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管理体系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公司应规定各层次各部室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及相互关系(职责和权限),以保证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A董事长职责:
B.总经理职责:
(1) 主持整合型管理体系的策划工作,制定并颁布公司的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向顾客、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提供管理承诺;
(2) 确立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
(3) 任命管理者代表;
(4) 批准《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5) 主持管理评审,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6) 主持重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会议;
(7) 配备适当的人、财、物资源,确保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C.书记职责:
(1) 贯彻国家有关招投标、合同管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在进行投标决策时,考虑公司的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
(2) 领导经营预算处的工作,抓好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的评审工作;
(3) 对工程的投标和合同的确定与修订以及合同的履约情况负领导责任。
D总工程师职责:
(1) 协助总经理贯彻实施国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贯彻落实公司的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方针和目标,保证公司年度整合型管理体系目标的实现;
(2) 领导质量技术处、生产安全处的工作,对公司的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施工过程的控制负领导责任。为实现公司的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3) 领导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开发、引进、研究、攻关、鉴定等工作;
(4) 批准一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疑难质量技术处管理方案;
(5) 主持公司质量、环境、安全工作会议和严重不合格项的调查处理活动,审批处置措施;
(6) 按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领导全公司施工现场进行实施。
E工会主席职责:
(1) 领导公司办公室负责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工作,负责信息交流工作;
(2) 参与事故、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F总会计师职责:
领导财务审计处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资金保证。
g办公室职责:
(1) 负责组织开展GB/T19001-20**idl:IS09001:20**标准、GB/T24001-20**idtIS014001:20**标准和GB/T28001-20**标准的宣贯活动;
(2) 协助管理者代表贯彻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目标,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控制工作,负责组织《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修订、换版和管理工作;
(3) 负责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并监督检查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4) 负责筹备管理评审及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工作;
(5) 负责公司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控制公司机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时收集处理公司机关范围内打印机和复印机的废旧墨盒、硒鼓及废纸;
(6) 负责信息交流的日常管理工作;
(7)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H质量技术处职责:
(1) 组织贯彻施工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监督和指导技术工作;
(2) 负责编制公司一类工程、审批 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 负责公司生产和服务过程确认工作的控制;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
(4) 负责公司数据分析与统计技术的指导和推广应用;
(5) 负责监督检查施工过程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6)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7) 负责对公司已竣工工程回访保修工作的具体实施;
(8) 负责公司计量工作,组织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送检工作,负责公司自检设备器具的校准工作;
(9) 负责公司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
(10) 负责对工程的成品 ,半成品保护工作的控制。
I生产安全处职责:
(1) 负责对工程质量、施工现场环境和安全健康方面的检查与监督;
(2) 负责宣传和监督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制度;
(3)负责组织公司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和重大危险源的确认、控制工作;
(4) 负责公司职业健康健全和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和传达工作;
(5) 负责组织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编制工作;
(6) 负责公司应急准备与响应、消防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7) 负责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工作;
(8) 负责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日常监测和测量工作,负责对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工作;
(9) 负责组织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
(10)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G物资设备处职责:
(1) 负责对物资供方能力的调查、评价,对供方选择和控制。负责审批项目部上报的的物资供方评价资料;
(2) 负责对项目部上报的物资供方名册的审批;
(3) 组织公司生产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使用调配和定期检查等工作。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4)负责对顾客财产控制和产品的可追溯性管理,负责对材料供方和其它相关方施加影响;
(5) 监督项目部化学危险品的采购、存储、发放、处理的管理。并对公司办公区、生活区的易爆品的进行控制;
(6) 负责制定不合格材料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负责监督、检查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7)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K经营预算处职责:
(1) 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工作;
(2) 负责组织招标文件和合同的评审工作,对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分包合同及过程的管理工作;
(3) 负责市场信息的调研及与顾客的沟通工作;
(4) 负责组织编制工程概况、预算和决算;
(5) 负责确认顾客和相关方明示或期望的质量、环保和劳保要求;
(6) 负责对顾客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工作;
(7)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L劳动人事处职责:
(1) 负责制定公司各级岗位人员的能力标准,并按标准要求进行考核,组织编制职工教育和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实施;
(2) 负责组织实施质检、试验、安全的国内各类专业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3) 负责建立职工档案,并妥善保管职工的各种培训记录;
(4) 负责组织对劳务/工程分包供方的选择、评价工作;
(5)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M项目经理部:
(1)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体系文件和其它要求。按照整合型管理体系要求实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
(2) 组织项目部进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分解工作,并围绕目标指标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并不断推进管理改进工作;
(3) 贯彻执行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
(4) 对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负有直接责任;
(5) 负责组织对本项目部重要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
(6) 负责组织生产现场环境和危险源的识别与排查,组织编制并实施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方案;
(7) 配置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必需资源;
(8) 负责对易燃、易爆品:和库房等重要区域的环境影响控制和消防安全的防范工作。
N环保员职责:
(1) 负责项目部的环保资料的整理、保存;
(2) 负责检查节水、节电具体降耗指标的落实工作,健全能源计量台帐,纠正现场用能过程中的违章浪费现象;
(3) 负责组织项目部环境目标的识别、评价工作,检查施工现场环境运行因素控制情况。
0安全员职责:
(1) 熟悉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管理制度;
(2) 熟悉生产流程,操作方法,参加编制年度安全措施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的制订工作;
(3) 组织项目部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工作,对运行控制进行监督检查;
(4) 配合生产安全处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或 <合格品及时向技术员提出纠正措施并随时跟踪验证;
(5) 配合生产安全处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建立应急设备台帐,
P 质检员职责:
(1) 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管理制度;
(2) 按照国家发布的质量验评标准和施工规范检查质量;
(3) 施工前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时工程质量的要求,熟悉施工组织设计,配合现场其他人员组织落实保证工程质量所提出的措施;
(4) 对进场原材料配合材料员一起进行质量检查,对无出厂合格证或有怀疑时,及时提出停止使用或退换;
(5) 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或不合格品,及时向技术员提出进行纠正处理,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如没处理及时向公司生产安全处反映;对已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评定,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在经过返修末达到合格之前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6) 参与公司内部检查并定时向公司生产安全处提供质量情况。
Q 员工代表职责:
(1) 参加危险源辩识与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和控制活动;
(2) 参预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方针、目标制定或修订活动;
(3) 向有关部门反映员工的建议和意见;
(4) 对违章作业行为有权制止;
(5) 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施工和环境影响因素情况,检查和督促本班组人员做好安全施工措施及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6) 发生伤亡事故应及时报告,积极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R 审核组长职责:
(1) 全权组织实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全过程,领导审核工作的开展,对审核结论做最后决定;
(2) 编制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实施计划;
(3) 组织编写并提交审核报告。
S 内部审核员职责:
(1) 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
(2) 按审核程序和任务分工编写检查表并实施审核;
(3) 收集客观证据,编写不合格报告,报告审核结果;
(4) 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 收存和保护好与审核有关的文件。
5.5.2 管理者代表:
(1) 组织管理评审。按照标准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整合型管理体系。负责程序文件和有关部室制定的支持性文件的审批,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向管理评审提出体系运行及审核情况的绩效报告,为改进整合型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2) 协助总经理贯彻实施管理方针和目标,促使所有承担责任的人员表明其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
(3) 参加质量和事故分析会;
(4) 负责内部整合型管理体系审核计划的确认审批。组织内部审核。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5) 负责与顾客、相关方、认证机构等单位就整合型管理体系有关事宜进行协调;
(6) 负责整合型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的审核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7) 负责环境和职业安全管理方案的经营预算的审核。为整合型管理体系策划的实施,调配必要的资源;
(8) 批准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5.5.3信息沟通
为确保公司内部各部门及外部相关方之间及时地沟通信息,由公司办公室编制《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并组织实施。以便及时、准确的收集、接收、答复、传递及反馈有关信息。
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如:顾客要求、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及其抱怨和投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其他要求等。内部信息如:公司的方针、目标、管理者代表与员工代表的任命、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监视和测量记录、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监视和测量结果记录、非正常信息及不符合信息、异常或突发信息、员工的建议和员工代表协商与沟通的信息等。应确保在不同层次职能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对发生的重大事故、环境影响应急事件及时沟通。
5.5.3.1办公室是公司信息沟通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内、外部信息的交流与管理,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5.5.3.2其他各部室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信息的交流,并配合办公室做好信息交流工作。
5.5.3.3信息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会议讨论交流、电脑网络、板报、通知、书面文件等形式。
5.5.3.4内部信息交流
(1) 办公室应通过召开会议、简报、画册、电子网络、板报、文件传达等各种形式将信息传达到全体员工,以增强员工的质量、环保和劳保意识。
(2) 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由其产生的部门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记录其 内容和处理结果,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及时传递。重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应在当天上报至管理者代表。
(3)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及内部员工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收集并传递日常正常信息,包括建议、改进措施等意见。办公室应每季末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中的合理化建议、措施等进行汇总记录,报管理者代表审阅。
(4) 总经理每季召开办公例会,公司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办公室组织,就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沟通,形成会议记要,并通过中层管理人员向下级人员沟通。
(5) 公司各部室、项目部应配合办公室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传递方针与管理方案、内审、管理评审等信息。
(6) 管理体系运行中所产生的突发的、异常的信息,由其产生部门及时传递到主管部门或领导,可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并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果。
(7) 员工代表参加公司方针、程序文件制定和评审,参与事故、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5.5.3.5外部信息交流
(1) 公司的管理方针及有关要求应及时传达给顾客及相关方。
(2) 各部门从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书刊、网络等方面获取最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变更信息,并将信息通报给办公室。
(3) 收到相关方信息的单位,要认真做好记录,并传递到有关单位,由有关单位制定措施,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给相关方。
(4) 相关方要求提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时,公司应及时提供。
(5) 相关部室随时获取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改的信息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及时传递到生产安全处,具体按<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管理程序》和《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6) 顾客及相关方的意见、报告、要求等信息由各主管部门及时收集,并按有关规定予以确认处理,记录其处理结果。
5.5.3.6办公室负责建立公司的信息交流记录,并组织各部门对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寻找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
5.5.3.7各部门对收集、传递的信息予以记录,并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5.5.3.8相关文件
《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
篇2:质量体系:职责和权限
质量体系:职责和权限
1.目的
对组织内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
2.范围
适用于组织内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的规定。
3.职责和权限
3.1总经理
a)全面领导公司的日常工作,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主持管理评审;
d)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必要的资源配备。
e)……
3.2 生产副总经理……
3.3 总工程师……
3.4 营销副总经理……
3.5 管理者代表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b)领导组织的内部审核,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d)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3.6 开发部经理……
3.7 质管部经理……
3.8 营销部经理……
3.9 生产部经理……
3.10 供应部经理……
3.11 行政部经理……
3.12 财务部经理……
3.13 办公室主任……
3.14 各车间主任……
4 内部沟通
4.1 组织应确保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
4.2 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信息沟通,可采用小组简报、各种会议、布告栏、内部刊物及各种媒体等,具体执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5 相关文件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篇3: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和权限
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和权限
1 目的
确保公司各级各部门和岗位权责明确、接口清楚、运行协调有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实施和控制。
3 职责
3.1公司总经理负责各部门的权责和规定或调整。
3.2行政事务部负责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具体落实和督导。
4 要求
4.1总经理通过组织结构设计,明确公司的组织机构图,并进行职能划分。
4.2总经理通过岗位设计,明确公司岗位设置图,指定各部门间、决策层、管理层及作业层的相互关系。
4.3行政事务部在总经理授权下,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岗位功能分解和作业配置,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功能和作业事项,经各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施行,具体参见各部门的《岗位规范》。
4.4通过培训和学习体系文件等方式,确保职责和权限在各个职能层次间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全体员工了解相关的职责和权限方面的信息。
4.5随公司组织机构和岗位的调整/变更,职责和权限也应随之进行调整/修改。