  6、地籍调查按时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大类。

  a、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 b、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c、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d、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7、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普遍调查。

  a、常规性 b、区域性 c、法定性 d、行政性

  8、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后,为满足变更土地登记的要求,适应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保持地籍资料的( ),对宗地变化信息的调查。

  a、现势性 b、精确性 c、完整性 d、规范性

  9、宗地上有一栋8层的楼房,第1层至第7层为饭店,第8层为职工集体宿舍,按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规定,地籍调查时,该宗地的地类应确定为()。

  a、综合用地 b、商服用地 c、商业用地 d、餐饮旅馆业用地

  10、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应按( )调查应标注地类。

  a、一级地类 b、二级地类 c、三级地类 d、实际需要

  11、地籍街坊划分后,应编街坊号,其编制应考虑()。

  a、相关性 b、比较性 c、时效性 d、统一性

  12、共用宗地是指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 )的宗地。

  a、容易划清b、难以划清c、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小d、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大

  13、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a、土地使用者法人身份调查 b、土地使用者单位性质调查

  c、地籍测量 d、权属调查

  14、单位使用的土地,由单位的()出席指界。

  a、房管人员 b、法人代表 c、后勤管理人员 d、技术管理人员

  15、界址调查时,属于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应( )确定该宗地界址。

  a、按用地单位申请 b、扣除代征地后

  c、包括代征地在内 d、按调查人员调查结果

  16、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 )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a、10 b、15 c、30 d、60

  17、()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a、地籍图 b、房屋平面图 c、宗地图 d、宗地草图

  18、《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应控制在()内。

  a、±10cm b、±5cm c、±7.5cm d、±15cm

  19、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属于()图。

  a、大比例尺 b、中比例尺 c、小比例尺 d、中小比例尺

  20、在土地征用或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法计算宗地面积。

  a、解析 b、图解坐标 c、求积仪 d、方格网

  21、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都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

  a、重要地物 b、等高线 c、土地权属界限 d、河流

  22、某权利人拥有建筑面积为146m2的一块宗地,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032 m2,本栋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3247m2,该权利人应分摊的基底面积为()。

  a、29.31m2 b、46.40m2 c、22.24m2 d、15.17m2

  23、有一矩形宗地,宗地界址点J1(7、1)、J2(3、4),界址边长J2J3=12m,J2J4=13m,宗地的面积为()。

  a、60m2 b、156m2 c、120m2 d、30m2

  24、如图,已知A、B两点坐标分别为:A(100、100)、B(200、200),方位角α=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界址点P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

  a、(123.40、129.94) b、(95.37、137.72) c、(126.87、126.87) d、(195.37、237.72)

  25、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应控制在图上()内。

  a、±0.4mm b、±0.3mm c、±0.5mm d、±0.7mm

  26、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

  a、1.5° b、3° c、6° d、9°

  27、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为( )定位技术。

  a、动态 b、实时动态 c、静态 d、实时静态

  28、宗地分割时,宗地编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a、旧宗地号将作为历史,不复再用

  b、分割后面积较大的宗地采用旧宗地号,其它宗地重新编号

  c、分割后面积较小的宗地采用旧宗地号,其它宗地重新编号

  d、分割后任意一个宗地都可以采用旧宗地号

  29、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界址点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a、宗地界址点号不变

  b、在宗地所在街道最大界址点号后顺序重新编号

  c、在宗地所在街坊最大界址点号后顺序重新编号

  d、在原界址点号后加支号重新编号

  30、变更地籍调查时,越缰贩⑸浠淖诘兀渥诘夭萃忌嫌Ω眉痈牵?nbsp;)字样的印章。

  a、"作废" b、"变化" c、"变更" d、"初始"

  31、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用途变更是指土地使用者在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有关规定,重新签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后,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

  a、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b、宗地标定地价 c、土地租金 d、基准地价

  32、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地类应确定为()。

  a、旱地 b、水浇地 c、望天田 d、灌溉水田

  33、16-1号宗地与15号及32号宗地合并,则合并后的宗地号为()。

  a、16-2 b、16-1-1 c、15-1 d、32-1

  34、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宗地草图。

  a、在实地勘丈 b、依据地籍图修改 c、在室内修改 d、依据宗地图修改

  35、变更地籍调查完成后,审核人对变更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结果核实无误,在意见栏填写合格的审核意见,否则()。

  a、填写不合格 b、填写不合格并指出错误所在

  c、应指出错误所在 d、填写不合格并指出错误所在及处理意见

  36、变更地籍测量一般不进行()。

  a、首级控制测量 b、界址测量 c、制作宗地图 d、面积量算

  37、变更地籍测量精度应()变更前地籍测量精度。

  a、低于 b、等于 c、不低于 d、不高于

  38、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时,无论采用何种测量方法,测量人员都应首先检测( )的精度,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a、地形点 b、原控制点及原界址点 c、水准点 d、高程点

  39、假设不考虑检查数量上的要求,且检测距离与原丈量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查了5条边(见下表),则间距中误差为( )。

  a、±0.78cm b、±1.11cm c、±0.87cm d、±1.24cm

  40、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步骤是: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已知点B,应以B点为零方向,放样AB与AP的夹角β,得AP方向,沿AP方向放样()距离,得P点。

  a、B到P的长度 b、A到B的长度 c、P到B的长度 d、A到P的长度

  41、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原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6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据,则A到P的长度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

  a、99.03m、63.66m b、99.03m、64.46m

  c、64.46m、63.66m d、64.0m、63.0m

  42、为保证地籍图的现势性,当一幅图内的宗地变更面积( )时,应对该幅图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

  a、接近1/2 b、超过1/2 c、超过1/3 d、接近1/3

  43、以街道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的变更、应( ),将新增加的宗地面积加在表内。

  a、保留变化数据

  b、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作废"字样印章

  c、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变化"字样印章

  d、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变更"字样印章

  44、宗地是被()封闭的地块。

  a、权属界线 b、街巷 c、行政区内行政界线 d、主干道路

  45、新增界址点坐标为:P(4000.00、4732.00),临近控制点坐标为:A(3000.00、3000.00),原界址点坐标为:B(6000.00、4732.00),用极坐标法放样时,AP与AB的夹角β与AP的长度S为()。

  a、60° 1732.00m b、30° 1732.00m

  c、60° 20**.96m d、30° 20**.96m

  46、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量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8、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a、±3.6cm b、±4.7cm c、±5.6cm d、±6.6cm

  47、(本题不太清楚)为检测某界地点间距的?上??,在1:500的地籍图上,量取该界址点间距的距离为4.32m,???????,该界址点间距检测的图上距离为()。

  a、0.4mm b、0.8mm c、2.2mm d、0.2mm

  48、为检测1:500地籍图精度,在实地丈量一组界址点间距与相应的界址点图解间距比较,其检测较差依次为:0.19m,0.17m,0.25m,0.3m,0.18m,本次检测界址点间距图上中误差的绝对值是()。

  a、0.16mm b、0.22mm c、0.32mm d、0.44mm

  49、城镇初始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a、图斑 b、宗地 c、房屋 d、用地单位

  50、为检测地籍图图面精度,利用实地丈量一组相邻界址点的距离,并与相应的图解距离比较,实测距离与图解距离图上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

  a、0.3mm b、0.4mm c、0.6mm d、0.8mm

  51、在开展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评价工作中,当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不能覆盖整个评价区域时,应利用()作为补充。

  a、城市规划资料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c、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

  52、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

  a、1:1000 b、1:20** c、1:5000 d、1:10000

  53、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地类调查时,应核实实地地类与( )上标注地类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应在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及面积量算表中注明。

  a、选址意见书 b、初步设计前测绘的地形图

  c、工程设计图 d、土地利用现状图

  54、某建设项目用地有六个界址点,其坐标依次为:J1(0、1)、J2(1、1)、J3(2、2)、J4(2、4)、J5(1、4)、J6(0、2),则该项目用地的总面积是()。

  a、3.5m2 b、4.7m2 c、4.5m2 d、5.7m2

  55、某地块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注记为"旱地",农业结构调整中改种桑树,但耕作层未被破坏,在土地勘测定界地类调查时,该地块地类应确定注记为()。

  a、旱地 b、果园 c、可调整桑园 d、桑园

  56、土地勘测定界面积汇总时,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面积,应填写在()上。

  a、《勘测定界表》 b、《项目用地土地勘测面积表》

  c、《项目用地土地分类面积表》 d、《项目用地土地权属面积表》

  57、土地勘测定界时,可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 )放样数据。

  a、前方交会法 b、距离交会法 c、极坐标法 d、截距法

  58、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内。

  a、±5cm b、±10cm c、±15cm d、±20cm

  59、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间距超过()时,应加设界址桩。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60、土地勘测定界采用距离交会法放样时,两个已知点坐标分别为:A(8、15)、B(6、35),待放样点坐标为:P(28、25),采用该方法的放样数据是()(SA是A点P点的距离,SB是B点P点的距离)。

  a、SA=24.17m SB=22.36m b、SA=22.36m SB=24.17m

  c、SA=20.10m SB=24.17m d、SA=20.10m SB=22.36m

  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

  61、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为满足土地登记的要求,地籍调查的内容和对象应包括( )。

  a、土地权利主体 b、土地权利客体 c、土地权属性质和来源

  d、土地规划 e、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权利及限制

  62、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包括( )等内容。

  a、实地标定界址点位置 b、测定界址点位置 c、测绘地籍图

  d、宗地面积量算 e、绘制宗地图

  63、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体系中,()属于建设用地。

  a、水库水面 b、农村道路 c、水工建筑用地

  d、沼泽地 e、畜禽饲养地

  64、初始权属调查阶段,现场指界通知可采用()等方式通知。

  a、公告 b、电话通知 c、临时现场通知

  d、挂号邮寄地籍调查通知书 e、亲自登门送达地籍调查通知书

  65、界址调查是指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达现场对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具体是指( )、双方指界人签字盖章等。

  a、测量宗地面积 b、现场指认界址位置 c、设置界标

  d、勘丈界址边长 e、绘制宗地草图

  66、宗地草图是宗地的原始描述,具有()等特点。

  a、现场绘制 b、图形近似 c、实地丈量注记有关边长

  d、界址位置准确 e、不依比例尺

  67、宗地图是描述()的图件。

  a、宗地位置 b、界址点线 c、测量坐标

  d、相邻宗地关系 e、宗地地价

  68、一宗地只属于一个土地权利人时,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

  a、用地面积 b、建筑基底面积 c、房屋分层分摊土地面积

  d、宗地内基底面积以外的面积 e、房屋分户分摊土地面积

  69、界址点成果表包括( )等内容,如果外业测量高程,还应包括界址点的高程。

  a、界址点号 b、坐标 c、地类 d、土地权利人 e、土地性质

  70、数字测图系统的图形编辑软件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图形要素的增减、修改、( )、复制、缩放、打印。

  a、旋转 b、平移 c、图层及颜色管理 d、属性查询 e、缓冲区分析

  71、变更权属调查的步骤包括()。

  a、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 b、宗地权属状况调查

  c、填写变更地籍调查表 d、勘丈或修改宗地草图 e、测绘地籍图

  72、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变更为()。

  a、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b、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

  c、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 d、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e、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

  73、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体系中,()属于交通运输用地。

  a、农村机耕道路 b、公共停车场 c、民用机场

  d、港口码头 e、石油运输管道

  74、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变更权属调查后,测量变更后的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 ),为变更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a、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 b、计算面积 c、绘制宗地图

  d、修编地籍图 e、填写地籍调查表

  75、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测量的步骤有()。

  a、计算放样数据 b、检测原有控制点和界址点 c、放样埋桩

  d、界址测量 e、修改地籍调查表

  76、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的检查验收制度。

  a、作业人员自检 b、作业组互检 c、作业队专检

  d、省级验收 e、部级检查验收

  77、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的工作内容有()等。

  a、调查城镇各类用地分布状况 b、调查城镇闲置土地状况

  c、城市总体规划 d、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e、调查城镇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土地利用状况

  78、土地勘测定界时,在()上应设置界址点。

  a、用地界线与线性地物的交点 b、用地界线与省、市、县行政界线的交点 c、用地界线与乡(镇)、村行政界线的交点

  d、用地界线与基本农田界线的交点 e、建设用地界线的拐点

  79、土地勘测定界内业工作包括()。

  a、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和汇总 b、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

  c、编制项目用地范围图 d、编制项目用地"一书四方案"

  e、撰写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80、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的内容包括()。

  a、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b、土地分类面积表 c、勘测面积表

  d、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e、界址点坐标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